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埔里恒吉宫

坐标23°57′55″N 120°57′44″E / 23.965219°N 120.962276°E / 23.965219; 120.962276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埔里恆吉宮

23°57′55″N 120°57′44″E / 23.965219°N 120.962276°E / 23.965219; 120.962276

埔里恒吉宫
基本信息
位置 台湾南投县埔里镇清新里南兴街367号
宗教台湾民间信仰
主神妈祖
例祭农历九月
建立时间光绪十三年(1887年)
地图
地图
埔里祈安清醮
埔里祈安清醮法会
官方名称埔里祈安清醮
类型登录等级:民俗
登录种类:祭典
评定时间2022年1月22日
详细登录资料
牌楼

埔里恒吉宫,是位于台湾南投县埔里镇清新里的妈祖庙,在农历九月时会迎请鹿港天后宫彰化南瑶宫妈祖前来埔里近一个月。

宗教背景

[编辑]

依埔里主要庙宇的沿革及口碑,道光年间平埔诸族集体迁来此地时,就有带来汉族的妈祖信仰,如南烘溪南岸的兴安宫就祭祀拍瀑拉族大肚社带来的妈祖神像,为埔里最早的妈祖庙,但庙宇在1917年震毁,神像不知下落[1]道卡斯族也带来三尊妈祖神像,今各别供奉于日南天后宫、双寮双吉宫、朱姓民家[1][2]。移居在篮城里的巴布萨族东螺社,则据说有来自溪州东螺街的妈祖像[3]

历史沿革

[编辑]

埔里市区清新里的恒吉宫,其被庙方称为“湄洲大妈”的妈祖神像背刻着“旧祖宫分炉恒吉宫天上圣母”字样,可知分灵俗称“旧祖宫”的鹿港天后宫,庙方顾问高锦祥记录是光绪三年(1877年)带来埔里[1]。该像原先是厦门商人陈瑞芬供奉于他的商行—恒吉行,至光绪十三年(1887年)结束营业时,将店面及基地奉献建庙,同年获通判吴本杰赐赠“厚德配天”匾额[4]

1920年由刘沛然兴建大木架结构[5],于1924年重建落成[4]。日治时期担任埔里街长的林其祥,卸任后即担任此庙主持人[1]

战后时期的门牌为南兴街367号[6]。战后初期,担任埔里孔子庙堂主的苏树木也曾同时担任恒吉宫主持[1]。1987年6月成立重建委员会,选出游贤邦为主任委员、李探云、苏庚昌为副主委,并聘李探云担任总干事负责计划,于次年兴工重建[4]。当时埔里医生邓相扬,以捐款50万元方式取得恒吉宫的木、石构造的所有权,委由建筑出身的埔里高工美术老师张胜利拆迁,在淡江大学建筑研究所两位研究生协助下,将庙方所有构造拍照编号来保存[7]。邓相扬原在埔雾公路途中建有一所经营旅游事业、名为“埔里艺之村”的建物,他计划改装为文物馆,将此庙拆下的传统建筑和文物作局部复原,历经两年的筹画,就在开馆前夕,文物遭到窃贼大洗劫[5]

1992年仲冬,新庙举行入火镇座[4]。1994年12月8日,耗资亿余元重建的新庙举行落成大典[8]

九二一大地震时,约400吨重的后殿庙顶因断柱掉落至三楼地板上,原先庙方想以2000多万元拆除重建,因庙顶受损不多、拆除怪手机具也无操作空间,遂改以千斤顶举起修复[9][10]。庙方以660万元发包给鼎胜营造,在2004年4月15日撑起屋顶定位[9]。至该年11月初报导时已修复完工,赶上当年的三献清醮法会[10]

九月迓妈祖

[编辑]

埔里九月迓妈祖是以恒吉宫为中心举行,除遇子年、卯年建醮时停办外,历年迎妈祖活动皆没有间断。依高锦祥的手稿,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埔里水荒,经恒吉宫妈祖指示要踏勘水路,并邀请彰化的妈祖同行,因此该年农历八月二十九,两尊神像由各庄头派出壮丁恭迎护驾列队,由东螺圳路向观音泷、九芎林以踏勘水路,至九月初一日子时,忽然泉源浩涌,解救水荒,各庄头遂固定以每年农历九月邀请妈祖神像至各庄头绕境。另一版本的时间是发生在光绪七年(1881年)因篮城庄眉溪地漏导致缺水,村民遂请彰化南瑶宫妈祖巡境。该月也会迎接松柏岭受天宫玄天上帝,因传曾经协助驱虫有功。[1]

日治时期农历九月的迓妈祖,只知会有迎接鹿港、彰化城两尊妈祖,在八月末先驻跸于恒吉宫,九月初一开始轮流迎至各聚落绕境及过夜,像是巫永福就回忆1922年即曾陪祖母坐轿到水尾迎接彰化妈、鹿港妈[1]。一种看法是住民利用农休期请彰化的妈祖前来、大宴远方宾客,是可借此宣传埔里、鼓励移民进来[11]。埔里公学校在1931年编纂的《埔里乡土调查》,纪录了当时各街庄绕境的顺序,八月二十九迎妈祖、八月三十举行下马戏,然后九月初一至初二至牛眠山、初三到廿七分别是福兴、虎仔耳、守城份、枇杷城、蜈蚣仑、大肚城水头、大马麟、水尾、刣牛坑、史港坑、林仔城、红瓦厝、生蕃空、茄苳脚(上保)、恒吉城、乌牛栏牛相触、观音山、车仔头、北寮(会社)、小埔社、大坪顶、茄苳脚(下保)、埔里,最后的廿八举办上马戏,然后神像回驾原宫庙[1]。埔里逐渐形成了以妈祖信仰为主导的信仰圈,在每年九月间迓妈祖的热潮下,当地的平埔族村庄纷纷组成狮阵、南管、北管等阵头,而其祖灵信仰和岁时祭仪就逐渐式微[5]

