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人类 (中土大陆)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亞塔尼

人类(Man)或者人族J·R·R·托尔金的《魔戒》系列和《霍比特人》等众多作品所建构出来的中土世界里指的是一个人性化的种族。虽然霍比特人有可能属于人类的分支,而迈雅们也拥有着部分人类的特质,但人类还是明显地有别于另外的几个种族。因为人类是稍后时期才出现在中土世界舞台的物种,人类(努曼诺尔人除外)一般而言不论是智慧、体力、寿命,还是对自然界的反应都远远逊于最早诞生的精灵族,然而其适应力极强而且繁衍昌盛,使人类在第三纪元以后逐渐成为中土世界的主宰。

精灵们在昆雅语里称呼人类为亚塔尼Atani),字面意思是第二族类(精灵为先)[1];另外亦可叫做希尔多Hildor,意指追随者)、阿佩诺纳Apanónar,较迟出生的)和费瑞玛Fírimar,易亡者和凡人)。另一款不太友善的称号则是英格沃Engwar,体弱多病的),因为人类面对着疾病和衰老都显得很脆弱,而且在精灵的眼中他们的衣着普遍都十分丑陋。其中“亚塔尼”在辛达林语之中变成了“伊甸”(Edain[2],这个字后来慢慢地就引申到解作那些和精灵关系友好的伊甸人。辛达林语对人类的其他写法还有AphadrimEboennin以及Firebrim等。

在托尔金的作品中,习惯用“Man”中的字母“M”的大小楷来表明是否人类之差别。大楷M的“Man”意指任何人类;而小楷的“man”则更广泛地指任何种族内的成年男性,因此以莱戈拉斯为例,准确来说应该用"a man"来代指而不应是"a Man"。

起源

[编辑]

人类是唯一的真神“众生万物之父”伊露维塔所创造的第二个种族,由于他们在阿尔达第三时代太阳纪才苏醒过来,要迟于第一时代巨灯纪之末的精灵苏醒,因此人类日后一直被对方称为“后来的”(Afterborn)[3] 。有趣的是人类却拥有着“神赐的礼物”(gift of men)——死亡,亦可称之为有限的生命。相反地,精灵们都是长生不朽的,换句话说即使他们的躯体在战斗中消逝,他们的灵魂仍然会被世间绑住而必须前往地上的曼督斯神殿(Halls of Mandos)在那里等待释放或者世界末日来临,因此几乎不老不死的精灵都对留在这个世界的时间冗长得感到疲惫不堪。而一旦人类死亡,其魂魄便会马上从阿尔达处得到解放,开始进入另一个连维拉诸神也一无所知的新世界。

族群和迁移路线

[编辑]

虽然中土世界上的所有人类都同根同源,但由于历史的流动他们开始发展为有着不同文化的各个族群,以下会分别介绍第一第二第三纪元时的重要族群。

伊甸人

[编辑]

在整个第一纪元伊甸人Edain)一直在中土世界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原本Edain一词是精灵用来泛指所有人类的,后来则专指在贝尔兰生活并且与他们合力对付魔王米尔寇[4]的那群“精灵之友”。这个少有地能够赢取精灵们尊重和友谊的人类部族后来渐渐分割成三个世家:

  • 其次是哈丽丝族House of Haleth),又名哈拉丁族,他们由哈达德及其女哈丽丝所带领,在贝尔兰东部的贝西尔森林(Brethil)过着隐世自立的生活。在女族长哈丽丝身故之后,他们亦开始自称为哈丽丝族。与其他两族相比,哈丽丝族的人数较为稀少,而且与精灵们的关系比较疏离。
  • 第三支是哈多族House of Hador),他们追随首领马拉赫来到贝尔兰,在其后裔哈多的领导下他们发展成伊甸人中最强大的一族。第一纪元423年他们与诺多族精灵的最高君王芬国昐(Fingolfin)订立盟约,此后整个族群便移往新领地多尔露明(Dor-lómin),从此向诺多族君王效力。后人为了纪念他们伟大的领袖遂以哈多族自居。

