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慈 (佛教)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慈心觀

巴利语मेत्ताMettā梵语मैत्रीmaitrī),佛教术语,经常与“”并称为慈悲。佛教认为,慈(Mettā)是不带等染污成分的,是慈、悲、喜、舍四无量心之一。[1]以慈为禅修对象,称为慈心观[2]又称作慈愍观慈悲观慈观修慈观,对于四梵行修习,为一种调心的修行方法,借此对治的一种方式,四护卫禅五停心观之一。

概论

[编辑]

慈悲观通于印度宗教,若修行离欲的清净梵行法,证初禅后可以投生色界大梵天,根据上座部佛教清净道论》修慈心最多可以证三禅,证三禅后可以改修心证四禅[3] 。释迦牟尼佛对弟子举其过去生当中出生于外道修行者所经历,来教育弟子。[4][5]。但目的非教授佛弟子生天之法,乃是这样生天的修行虽然有生天之乐的大果报,但这种法并不究竟,并不能算是真正的清净梵行,并不能离生死之苦。[6]所以佛更对比的来说,由于过去多劫以来菩萨道的修行,至今世圆满成佛,佛法的教授才是真正能究竟饶益自他,令众生离一切生死的苦。[7]

观察一切有情,发起慈悲心[8][9][10][11]而兴起给与众生种种乐、拔除众生所受种种苦的想法[12]。由数息观、不净观修行入门,之后继之以修行慈悲观[13][14]

依慈心观,可进入无量心三昧[15]

修行方式

[编辑]

依不同传统,有不同修行方式。

上座部佛教

[编辑]

《清净道论》传承,以思维忍辱为入门[16]。先对自己修行慈心[17],之后依序,对自己亲爱的人修慈,对自己不憎不爱的一切人修慈,对自己的仇敌修慈。当进步到对自己仇敌也保持慈心时,就能够以平等心破除界线,证入初禅,接着扩展慈心至四方上下,逐步进入四禅,将慈心遍满一切有情[18]。完成慈心观之后,依序再修行悲心观、喜心观与舍心观。

念诵《慈经》也是常见修行慈心观的方式。

藏传佛教

[编辑]