传说1935年5月13日(农历四月十一),居民请竹山沙东宫开台圣王神像绕境后,不久即下起大雨,因此日后九月也会请此庙神像过来[1]。1955年埔里干旱,2000余甲的双期水田仅种200余,居民便在正月二十请开台圣王巡回求雨,但十数天未见下雨,于是又请彰化市区、北港、鹿港等地的妈祖与南鲲鯓代天府神像于2月22日前来,许多信徒均集在乌牛栏桥头迎接[12]

1961年,镇公所想把此活动减到剩4到6天,但镇民反对,于是公推镇长去问卜,得到答案是妈祖要维持29天[13]。次年镇公所商议后,改为6天,当年9月29日绕境牛眠、大湳、蜈蚣、史港、福兴、广成、合成、一新、向善,30日珠格、溪南、桃米、南村,10月1日大成、篮城、爱兰、铁山、房里,2日枇杷、枇城、水头、麒麟,3日东门、西门、清新、同声、薰化、南门、北门[14]。1965年9月12日,埔里30名里长在庙内开会决定改成12天,九月初一在牛眠、福兴、史港,初二向善、一新,初三广成、合成,初四蜈蚣、大湳,初五清新、薰化,初六枇城、枇杷,初七珠格、溪南,初八大城、篮城,初九水头、麒麟,初十铁山、爱兰、房里,十一桃米、南村,最后一日是南门、西门、东门、北门[15]

1970年代,埔里镇长马荣吉为响应时任行政院长的蒋经国的行政革新,便改变绕境方式,九月初前4天依序绕境东角、西角、南角、北角等各里,初五则迎到雾社,其后再择日送圣驾回宫。后来里长会议又决议,从鹿港天后宫彰化南瑶宫松柏岭受天宫、竹山沙东宫迎来的神像不再前往各聚落绕境,而是安奉于恒吉宫正殿前供信徒参拜,改以恒吉宫妈所供奉大大小小的妈祖分身,分别编号,让各里抽签迎请回去绕境。[1]

参考资料

[编辑]
  1.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邱正略. 戰後初期埔里地方信仰活動復振風潮 (PDF). 《逢甲人文社会学报》 (逢甲大学人文社会学院). 2018-06, (第36期) [2018-08-17].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8-08-17) (中文(台湾)). 
  2. ^ 贾先发. 遷居200年 道卡斯族尋根 籤詩應驗償願. 《中国时报》. 2008-01-07 (中文(台湾)). 
  3. ^ 颜宏骏. 〈中部〉埔里東螺媽 北斗謁祖靈. 《自由时报》. 2007-01-29 [2018-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16) (中文(台湾)). 
  4. ^ 4.0 4.1 4.2 4.3 杨树煌. 恆吉宮媽祖廟受各界矚目. 《中国时报》. 1996-10-02 (中文(台湾)). 
  5. ^ 5.0 5.1 5.2 邓相扬. 內山人 遊府城. 《联合报》. 2004-01-03 (中文(台湾)). 
  6. ^ 李安君. 《福氣之旅》埔里小吃 美味愛現. 《中国时报》. 2009-12-12 (中文(台湾)). 
  7. ^ 李玉玲. 民間護古蹟 埔里創首例 有心人出錢出力‘恆吉宮’退休成為博物館. 《联合晚报》. 1989-01-23 (中文(台湾)). 
  8. ^ 杨树煌. 恆吉宮新象氣勢雄偉. 《中国时报》. 1994-12-09 (中文(台湾)). 
  9. ^ 9.0 9.1 余炎昆. 埔里媽祖廟後殿修復 工法新穎 用千斤頂將廟頂舉起 再以鋼骨柱灌漿重建斷柱. 《联合报》. 2000-04-16 (中文(台湾)). 
  10. ^ 10.0 10.1 余炎昆. 埔里媽祖廟復建 趕上大拜拜 千斤頂撐起廟頂 補植鋼骨造柱 28日展開三獻清醮法會. 《联合报》. 2000-11-08 (中文(台湾)). 
  11. ^ 埔里存古風 全鎮大拜拜 特由彰化迎來媽祖 各里排日大宴親友. 《联合报》. 1955-10-18 (中文(台湾)). 
  12. ^ 蔡骏英. 鄉城小調 國姓爺求雨無靈驗 媽祖娘因此受歡迎. 《联合报》. 1955-02-24 (中文(台湾)). 
  13. ^ 鹿港鎮媽祖 在埔里吃香. 《台湾民声日报》. 1961-10-10 (中文(台湾)). 
  14. ^ 埔里各里爭拜媽祖 座談後獲解決 決定本日起巡廻各里. 《台湾民声日报》. 1962-09-29 (中文(台湾)). 
  15. ^ 埔里鎭三十個里長昨聚集媽祖廟 决改善大拜拜. 《台湾民声日报》. 1965-09-13 (中文(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