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东平县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列表

这是特色列表,点此获取更多信息。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东平县名胜古迹列表
地图 使用下方服务在地图上显示所有坐标: OpenStreetMap

东平县中华人民共和国山东省泰安市下辖县,位于山东省西南部,西临黄河,东望泰山,作为拥有“中国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县”之称号的县份,东平县境内有数十处文化遗产入选文物保护单位。本列表列出东平县境内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及其简要介绍。

截至2023年,东平县境内共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87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13处,泰安市文物保护单位32处,东平县文物保护单位38处[1][2]。这些文物历史年代最早者为新石器时代的丁坞遗址,历史年代最晚的则是1975年落成的前山西屯文革大队部旧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辑]
名称 年代 地址 类别 图片 简介
第五批(2001年6月25日公布)
白佛山石窟造像 隋至宋 东平街道焦村北白佛山南坡,海拔270米处[3]:400 石窟寺及石刻 白佛山南麓半山腰悬崖峭壁之中的石雕造像群,共4窟、1龛、1处露天造像群,共138尊大小佛像,其中位于一号石窟(俗称大佛洞)的释迦牟尼圆雕坐像规模最大,高6.7米。[4][5]:543
第六批(2006年5月25日公布)
洪顶山摩崖刻经 北朝 旧县乡屯村铺以东
36°3′48″N 116°14′3″E / 36.06333°N 116.23417°E / 36.06333; 116.23417 (洪顶山摩崖刻经)
石窟寺及石刻 由数十篇各类摩崖刻字组成,总面积约1400平方米[6]:136-138,可分为南北两部分,主要刻制内容为佛经经文、佛名和经名等,其中规模最大的“大空王佛”字样高12米。经文中有北齐僧人安道壹的3处题刻。[4]
运河东平段(包括戴村坝 明清 新湖镇商老庄乡戴庙镇彭集街道
35°53′37.87″N 116°33′8.29″E / 35.8938528°N 116.5523028°E / 35.8938528; 116.5523028 (运河东平坝(戴村坝))(戴村坝)
古建筑
戴村坝
位于东平县西侧,元朝、明朝时期皆有在东平县境内开凿过运河,现存总长40余千米,河道宽20—30米,沿途包括运河东平段、小汶河,以及明朝修建的戴村坝、大安山闸等水利工程遗迹[4]。大运河整体同时为世界文化遗产[7]
第七批(2013年3月5日公布)[8][9]
棘梁山摩崖造像 北朝至宋 戴庙镇棘梁山
36°0′40″N 116°7′28″E / 36.01111°N 116.12444°E / 36.01111; 116.12444 (棘梁山摩崖造像)
石窟寺及石刻 又称司里山摩崖造像。有大小佛像近千尊,集中在山顶呈品字形排列的三块巨石上,现存可辨识的约500尊[3]:401。其中北齐一佛二弟子像高9.7米。[10]

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编辑]
名称 年代 地址 类别 图片 简介
第一批(1977年12月23日公布)
东平故城 汉至唐 东平街道宿城村附近
35°55′N 116°25′E / 35.917°N 116.417°E / 35.917; 116.417 (东平故城)
古遗址 先秦任姓诸侯国宿国都城,东平国、东平郡治所遗址,整体大约呈长方形,东西长约1.6公里,南北宽约1.3公里,自清朝起就有考古记录,曾出土虎符等文物,遗址的三个角出土有汉代城墙残存。[11][6]:50-55
梁氏墓群 老湖镇梁林村西 古墓葬 是东原梁氏的家族墓葬[6]:80-81,始建于北宋至道三年(997年),被宋廷列为七十二皇林之一,总面积约100亩,有5000多座墓穴和3000多座石碑。梁维忠梁灏梁固梁适梁子美等当地梁姓名人均安葬于此。[12][13]
北桥墓群 老湖镇展营村北桥自然村
35°56′N 116°18′E / 35.933°N 116.300°E / 35.933; 116.300 (北桥墓群)
