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德终始说
五德终始说是中国战国时期的阴阳家邹衍所主张之历史观念,与天下的空间观念构成中国文化重要成分。“五德”是指五行中木、火、土、金、水所代表的五种德性。“终始”指“五德”周而复始之循环运转。甚至其后中国的一切信仰和方技,都多少受这种学说的影响[1]:102。
缘起
[编辑]五德终始说起源于邹衍以前儒家之五行说[1]:101。中国在战国时期后期,齐国思想家邹衍鼓吹按五行运行规律解释王朝更替[2]:206。五行是构成万物之五种原素,即金、木、水、火、土[1]:101。其要点为某王朝因得天授五行中一德,“受命”于天而成为天子。而当其德衰微,无法继续统治时,便会有王朝具五行中排序下一德取代,“革命”于天而重新受命[2]:206。当时儒者认为一年之中,五行势力轮流当盛,例如春时“盛德在木”,夏时“盛德在火”等[1]:101-102。后来,自明太祖朱元璋始的皇朝最高统治者常常自称“奉天承运皇帝”,当中所谓“承运”就是意味五德终始说之“德”运。
邹衍说:“五德从所不胜,虞土、夏木、殷金、周火。”木克土、金克木、火克金、水克火、土克水。由于黑色属于水,所以秦朝崇尚黑色。人事应与五行之运转相配合,因此为君主者,于一年中之某个季节便有应做与不应做之事,例如仲春应行庆施惠,不应出兵等[1]:102。按照邹衍的说法,五行代表的五种德性以相克关系传递,后世也有人提出五行相生的说法来解释五德终始。五行论是谁创,不得而知;荀子认为子思、孟子所造作,大概不确[1]:102。另有一说,若是禅让、逼禅等和平传位则是旧生新,战争、造反、自立而成则是新克旧[来源请求]。邹衍又把五行论加以推广,认为自天地剖判以来,人类历史便为五行势力(即五德)所轮流支配[1]:102。
在甲德轮值之时,人事上便有代表甲德之甲朝兴起,服色、制度以及政治精神必须和甲德相配,例如周为火德,色尚赤等[1]:102。到甲德既衰,乙德继之而盛;人事上则有乙朝兴起,取甲朝而代之[1]:102。在两德相交之际,照例要有祥征出现[1]:102。战国末年,五德终始说已成为当时思潮主流,并且作当时列国诸王代周而兴统一天下之理论根据[1]:102。同时谈这种学说者,更混迹于儒家之中,许多方士和五行论者,竟都儒服儒冠[1]:102。
应用
[编辑]相克说
[编辑]战国时秦始皇扫灭群雄,统一天下,全面接受邹衍说,自称以水德君临天下[2]:206。因为按邹衍说周为火德,胜火之水能取而代之[2]:206。秦朝以武力统一天下,但不能仅靠武力镇压,必须宣扬自己是真命天子受命于天,赖以服众[2]:206。邹衍说满足秦始皇需要;按五行运行法,王朝受天命具备其中一德方为正统,否则再强大也非正统,不能受承认[2]:206。
正统论到汉代进一步发展,五行运行法则先是相胜说,继而是相生说占上风[2]:206。到汉朝,儒学中渗入大量的阴阳学,造成一个儒学其名阴阳学其实的学派,在两汉的政治社会上,大大的发挥了威力[1]:102。相胜说认为五行彼此相克,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如此相胜,往复循环[2]:206。相胜说给人印象主张以武力推翻前王朝[2]:207。汉高祖刘邦时,张苍认为秦国祚太短且暴虐无道、不属于正统朝代,应该由汉朝接替周朝的火德,所以汉朝之正朔应为水德。汉武帝时,认为秦属于正统朝代,改汉正朔为土德(因土克水)。
相生说
[编辑]相生说认为五行彼此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如此相生,往复循环[2]:206。相生说认为,失德者应让位于有德者新受天命[2]:207。由于相生说满足禅让理论要求,因此从王莽利用相生说、以受让形式实际取代汉朝起,历次改朝换代都用相生说[2]:207。王莽建立新朝,采用刘向刘歆父子相生说法,认为汉朝属于火德。不过王莽并未正式举行过禅让仪式[2]:207。
王莽为了证明其政权合法统,采用刘歆父子的五行相生说,并修改汉朝以前诸朝代的德性,交替顺序为:
- 黄帝(土)→夏(金)→商(水)→周(木)[5]→汉(火)→新(土)
西汉末年,汉被视为“火德王朝”[2]:207。因此汉朝又常称炎汉、炎刘(因汉朝皇帝姓刘)[2]:207。汉光武帝光复汉室之后,正式承认此说法,从此确立汉朝正朔为火德,东汉及以后的史书如《汉书》、《三国志》等皆采用这种说法[6][7]。黄巾军亦以土之黄色反汉。
发展
[编辑]- 太昊木→ 炎帝火→ 黄帝土→ 少昊金→ 颛顼水→ 帝喾木→ 唐火→ 虞土→ 夏金→ 商水→ 周木〈相生之说〉→ 秦水〈以周为火相胜之说〉→ 汉・季汉〈张苍以汉水胜周火、贾谊公孙臣以汉土胜秦水〉光武始正火德(火,午祖戌腊)[10]→ 曹魏・孙吴(土,未祖丑腊)[11]→ 晋(金)→ 宋(水)→ 齐(木)→ 梁(火)→ 陈(土)
北魏/西魏(水,继西晋金)→ 北周(木)→ 隋(火)→ 唐(土[12],服饰黄,旗帜赤[13],戌祖辰腊)[14]→ 后梁 (金)
后唐(土,沿用唐朝)→ 后晋(金)→ 后汉(水)→ 后周(木)→ 宋(火,色尚红,午祖戌腊)[15] → 明(土)→ 清(金)
金元以后
[编辑]金是最后一个官方讨论德运者,金章宗时原认为土德,到后期金宣宗时认为刘齐为土德,金朝为金德;元、明、清三朝官方都不曾讨论其德运属性,且都没有制定“祖”、“腊”之祀。古时岁首气始曰祖,岁末气终曰腊。水、子祖辰腊;火、午祖戌腊;木、卯祖丑腊;金、酉祖丑腊;土、戌祖辰腊,周而复始,循环不绝。[8]
另,学者陈元认为,辽以水为德,腊晨日。元朝服色尚白,取金德,乃是承继金朝的土德,而非宋代的火德。
自元之后,又变为相克说[18]。一说明代的官方德运疑为火德。[19][20][21]另有一说取二重相生之律,则明承自宋、元清承自金。不过由明清时期并没史实明言,多为政治评论推断[22][23]。
参考文献
[编辑]-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傅乐成. 《中國通史》. 台北: 大中国图书公司.