Atanatári昆雅语里解释为“人类之父”[1],很多时都拿来形容作伊甸人的祖先。有时这个字指的是第一纪元的所有伊甸人,有时只是专指比欧哈达德马拉赫那一辈的伊甸人。在另一些地方则是用来指那些来自古时伊甸人领地的后裔。

由精灵的辛达林语表达的句子,意为“我将希望给了登丹人,自己却没留下任何的希望”在小说原著中这句话出自阿拉贡母亲吉尔兰Gilraen)口中,电影版本则改由埃尔隆德王说出。

登丹人

[编辑]

第一纪元之末,伊甸人在愤怒之战中协助精灵和维拉诸神打倒魔王米尔寇,为了回报他们的牺牲的付出,主神赐予伊甸人一片全新的土地让他们远离中土的危险,那就是处于中土大陆和阿门洲之间的努曼诺尔岛[6]。伊甸人马上便大兴土木着手建造巨大的船只,又在第二纪元元年建设大陆最西端的海港灰港岸林顿。大部分伊甸人就此扬帆远航,在伟大航海家埃兰迪尔的引领下,伊甸人终于在第二纪元32年抵达“礼物之地”安多尔。其子爱洛斯建立起努曼诺尔帝国成为第一任皇帝[7],帝号塔尔-明亚特(Tar-Minyatur),而伊甸人也开始被改称为登丹人Dúnedain,意为西方之人)。

努曼诺尔帝国国势强盛,登丹人亦成为了阿尔达中最显贵高等人类的代名词,同时他们再次和精灵联合起来对抗魔王米尔寇的余党索伦。他们获得精灵及维拉的指导,拥有丰富的知识、强大的力量和得天独厚的长寿,在阿尔达中努曼诺尔的势力只是仅次于维林诺而已。然而,腐败也随着莫大的权力出现,登丹人开始抗拒“人类的礼物”,死亡。他们对自己注定难逃一死的命运感到愤愤不平,并妄图变得像精灵一般长寿,好有更长时间享受权力和财宝。努曼诺尔开始疏远维拉众神,又把死亡称做“人类的厄运”,甚至对“主神禁令”不许他们前往众神之地维林诺起了反叛之心。

第二纪元2889年,第二十任皇帝亚尔-阿登那霍即位后舍弃精灵语言,改帝号为努曼诺尔语的“西方之王”。结果不但艾达精灵与帝国断交,还引发起严重的内哄,国内人民分裂为两派:“皇帝的人马”是拥戴皇帝的大多数国民,他们沿用自己的阿登纳克语[8],公开反对维拉;只有少量的“忠实者”Faithful)以阿门迪尔(Lords of Andúnië)为首,仍然亲近精灵们和艾达语。

索伦在一片混乱中趁虚而入,他虽然迫于无奈向黄金大帝亚尔-法拉松的庞大舰队投降并被送到努曼诺尔囚禁,但他的花言巧语骗到了对方,由一介俘虏摇身一变,不但当上参议大臣还把持朝政。年老的皇帝开始感到死亡的逼近,恐惧下竟然听信索伦唆使出兵攻打西方仙境,结果努曼诺尔岛在上神的意志之下被大海吞噬,辉煌的努曼诺尔文明就此在历史上告终。仅有的“忠实者”们由阿门迪尔之子伊兰迪尔的带领下逃回到中土大陆,并创立起刚铎亚尔诺两个遥遥相对的登丹人王国[9]

刚铎
[编辑]
刚铎皇室的旗帜以黑底衬托圣白树,上有七枚星辰。

重回中土的伊兰迪尔在儿子埃西铎安那瑞安的协助下,建造出两个试图让流亡的登丹人重新安居乐业的国度,其中位于南方的那个便是刚铎Gondor[9]。由于劫后余生的登丹人数量不多,尽管王国内早已有不少在努曼诺尔逼害时期逃出来的“忠实者”的后裔,但最后联盟战役的确使登丹人损失惨重。而王国之内亦本有不同民族定居,因此他们不得不舍弃自己的努曼诺尔血统,和外族(例如北地)的女子通婚,故此其他人族已经逐渐融入了刚铎的后裔之中。