古墓葬 又称王陵山汉墓群、九子冢、宪王陵,系东汉东平王刘苍及其后代的陵墓,原有九座封土大墓,规模较为宏大,总面积约100亩,其中1号大墓地表封土高约20米,直径约200米,其他4座规模较小的墓封土高5—12米,直径约15—30米,另外3座在文革中几乎被完全摧毁。出土有金银器、象牙饰品、铜缕玉衣等珍贵文物。[11][6]:77-79
第二批(1992年6月12日公布)
理明窝摩崖造像 斑鸠店镇六工山西峰南麓
36°04′N 116°12′E / 36.067°N 116.200°E / 36.067; 116.200 (理明窝摩崖造像)
石窟寺及石刻 是凿刻在长12米、高2.2米石壁上的唐代佛教摩崖造像,共有造像49尊[6]:114,每尊高度自0.2—1.79米不等,有弥勒佛阿弥陀佛释迦佛等形象,部分附带有供养人像。造像旁有自北周到唐朝的8则纪年题刻。[4][11]
第四批(2013年10月10日公布)[14]
尚书林 梯门镇西梯门村 古墓葬 又名王氏家族墓地,由东王林、西王林两部分组成,另有王氏家祠等古建筑[15],总占地面积达31200平方米,东王林为王宪和他父亲王智墓,王宪为明朝弘治年间进士,王智则是王宪父亲,今存牌坊、石人、石马、华表等[5]:518-519,西王林为王宪的祖坟[16]。王氏家祠占地1300平方米,坐北朝南,五架梁木构青瓦硬山顶,祠前有明朝时期的石香炉。[4]
东平戴庙闸 戴庙镇戴庙村南 古建筑(大运河) 始建于明朝景泰五年(1454年),一说建于嘉靖十九年[17](1540年),由13行石头叠成,宽6.4米,当时用作调节运河水流,保障水运畅通,1973年改为石桥。[16]
东平安山闸 商老庄乡大安山村西,潘孟于村南 古建筑(大运河) 又名大安山闸,始建于明朝成化十八年(1482年),全石结构,由13行石头叠成,宽约6.4米[4],20世纪70、80年代改造为桥。[16][17]
常庄古民居建筑群 明至民国 接山镇常庄村
35°59′43.15″N 116°36′2.35″E / 35.9953194°N 116.6006528°E / 35.9953194; 116.6006528 (常庄古民居建筑群)
古建筑 由复圣庙、保险楼、颜家大院、寨墙、地道、会客大厅、关帝庙,以及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一一五师政委罗荣桓、代师长陈光工作过的东进支队办公室等众多古民居建筑组成,多为清代、民国建筑[5],古民居建筑占常庄建筑面积的约一半。[16]
前山西屯文革大队部旧址 1975年 梯门镇前山西屯村村东
35°58′44″N 116°21′41″E / 35.97889°N 116.36139°E / 35.97889; 116.36139 (前山西屯文革大队部旧址)
近现代重要史迹 是1975年修建的阁楼式房屋,时为大队办公室,1995年后归村民居住。建筑坐北朝南,为阁楼式房屋,共三层,内铺顶为二架梁木板,大门、外墙刻有毛泽东诗词和语录,体现了文革时期的艺术特点。[11]
第五批(2015年6月23日公布)[18]
阳谷邑故城遗址 商至汉 旧县乡王古店村东 古遗址 春秋时期阳谷邑遗址,遗址东西800米,南北900米,文化层分上下两层,下层为商周文化层,内含大量蚌片和陶片,上层为汉代文化层,内含有豆柄、豆盘等残陶器。[6]:68
席桥 接山镇席桥村村南汇河故道上
35°56′44.03″N 116°35′13.26″E / 35.9455639°N 116.5870167°E / 35.9455639; 116.5870167 (席桥)
古建筑 始建年代未知,相传是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宋真宗在此铺席而得名,自金朝、明朝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期间至少五度大修[4],宽6米,总长107米,为石质联拱桥,横跨汇河故道。[5]:522-523
峗山汉墓群 东平街道白佛山前 古墓葬 于2007年10月东平县老物资局大院进行商城建设施工时发现,共18座,其中有部分遭到人为破坏。有3座为壁画墓,内容丰富,布局匀称,展现汉朝人的民俗习惯和绘画风格。[11]
银山石刻 北朝、宋、清 银山镇前银山村 石窟寺及石刻 包括石雕和刻经两部分,其中石雕包括北齐时期刻制的两尊头部现已残损的圆雕主像,天统四年(568年)雕刻的两龛像,以及宋代所雕的菩萨和罗汉浮雕等,刻经多为北朝书法家僧安道一所刻,字径约0.5米。[11]

泰安市文物保护单位

[编辑]
名称 年代 地址 类别 图片 简介
第一批(1994年12月公布)
州城清真寺 州城街道州城内十里宋街路西
