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阿里·宰因·阿比丁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宰因·阿比丁

Bismillahir Rahmanir Rahim
阿里·宰因·阿比丁
什叶派伊玛目

排行第四任十二伊玛目扎伊迪派穆斯塔利派伊玛目,第三任尼查尔派伊玛目
姓名阿里·本·侯赛因·本·阿里
库尼亚阿布·哈桑
出生日期伊斯兰历38年(约公元659年)舍尔邦月5日
逝世日期伊斯兰历95年(约公元712年)穆哈兰姆月12日或25日
出生地麦地那库费
葬于麦地那巴奇墓园
生平成为伊玛目之前:23年
38至61年
– 在祖父阿里身边生活了2年
– 在伯父哈桑身边生活了12年
– 在父亲侯赛因身边生活了23年

成为伊玛目之后:34年
61至95年
头衔
  • 宰纳·阿比丁(礼拜者之饰)
  • 萨贾德(俯伏者)
  • 伊本·基亚拉坦(二人之子)
  • 杜尔·塔方纳特
    (老茧者)
  • 阿明
    (可信者)
  • 多尔邓恩古·阿里
    (第四位阿里)
配偶
父亲侯赛因·本·阿里
母亲夏赫尔宝努
儿女

阿里 · 哈桑 · 侯赛因
萨贾德 · 巴基尔 · 萨迪克
穆萨 · 伊斯迈尔

阿里·伊本·侯赛因阿拉伯语علي بن حسين زين العابدين、拉丁化:Zayn al-‘Ābidīn;659年1月6日-712年10月20日)常被称为宰因·阿比丁(最佳礼拜者),他是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的曾孙,同时是第四任什叶派伊玛目伊斯玛仪派认为他是第三任)[1][2]阿里·阿斯加尔·伊本·侯赛因(Ali al-Asghar ibn Husayn)和阿里·阿克巴尔·伊本·侯赛因(Ali al-Akbar ibn Husayn)是他的弟弟。他又被人称为“俯卧伊玛目”和“俯卧和欠身者的领袖”。

家庭

[编辑]

宰因·阿比丁在659年舍尔邦月5日出生于麦地那[3],父亲侯赛因是先知穆罕默德的外孙。阿里·阿斯加尔·伊本·侯赛因阿里·阿克巴尔·伊本·侯赛因是他的弟弟,萨金娜·宾特·侯赛因(Sakinah bint Husayn)、法蒂玛·苏格拉·宾特·侯赛因(Fatema Sugra bint Husayn)及苏凯娜·宾特·侯赛因(Sukayna bint Husayn)则是他的妹妹。

出生和早年生活

[编辑]

阿里·萨贾德于回历38年(公元658-659年)出生于麦地那,也可能是库法[4][5]。 什叶派穆斯林每年都会庆祝沙班月第五个日子[6]。 萨贾德是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的曾孙,也是第一位什叶派伊玛目阿里·伊本·阿比·塔利卜的孙子,后者与穆罕默德的女儿法蒂玛结婚而生[7]

661年祖父被暗杀后,萨贾德由他的叔叔哈桑和他的父亲侯赛因抚养长大,他们分别是什叶派的第二任和第三任伊玛目[4]。 侯赛因还有另外两个名叫阿里的儿子,他们都在公元680年的卡尔巴拉战役中阵亡。第一个儿子还是个婴儿,在什叶派文献中被称为阿里·阿斯加尔(字面意思是"小阿里")。第二个儿子是阿里·阿克巴尔(字面意思是"大阿里"),尽管一些历史记载表明萨贾德才是侯赛因的长子[7][8]

萨贾德的母亲在不同来源中被称作巴拉、加扎拉、索拉法、萨拉马、沙赫扎南和沙赫尔巴努[7][8]。 根据一些逊尼派记载,她是一名从信德被释放的奴隶女孩(umm walad)[7][8]。 相比之下,什叶派消息来源认为,萨贾德的母亲是萨珊王朝最后一位皇帝伊嗣俟三世(632-651年在位)的女儿[8],他在穆斯林征服波斯期间被推翻[9]。因此,什叶派传统将萨贾德称为Ibn al-Khiyaratayn(字面意思是"最好的两个人的儿子"),这个头衔表明他拥有双方的高贵血统[4][7]。然而,萨贾德的母亲是萨珊公主的说法只存在于什叶派消息来源中[8]