想不到的是通婚习惯竟会招至日后的“皇室内斗”(Kin-strife),令一连四位航海之王包括塔拉农·法拉斯特海尔曼达希尔一世时期的文治武功与辉煌都付之一炬,就此一蹶不振。事缘第二十一任刚铎之王艾尔达卡正是前王与北方的罗马尼安王女所生的混血儿,他的原名米尼萨雅Vinitharya)也是依其母亲方言而改的。因此虽然艾尔达卡是名正言顺的长子和合法王位继承人,但在南方一些省分如佩拉格昂巴等有异心的情势下,新王体内的混合异国血统被人大做文章,于是海军司令兼王族成员之一的卡斯塔马拥兵自重,受贵族们支持下篡位为王。羽翼未丰的艾尔达卡在强大叛军的追捕下逃到北方,回来同胞所在的罗马尼安休养生息。十年后,艾尔达卡终于在获得北方人和内陆省份登丹人的援手下出兵讨伐叛军,亲手杀死篡位者卡斯塔马,但他的儿子和一众党羽却逃之夭夭到了昂巴

除了皇室子嗣,亦有些具登丹背景的贵族得到了封地作为捍卫刚铎的屏障,例如刚铎西面省份多尔安罗斯的亲王印拉希尔

而在登丹之民和他们的混血后代以外,不少身体内毫无努曼诺尔血缘的族群也属于刚铎人的一部分。这类人主要来自王国内的偏远行省或封地,通常肤色较深,就好像在米那斯提力斯攻防战上赶及增援的罗蕯那奇(Lossarnach)爵士胖子佛龙英语Forlong the Fat和绿丘的贺路恩(Hirluin)。此外还有曾经与阿拉贡的亡灵部队在昂巴一起作战,之后又率4,000士兵协防刚铎大本营的拉密顿之王安格伯(Angbor)。

亚尔诺
[编辑]

早在北方王国亚尔诺Arnor)未创立之前,就已经有规模可观的努曼诺尔殖民人口遍布在王国所在的整个伊利雅德,于是建都立国的登丹人与当地的伊甸中民很快便繁殖出土生土长的下一代地道亚尔诺国民。

可惜伊兰迪尔埃西铎的奠基的这个北方国度未能长治久安,在第十任亚尔诺君主艾兰多驾崩之时,三位王子却忙于兄弟阋墙,连连冲突令整个王国分裂成三个部分:雅西顿鲁道尔卡多兰,三国间为了争夺风云顶(和其中的真知晶石)而互相攻伐内讧。经此一役,皇室血脉凋零,登丹人衰亡的过程变得更快。

就在无尽的内乱之中,伊顿荒原安格马巫王慢慢崛起,第三纪元1409年巫王的大军大举入侵,雅西顿的亚维力格一世被杀,大部分国境失守、卡多兰灭亡但雅西顿仍苟延残喘。1974年,安格马发起最后的攻势,终于征服抵抗了500多年的佛诺斯特(Fornost,雅西顿的首都)。虽然翌年刚铎远征军与精灵们联手把安格马反攻消灭,但同年雅西顿的亚帆都王却在福罗契尔冰湾意外溺死,其子亚拉那斯决定暂不复国,北方王国的命运正式告一段落[10]。登丹人的数量剧减,实际的民族人口变得非常稀少,虽然皇帝的血统仍旧传承下来,但却变成一支行踪诡秘莫测的流浪民族北方游侠

很久以后,当魔戒圣战完结的第三纪元之末,登丹人酋长阿拉贡才重新联合起亚尔诺和刚铎两个王国。

黑暗努曼诺尔人
[编辑]