35°55′8.46″N 116°18′6.45″E / 35.9190167°N 116.3017917°E / 35.9190167; 116.3017917 (州城清真寺)
古建筑 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的清真寺,占地18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500平方米[6]:146-147,由前后礼拜殿、浴室和讲堂等构成。[4]
腊山古建筑群 清至民国 银山镇山赵村东腊山南坡 古建筑 主体建筑名为青龙观,始建年代未知,明清先后重修,建筑坐北朝南,占地2400平方米,原有藏经阁、玉皇庙、正殿、鼓楼等结构,现存厢房和明代建造钟楼等,观内存有明清时期的重修碑记。[4][5]:522
祥龙观 明、民国 银山镇腊山 古建筑 又称三清宫,始建于唐代的道教建筑[11],传说为丘处机修身布道之处[5]:522,明清三次重修,建筑坐西朝东,占地1200平方米,除主体建筑外,还有三间配殿,以及邱祖阁和乐台。[4]
昆山月岩寺 明清 银山镇山沃村东山坡半山腰 古建筑 是一座始建于唐朝的佛教寺院,明清两朝重修扩建,建筑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3000平方米[6]:154-156,今存大雄宝殿、藏经阁等建筑,东北侧有唐朝建立的虚观塔、清朝的摩崖石刻等。[4]
仲子读书处 斑鸠店镇子路村鸡头山东坡 古建筑 又称子路祠、仲子祠,北宋嘉祐四年(1059年)始建,后经过数次翻修。建筑依山而建,坐西朝东,占地约2600平方米,传说孔子弟子子路曾在此捧书诵读。[4][6]:176-179
沟坝遗址 商周 梯门镇西沟流村 古遗址 又名沟流遗址,是商周时期的村落遗址,面积约98000平方米,文化堆积层厚约0.3—0.5米,曾出土豆、罐、兽骨和蚌片等。[4][6]:64-65
王村墓群 东平街道王村附近
35°58′17″N 116°24′40″E / 35.97139°N 116.41111°E / 35.97139; 116.41111 (王村墓群(南侧封土墓))(南侧封土墓)
35°58′39″N 116°24′37.09″E / 35.97750°N 116.4103028°E / 35.97750; 116.4103028 (王村墓群(北侧封土墓))(北侧封土墓)
古墓葬
南侧封土墓
原有7座墓葬,现存4座黄粘土筑造的封土墓,高2.5—10米,直径20—100米,墓室内有彩绘壁画。部分墓葬因曾遭破坏而被封存,曾出土玉衣、陶器等。[4][6]:85
百墓山汉墓群 斑鸠店镇柏松山村西百墓山 古墓葬 总分布面积约4万平方米,封土已毁,主要是石室墓[4],墓内出土了大量画像石。[6]:92-93
青峰山摩崖造像 宋至明 东平街道东山社区东,青峰山南坡
35°55′31.5″N 116°28′16.2″E / 35.925417°N 116.471167°E / 35.925417; 116.471167 (青峰山摩崖造像 三世佛)(三世佛)
35°55′32.5″N 116°28′17.5″E / 35.925694°N 116.471528°E / 35.925694; 116.471528 (青峰山摩崖造像 十八罗汉)(十八罗汉)
石窟寺及石刻
三世佛
由两组造像组成,第一组造像靠近山巅,为金、元时期的“十八罗汉”像,第二组造像在半山腰,为明代雕刻的三世佛[6]:121-122
第二批(2006年12月公布)
一担土汉墓 东平街道一担土村西北,大皮山前 古墓葬 俗称双冢子,现存两座墓,东西相距100米,东侧墓葬高10米、直径40米,西侧墓葬高15米、直径70米。曾出土陶器、铜车马具、带钩、五铢钱。[6]:88
龙山石窟造像 东平街道牌子村西北、龙山南坡
35°54′9.27″N 116°30′34″E / 35.9025750°N 116.50944°E / 35.9025750; 116.50944 (龙山石窟造像)
石窟寺及石刻 有高3.6米的高浮雕佛教造像[6]:119-120,外有明代石墙,保存完好。[5]:548
黄石悬崖石窟造像及碑刻 老湖镇九女泉村水牛山 石窟寺及石刻 有唐代佛教造像和大量明清时期的碑记[6]:123-124
华岩洞石刻造像 梯门镇西沟流村西北,凤凰山南坡 石窟寺及石刻 唐代晚期佛教石窟造像,有浮雕造像近百尊。[6]:117-118
第三批(2010年12月公布)[19]
六工山玉皇庙 清至民国 斑鸠店镇六工山 古建筑 始建年代未知,明清时期多次修缮,建筑坐北朝南,内外两层院墙,由山门、戏台、正殿等结构构成,庙内存有7方碑记。[11]
