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泉国
和泉国 泉州(せんしゅう) | |
---|---|
日本的令制国 | |
坐标:34°23′19″N 135°22′57″E / 34.3886°N 135.3825°E | |
所属 | 畿内 |
今属 | 大阪府南西部(大和川以南) |
国府 | 和泉郡(今大阪府和泉市) |
郡乡 | 3郡24乡 |
国力 | 下国 |
国分寺 | 今大阪府和泉市 |
一宫 | 大鸟大社(今大阪府堺市) |
和泉国(日语:和泉国〔和泉國〕/いずみのくに〔いづみのくに〕 Izuminokuni */?),又称泉州,古称茅渟(日语:茅渟/ちぬ Chinu),日本古代的令制国之一,属畿内五国(五畿)之一,在《延喜式》中国力属于下国。江户时代,和泉国的领域分属伯太藩、岸和田藩,堺则是幕府直辖的领地。和泉国的领域大约为现在大阪府大和川以南的部分,和泉国境内有日本古代有名的自由城市堺市(今大阪府堺市)[1][2]。
历史
[编辑]古代
[编辑]和泉国一带在置和泉国前属茅渟县,是河内的一部分,由茅渟县主统治。传说神武天皇东征时,神武天皇的皇兄五濑命曾被流矢射中,进入这一地区清洗伤口,此地因此得名血沼、茅渟(同一名称的不同汉字表记)。后来,朝廷在当地设置了茅渟县,委任茅渟县主进行统治[2][3]。允恭天皇曾在茅渟地区为宠妃衣通郎姬修建茅渟宫[3]。
设置和泉国
[编辑]716年,为了修建行宫珍努宫,从河内国分出和泉等3个郡,设置和泉监进行管治,但740年,和泉再度并入河内国中。757年,和泉再度分立,成为和泉国[1]。和泉国的名字来自和泉郡,最初因有清冽泉水涌出而名为泉,和字是后来加上的不发音助字。和泉国建立之初,天皇常常巡幸,当地属于豪族、神社寺庙的庄园也为数不少[2][2][4]。
中世纪以后
[编辑]镰仓时代之中,和泉国曾先后由佐原氏、逸见氏,以及北条氏统治。在日本南北朝时代和室町时代,楠木氏、山名氏、大内氏、细川氏,以及三好氏等家族又先后统治和泉国。从日本南北朝时代开始,和泉国的堺逐渐因贸易繁荣,发展成了一座自由都市。16世纪时,丰臣秀吉把和泉国封给弟弟丰臣秀长,之后又成为丰臣秀吉和丰臣秀赖的直属领地。江户时代,和泉国领域分属伯太藩、岸和田藩,堺则是幕府直辖的领地。明治时代废藩置县时,和泉国先是改为岸和田县和伯太县,又在一年内合并为堺县。1881年大阪府设立时,堺县并入大阪府,成为大阪府的一部分[1]。
行政区划
[编辑]和泉国国府的国厅和国分寺位于今大阪府和泉市一带,按古代的行政区划,在和泉郡境内。和泉国的一宫是今属大阪府堺市的大鸟大社[1]。
根据《延喜式》,和泉国下辖3郡24乡,三个郡分别是大鸟郡、和泉郡(泉郡),以及日根郡。13世纪时,镰仓幕府从和泉郡分出了南郡,和泉国事实上成为一个下辖4个郡的令制国[1][2][5]。
参见
[编辑]参考资料
[编辑]- ^ 1.0 1.1 1.2 1.3 1.4 和泉国. 朝日新闻社Kotobank. [2018-09-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08).
- ^ 2.0 2.1 2.2 2.3 2.4 源光圀; et al. 大日本史. 徳川総子. 1907: 287–289卷 [2019-01-21]. doi:10.11501/76998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14).
- ^ 3.0 3.1 茅渟/海鯽. 朝日新闻Kotobank. [2019-01-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1-21).
- ^ 中央公論 110 (1328-1329). 中央公论社: 286. 1995年9月 [2019-01-22]. ISSN 0529-6838. NCID AN0016564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10).
- ^ 和泉市史. 第一法规出版. 1965: 149 [2019-01-22]. doi:10.11501/3030411. NCID BN104484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