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国泰 (清朝)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国泰 (清朝)

富察国泰,(?—1782年)镶白旗满洲,讷殷富察氏,清朝乾隆年间为官,八旗贵族子弟,官至山东巡抚。祖上为镶白旗讷殷富察氏孟古愼郭和。

生平

[编辑]

少年得志

[编辑]

仕宦之家

[编辑]

满洲镶白旗人。父亲文绶,曾任内阁中书陕甘总督四川总督,为朝廷大吏。因此国泰自幼养处尊优,盛气凌人。不久被朝廷授予刑部主事一职。

平步青云

[编辑]

步入官场期间投靠军机大臣和珅,多赠财富珠宝。随后在数年之内累累迁升,历任郎中山东按察使、山东布政使,再至山东巡抚,任期达七年之久。国泰自此权大势大,越发不可一世,目中无人,独霸一方,为非作歹。

贪赃惹祸

[编辑]

结党营私

[编辑]

国泰在任职期间,勒索官吏,剥削百姓,每年借口朝贡,大肆搜刮。官员迁调,必先贿赂国泰。其手下为了升官,四处侵占库银,私吞公款。巧立名目,苛捐杂税,竞相以重金贿赂,导致地方百姓民不聊生。国泰劣迹昭彰,其亲信如于易简(大学士于敏中之弟)、吕尔卓、冯诞、郭德平等人,皆臭名在外。

国泰的长期搜刮导致山东各州县府库亏空甚为严重,乾隆四十六年,军机处大臣阿桂密奏乾隆,称国泰“性情乖张,多有违令。”乾隆乃使山东布政使于易简进京询问,结果在于易简的有意掩护下,国泰仅受到“驭吏属当宽严得中”的指责。

自取灭亡

[编辑]

乾隆四十七年,御史钱沣[1]上书参劾国泰“吏治废弛,贪婪无厌”“遇有升调,唯视行贿多寡,以致历城等州县亏空八、九万或六、七万之多”[2]同时也参劾于易简“亦纵情攫贿”。奏疏中并列出国泰各项不法情事,引起了乾隆皇帝的重视,乃遣尚书和珅左都御吏刘墉钦差大臣,随钱沣往山东稽查。

南下时,钱沣等人曾拦截到一国泰家人,身上有国泰予和珅之信,但因信中秘语甚多,即便乾隆要求严审该家人,终因查无实据,不了了之。 [3]

和珅、刘墉、钱沣等人一行至山东后,便致历城查库,然因县令郭德平已向地方商人筹借银两,强凑差额,故查无缺银。钱沣又注意到银两成色参差不一,乃封闭银库,明查暗访,遂查获事情真相。

不数日,钱沣使刘墉令人贴出布告,令各商贾人等,有借与官府银两者,尽速取回,迟者即没收充公。[4]消息一出,商贩急速前来,不过片刻,府库皆空,郭德平自知罪责难逃,招认不讳,连带供出吕尔卓、冯诞、于易简等人罪行,后三者随即一一被捕到案,皆坦认不讳。刘墉又使人查访各府库银,发现落入国泰私囊者,竟达二十万两之多。钱沣随即命人提审国泰,因证据充足,国泰无力反驳。

五月,和珅、刘墉押国泰回京覆命,乾隆下旨将国泰、于易简拟斩监候,遣明兴为新任山东巡抚。

六月,明兴回报全省各地库银缺额达二百万两,乾隆震惊,使人提审国泰,国泰辩解为山东王伦作乱,挪用军费所致。乾隆大怒,驳斥国泰:“王伦作乱不足一月,岂需如此巨量银两以作军需?”随即下旨,国泰、于易简狱中自尽。国泰遂自裁而亡。

家族

[编辑]
  • 祖:满启(见人名权威资料(富察)国泰),《八旗满洲氏族通谱》记为满奇,官员外郎,属镶白旗讷殷富察氏孟古愼郭和一支,同族有福敏傅鼐等,为雍正府邸旧人。
  • 父: 四川总督、陕甘总督富察文绶。 四川总督文绶(《内阁小志》:科占为四川总督文绶弟)
  • 叔:富察廷魁(见人名权威资料(富察)文绶)、堂叔科占,尚书傅鼐之子。
  • 弟:富察国霖 (其女嫁和珅同族镶黄旗钮祜禄氏博克顺,额亦都后裔)。
  • 族亲西安将军观成,礼部尚书贵庆

参考资料

[编辑]
  1. ^ 清史稿·卷322》
  2. ^ 清高宗实录
  3. ^ 纪连海著《历史上的和珅》
  4. ^ 贪官之祸 ISBN 9579929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