刘曜墓 梯门镇芦泉村东南100米,芦泉山前 古墓葬 由两座墓构成,1号墓高7米,保存较完整,2号墓已经露出墓石和墓门。[5]:517-518
第四批(2016年1月公布)[20][21]
遂城遗址 周至汉 接山镇上遂城南偏西250米 古遗址 先秦诸侯国遂国都城(一说须遂氏封邑)遗址,曾出土豆、鬲等。[11]
孙复墓 梯门镇东瓦庄村南 古墓葬 是宋代学者孙复的墓葬[6]:97,封土高6米,直径约40米,墓身为黄粘土筑成。[4]
前口头古民居 明清 接山镇前口头村东
35°55′06.46″N 116°35′21.8″E / 35.9184611°N 116.589389°E / 35.9184611; 116.589389 (前口头古民居 解元府)(解元府)
35°55′10″N 116°35′22″E / 35.91944°N 116.58944°E / 35.91944; 116.58944 (前口头古民居 戴家建筑群)(戴家建筑群)
古建筑
栗家大院 解元府
明清时期的古民居建筑群,现存数个院落和70多间房屋,其中较著名的有解元府、戴家楼等[22][5]:533-534
独山山寨 金、明 大羊镇展庄村南独山山顶
36°00′52.07″N 116°28′53.28″E / 36.0144639°N 116.4814667°E / 36.0144639; 116.4814667 (独山山寨)
古遗址
独山山寨寨墙
旧时村民修建用以防兵防匪的建筑物,面积2400平方米,寨墙、寨门保存完好。[5]:538
牛楼牛家林石刻 银山镇牛楼村 石窟寺及石刻 明代牛氏家族墓地石刻,今存家谱碑、墓碑、华表等。[5]:551
灵泉寺石刻 宋、明 梯门镇东沟流村西北,灵泉寺之后 石窟寺及石刻 有十余尊佛教造像,附近还分布有灰骨龛。[6]:133-135
接山主席台 现代 接山镇接山村农贸市场西首
35°56′44.5″N 116°33′53.35″E / 35.945694°N 116.5648194°E / 35.945694; 116.5648194 (接山毛主席像台)
近现代重要史迹 文革时修建的四面毛主席像台[5]:567,上方四面为不同时期的毛泽东肖像,台下刻有“毛主席万岁万岁万万岁”的标语和林彪的题词等,2019年进行了维修。[23]
玉泉灌渠 近现代 接山镇常庄村北凤凰山南坡 近现代重要史迹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修建的水利设施,至今仍在使用。[5]:568
第五批(2018年4月公布)[24]
清泉寺石刻 东平街道尚庄村西,西杨山南坡 石窟寺及石刻 由四处摩崖刻字组成,附近有刻字题记,落款均为“怡延年”。[6]:132
工委诞生地 抗日战争时期 州城街道桂井子村,宋街路东
35°54′28.96″N 116°18′4.05″E / 35.9080444°N 116.3011250°E / 35.9080444; 116.3011250 (工委诞生地(万里故居))
近现代重要史迹 中共东平县工委(今中共东平县委)诞生地、万里故居[6]:191-192,目前为东平县党史教育基地[25]
第六批(2023年8月公布)[2]
刘仲羽烈士墓 1941年 大羊镇清水坦村东北,玉皇山南坡
36°1′10″N 116°27′51.7″E / 36.01944°N 116.464361°E / 36.01944; 116.464361 (刘仲羽烈士墓)
近现代重要史迹 是中国共产党党员刘仲羽的墓地。1940年,在东平从事抗日活动的刘仲羽被捕,次年被杀害,埋葬于此。初为土葬,1970年代改为青石墓[6]:198。2007年列入东平县党史教育基地。[26]
八路军一一五师后方医院 1939年 接山镇山神庙村 近现代重要史迹 八路军第115师东进支队在1939年5月陆房突围战斗时设置的后方医院旧址,2019年底建设为红色教育基地,占地50亩,有罗荣桓万里等人的办公地、医院办公室、指挥所和手术室等旧址。[27]
中共鲁西县行署旧址 中华民国 戴庙镇戴庙村 近现代重要史迹 是1940年4月国共双方在山东抗日根据地建立的政权,领导鲁西北、泰西两地的抗日战争工作,萧华担任行署主任。1941年7月并入冀鲁豫区[28]
芦泉尧陵禅寺 明、清 梯门镇芦泉村东,芦泉山前
35°59′29.56″N 116°23′32.35″E / 35.9915444°N 116.3923194°E / 35.9915444; 116.3923194 (芦泉尧陵禅寺)
古建筑 又名崇圣寺,明朝洪武年间修建,用于祭祀。东平古八景之一的“尧陵揽圣”即指此处。[6]:168-169
沙南蔚氏祠堂 沙河站镇沙南村
35°47′55.06″N 116°23′57″E / 35.7986278°N 116.39917°E / 35.7986278; 116.39917 (沙南蔚氏祠堂)
