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偶氮胂Ⅲ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偶氮胂III
偶氮胂Ⅲ
IUPAC名
2,7-Bis(2-arsonophenylazo)-1,8-dihydroxynaphthalene-3,6-disulfonic Acid
英文名 Arsenazo Ⅲ
识别
CAS号 1668-00-4  checkY
PubChem 87563103
InChI
 
  • 1/C22H18As2N4O14S2/c29-21-18-11(9-16(43(37,38)39)19(21)27-25-14-7-3-1-5-12(14)23(31,32)33)10-17(44(40,41)42)20(22(18)30)28-26-15-8-4-2-6-13(15)24(34,35)36/h1-10,29-30H,(H2,31,32,33)(H2,34,35,36)(H,37,38,39)(H,40,41,42)/b27-25+,28-26+
性质
化学式 C22H18As2N4O14S2
摩尔质量 776.37 g·mol⁻¹
外观 暗红色粉末
熔点 >320℃(分解)
溶解性 微溶
若非注明,所有数据均出自标准状态(25 ℃,100 kPa)下。

偶氮胂Ⅲ,又名铀试剂Ⅲ,是一种铬变酸的双偶氮化合物,常作为分析化学试剂。[1]

水溶液

[编辑]

由于分子较大但有易解离的羟基氢,因此本品微溶于水而可溶于碱。在酸性溶液(10mol/L HCl~pH3)中呈紫红色或红色,pH4以上呈蓝或紫色。水溶液长期稳定。[1]

使用

[编辑]

在酸性溶液中,偶氮胂Ⅲ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40nm。但当其与一些稀土离子配位时,其吸收峰会发生变化,移动到约650nm处,而这一变化可使用分光光度法观测到,这也是偶氮胂法测定稀土离子浓度的基础。为提高灵敏度,可加入少量乙醇。[2]一般的,偶氮胂与大阳离子(如La3+)形成1:1配合物,这些配合物的解离常数都很高;而小金属阳离子(如Cd2+)则形成2:1配合物,且不如前者稳定。[3]

测定血清钙时也可用该试剂,优点是较为灵敏,缺点是有机砷有较大毒性,因而限制了应用。[4]

原理

[编辑]

一般认为主要是砷酸根上的氧进行配位。在pH处于0-7.4之间时,偶氮胂的吸收峰不会发生变化,尽管这时砷酸基上的氢已解离。但在pH更高时,酚羟基开始解离,并造成吸收峰向更长波长移动。在pH为14时,吸收峰会移动到580 nm处。[3]这时,两个酚羟基氧和四个砷酸根氧都可参与配位。但上述条件下金属离子多以氢氧化物形式存在,且砷酸并不难以解离(四个羟基的pKa有两个是2.3,另两个是5.3),故一般使用2-9 mol/L盐酸(也可用3 mol/L高氯酸)进行检验。

参考资料

[编辑]
  1. ^ 1.0 1.1 周公度. 《化学辞典》.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0. ISBN 978-7-122-07817-9. 
  2. ^ 林燕, 鄢金,唐欢. 偶氮胂III光度法测定微量稀土的实验教学改革. [2014-08-22] (中文). 
  3. ^ 3.0 3.1 The interaction of cations with the dye arsenazo III (PDF). [2014-08-22] (英语). 
  4. ^ Leary, N. O., Pembroke, A., & Duggan, P. F. (1992). Single stable reagent (Arsenazo III) for optically robust measurement of calcium in serum and plasma. Clinical chemistry, 38(6), 904-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