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台湾乡土文学论战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台灣鄉土文學

台湾乡土文学论战(1977年-1978年)是一场从1970年代初期(民国60年代)开始,关于台湾文学之写作方向和路线的探讨。特别是在1977年4月至1978年1月之间,关于这个议题的讨论,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一般称之为“乡土文学论战”。表面上,这是一场关于文学之本质应否反映台湾现实社会的文坛论争,但是在实质上,这场论战却是“台湾战后历史中一次政治、经济、社会、文学的总检验”。[1]

事实上,类似的论战在1930年代日治时期的台湾也发生过,所以有人将1930年代的论战称之为“第一次乡土文学论战”,而将1970年代的论战称之为“第二次乡土文学论战”。依学者研究,“台湾话文论战”通常用来指涉1930年代的那次论战,而以“台湾乡土文学论战”来指涉1970年代的这次论战。[2]

论战背景

[编辑]

中华民国统治台湾之后,所大力推销反共文学和中国旧文学。在这种情况下,以描写乡村生活的乡土文学,在1950年代和1960年代,也就一直处于文坛的末流,其风格是质朴和写实,但相对上缺乏批判精神[3]

1960年代中期,所谓“现实主义”的文学观点开始出现在台湾的文坛上,而以尉天骢所主编的《文学季刊》作为最重要的作家集结园地。到了1970年代,现实主义的文学观逐渐渗入乡土文学作家的作品当中,而成为可以和当时文坛之主流 --- “现代主义”文学 --- 分庭抗礼的一个文学主张。乡土文学的重要作家像是陈映真黄春明王祯和王拓杨青矗等人,都逐渐在文坛上渐露头角[4]

论战过程

[编辑]

在“回归现实”的思潮下,1970年代渐渐以描写现实、思考社会问题的“乡土文学”为主流。[1]一般的研究者都认为,由王健壮主编的《仙人掌杂志》,该杂志于1977年4月号上刊登的三篇文章,引爆了台湾的“乡土文学论战”。这三篇是由王拓(1977)、银正雄(1977)、及朱西甯(1977)所发表,为整个“乡土文学论战”正式揭开了序幕。[2]

在王拓题为〈是“现实主义”文学,不是“乡土文学”〉的文章中,他认为乡土文学的兴盛是可喜的现象。至于乡土文学的书写对象,不应该仅包括所谓的农村文学,也还应该包括以描写都市生活为主的社会现实文学,所以他建议以“现实主义文学”这个称谓,来取代“乡土文学”这个标志。银正雄则大力批评,王拓以及其他所谓乡土文学作家的作品“有变成表达仇恨、憎恶等意识的工具的危机”。[5]朱西甯则从另一角度批判乡土文学,认为:过于强调乡土,有可能流于地方主义;而且部分乡土文学论者对台湾意识的过度强调,有分离主义、主张台湾独立的嫌疑。朱西甯虽然赞扬日治时期台湾作家在保存民族文化方面的努力,但他质疑“在这片曾被日本占据经营了半个世纪的乡土,其对民族文化的忠诚度和精纯度如何?”,并以“气度不够恢弘活泼”评论日本统治遗留于乡土文化中的负面影响(朱西甯〈回归何处?如何回归?〉[6];此说相当程度反映出朱西甯以中华文化正宗的角度自居,对当代台湾意识及乡土文学“忠诚度和精纯度”的怀疑。

同年8月,《中央日报》总主笔彭歌在《联合报》发表〈不谈人性,何有文学?〉一文(彭歌 1977a,1977b,1977c),点名批判王拓、尉天聪及陈映真三人指责他们“不辨善恶,只讲阶级”、和共产党的阶级理论挂上钩。[7]8月20日,余光中也在《联合报》上发表〈狼来了〉一文,认为台湾的乡土文学跟中国大陆强调阶级斗争的工农兵文学“竟似有暗合之处”。[8]余光中的这篇〈狼来了〉发表以后,“一时之间,被喻为‘血滴子’的大帽子在文坛弄得风声鹤唳,弥漫着肃杀的血腥气息”。[9]:40