古建筑 或称蔚氏家祠、蔚氏家庙,立山起脊式建筑,现存正殿三间,经过重修。[5]:537
三官庙石刻 明、清 斑鸠店镇斑鸠店村 石窟寺及石刻 是保存在斑鸠店三官庙中的明清时期石刻。三官庙为明朝时期建筑,由当地人王朗、张佰丁等人出资修建的。[11]
范庄节孝坊 新湖镇范庄村 石窟寺及石刻 是为表彰当地人范俊之妻李氏的节孝事迹而立的牌坊,牌坊为石质,地上部分高2.9米,有3米高的部分埋于地下,坊前有3通碑刻。[29]

东平县文物保护单位

[编辑]
名称 年代 地址 类别 图片 简介
第一批(1985年1月公布)
无盐故城 东平街道无盐村 古遗址 齐国无盐邑、秦汉无盐县县城遗址[6]:58-59,残存面积约45000平方米,文化堆积层厚0.5米,出土有陶质器具残片,城墙已完全无考。[4]
须昌故城 周至宋 老湖镇埠子坡村西,东平湖水面下 古遗址 包括清水石桥。该遗址系先秦诸侯国须句国、唐宋时期须昌城城址,公元1000年因黄河决口而被淹没,目前仍在东平湖水面之下。[30][6]:56
丁坞遗址 新石器时代 大羊镇丁坞村西北 古遗址
丁坞遗址出土的蛋壳灰陶高柄觚,今藏于东平县博物馆
是东平县境内已知最早的古文化遗址,面积约24000平方米[4],存在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两个时期的文化堆积层,曾出土各类陶器、石器、玉器等。[6]:60-63
朱桥遗址 商周 老湖镇朱桥村 古遗址 未载于史册的商周古遗址,可能为古村落遗址。总面积约22500平方米,文化层堆积约0.8—1.5米,曾出土各类器物残片。[4][6]:66
鄣城故城 周至汉 接山镇鄣城村 古遗址 是先秦诸侯国鄣国国都、汉晋章县县治遗址[6]:60,残存面积约84000平方米,文化堆积层厚0.5—0.8米,城墙已毁失,出土有东周及汉代陶器残片。[4]
郈邑故城 彭集街道后亭村 古遗址 鲁国郈邑遗址,东西长约1.5公里,南北宽约1.1公里,文化堆积层厚约2米,曾出土瓮、罐、豆、瓦、钱币、箭矢等东周、汉代器物。[4]
范村墓群 东平街道李范村刘范村村东,青峰山南
35°55′9″N 116°28′31″E / 35.91917°N 116.47528°E / 35.91917; 116.47528 (范村墓群一号墓)(1号墓)
35°54′56.18″N 116°28′36.46″E / 35.9156056°N 116.4767944°E / 35.9156056; 116.4767944 (范村墓群二号墓)(2号墓)
35°54′56.10″N 116°28′38.56″E / 35.9155833°N 116.4773778°E / 35.9155833; 116.4773778 (范村墓群三号墓)(3号墓)
古墓葬
范村墓群1号墓
又称李范村汉墓群,分布面积约30000平方米,现存三座呈三角形排列的封土墓,为黄粘土筑造[4],曾出土动物模型、陶制器具和画像石等。[6]:86-87
石马古墓 东平街道石马村北
35°57′52″N 116°24′39.9″E / 35.96444°N 116.411083°E / 35.96444; 116.411083 (石马古墓)
古墓葬 原有十余座封土墓,现存面积未经测算,其中一座现存墓葬高6米,直径48米,由黄土和灰土筑造[4],曾出土玉衣片、铁剑、陶制器具和动物模型等。[6]:84[11]:169
路口古墓 东平街道后路口村东150米 古墓葬 又称后路口古墓,封土堆高约5米[5]:514,直径约40米,由灰褐土筑造,封土有部分遭到破坏,出土有铜镜、五铢钱、灰陶壶等器件。[4]
赵桥古墓 东平街道赵桥社区东北300米 古墓葬 现存一座墓,直径44米,封土高6米,由黄土和灰褐土筑造而成,此墓葬及其南侧一处毁于文革时期的墓葬曾出土陶器、铜带钩、铜车马饰件等。[4][11]:170
焦村古墓 东平街道焦村北 古墓葬 分布面积约35000平方米,现存三座墓,封土高4—9米,直径30—40米[4],曾出土陶器、古钱币和汉白玉猪等[6]:84
于寺古墓 东平街道于寺村东 古墓葬 现存一座封土墓[6]:84,高1.35米,宽0.22米,厚0.18米,出土有西汉时期的纪年画像石柱。[31]
大洼墓群 梯门镇大洼村东 古墓葬 东汉墓葬,分布面积约84000平方米,原有13座,现存5座,封土高1—6米,直径10—20米,由黄粘土筑造而成[4]。曾出土陶制动物模型。[6]:90[11]:169
郭楼古墓 新湖镇郭楼村附近 古墓葬 系何氏家族坟林,原有木门、石雕、华表,文化大革命时多数遭损毁[11]:172,现今淤埋于湖区之中,面积与结构已无法测算。[4]