什叶派的记载补充说,在第二任哈里发欧麦尔(634-644年在位)统治期间,伊嗣俟的女儿被俘虏到麦地那。随后,她被允许选择自己的丈夫侯赛因,并在生下唯一的儿子阿里·萨贾德后不久去世[4][10]

卡尔巴拉之战

[编辑]

卡尔巴拉之战 回历61年穆哈拉姆月10日(公元680年10月10日),侯赛因和他的同伴在卡尔巴拉(今伊拉克)被倭马亚王朝哈里发耶齐德一世(公元680-683年在位)的军队包围并屠杀, 原因是侯赛因拒绝向耶齐德一世宣誓效忠[7]。 阿里·萨贾德也随行至卡尔巴拉,但因病无法参战[11]。倭马亚军队杀害侯赛因及其男性亲属和同伴后,洗劫了他的营地。有人打算杀死萨贾德,但他最终幸存[7][11]

战后,萨贾德和妇女们被俘,押送至附近的库法[11] 途中,他们遭受虐待[12]。抵达库法后,他们被戴上镣铐,妇女们被揭开面纱,与阵亡者的头颅一同在城内游行[13]。俘虏随后被带到倭马亚总督乌拜德·阿拉·伊本·齐亚德面前。他夸口自己杀死了侯赛因及其亲属,称这是天罚[2]。当萨贾德指责伊本·齐亚德是凶手时[2],总督下令处决他。然而,萨贾德的姑母扎伊纳布挺身保护,要求先杀她,总督因此心软[7][11]。 伊本·齐亚德将俘虏囚禁一段时间后,送往倭马亚首都大马士革。途中,他们被带到各个村庄展示[14][15]。穆罕默德的堂兄阿卜杜拉·伊本·阿巴斯在致亚兹德的信中严厉批评了哈里发对俘虏的恶劣对待,称这种待遇比大屠杀还要恶劣[16]


学说

[编辑]

他的一生专注于学习,成为了圣训和伊斯兰教法的权威。《穆罕默德家族诗篇》是以他为来源,该著作在什叶派的地位仅次于《古兰经》和《辞章之道》。宰因·阿比丁有许多支持者,包括赛义德·伊本·朱拜尔(Sa'id ibn Jubayr)。

注脚

[编辑]
  1. ^ Lalljee 1993,第134页
  2. ^ Nasr & Aminrazavi 2008,第160页
  3. ^ Amīn 1968,第121页
  4. ^ 4.0 4.1 4.2 4.3 Chittick 1987,第xiv页.
  5. ^ Baghestani & Emadi Haeri 2017.
  6. ^ Momen 1985,第239页.
  7. ^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Madelung 1985.
  8. ^ 8.0 8.1 8.2 8.3 8.4 Kohlberg 2002.
  9. ^ Kennedy 2016,第62页.
  10. ^ Donaldson 1933,第107–108页.
  11. ^ 11.0 11.1 11.2 11.3 Momen 1985,第30页.
  12. ^ Qutbuddin 2019,第107页; Hamdar 2009,第86, 93页; Hyder 2006,第46页.
  13. ^ Qutbuddin 2019,第107页.
  14. ^ Aghaie 2004a.
  15. ^ Aghaie 2004b,第9页.
  16. ^ Osman 2015,第129页.

来源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 (英文)Lalljee, Yousuf N., Know Your Islam, ETTQ, INC., 1993, ISBN 0940368021 
  • (英文)Nasr, Seyyed Hossein; Aminrazavi, Mehdi, An Anthology of Philosophy in Persia: Ismaili Thought in the Classical Age From Jabir Ibn Hayyan to Nasir Al-Din Tusi, I. B. Tauris, 2008, ISBN 1845115422 
  • (英文)Amīn, Ḥasan, Islamic shi'ite encyclopaedia, The Author, 1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