藏传佛教中,以阿底峡大师传授的慈悲观为主,包括了七因果自他交换法两大传承,合称两大升起菩提心教授。

参考文献

[编辑]
  1. ^ 《雜阿含經》第567經. [2024-01-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1-05). 无量三昧者,谓圣弟子心与慈俱,无怨、无憎、无恚,宽弘重心,无量修习普缘,一方充满。如是二方、三方、四方上下,一切世间心与慈俱,无怨、无憎、无恚,宽弘重心,无量修习,充满诸方,一切世间普缘住,是名无量三昧。 
  2. ^ 《雜阿含經》第743經. [2024-01-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1-05). 心与慈俱,无怨无嫉,亦无瞋恚,广大无量,善修充满;四方、四维、上、下一切世间,心与慈俱,无怨无嫉,亦无瞋恚,广大无量,善修习充满,如是修习。 
  3. ^ 上座部佛教清净道论》:虽然四梵住以无量之境为特相,但前三梵住只属于(四种禅中的前)三禅,及(五种禅中的前)四禅。因为彼等与喜相应故。为何与喜相应?因为去除了由忧所生起的瞋恚,而后者(舍梵住)则属于其余的一禅(第四禅或第五禅)。何以故?与舍受相应故;因为舍梵住是以中立的态度对诸有情,所以若无舍受,舍梵住不会生起。
  4. ^ 《杂阿含经》卷10〈264经〉:“我自忆宿命,长夜修福,得诸胜妙可爱果报之事。曾于七年中,修习慈心,经七劫成坏,不还此世。七劫坏时生光音天,七劫成时还生梵世,空宫殿中作大梵王,无胜、无上,领千世界。”
  5. ^ 《中阿含经》卷2〈中阿含七法品七日经第八〉:“所以者何?比丘!昔有大师名曰善眼,为外道仙人之所师宗,舍离欲爱,得如意足。善眼大师有无量百千弟子,善眼大师为诸弟子说梵世法,若善眼大师为说梵世法时,诸弟子等有不具足奉行法者,彼命终已,或生四王天,或生三十三天,或生[火*佥]摩天,或生兜率哆天,或生化乐天,或生他化乐天。若善眼大师为说梵世法时,诸弟子等设有具足奉行法者,彼修四梵室,舍离于欲,彼命终已,得生梵天。彼时善眼大师而作是念:‘我不应与弟子等同俱至后世共生一处,我今宁可更修增上慈。修增上慈已,命终得生晃昱天中。’彼时善眼大师则于后时更修增上慈,修增上慈已,命终得生晃昱天中。善眼大师及诸弟子学道不虚,得大果报。诸比丘!于意云何?昔善眼大师为外道仙人之所师宗,舍离欲爱,得如意足者,汝谓异人耶?莫作斯念,当知即是我也。我于尔时名善眼大师,为外道仙人之所师宗。”
  6. ^ 《中阿含经》卷2〈1 七法品〉:“我于尔时及诸弟子学道不虚,得大果报。我于尔时亲行斯道,为自饶益,亦饶益他,饶益多人,愍伤世间,为天、为人求义及饶益,求安隐快乐,尔时说法不至究竟,不究竟白净,不究竟梵行,不究竟梵行讫,尔时不离生、老、病、死、啼哭、忧戚,亦未能得脱一切苦。
  7. ^ 《中阿含经》卷2〈1 七法品〉:“比丘!我今出世,如来.无所著.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佛、众祐;我今自饶益,亦饶益他,饶益多人,愍伤世间,为天、为人求义及饶益,求安隐快乐;我今说法得至究竟,究竟白净,究竟梵行;究竟梵行讫,我今已离生、老、病、死、啼哭、忧戚,我今已得脱一切苦。”” (CBETA, T01, no. 26, p. 429, c13-25)
  8. ^ 《中阿含经》卷14〈大善见王经〉:“坐已,作是观:‘我是最后边,念欲、念恚、念害、斗诤、相憎、谀谄、虚伪、欺诳、妄言,无量诸恶不善之法是最后边。’心与慈俱,遍满一方成就游。如是二三四方、四维上下,普周一切,无结无怨,无恚无诤,极广甚大,无量善修,遍满一切世间成就游。”
  9. ^ 《四教义》卷四:“嗔恚多者,对治修慈。”
  10. ^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201-400卷》卷394〈73 净土方便品〉:““善现!是菩萨摩诃萨于十方界,若见有情多贪欲者,深生怜愍方便教导,令修不净观;若见有情多瞋恚者,深生怜愍方便教导,令修慈悲观;若见有情愚痴多者,深生怜愍方便教导,令修缘起观;若见有情我慢多者,深生怜愍方便教导,令修界分别观;若见有情寻伺多者,深生怜愍方便教导,令修持息念观;若见有情行邪道者,深生怜愍方便教导,令入正道,谓声闻道、或独觉道、或如来道,方便为彼说如是法:‘汝等所执自性皆空,非空法中可有所执,以无所执为空相故。’” (CBETA, T06, no. 220, p. 1041, b1-12)
  11. ^ 《瑜伽师地论》卷32 :“如是瞋行是慈愍观之所调伏。”(CBETA, T30, no. 1579, p. 462, c20-21)
  12. ^ 《大乘义章》卷12:“普缘众生作其与乐拔苦之想名慈悲观”《大乘义章》卷12 (CBETA, T44, no. 1851, p. 698, a18-19)
  13. ^ 《增壹阿含经》卷7〈安般品〉:“汝当修行安般之法,修行此法,所有愁忧之想皆当除尽。汝今复当修行恶露不净想,所有贪欲尽当除灭。汝今,罗云!当修行慈心,已行慈心,所有瞋恚皆当除尽。汝今,罗云!当行悲心,已行悲心,所有害心悉当除尽。汝今,罗云!当行喜心,已行喜心,所有嫉心皆当除尽。汝今,罗云!当行护心,已行护心,所有㤭慢悉当除尽。”
  14. ^ 《杂阿含经》卷29:“有比丘修不净观断贪欲,修慈心断瞋恚,修无常想断我慢,修安那般那念断觉想。云何?比丘!修安那般那念断觉想?是比丘依止聚落,乃至观灭出息如观灭出息学,是名修安那般那念断觉想。”” (CBETA, T02, no. 99, p. 209, c15-p. 210, a4)
  15. ^ 《杂阿含经》卷21〈567经〉:“尊者那伽达多告质多罗长者:‘有无量心三昧,无相心三昧,无所有心三昧,空心三昧。……此世尊所说。’长者答言:‘无量三昧者,谓:圣弟子心与慈俱,无怨、无憎、无恚,宽弘重心,无量修习普缘,一方充满,如是,二方、三方、四方、上下,一切世间心与慈俱,无怨、无憎、无恚,宽弘重心,无量修习,充满诸方一切世间普缘住,是名无量三昧。’”
  16. ^ 《清净道论》卷9〈说梵住品〉:“在随念业处之后所提示的慈悲喜舍四梵住中,先说欲修慈的初学瑜伽行者,断了(十种的)障碍,受持了业处,食事既毕,除去食后的懒睡,在远离的地方的善敷座位,安坐下来,最先当观察瞋恚的过患及忍辱的功德。 ”
  17. ^ 《清净道论》卷9〈说梵住品〉:“最初须对己“我欲乐、不苦”或“保持我自己无怨、无害、无恼、有乐”这样的屡屡修习。”
  18. ^ 《清净道论》卷9〈说梵住品〉:“他这样数数行慈,对于自己,爱的人,非憎非爱的中立者,敌人这四种人中,当以平等之心破除界限。”“如果破除界限的同时,而此比丘亦得(破除界限的)相与近行(定)。破除界限时,而于彼相修习多作者,依地遍所说的同样方法,即不难证得安止(定)。以同样的方法证得舍五支具五支具足三善十相与慈俱的初禅。证得(初禅)时,同样而于彼相修习多者,则得次第证于四种禅的第二第三禅及五种禅的第二第三第四禅。彼以初禅等的任何一种“与慈俱心,对一方遍满而住,同样的第二、第三、第四。如是上、下、横、一切处,一切看作自己,具一切(有情),世间,广大,无量,无怨,无憎,与慈俱心遍满而住”。依初禅等而证安止(定)的人而得完成此等心的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