-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金文京. 《三國演義的世界》. 由邱岭、吴芳玲据东方书店1993年日文初版翻译. 李均洋校.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10. ISBN 9787100073356.
- ^ s:尚书大传/卷3
- ^ 《史记·秦始皇本纪》:“始皇推终始五德之传,以为周得火德,秦代周德,从所不胜。” 张守节正义:“秦以周为火德。能灭火者水也,故称从其所不胜于秦。”
- ^ s:资治通鉴_(胡三省音注)/卷069:秦焚书坑儒,汉兴,学者始推五德生、胜,以秦为闰位,在木火之间,霸而不王,于是正闰之论兴矣。〈孟康曰:秦推五胜,以周为火,用水胜之。汉儒以庖牺继天而王,为百王首,德始于木。共工氏霸九域,虽有水德,在木火之间,非其序也,故霸而不王。神农氏以火承木,故为炎帝。神农氏没,黄帝氏作,火生土,故为土德。少昊,黄帝之子,土生金,故为金德。少昊之衰,颛顼受之,金生水,故为水德。颛顼之所建,帝喾受之,水生木,故为木德。高辛氏衰,天下归尧,木生火,故为火德。尧嬗舜,火生土,故为土德。舜嬗禹,土生金,故为金德。汤伐桀缵禹,金生水,故为水德。周伐商,水生木,故为木德。汉伐秦继周,木生火,故为火德。共工及秦不在五德相生之正运,故曰闰位。〉
- ^ 《汉书·律历志》:“汉高祖皇帝著纪,代秦继周,木生火,故为火德,天下号曰汉。”
- ^ 《后汉书·光武帝纪》:“壬子,起高庙,建社稷于雒阳,立郊兆于城南,始正火德,色尚赤。唐代章怀太子李贤注:“汉初土德,色尚黄,至此始明火德,帜尚赤,服色于是乃正。”
- ^ 8.0 8.1 王应麟《s:小学绀珠_(四库全书本)/卷01#五运》
- ^ 清朝宫梦仁 《s:读书纪数略_(四库全书本)/卷01#五运》
- ^ 《杜佑‧通典》:汉氏用午祖戌腊。
- ^ 《古今图书集成》经济汇编礼仪典 /蜡腊部/汇考: 魏制以未祖丑腊
- ^ 《唐玄宗明皇帝封泰山玉牒文》:天启李氏,运兴土德。
- ^ s:明史/卷67
- ^ 《小学绀珠》:五行始于祖,终于腊,唐土德,戌祖辰腊。赵大纲《测旨》:唐以大寒后辰日为腊。
- ^ 《宋史: 本纪》定国运受周木德,因以火德王,色尚赤,腊用戌
- ^ 陈元. 臺北故宮藏宋元明帝王畫像與其隱喻的王朝正統性. 中国文化. 2016, (44): 137-153 [2020-09-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10).
- ^ Yuan Chen. Legitimation Discourse and the Theory of the Five Elements in Imperial China. Journal of Song Yuan Studies. 2014, (44): 325-364 [2017-03-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28).
- ^ 劉浦江:“五德終始”說之終結——兼論宋代以降傳統政治文化的嬗變. 微文库. [2019-05-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04).
- ^ 《大明会典·大宴乐章·一奏炎精开运之曲》:炎精开运,笃生圣皇。大明御极,远绍虞唐。
- ^ 《明太祖实录》:上生,红光满室,时元天历元年戊辰九月十八日子丑也。自后数夜有光,邻里遥见,惊以为火,皆奔散,至则无有,人或异之。
- ^ 《凤阳新书》:太祖本姓朱,本祝融。祝融,帝颛顼之子,为帝喾火正,有大勋于天下,故别为祝融。太祖定鼎金陵,则祝融之故墟也。故建国号大明。
- ^ 五德終始說探源. 灼见名家. [2014-11-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15).
- ^ 盛雄. 《中國國運世紀大預言》. 台北: 春日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