伊兰迪尔和“忠实者”一派并非努曼诺尔岛陆沉浩劫的唯一生还者。早在努曼诺尔帝国势力的鼎盛时期,许多努曼诺尔人反过来在中土大陆开发殖民地。第二纪元的2,000年之时,出现了第一次的大规模向外移民潮,当时的努曼诺尔帝国人口已经显得相当拥挤。“皇帝的人马”是踌躇满志地想征服更多土地;而“忠诚者”却是因为一直被对方压迫残害而不得不离乡别井。

早一步回到中土之“忠实者”都安顿在安都因河河口的佩拉格英语Pelargir港,而“皇帝的人马”则因为畏惧吉尔加拉德(Gil-galad)的威势,而在远远的南方昂巴港筑堡定居。努曼诺尔最终因为它的自大而遭逢灭亡命运之后,身在昂巴的遗民却不改他们一贯对精灵或忠实者的敌意,乐于为索伦效力,并处处与伊兰迪尔建立的新王国刚铎作对,甚至不惜为此而亲近索伦和邻近的哈拉德林人,这些行为使他们渐渐被冠以黑暗努曼诺尔人Black Númenóreans)之恶名。

索伦看中了黑暗努曼诺尔人对精灵及忠实者的仇恨,挑选了他们之中的一些领袖授予力量之戒,使其堕落为九戒灵之一以供自己差遣,包括巫王也是努曼诺尔的贵族之一。第二纪元末最著名的黑暗努曼诺尔人首领莫过于富努尔赫鲁莫二人,他们在哈拉德林人中掌握大权,公开于最后联盟战役中出兵协助索伦。另外较具传奇色彩的是贝露庭尔王后Queen Berúthiel),她作为族群的间谍嫁入刚铎王室,期间没有诞下子嗣,更在一次阴谋败露之后被皇帝驱逐出境。

第三纪元933年,第二位航海之王埃阿尼尔一世为刚铎征服了昂巴,四散而逃的黑暗努曼诺尔人转而协助哈拉德林人继续挑衅刚铎的边境地区。到了1050年色雅赫的刚铎部队渡河还击,彻底击溃了哈拉德威治的军队,从此开始对昂巴约500年时间的统治,直到1448年才因为“皇室内斗”而有所变动。就在这段时期里面,黑暗努曼诺尔人亦开始沉沦,部分人斗志尽失,放弃了自己的高贵血统;部分人好勇斗狠、自相残杀而最终被土著野人征服消灭,总之就是全面淡出了历史的大舞台。

来到第三纪元末期,黑暗努曼诺尔人已经几乎埋没于人类的记忆之中,也许只剩下很少血统纯正的黑暗努曼诺尔人残存,其中一例就是索伦之口。不过索伦之口虽然出现于黑门之战中,但他为魔君服务的时间却含糊不清,因为书中表示他在索伦再次转生时效力邪黑塔,可是“再次转生”此词却可解作索伦于第二纪元努曼诺尔毁灭后丧失肉身,稍后再于邪黑塔转生,抑或第三纪元中后期索伦重聚失去至尊戒的肉身,公开重生。

昂巴海盗
[编辑]

第三纪元1437年起“皇室内斗”(Kin-strife)之后,败方的卡斯塔马之子连同余党困守佩拉格,之后再从海上进入昂巴退守。他们在昂巴接纳和收留所有反对刚铎的人,并与当地残余的黑暗努曼诺尔人透过婚姻融合起来,取替对方一直以来作为刚铎头号宿敌的地位,以昂巴海盗Corsairs of Umbar)之名令人闻风丧胆。

昂巴海盗的海军力量非常强大,劫掠范围远至安法拉斯英语Anfalas,这是因为他们当初离开佩拉格之时,乃借着掠去刚铎的庞大舰队才得以起行,而他们后来也一直保持着拥有强大海军势力的传统。稍后,海盗们由卡斯塔马的孙子安加麦特山加海彦多统率多次袭击刚铎,先后杀害第22和24任皇帝雅达墨米那迪尔