孙奭墓 老湖镇柳村西 古墓葬 宋代学者孙奭墓葬,直径6米,封土高2米[4],墓内原有神道碑、石人、石马、石羊等,多数在文革中损毁。[6]:98
韩煦墓 老湖镇展营村北桥自然村北 古墓葬 元朝东平路总管韩煦之墓,封土高1米,直径10米,原有一座题写有“韩氏先莹”的石坊,现已毁[4]。现存封土、神道碑碑座等。[6]:102
李将军墓 旧县乡旧县三村 古墓葬 据传为楚汉战争中项羽将领“李将军”的坟墓[6]:95-96,原有的封土已平毁,部分地域被民房占据,墓碑也已经佚失。[5]
于寺石刻 东平街道于寺村东 石窟寺及石刻 是于寺村泰山行宫外东侧所留存的数个明清时期石刻,包括4通记载创建和修缮宫庙的碑刻、白佛山山腰处稍有人工改造的天然洞窟(内有壁画彩绘)和崖壁上“奶奶庙”楷书题刻等。[4]
长山石刻 明清 东平街道王村东,长山西坡 石窟寺及石刻 现存玉皇洞及三通石碑[5]:545,洞面阔6米,进深20米,通高4.5米,内原有泥塑神像,现已毁坏,另有明朝万历、清朝康熙及嘉庆年间刻制的碑记,记述玉皇洞的建造与重修经过。[4]
栲栳寺石刻 宋至民国 老湖镇辛店铺村东北 石窟寺及石刻 栲栳寺始建于唐代,后来寺庙倒塌湮没,仅存宋明清三代4通重修碑[5]:548,其中清代石碑原名重修佛殿碑,为青石质地,上部为方形,底座已佚失,内文由楷书书写,记述佛殿相关信息。[4]
接山泉碑 接山镇接山村北 石窟寺及石刻 村民挖井时发现的三方清代石碑,分别为正路泉碑、北席新泉碑、新泉碑[11],为方形基座,青石质地,碑文以楷书书写。[4]
双塔山石刻 梯门镇双塔村西北300米,双塔山北
36°04′N 116°25′E / 36.067°N 116.417°E / 36.067; 116.417 (双塔山石刻)
石窟寺及石刻 原有双塔,后来毁于文革,今存残塔石构件、玉皇阁和4方清代石碑[5]:544-545,这些石碑最早刻于清朝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最晚刻于100年后的嘉庆十五年(1810年),记载双塔概况与重修历史。[11]
州城石刻 元明清 州城街道州城城内
35°54′07.04″N 116°18′01.14″E / 35.9019556°N 116.3003167°E / 35.9019556; 116.3003167 (州城石刻 诰授通议大夫江苏按察使司按察使宫公神道碑)(诰授通议大夫江苏按察使司按察使宫公神道碑)
石窟寺及石刻
诰授通议大夫江苏按察使司按察使宫公神道碑正面
现存有总共30处碑刻,分布于州城城内[6]:130-131,包括诰授通议大夫江苏按察使司按察使宫公神道碑、改筑州城碑等,除纪年不详的外,历史年代最早者可追溯到元朝至元八年(1291年)刻制的创修观音堂碑,最晚的则是民国29年(1940年)的东平桥碑[32],这些碑刻记载了州城地区的人文历史。[4]
永济桥 州城街道南关村南 古建筑 又名南大桥,明朝洪武年间始修的石基砖拱桥,清朝顺治年间重修,南北跨小清河故河道[6]:166,长165米,宽7.7米,原为18孔,部分被压在东平湖堤坝下,现有13孔暴露[4]。桥梁至今仍在发挥交通作用。[5]:529
毛庄教堂 民国 东平街道毛庄村
35°55′29.56″N 116°22′58″E / 35.9248778°N 116.38278°E / 35.9248778; 116.38278 (毛庄天主圣神堂)
近现代重要史迹 又称毛庄天主圣神堂,是民国时期由德国传教士修建的天主教堂,占地2300平方米,主体建筑为礼拜堂[5]:563,坐北朝南,呈长方形,东西面阔9.1米,南北进深26.7米,高16米,门上有十字架。另有10间附属用房。[4]
李所教堂 民国 梯门镇李所村
36°1′26.06″N 116°19′57.8″E / 36.0239056°N 116.332722°E / 36.0239056; 116.332722 (李所天主教堂)
近现代重要史迹 又名耶稣圣心支堂,是民国时期由德国传教士修建的天主教堂,占地7000平方米,建筑整体坐北朝南,有前后两院,中间以门相通,内有礼拜堂和仁慈堂等结构,礼拜堂面阔24米,进深11米,高15米,上建有十字架。[4][5]:564
烈士陵园 1958年 老湖镇展营村北桥自然村
35°56′28″N 116°18′15.7″E / 35.94111°N 116.304361°E / 35.94111; 116.304361 (东平烈士陵园)
近现代重要史迹
烈士陵园门口
南北长90米,东西宽100米,坐北朝南,包括纪念堂、纪念碑和烈士墓等建筑[4],内葬有在抗日战争、国共内战、朝鲜战争、中越战争等战争中阵亡的士兵以及其他烈士一千余人[6]:200-201。目前为东平县党史教育基地。[26]
第二批(1986年4月公布)