于是,一场原本是关于文学和社会现实之关系的讨论,终于引起国民党官方的侧目,而主动开始攻击所谓的乡土文学作家。根据杨碧川的资料,单单是国府官方以及当时的《中国时报》和《联合报》两大报,从1977年7月15日到11月24日为止,就有五十八篇文章攻击乡土文学。[10]国民党官方也曾将这些批评文章的部分整理出版,叫做《当前文学问题总批判》。[11]

1977年8月29日,国民党为此召开第二次文艺会谈,共有270多人参加,而所有所谓“有问题”的作家都未被邀请参加该次座谈。时任中华民国总统严家淦并出面大声疾呼,要作家们“坚持反共文学立场”。1978年1月,在台北召开的“国军文艺大会”上,楚崧秋期待文学界要平心静气、求真求实,共同发扬中华民族文艺。国防部总政战部主任王昇上将则强调要团结乡土,乡土之爱扩大了就是国家之爱、民族之爱。这次大会意味着官方对乡土文学之批判的终止,也为“乡土文学论战”画上了一个暂时的休止符。[12]

对于论战的解读

[编辑]

事实上,和“乡土文学论战”相关的论述极为复杂,表面上虽然是以“现代主义 vs. 乡土文学”的形式展开,但是,在这里面流窜的相关论述非常多,至少包括了“右翼中国国族主义”、“左翼中国国族主义”、“现代化论”、“台湾本土论”等相互竞争的看法。后来的论战形式主要是以“右翼中国国族主义 + 现代化论 vs. 左翼中国国族主义 + 台湾本土论”的结盟方式展开,或者用杨照(1991,134)的话来看,真正的论战两造是“官方意识型态 vs. 反官方意识型态”。[13]

在这种情形下,反官方意识型态的阵营这边(主要以陈映真、王拓、尉天骢、高准等人为代表),其实在立场上并不是统整一致的,其中最重要的差异,莫过中国立场和台湾立场的歧异。也就是说,在乡土文学论战中,“‘本土’这个认知仍然隐约之间侧身于‘中国’符号之下,尚未正式浮显为一种抗争场域”(陈明成 2002,121)。造成这种现象的最基本原因,当然是当时政治环境的影响。受限于当时国民党对中国民族主义之雷厉风行的宣传,知识分子早就习惯在言论上进行自我检查,因此,比较强调“台湾主体性”的言论,并不敢正式浮上台面。一直要到1980年代,由于党外运动在政治场域上对民主自由的争取,乡土文学作家中这种中国立场和台湾立场的冲突,才正式爆发出来,而演变成从1983年开始的“台湾意识论战”。[9]

注释

[编辑]

杨照总结“乡土文学论战”的话来说,“环顾台湾战后历史,我们找不到另一个思想如此被重视的年代,我们也找不到另一个盛情如此真挚丰沛、地位如此关键重要的论战了。”[14]

和“乡土文学论战”相关的史料与研究书目

[编辑]

(按照作者姓氏汉语拼音顺序排列)

  • 陈映真,1998,台湾乡土文学‧皇民文学的清理与批判。台北:人间出版社。
  • 池焕德,1997,台湾:一个符号斗争的场域:以台湾结/中国结论战为例。东海大学社会学研究所硕士论文。
  • 陈正醍,1982a,台湾的乡土文学论战(上)。暖流 2:22-33。
  • 陈正醍,1982b,台湾的乡土文学论战(下)。暖流 2:60-71。
  • 郭纪舟,1999,70年代台湾左翼运动。台北:海峡学术。
  • 洪仪真,1996,三O年代和七O年代台湾乡土论战中的左翼思想及其背景之比较 。国立台湾大学社会学研究所硕士论文。
  • 蓝博堂,1992,台湾乡土文学论战及其余波(1971-1987)。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硕士论文。
  • 李祖琛,1986,七十年代台湾乡土文学运动析论:传播结构的观察。国立政治大学新闻研究所硕士论文。
  • 王若萍,1997,一个反支配论述的形成:一九七○年代台湾乡土文学的论述与形构。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历史学系硕士论文。
  • 尉天骢编,1978,乡土文学讨论集。台北:远景 。
  • 翁慧雯,1994,文学与政治:七O 年代台湾的“乡土文学”论战。国立台湾大学社会学研究所硕士论文。
  • 周永芳,1991,七十年代台湾乡土文学论战研究。中国文化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硕士论文。