海盗们与哈拉德林人杂居,努曼诺尔的血统和素质已经被消弭无存。魔戒圣战前,阿拉贡化名索龙哲尔率领一支舰队奇袭昂巴,格杀了昂巴港口司令,并摧毁了其主力舰队。帕兰诺平原战役爆发之际,虽然昂巴实力未完全恢复,但也派出与哈拉德林人组成的联合船队,一共50艘战舰及船舶掠劫兰班宁的港口城市佩拉格,以牵制刚铎南方领地的兵力。但海盗们被阿拉贡所带领的亡灵部队和各领地部队大败,并借用他们的船只驶往米那斯提力斯解除莫多大军之围。圣战完毕之后,昂巴归降伊力萨王

登兰德人与相关的民族

[编辑]

伊兰迪尔建立了北方王国亚尔诺之后,其边界很快便扩张到了灰泛河,而南方的刚铎也同样地伸延至伊宁威治英语Enedwaith一带之时。伊宁威治和敏西力亚斯英语Minhiriath开始聚集了一些伊甸人分支哈拉丁族(Haladin),他们是族中首任领袖哈达德Haldad)的后裔,依其女儿之名自称为哈丽丝族(House of Haleth)。人们则普遍把迁入这地之哈拉丁族另外改叫作登兰德人Dunlendings)。

哈丽丝族最初本来定居在森林繁茂的伊利雅德,但第二纪元时努曼诺尔人在该地大量砍伐林木以建造船只出海,于是哈丽丝族便与努曼诺尔帝国的登丹人结怨起来。虽然两族血源相近,但由于语言不通,登丹人并没有意识到与对方的亲属关系。

登兰德人后来又成为了另一牧马民族的死对头,原因是罗翰人在第三纪元的时候向西发展,不但入侵登兰德,甚至在其之上建立了罗翰王国。其后登兰德领袖费瑞卡Freca)被罗翰的圣盔·锤手Helm Hammerhand)杀死,两方积恶更深。萨鲁曼趁此机会向登兰德人许诺会将他们被骠骑国占领的祖先根据地奉还,于是登兰德人便加入了萨鲁曼的阵容参与圣盔谷之战

另一方面,在白色山脉里因背叛埃西铎(Isildur)而被诅咒的亡灵大军“登哈洛的亡灵”(Dead Men of Dunharrow),相信也属于登兰德人的一支。同样地,居住在布理一带的村庄居民其实主要都是登兰德人之后代。

北方人

[编辑]
哈拉德林人的日常装束。

所谓北方人Northmen)由两个主要群体组成。并非所有留在蓝山山脉以东和迷雾山脉的人类都受到了米尔寇索伦的引诱,这批人在第一纪元末的愤怒之战过后,开始和那些不愿出海前往努曼诺尔的伊甸人结集起来。他们广泛栖息在中土大陆北部的罗马尼安幽暗密林一带,并与其后由努曼诺尔重回中土的登丹人相处融洽,甚至当中很多都结成姻亲和家属,两族人联姻所诞下来的后代成为了刚铎王国的核心组成部分。

罗马尼安王国河谷镇(Dale)和长湖镇(Esgaroth)是北方人重要的据点之一,而幽暗密林内的樵夫和猎人亦同样属于北方人。另外一个他们的分支被称作伊欧西欧德(Éothéod),其后裔即是第三纪元时的牧马民族罗翰人。除此之外,波宁族亦可算是北方人的其中一个分支。

一名刚铎骑士(穿蓝色斗篷者)在哈拉德遭南蛮人追捕的情形。

哈拉德林人

[编辑]

昂巴以东、莫多以南的一大片广阔土地哈拉德威治住了另一个民族,他们是哈拉德林人Haradrim),又被叫作南蛮Southrons)或南方人(Men of the South)。哈拉德林人皮肤黝黑,因生性好战而受雇为佣兵,在战场上他们配备象牙号角、骑在巨型猛犸上作战。