后银山古墓 银山镇后银山村 古墓葬 为规模较大的汉墓葬群,无封土,抗日战争时数座被毁,1953年曾发掘一座砖石混砌墓,另有一座墓身重新封存、墓门暴露在外的石墓[4]。曾出土铁剑、铜镜,墓室内有丰富的壁画。[5]:514
建修观音堂等碑记 明清 戴庙镇土山岛 石窟寺及石刻 又称土山石刻,为明清两代碑刻[5]:547,青石材质,底座为方形,均为阴刻楷书,记录了观音堂的重修经过,但原建筑观音堂现已不存在。[4]
东平公冉子祠碑记 老湖镇西村 石窟寺及石刻 位于冉子祠内,共两通,碑文记载冉子生平政绩及冉子祠的建造沿革和重修历史,均为阴刻楷书,其中一通刻制于明朝嘉靖二年(1550年),另一通无刻碑时间,碑记后被移至东平县文物管理所。[4][6]:229
程公祠 清至民国 斑鸠店镇斑鸠店村 古建筑 是供奉出生于此的唐朝功臣程咬金的祠堂[6]:152,始建于明朝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清朝年间及民国18年(1929年)两次修缮,建筑东西面宽100米,南北进深50米,原祠堂已圮毁,现存一座钟楼和半埋于地下的石碑等。[4]
第三批(1996年12月公布)
屯村铺遗址 商周汉 旧县乡屯村铺村 古遗址 未载于史册的商周聚落遗址[6]:70-71,总面积约20000平方米,文化堆积层厚0.5—1米,有灰坑暴露,采集到陶器残片及石斧、蚌壳等。[4]
旧县三村遗址 商周 旧县乡旧县三村 古遗址 未载于史册的商周聚落遗址[6]:72-73,总面积20000平方米,文化堆积层厚1—1.5米,出土有商朝、西周和春秋时期的红陶、灰陶残片及石斧等器件。[4]
铧山石刻造像 旧县乡铧山 石窟寺及石刻 位于铧山顶南北两个洞内,有数座圆雕佛像[6]:139,北侧的朝阳洞包括一个高1.2米的观音坐像和高0.8米的韦驮像(头部已佚失),南侧的碧霞洞内石造像已不存,仅余有神台。另存3通清朝及民国时期碑记。[4]
秦氏节孝坊 旧县乡尹村西 古建筑 是乾隆二年所立的全石结构牌坊[6]:161-162,为表彰廪生秦烜的妻子房氏而建,为石质四柱三门牌楼,面阔3间8.25米,通高5.12米,单脊,柱前后有8只抱柱的石狮子[4],现保存完整。[5]:526
恩褒三代坊 戴庙镇戴庙村 古建筑 是明朝崇祯四年(1631年)所建的石牌坊,为表彰万历进士宋祖舜而建,坊体为石质四柱三间楼阁式,通面宽7.3米,明间宽4.3米,次间各宽1.5米,上有浮雕。今存其底部,上部于文革中被破坏,底部亦有部分被淤埋。[4][5]:527
磨香寺 银山镇山赵村 古建筑 是明朝万历十六年(1618年)所修的寺院[6]:163[33],占地面积12000平方米[5]:522,南北长度、东西宽度均约为40米,有东西两院,中间以门相隔,西院内有前后两殿,东院则有一座楼阁,另尚存一座石亭。[4]
楚霸王项羽墓 旧县乡旧县三村东侧高台地
36°6′57″N 116°14′19.79″E / 36.11583°N 116.2388306°E / 36.11583; 116.2388306 (楚霸王项羽墓)
古墓葬 又名项籍墓,据记载为项羽头葬地。原有10米高、直径约300米的封土,周边原种植松柏,文革时被破坏,后重修,现封土仅微高于地面,墓前的多通碑刻仅有一通存留至今,刻有瘦金体楷书,可能为宋朝人所立。[4][6]:94-96

参考资料

[编辑]
  1. ^ 东平县人民政府. 文物古迹. 2019-05-30 [2020-07-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8). 
  2. ^ 2.0 2.1 我县新增7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东平县人民政府. 2023-08-22 [2024-07-20]. 
  3. ^ 3.0 3.1 东平县地名委员会办公室. 山东省东平县地名志. 中国航海图书出版社. 1993-05. 
  4. ^ 4.00 4.01 4.02 4.03 4.04 4.05 4.06 4.07 4.08 4.09 4.10 4.11 4.12 4.13 4.14 4.15 4.16 4.17 4.18 4.19 4.20 4.21 4.22 4.23 4.24 4.25 4.26 4.27 4.28 4.29 4.30 4.31 4.32 4.33 4.34 4.35 4.36 4.37 4.38 4.39 4.40 4.41 4.42 4.43 4.44 4.45 4.46 4.47 4.48 4.49 国家文物局. 中国文物地图集 山东分册 下. 北京: 中国地图出版社. 2006: 566–586. ISBN 7-5031-4196-4. 
