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
注音符号
灰底不用于国语官方注音;每格次行为万国音标
声母
发音
方式
塞音 擦音
全清 次清 全浊 次浊
重唇
/p/

/pʰ/

/b/

/m/

/β/
轻唇
/f/

/v/
舌尖
/t/

/tʰ/

/d/

/n/

/ɫ˭~ɫʰ/

/l/
软腭
/k/

/kʰ/

/ɡ/

/ŋ/

/x/

/ɣ/
唇软腭
/kʷ/

/kʷʰ/

/ʔ/

/h/

/ɦ/
舌冠
/tɕ/

/tɕʰ/

/dʑ/

/ɲ~ȵ/

/ɕ/

/ʑ/
翘舌
/tʂ/

/tʂʰ/

/dʐ/

/ʂ/

/ɻ~ʐ/
平舌
/ts/

/tsʰ/

/dz/

/s/

/z/
介母、高元音
部位
普通
/i~j/

/y~ɥ/

/ɨ/

/ɯ/

/u~w/
鼻化
/ĩ/

/ũ/
韵母
单韵
/a/

/ã/

/ɐ/

/o/

/ɔ/

/ɔ̃/
复韵
/ai/

/ei/

/au/

/ou/
鼻韵
/m̩/

/am/

/ɔm/

/n̩/

/an/

/ɔn/

/ŋ̩/

/aŋ/

/ɔŋ/
韵尾
/p̚/

/t̚/

/k̚/

/ʔ̚/
其他
声调
官话 ˉ ˊ ˇ ˋ ˙
客闽 ˪ ˫

)是注音符号中的韵母元音之一,字形取自“”的异体字“𠀀”,发音则取官话“呵”字的韵母。《说文解字》:“𠀀,反‘丂’也。读若呵。”

“ㄛ”在最初1915年公布的注音字母时,发音同今日的“”,当时无“ㄜ”这个符号。1920年,基于国语的读音变化,另外增加了新的符号,为“ㄛ”上面多一点,写作“ㄮ”(),后来这一点与“ㄛ”下半部连成一划,成为“ㄜ”();而原本的“ㄛ”则用新的发音,并沿用至今。

“ㄛ”的国语发音为半闭后圆唇元音/o/,但部分学者认为是半开后圆唇元音/ɔ/,由于官话中并无其他发为/ɔ/的韵母,因此“ㄛ”发为何者均可,可视为同音位自由变异。其他/o/、/ɔ/并不对立的汉语语言,皆可以共用“ㄛ”字母,例如马祖话,于第一、二、五、八调发音为/o/,但于第三、四、七调发音为/ɔ/,因无音位对立,视作同一音位,统一标记作“ㄛ”〔o〕。然而在其他有/ɔ/韵母的汉语中,例如台湾话,“ㄛ”只能用作/o/,/ɔ/会另用符号(见下)。

另外,国语里的“ㄛ”前方接“”等唇音声母时,会有一个过渡母音/u/(“ㄨ”)插在“ㄛ”之前,比如“ㄆㄛ”,严格来说实际发音为“ㄆㄨㄛ”,但该过渡性质的“ㄨ”音不会写出。

在绝大多数的拼音方案中,“ㄛ”都对应为〔o〕。

相关变体

[编辑]

类似“ㄛ”的发音方式有其他扩充的注音符号。在注音符号的扩充版本闰音符号中,增加了多个扩充符号,其一为“ㆦ”(),下方呈菱角形,与“ㄛ”不同(见右图),该符号用于表示半开后圆唇元音/ɔ/,亦即所谓的“开口o”、“松ㄛ”,用于台湾话、苏州话等/o/与/ɔ/对立的汉语上。台湾方音符号依从之,对应的台罗拼音为〔oo〕。但人民政府时期的方音注音符号改为“”形。

至于“ㄛ”的鼻化音,闰音符号并非在其上方加“~”号,而是设立了“”这符号。“”本身指/on/或/ɔn/之音,即在元音后加上辅音韵尾,粤语“安、干、寒”之韵母(即粤拼〔on〕韵)即如此。它也兼职指鼻化半闭后圆唇元音/õ/和鼻化半开后圆唇元音/ɔ̃/。方音注音符号弃用之,粤语〔on〕韵改用“ㄛ”标示,鼻化音改为在“”的右旁加两点“”。台湾方音符号没有〔on〕韵,鼻化音则写作“ㆧ”(),写法为“”的最末笔收个圆并突出。它的发音为鼻化半开后圆唇元音/ɔ̃/,在台罗拼音中写为〔onn〕。若是前接的声母本身就是鼻音声母(),则所有鼻化韵母都直接写成非鼻化版本,对应的台罗拼音也是如此;例如“毛”的台湾话文读音为/mɔ̃˨˦/,其韵母是鼻化音“ㆧ”,但是因为前面的“ㄇ”为鼻音声母,所以“毛”的台湾话注音写为“ㄇㆦˊ”即可,后面的“ㆦ”不需要写成鼻音版本,对应的台罗拼音也是如此,写作〔môo〕而非〔mônn〕。