哈拉德林人在第二纪元时和努曼诺尔人断交,原因是对方透过昂巴向哈拉德威治的各部落收取巨额税款,之后哈拉德林人就转投索伦的阵营,并与精灵及人类最后同盟针锋相对。在第三纪元,哈拉德林人处处与刚铎为敌,互相杀戮,但在1050年开始被对方海尔曼达希尔一世二世出征镇压之后势力大减,却未有放弃继续小规模地侵扰刚铎的周边地区。唯一两次声势最大的入侵,就是第三纪元中期联合战车民入侵南刚铎,及中后期于波洛斯渡口与刚铎及罗翰联军的战争。

魔戒圣战时期,昂巴和哈拉德都因为刚铎的衰弱而毫无抑制地放任起来,因而令来自南方的威胁日渐告急。很多的哈拉德林人都投入到索伦旗下作战,不过托尔金仍然强烈地暗示指他们如同东方人一样,都是在受索伦欺诈哄骗和非常不愿意的情况下才沦为其走卒犬牙。

东方人

[编辑]

魔苟斯索伦军队中的战斗主力是被称为东方人Easterlings)的民族,他们来自莫多以北的卢恩内海地区,体型高大、肌肉结实,拥有棕褐色的皮肤和黑头发、黑眼晴。

第一纪元,一些东方人的部落在仍未误入歧途之前是向贝尔兰的精灵王国效忠的,其中最强悍的族长是波尔及乌格番和他们各自的儿子。然而第一纪元太阳纪472年,精灵们在“无尽的眼泪”、惨烈的尼南斯·阿农迪亚德战役里任用东方人为援手,邀请他们加入梅斯罗斯联盟,讵料惹来了灾难性的结果。因为乌格番与儿子乌多(Uldor)甘愿成为魔苟斯的间谍,并在战况最激烈之时倒戈叛变,由山上向平原发动突袭[11]。而忠诚的波尔一族却未有改变对精灵和伊甸人的承诺,在联军溃不成军的情况下英勇地战死沙场。

东方人的分支:侃德维瑞亚人

在魔苟斯失败之后,索伦保持着对东方人的影响力。虽然索伦在第二纪元之末被精灵及人类最后同盟击倒而暂时销声匿迹,但被索伦鼓动的东方人没有停住,反而开始公然与登丹人的国度为敌,终于在第三纪元的492年首次入侵刚铎。第一次入侵被罗曼达希尔一世击退,东方人便于541年卷土重来顺利杀害了罗曼达希尔一世,但又招致其子图伦拔凌厉的复仇[12],经过连番厮杀之后一大片东方和北方的土地(包括罗马尼安)被置入王国的新国境之内。因此在接下来的好几百年里,东方人只有乖乖地驯服在刚铎皇帝脚下。

直到第三纪元1850开始,随着刚铎的实力江河日下东方人又变得不安分守己起来,除了伊西力安有刚铎的北方人盟友拼死保全之外,整个安都因河东岸都已经由东方人牢牢控制住。

此时东方人也分别发展成三个不同支叶,包括:战车民Wainriders)、毕额丘斯人英语BalchothBalchoth)和侃德维瑞亚人Variags of Khand)。

战车民乃当中最叫人不战而栗的。他们是由多个部落组成的联邦,武器和盔甲精良、体格强壮之余,更会驾驶巨型的战车在战场上奔驰。1856年至1944年间战车民持续地对刚铎构成严重的威胁,很大程度上耗尽了王国仅存的国力。1944年,战车民在野营之战被埃阿尼尔二世的军队突袭全歼,战车民覆灭,刚铎终消除此百年大患。

战车民的倒台为刚铎嬴取500年的和平时间,却来到摄政王西瑞安的漫长统治时,毕额丘斯人取而代之成为新的大敌。他们连结迷雾山脉半兽人,于安都因河边大造船只,准备由北边侵略卡兰纳宏。西瑞安派出大量使者往伊欧西欧德求援,终于争得年少伊欧的驰援。西瑞安在凯勒布兰特平原上吃败仗,但伊欧西欧德的骑兵及时赶至,两线夹击下摧毁了毕额丘斯人的军队,刚铎再次转危为机。

