跳转到内容

木他龙属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木他龍
木他龙属
化石时期:白垩纪早期 (阿尔布阶)[1], 107–103 Ma
位于昆士兰博物馆的木他龙骨架
无效状况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蜥形纲 Sauropsida
总目: 恐龙总目 Dinosauria
目: 鸟臀目 Ornithischia
亚目: 鸟脚亚目 Ornithopoda
演化支 禽龙类 Iguanodontia
演化支 凹齿龙形态类 Rhabdodontomorpha
属: 木他龙属 Muttaburrasaurus
Bartholomai & Molnar, 1981
模式种
兰登氏木他龙
Muttaburrasaurus langdoni

Bartholomai & Molnar, 1981

木他龙属(属名:Muttaburrasaurus),又名木他布拉龙穆塔布拉龙马塔巴拉龙莫它布拉龙,是种植食性鸟脚亚目恐龙,与弯龙禽龙有接近亲缘关系,木他龙生存于白垩纪早期的澳大利亚东北部,约1亿0700万到1亿0300万年前[1]。某些研究将木他龙归类于禽龙类凹齿龙科[2]。木他龙是敏迷龙之后,澳大利亚所发现最完整的恐龙化石。

发现与种

[编辑]
木他龙的颅骨特写,位于悉尼澳大利亚博物馆
木他龙的想像图
木他龙的骨架后侧面,位于昆士兰博物馆

在1963年,道格·兰登(Doug Langdon)将一个在澳大利亚昆士兰木他布拉附近发现的部分骨骸进行初步研究。在1981年,Alan Bartholomai博士与拉弗·莫纳儿(Ralph Molnar)这些化石命名为木他龙[3]。发现地点即是木他龙的属名来源,种名则是以发现者名字为名。

正模标本(编号QM F6140)是一个头颅骨下侧、下颌后段、众多脊椎骨、部分骨盆、部分前肢与后肢。化石发现于Mackunda组地层,地质年代相当于阿尔比阶森诺曼阶

在北方的昆士兰休恩顿发现的一些牙齿[4],附近发现的一些个别的牙齿与骨头,以及南方的新南威尔士闪电山脊发现的一些牙齿与一个肩胛骨,可能也属于木他龙[4]

在1987年,John Stewart-Moore与一个14岁少年Robert Walker,在休恩顿与里士满之间的Dunluce Station,发现了一个名为“Dunluce Skull”的头颅骨。这个头颅骨发现于Allaru泥岩层,地质年代略早。拉弗·莫纳儿认为它们代表木他龙的未命名种(Muttaburrasaurus sp.)。两年后,同一地区还发现两个破碎的身体骨骼[4]

古生物学

[编辑]

正模标本股骨长度为1.05米。根据估计,木他龙的身长约10米,体重约2.8公吨[5]

木他龙外形类似禽龙,但体型较小。木他龙能够以二足或四足方式行走。前肢的中间三个指骨连接在一起,形成类似蹄的外型,可在行走时支撑身体重量。在早期重建里,木他龙被推测有尖状拇指。近年研究质疑木他龙是否具有这种尖状拇指[4]。木他龙的脚掌宽广,有四个脚指。

木他龙的头颅骨相当平坦,从上侧俯瞰呈三角形,口鼻部略尖,头颅骨后段宽广。木他龙有加大、往上突起的中空鼻部,可能用来发出特殊声响以传达意图。然而,因为没有发现鼻部的软组织,所以这功能是推测的。木他龙的未命名种,加大的口鼻部较短。正模标本的口鼻部部分则没有被保存下来,而第二个发现的头颅骨则保存了圆形的口鼻部[4]

木他龙拥有非常强壮的颌部,内有切割用的牙齿。在更为衍化的鸟脚类恐龙,则演化出复杂、持续替换的齿系(Tooth batteries);而木他龙只有一排替换用牙齿,直接位于使用中牙齿的下方,因此木他龙无法做出鸭嘴龙类的咀嚼动作。另外一种基础特征是,木他龙的牙齿侧边缺乏明显的棱脊,只有低矮、不明显的棱脊。在1981年,拉弗·莫纳儿曾推测木他龙是杂食性动物,偶尔以动物尸体为食。在1995年,他改变他的假说,认为它们的牙齿是与角龙类平行演化的结果。木他龙的这些牙齿可能已适应咬碎坚硬的植被,例如苏铁[6]

种系发生学

[编辑]

木他龙被命名时,被归类于禽龙科。之后研究发现它们比较原始,可能属于弯龙科橡树龙科、或棱齿龙科。在2010年的一项研究,将木他龙归类于禽龙类凹齿龙科

澳大利亚昆士兰州休恩顿市中心的一个木他龙塑像

大众文化

[编辑]

木他龙的重建骨架模型在以下博物馆展出:昆士兰州布里斯班昆士兰博物馆休恩顿弗林斯德发现中心澳大利亚首都特区堪培拉澳大利亚国家博物馆福井县福井县恐龙博物馆

木他龙曾出现在电视节目《与恐龙共舞》(Walking with Dinosaurs)第五集,片中的木他龙在夏季时成群由北往南迁徙短暂停留,并于秋末展开回程,是南方猎龙的猎物之一。在《历险小恐龙3:海洋历险记》(The Land Before Time III: The Time of the Great Giving)出现一只年轻木他龙。

参考资料

[编辑]
  1. ^ 1.0 1.1 Holtz, Thomas R. Jr. (2012) Dinosaurs: The Most Complete, Up-to-Date Encyclopedia for Dinosaur Lovers of All Ages, Winter 2011 Appendix.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 ^ McDonald, A.T.; Kirkland, J.I.; DeBlieux, D.D.; Madsen, S.K.; Cavin, J.; Milner, A.R.C.; Panzarin, L. New Basal Iguanodonts from the Cedar Mountain Formation of Utah and the Evolution of Thumb-Spiked Dinosaurs. PLoS ONE. 2010, 5 (11): e14075. PMC 2989904可免费查阅. PMID 21124919. doi:10.1371/journal.pone.0014075. 
  3. ^ Bartholomai, A; Molnar, R.E. Muttaburrasaurus: a new Iguanodontid (Ornithischia:Ornithopoda) dinosaur from the Lower Cretaceous of Queensland. Memoirs of the Queensland Museum. 1981, 20 (2): 319–349. 
  4. ^ 4.0 4.1 4.2 4.3 4.4 Molnar, R.E. Observations on the Australian ornithopod dinosaur, Muttaburrasaurus".. Memoirs of the Queensland Museum. 1996, 39 (3): 639–652. 
  5. ^ Paul, G.S. (2010). The Princeton Field Guide to Dinosaurs,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p. 286.
  6. ^ Molnar, R.E., 1995, "Possible convergence in the jaw mechanisms of ceratopians and Muttaburrasaurus". In: A.Sun and Y.Wang (eds) Sixth Symposium on Mesozoic Terrestrial Ecosystems and Biota, short papers. China Ocean Press, Beijing. pp.115-117

Cannon, Libby. The Muttaburra Lizard. Australian Age of Dinosaurs. 2006 (4): 16–31.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