  5. ^ 5.00 5.01 5.02 5.03 5.04 5.05 5.06 5.07 5.08 5.09 5.10 5.11 5.12 5.13 5.14 5.15 5.16 5.17 5.18 5.19 5.20 5.21 5.22 5.23 5.24 5.25 5.26 刘康. 泰安文物大典——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实录 第1版. 济南: 泰山出版社. 2013. ISBN 978-7-80634-766-9. 
  6. ^ 6.00 6.01 6.02 6.03 6.04 6.05 6.06 6.07 6.08 6.09 6.10 6.11 6.12 6.13 6.14 6.15 6.16 6.17 6.18 6.19 6.20 6.21 6.22 6.23 6.24 6.25 6.26 6.27 6.28 6.29 6.30 6.31 6.32 6.33 6.34 6.35 6.36 6.37 6.38 6.39 6.40 6.41 6.42 6.43 6.44 6.45 6.46 东平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 东平名胜古迹. 肥城市: 山东肥城印刷厂. 1999-12: 88. 泰安市新闻出版局内部资料准印刷证 99-61. 
  7. ^ The Grand Canal.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2024-07-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0-28) (英语). 
  8. ^ 国务院办公厅. 国务院关于核定并公布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 国发〔2006〕19号. www.gov.cn. 2006-06-02 [2020-07-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8-05). 
  9. ^ 国家文物局. 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PDF). [2020-07-19].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4-11-02). 
  10. ^ 西风瘦马. 凝固的佛像见证流动的历史:山东棘梁山摩崖造像_佛教频道_凤凰网. fo.ifeng.com. 2010-07-12 [2020-07-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7-22). 
  11. ^ 11.00 11.01 11.02 11.03 11.04 11.05 11.06 11.07 11.08 11.09 11.10 11.11 11.12 11.13 11.14 11.15 泰安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 田书阳; 马辉 , 编. 泰安历史文化遗迹志. 方志出版社. 2011-02 [2019-10-17]. ISBN 97875144007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19). 
  12. ^ 山东省东平县志编纂委员会. 东平县志(2005). 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年 [2020-07-19]. ISBN 7-101-0496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13). 
  13. ^ 东平县梁林村历史文化名村信息. 泰安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24-04-22 [2024-07-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7-22). 
  14. ^ 山东省人民政府. 山东省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共计606处). sd.dzwww.com. 大众日报. 2013-11-15 [2018-1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06). 
  15. ^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重点任务执行落实情况(第1季度). 东平县人民政府. 2024-05-10 [2024-07-23]. 
  16. ^ 16.0 16.1 16.2 16.3 东平县史志办公室. 东平风物志. [2017-1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21). 
  17. ^ 17.0 17.1 东平运河:一段使命旅记的书写. 大运河遗产网. [2024-07-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7-22). 
  18. ^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 鲁政字〔2015〕142号 (PDF). 山东省人民政府. 2015-06-30 [2020-07-19].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3-07-06). 
  19. ^ 泰安市第三批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泰安市人民政府. 2011-02-23 [2020-07-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18). 
  20. ^ 泰安市第四批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泰安市人民政府. 2016-01-25 [2020-07-18]. 
  21. ^ 泰安市公布第四批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众网·山东. 2016-02-20 [2019-07-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17). 
  22. ^ 颜丙环. 接山古民居寻访(一). 今日东平. [2020-05-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18). 
  23. ^ 接驾山. 2019-10-30 [2024-07-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7-22). 
  24. ^ 泰安市第五批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泰安市人民政府. 2018-04-27 [2020-07-18]. 
  25. ^ 泰安党史 党史教育基地 中共东平县工委纪念馆(万里故居). 泰安党史. [2020-07-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20). 
  26. ^ 26.0 26.1 山东省地方史志办公室. 东平县 - 山东抗战纪念设施和遗址名录 - 山东省情网-山东省史志办. 2015-10-19 [2020-07-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16). 
  27. ^ 八路军115师东进支队后方医院红色教育基地——山神庙村. 泰安党史方志网. 2021-04-28 [2024-07-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7-22). 
  28. ^ 红色记忆——中共鲁西行署旧址. 泰安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2023-09-12 [2024-07-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7-22). 
  29. ^ 新湖镇人民政府. 【古村拾遗】新湖镇:节孝坊的百年记忆. 2023-09-01 [2024-07-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7-22). 
  30. ^ 探访“中国内陆水下考古第一站” 揭开千年古城的神秘面纱. 中新网视频. 2019-03-22 [2020-07-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3-28). 
  31. ^ 东平县科学技术协会. 【文物科普】(十九)纪年画像石柱. 2023-09-01 [2024-07-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7-22). 
  32. ^ 东平县文物保护单位名录. 东平县人民政府. 2022-06-08 [2024-07-23]. 
  33. ^ 李心经. 磨香寺. 乡情. 2017, (1-2) [2020-07-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