自毕额丘斯人的侵入失败后,东方人入侵要延至魔戒圣战才再度发生。帕兰诺平原战役爆发之时,东方人仍旧是索伦手下最狂暴强悍的战士之一。而且他们人多势众,进围孤山河谷镇,若非索伦的灭亡使他们士气大损而遭到反攻击败,他们可能会成功突破孤山的防御,南下把魔戒圣战的成果毁于一旦。第四纪元时,刚铎在人皇统治下复兴,东方的敌人则势力衰退,被罗翰与刚铎人所打败。

督伊顿野人

[编辑]

另一个较原始的人类族群是督伊顿人英语DrúedainDrúedain),又名沃斯人,是一个从远古遗留下来的少数民族部落。与其他人种相比他们身形矮小而且驼背,从人类及精灵的角度来说,他们的外貌看起来不甚讨好。督伊顿人拥有神奇的本事,能够造出栩栩如生的雕像,在《未完成的故事》中更有一则故事讲述他们能把力量转移至雕像上。而且,他们也可以坐下沉思一段很长的时间,沉思时看起来如同一座雕像。他们的耐力亦匹敌于矮人,外表身高也接近矮人,不过对半兽人的痛恶绝对不输任何一族。尽管他们很强悍,但是他们比较其他同族来说是较短命。

他们自称为Drughu,但哈拉丁族叫他们作Drûg,而辛达林语中是Drû(众数时作Drúin,Drúath)。后来精灵了解到他们是盟友,且极其痛恨半兽人,于是加上指称人的后缀adan而成为Drúadan(众数时便是 Drúedain)。

督伊顿人在第一纪元时候少部分族人随哈拉丁族迁移至贝尔兰,但大部分仍避居于白色山脉之中。迁移至贝尔兰的人都站在精灵一方抵抗魔苟斯的权势,结果如同其他伊甸人一样死伤惨重。不过他们亦获得维拉的奖赏,得以搬迁至努曼诺尔岛上。可是督伊顿人享受了这个赏赐几百年后开始感到不安,在努曼诺尔人开始航海返回中土时,岛上的督伊顿人恳求那些航海家们不要再出海,结果徒劳无功。于是他们在不安驱使下,乘船陆陆续续回到中土,至努曼诺尔末日降临时岛上的督内丁人早已全部逝去或迁离,[13]返回中土的督内丁人也从此隐遁于历史洪流中,登哈洛(Dunharrow)的遗迹或许是他们曾居住该地的证据。 

至于未有进入贝尔兰的督伊顿人,他们被后来来到贝尔兰的黑暗人类大肆逼害,几至灭绝。残存的督伊顿人迁移至艾辛河(Isen)至关丝洛河(Gwathló)之间,靠捕渔捕鸟维生。努曼诺尔人返回中土建立海岸殖民地时,督伊顿人恐惧他们,并避居于从未被努曼诺尔人占领过的安德拉斯(Andrast)的海角地带。

霍比特人可能是中土人类的分支和近亲。

到了第三纪元末的时候,这些野人散居在罗翰境内的督伊顿森林(Drúadan forest,因他们而得名),虽然为数不多但都非常熟稔森林生活,可以在林中靠鼓声来传递讯息。少量的督伊顿人也继续在海角地带居住。他们非常憎恨半兽人的入侵,因此常以毒箭还击。可惜令人痛心的误会却时有发生,他们经常被罗翰的猎人当成是野兽而误杀掉。

魔戒圣战里面,督伊顿野人于帕兰诺平原战役中对罗翰国的支援发挥了关键的作用,他们带来了莫多大军的消息,还引领罗翰的部队避开丛林里的陷阱、半兽人,经由残破失修的古道快速穿过本来茂密崎岖的林区。当罗翰的骑兵部队在次日破晓时份于战场冲刺之时,索伦大军根本就没料到他们会出现。

为了感激野人们的协助,塞奥顿承诺全面停止捕杀他们。而在索伦倒台之后,伊力萨王阿拉贡也同意督伊顿森林将在第四纪元后永久属于督伊顿野人。

霍比特人

[编辑]

