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石 (容量单位)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公石

shí(亦可训读dàn[注 1]或作,是中国和日本等地古代容积单位,一石为十,通常用来量米。中国古代官员是以、麦等粮食当作薪俸的,故有郡守两千石之说。

日本室町江户时代,一石是52.5公斤稻谷,与明清两代不同,脱谷折算糙米约廿多公斤或不到廿公斤白米,日本历史上,则以稻谷石高数,分判诸侯的经济实力,石高制是生产毛额并非租税净值,为一领地生产毛额,抽税后由众多人领取,非领主一人所得,不容易与中国官员作比较。日本的1石米大约相当于现在150公斤米,一个成年人一年消耗的米量最少需120公斤白米。石高(生产量)有时是以钱换算(丰收时1石约0.4钱,饥荒时1石有时会高达5至10贯),有时又以其他的出产(如矿物、特产、渔获、商业收益等)来估计,但不论如何,它都是衡量当时经济生产的单位。明治19年,改一石为180.39升。

中华民国度量衡法》曾明文规定:公石容积单位,1公石为100[1]

参见

[编辑]

注释

[编辑]
  1. ^ 洪亮吉春秋左传诂》卷第六庄公二十三年田敬仲完奔齐之事,齐桓公封田敬仲为卿,敬仲不愿意,说:“免于罪戾,弛于负儋”,亮吉引《说文》:“儋,何(荷)也,从人詹声”,又引用《汉书》货殖传“奖千儋”和颜师古的说法:“儋,人儋之也,一儋两罂”,证明儋为负担之担的本字且儋本身为一种计量单位。儋作为俗称在之后取代了石字的读音,也就是直接以儋为石,故有石字音儋的说法,其实是混淆了二字。因此石作为容积单位本没有“儋”的读音,而儋同样作为容积单位本没有写成“石”的形式。

参考资料

[编辑]
  1. ^ 法規檢視. www.bsmi.gov.tw. [2022-05-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