台湾方音符号还有“ㆦ”()和“”合并的韵母“ㆱ”,书写方式为两者的结合,写作“”(见右图),发音为/ɔm/〔om〕,取代了原本“ㆦ”这种写两个字却只有一个音节的写法,有助让一些汉语的韵母维持在一个注音符号内。

闰音符号里还有“”,其国际音标也标作/o/(但《注音符号总表》把“ㄛ”标作/ɔ/,把“ㆦ”标作/ɔ˘/注为短音,故这三符号并不同音)。赵元任在注解里指“ㄛ”比较开,“”比较闭,如常熟话的“各”是“ㄍㄛ”,“谷”是“ㄍ”;温州话的“包”是“ㄅㄛ”,“巴”是“ㄅ”。以今天而言,或许接近中后圆唇元音//与半闭后圆唇元音/o/之别。或者把“ㄛ”视为/ɔ/而不作“”;同时把“”视为/o/而不作“ㄛ”。

字形辨正

[编辑]
现在ㄛ的写法
1932年ㄛ的写法
1949年ㄛ的写法

早期“ㄛ”的设计,下方并没写作弧笔。在1932年的《注音符号总表》中,写了“ㄒ”形后,第三笔写一短横,第四笔写“㇗”,写成“”的样子。1949年的示范模板中,先写一个“丁”形,其钩代替了最初第三笔的短横,接着就写末笔的“㇄”,作“”。现在则为“”形,采用弧笔,两笔即可完成书写,方便快捷。

另外,台湾方音符号“ㆦ”〔oo〕应写作“”,下方呈菱角形。可是在旧版Unicode中,因字型显示不当,“ㆦ”〔oo〕往往跟“ㄛ”〔o〕分别不大,下方不但不够菱角,甚至还保留“ㄛ”〔o〕的竖笔部分。同时,鼻化音“ㆧ”应该是“ㆦ”〔oo〕末笔收圆,写成“”才正确,旧版Unicode却写成“ㄛ”〔o〕的末笔收圆;带有闭口韵尾的“ㆱ”也应该是“ㆦ”〔oo〕与“ㄇ”的合体,即“”,却被旧版Unicode写作“ㄛ”〔o〕与“ㄇ”的合体。唯幸在台湾话中只有〔oo〕有鼻化韵,也只有它有接双唇鼻音的韵尾,而〔o〕没有,所以Unicode的讹写并不带来辨义差别。然而这仍是不正确的字形,Unicode最新版已更正之。

编码与拼音

[编辑]
字元 图档 编码 国际音标 汉语拼音 威妥玛拼音 台罗拼音 通用拼音 粤拼 马拼 拉丁苗文
Unicode Big5 GB 2312
U+311B A3A9 A8DB o o o o o/or[1] o o o
ə or[2]
ɔ o o
U+31A6 未收录 未收录 oo o/oo[3]
未收录 未收录 未收录
U+31A7 未收录 未收录 ɔ̃ / õ onn oⁿ
未收录 未收录 未收录
未收录 未收录 未收录
on / ɔn on
U+31B1 未收录 未收录 ɔm om om
未收录 未收录 未收录

注解

[编辑]
  1. ^ 台语通用拼音里写作〔or〕,其余均作〔o〕。
  2. ^ 南部腔将原本的/o/韵发为/ə/,特别区别腔调时,会将发为/ə/的腔写为〔or〕。对应的台湾方音符号官方仍维持使用“ㄛ”。民间书籍会将发为/ə/的腔转写为“ㄜ”。其实官方的台湾方音符号原本的“ㄜ”是用于泉腔的/ə/(台罗〔er〕),不过该腔调在台湾已少见,所以“ㄜ”已常常被拿来改标示〔or〕甚至〔o〕,这样台语的/ɔ/便可以改标示为“ㄛ”,减少使用“ㆦ”——因为在不少字型中“ㆦ”字元为缺字。
  3. ^ 台语通用拼音里写作〔o〕,在客语通用拼音里写作〔oo〕。

参考资料

[编辑]
  • 国语统一筹备委员会:《注音符号总表》,北平:国语统一筹备委员会,1932年4月。
  • 广东省人民政府文敎厅:《广州音农民速成识字课本》,广州:华南人民出版社,1952年8月。
  • 广东省人民政府文敎厅:《广州音职工速成识字课本》,广州:华南人民出版社,1952年11月。
  • 中国文字改革硏究委员会秘书处拼音方案工作组:《全国主要方言区方音对照表》,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12月。
  • 吴守礼:《国台对照活用辞典》,台北:远流,2000年8月。
  • 教育部国语推行委员会:《国语注音符号手册》,台北:教育部,2000年11月。
  • 中华民国连江县政府:《马祖闽东(福州)话日常生活常用词汇编辑说明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连江:连江县政府,2009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