与其将哈比族定义为人类的分支,倒不如把他们当成另一个种族比较妥当。虽然如此,他们在身体特征、血统、语言、生活习惯各方面都和人类非常地接近,至少远比精灵和矮人接近人类[14]。可想而知两者是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逐渐变得疏远了,当中的实情就只保留在极少数鲜为人知而且隐晦模糊的精灵文献之中。霍比特人首次出现在其他种族的历史记录里,已经是第三纪元时的事了。

其他人种

[编辑]

在托尔金作品中,有轻轻带过其他人种。他们在中土大陆的历史上只占很小部分,举例说如罗索斯雪地人(Lossoth)。他们是居住于佛洛威治(Forodwaith)的人类,主要集中于遥远北方的福罗契尔冰湾。他们是拥有神奇力量的山中野民的后裔,是安格马的人民,对巫王又敬又畏。不过他们对于登丹人没有太大敌意,甚至曾出于同情协助雅西顿国王亚帆都和他的战士渡过严冬。

他们可能也有预知能力或直觉,因为他们曾警告亚帆都不要登上救援的船只,建议应等到夏天巫王的力量稍弱时才离开。亚帆都没有听从,结果船只撞到冰山沉没,无人生还。

重要的人类人物

[编辑]

第一纪元

[编辑]

第二纪元

[编辑]

第三纪元

[编辑]
重要之霍比特人见诸 霍比特人列表

第四纪元

[编辑]

参考资料

[编辑]
  1. ^ 1.0 1.1 Douglas A. Anderson, Carl F. Hostetter, 2007, A Checklist, Tolkien Studies
  2. ^ Sindarin - the Noble Tongue. [2010-07-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5-28). 
  3. ^ 《精灵宝钻》第二部分精灵宝钻争战史第206页。
  4. ^ “The Later Quenta Silmarillion”第1部分《Morgoth's Ring》第390-393页
  5. ^ 托尔金之子Christopher Tolkien编纂, 1994年由Houghton Mifflin出版的“The Later Quenta Silmarillion”第2部分《The War of the Jewels》, 第215-229页 ISBN 0-395-71041-3
  6. ^ 《未完成的故事》(Unfinished Tales) 第二部分 "Aldarion and Erendis"的"The Further Course of the Narrative"章节。
  7. ^ 《未完成的故事》(Unfinished Tales) 中的"The Line of Elros"一章可见。
  8. ^ 《精灵宝钻》第17章 "人类来到西边" 第148页
  9. ^ 9.0 9.1 克理斯·史密斯. 魔戒武器聖戰. 台北: 奇幻基地. 2003年12月. ISBN 986-7576-12-8. 
  10. ^ 《指环王:王者归来》附录一第13页。
  11. ^ 《精灵宝钻》第20章 "第五战役——尼南斯·阿农迪亚德" 第195页。
  12. ^ 魔戒整合本(1987年版) 第318页。
  13. ^ 《未完成的故事》 "The Drúedain"
  14. ^ "It is plain indeed that in spite of later estrangement Hobbits are relatives of ours: far nearer to us than Elves, or even than Dwarves. [...] But what exactly our relationship is can no longer be discovered." 《指环王:护戒使者》前言部分的英语原文
  • 《指环王:双塔奇兵》托尔金著 朱学恒译 联经出版社 2001年 ISBN 9570823372
  • 《指环王:王者归来》托尔金著 朱学恒译 联经出版社 2002年 ISBN 9570823380
  • 《精灵宝钻》托尔金著 托尔金著 译林出版社 2004年 ISBN 7806577734
  • 《托尔金的信件》托尔金著 Houghton Mifflin 2000年 ISBN 0-395-31555-7
  • 《中土世界的人民》 托尔金著 Houghton Mifflin 1996年 ISBN 0395827604
  • 裘德·费雪. 《魔戒魅影:魔戒首部曲小說·電影導讀本》. 台北: 联经. 2002年月. ISBN 957-08-2346-1.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