参考书目

[编辑]

(按照作者姓氏汉语拼音顺序排列)

  • 陈明成,2002,陈芳明现象及其国族认同研究。国立成功大学历史学研究所硕士论文。
  • 池焕德,1997,台湾:一个符号斗争的场域:以台湾结/中国结论战为例。东海大学社会研究所硕士论文。
  • 彭歌,1977a,不谈人性,何有文学(上)。联合报,8月17日,联合副刊。
  • 彭歌,1977b,不谈人性,何有文学(中)。联合报,8月17日,联合副刊。
  • 彭歌,1977c,不谈人性,何有文学(下)。联合报,8月19日,联合副刊。
  • 彭品光,1977,当前文学问题总批判。台北:青溪新文艺学会。
  • 王拓,1977,是“现实主义”文学,不是“乡土文学”。仙人掌杂志 2:53-73。
  • 杨碧川,1997,台湾历史词典。台北:前卫。
  • 杨照,1991,流离观点。台北:自立晚报。
  • 杨照,1999,关键论战的现场写真:尉天骢编的《乡土文学讨论集》 [online]。台南:国立台南女中图书馆。10月11日 [引用于 2004年10月29日]。万维网网址: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银正雄,1977,坟地里哪来的钟声?:从王拓的一篇小说谈起,兼为“乡土文学”把脉。仙人掌杂志 2:131-40。
  • 余光中,1977,狼来了。联合报,8月20日,联合副刊。
  • 朱西甯,1977,回归何处?如何回归?。仙人掌杂志 2:151-71。

相关条目

[编辑]

外部链接

[编辑]

参考资料

[编辑]
  1. ^ 1.0 1.1 苏, 硕斌等. 不服來戰:憤青作家百年筆戰實錄. 奇异果文创. 2020: 125. 
  2. ^ 2.0 2.1 彭瑞金. 鄉土文學論戰. 2001-10-28 [2023-06-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27). 
  3. ^ 池焕德. 「台灣」:一個符號鬥爭的場域--以台灣結/中國結論戰為例. 东海大学硕士论文 (东海大学社会学系). 1997: 27. 
  4. ^ 池, 焕德. 台灣:一個符號鬥爭的場域:以台灣結/中國結論戰為例. 东海大学社会研究所. 1997: 27–28. 
  5. ^ 银, 正雄. 鄉土文學討論集. 1978-04: 193–203. 
  6. ^ 尉, 天骢. 鄉土文學討論集. 台北: 远流、长桥联合发. 1978: 219. 
  7. ^ 彭, 歌. 不談人性.何有文學. 联合报社. 1978-09: 3─24. 
  8. ^ 胡, 秋原. 談「人性」與「鄉土」之類﹝〈狼來了〉部分﹞. 学术出版社. 1979-11: 1243─1259. 
  9. ^ 9.0 9.1 陈, 明成. 陳芳明現象及其國族認同研究. 国立成功大学: 国立成功大学. 2002. 
  10. ^ 杨, 碧川. 臺灣歷史辭典. 台北: 前卫. 1997: 335. 
  11. ^ 彭, 品光. 當前文學問題總批判. 青溪文艺协会. 1977. 
  12. ^ 杨, 碧川. 臺灣歷史辭典. 台北: 前卫. 1977: 335. 
  13. ^ 杨照. 流離觀點. 自立晚报. 1991. 
  14. ^ 杨, 照. 鄉土文學討論集. 国立台南女中图书馆.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