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佃农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分成制农户
租地耕作的佃农

佃农是指租用他人田地,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

历史

[编辑]

形成

[编辑]

一般而言,农民因家人有病、灾荒、婚丧开支等原因,用光积蓄,为债务所迫,只好卖出或放弃土地,变成佃户。[1]光景好时,农民会买来土地,佃户会稍为减少;困难时则农民丧失土地,佃户数目稍为增加。[2]不过,如果土地太贫瘠,地租回报太低,愿意买地的人不多,则佃户数目也不会高。[3]

社会地位

[编辑]

在较富饶和商业繁荣的地区,佃户只须交地租。在落后或交通不便的多山地区,佃户则要向地主交出额外的物资,如新年时要送糕点、肉类、家禽等礼物;地主家中有婚丧时,佃户要去帮忙,地位有如奴仆[4]。至民国时期,佃农地位仍极为低下,公民权缺失。以苏北鲁南地区为例,地主阶级对佃农有“生杀之权”。在重重剥削、欺压之下,地主阶层对佃户妻女的“初夜权”,反显“人道”[5]

比重与分布

[编辑]

宋代

[编辑]

唐代均田制崩坏以后,地主和佃农广泛出现。部分学者估计,宋代有34%的户口是佃户,和廿世纪的情况相同。当时北方、浙江东部和江西中部,是佃户比率较低的地区。[6]

明清

[编辑]

明清两代,长江下游和东南沿海地区佃户较多。[7]明太祖没收大量今日江苏省地区地主的土地,田地归官府管辖,佃户地租从缴纳给地主,改为缴纳给官府。据学者估计,明代江苏有略高于50%的田地出租,租佃率和廿世纪时相近。[8]

明末张献忠的大屠杀,使四川湖南二省在清代初期较为荒凉,有大量有待开垦的土地,佃户较少。其后两省佃户渐增,到18世纪中,有50%-60%土地在地主手中,和廿世纪时的情况相似。[9]

民国

[编辑]

民国时,大约有30%的农民是全无土地的佃户。[10]跟清代后期相较,佃户数目接近或稍低。由于地主不易收到地租,当时也有其他投资的途径,买地的资金没有增长,佃户数目亦大体不变。[11]一般而言,佃户在北方较少,南方较多。当中亦有例外,如山西山区佃户较多,广西云南有些地方佃户又较少。[12]

1949年后

[编辑]

内战前后,中国共产党在控制地区实行土地改革,过去的土地租赁完全消除后佃农身份完全消失。但是由于新的土地兼并和贫富分化,1953年12月,通过了《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的决议》,开始进行土地集体化,土地从可以租赁的资产变为集体所有物。生产资料公有制化后,发展为人民公社制度。虽然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小农经济的局限性和新的土地兼并问题,但是抑制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严重破坏了生产力。1978年,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提出要“尊重生产队自主权,纠正平均主义”,引起激烈争论。后发展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3]土地仍然为集体所有,但开放了承包行为。[14]如《农村土地承包法[15]的第十二条: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法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发包;已经分别属于村内两个以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内各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小组发包。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发包的,不得改变村内各集体经济组织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所有权。

台湾

[编辑]

台湾,佃农自从实施375减租耕者有其田公地放领等政策后,佃农约占农民总数为百分之八。[16] 2012年底台湾佃农户数27,760户,在台湾农牧户总数779,375户中,比例百分之3.6[17]

注释

[编辑]
  1. ^ Perkins:《中国农业的发展》,页116。
  2. ^ Perkins:《中国农业的发展》,页129。
  3. ^ Perkins:《中国农业的发展》,页123。
  4. ^ Perkins:《中国农业的发展》,页124。
  5. ^ 作者:马俊亚. 近代苏鲁地区的初夜权:社会分层与人格异变. 中国社会科学网,来源:《文史哲》2013年第1期. 2015-07-22 [2017-1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1-15) (简体中文). 
  6. ^ Perkins:《中国农业的发展》,页126。
  7. ^ Perkins:《中国农业的发展》,页128。
  8. ^ Perkins:《中国农业的发展》,页127。
  9. ^ Perkins:《中国农业的发展》,页127-128。
  10. ^ Perkins:《中国农业的发展》,页113。
  11. ^ Perkins:《中国农业的发展》,页128-129。
  12. ^ Perkins:《中国农业的发展》,页114。
  13. ^ 徐丽华. 徐丽华:中国共产党土地改革的历程及成就.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中国(昆明)南亚东南亚研究院. [2023-06-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28). 
  14. ^ 兰虹; 冯涛. 路径依赖的作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建立与演进.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 [2023-06-18]. 
  15. ^ 冯涛.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 中国人大网. [2023-06-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18). 
  16. ^ 陆年青. 中華百科全書·1983年典藏版/三七五減租. 中国文化大学. [2009-0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07). 
  17. ^ 中华民国102年农业统计年报,第199页(农家与农业劳动,台湾地区农牧户-按耕地所有权属分),行政院农业委员会,2014年8月出版。

参考书目

[编辑]

相关条目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