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上海英侨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外滩33号原英国领事馆

上海英侨上海1843年开埠后最早进入的一批外侨,在此后一个世纪中,他们在上海的各国侨民中始终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是在商界占据主导地位。作为上海公共租界的开辟国侨民,英籍董事一直占有工部局董事会的多数席位,居于主导地位。

上海英侨们自称“Shanghailander”。他们大致可以包括四类:商人、传教士、官员和居留者,其中最后一类人数最多,包括洋行、工部局职员、巡捕等,多数来自英国中下阶层,在中国可以得到比在英国更理想的职位,例如宽敞的住房和仆人[1]

滙丰银行大楼和江海关

在上海开业的英国大公司,贸易包括怡和洋行太古洋行宝顺洋行,金融业包括汇丰银行麦加利银行有利银行,建筑事务所包括公和洋行(Palmer and Turner)、德和洋行(Lester,Johnson&Morriss)、通和洋行(Atkinson&Dallas),房地产业包括业广地产公司(Shanghai Land Investment Company),报业包括《字林西报》、《上海泰晤士报》,零售商业方面也有惠罗公司(Whiteaway laidlaw)、福利公司(Messrs.Hall and Holtz)、汇司洋行(Weeks and Company)和泰兴洋行(Lane Crawford),它们都汇集在东段四川路口附近,称为早期四大公司。这些机构大多集中于公共租界中区东到外滩,西到河南路的区域。

上海英侨保持了印度时期的传统,始终保持与其他国籍,尤其是亚洲人的距离,没有社交往来。除了传教士以外,其他英侨均不学习汉语,坚持只使用英语,只吃英国食品。上海英侨极其注重衣着的整洁,男士们随时注意“从喉结到膝盖都不应裸露在外”[2]。上海英侨普遍极为重视不与外族通婚,尤其是中国人、日本人和俄国人,对下层男性略为宽松,对女性的禁忌则极为严格[3]

上海英侨曾是上海人数最多的一批侨民。上海开埠初期,外国侨民共有约300人,其中绝大部分是英国人。1865年,住在上海公共租界的英国侨民达到1372人,占各国侨民总数的60%。太平天国战争结束以后,上海的房地产业降温,英侨人数下降到1870年的894人。不久又逐渐恢复,1935年,住在上海公共租界的英国侨民达到6221人。

上海英侨的业余生活,常在上海总会(位于外滩3号)、乡下总会(位于静安寺路)和跑马总会度过。其中上海总会档次最高。

上海总会大楼(右侧)
上海跑马场

上海英侨中,多数信奉英国国教圣公会,他们在中区江西路九江路口建有上海圣三一堂,而不奉国教的其他教派则在南苏州路圆明园路口建造了新天安堂

参考文献

[编辑]
  1. ^ 畢可思:《英国人在中国》,曼彻斯特大学出版社,1999年
  2. ^ 北华捷报》1927年9月3日
  3. ^ 张和声:孤傲的上海人,《史林》2004年 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