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 16英寸Mk I後裝艦炮
BL 16英寸Mk I後裝艦炮 Ordnance BL 16 inch gun Mk I | |
---|---|
類型 | |
原產地 | 英國 |
服役記錄 | |
服役期間 | 1927年—1948年 |
使用方 | 英國皇家海軍 |
參與戰爭/衝突 | 第二次世界大戰 |
生產歷史 | |
研發日期 | 1922年 |
基本規格 | |
重量 | 炮管與後膛:109,733.07公斤(108英噸,120.96短噸) |
長度 | 18,850公釐(61英尺10.13英寸) |
槍管長度 | 18,300公釐(60英尺0.47英寸)(45倍徑) |
炮彈 | 16英寸後裝式炮彈
|
炮彈重量 | 928.96公斤(2,048磅) |
口徑 | 406.4公釐(16英寸) |
槍管 | 1根,筒緊身管,使用壽命:發線狀無煙火藥以及發無焰裝藥的有效全裝藥彈炮擊 |
後膛 | 間斷螺紋式炮閂 |
射擊仰角 | Mk I炮座以上時:最高達40° |
射速 | 每門:1.5發/分鐘 |
槍口初速 | 788.21公尺/秒(2,586英尺/秒) |
有效射程 | 32度仰角時:32,004公尺(35,000碼,105,000英尺,19.89英里) |
最大射程 | 36,374.83公尺(39,780碼,119,340英尺,22.6英里) |
BL 16英寸Mk I後裝艦炮(英語:Ordnance BL 16 inch gun Mk I)[note 1]是於1920年代推出、用於英國皇家海軍兩艘納爾遜級戰列艦的艦載主炮。這是一門後膛裝填火炮,炮管長達45倍徑(簡寫為「/45」),意為口徑(16英寸)的45倍——即60英尺(18,300公釐)。
描述
[編輯]這些絲緊結構的筒緊身管最初是為了納爾遜級的原型、取消建造的G3級戰列巡洋艦所設計。
位於艾爾斯威克的W·G·阿姆斯特朗-惠特沃斯爵士公司、巴羅因弗內斯的維克斯船廠、鄧米爾的比爾德莫耳船廠和伍利奇的皇家兵工廠總共建造了29門該火砲,其中18門火砲隨時都需要搭載於兩艘戰列艦以上。
這款火包打破了前型的BL 15英寸Mk I艦炮所提供的示例,前型以較低的炮口初速射出沉重的砲彈,而本型號則是以較高的炮口初速射出較輕的砲彈。結果卻說明,這並非成功的方法,因為在最初的炮口初速以下,火炮的磨損會被加快,而且精度不盡人意,如此之多的負面因素以至於整體表現下降。此外,由於1930年代嚴格的預算政策,以至於本來意圖提出的一種加重型炮彈,都因受波及而沒有採用。因此,這款艦炮並不被認為是特別成功的武器,雖然其性能不如期待,但在歷史實戰中還是有發揮不錯的戰績,1941年圍剿俾斯麥號戰艦時羅德尼號的16英寸主砲發射1發砲彈將俾斯麥號2號主砲塔摧毀以及1發主砲彈命中俾斯麥號艦橋將內部高級軍官全炸死的戰績。[1]
改進型
[編輯]一種改進型武器,BL 16英寸Mk II(Mark II)專為1936年英王喬治五世級的次型:獅級戰艦而設計,利用了《倫敦海軍條約》的「危機減限」條款,從而獲得減少限制的權利並容許更大型武器。這種「新設計」的16英寸艦炮可發射重達2,375英磅(1,077.28公斤)的炮彈。但建造前兩艘獅級戰列艦—而每艘都將搭載9門16英寸艦炮—的計劃都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的時刻被強制中止;那時為才剛開始鋪設龍骨數個月後的事。[2]即使如此以下,武器裝備的工作仍持續了一段時間,期間還研製了Mk III以至Mark IV;直到只生產了四門火炮並且還未生產其砲塔以後,該工作也就中止了。
流行文化
[編輯]在2015年戰遊網大型多人在線角色扮演射擊遊戲《戰艦世界》當中,BL 16英寸Mk I後裝艦炮除了以史實形式搭載在VII級加值系艦船納爾遜號戰艦和同樣將三座三聯裝砲塔搭載在修改至K3戰列巡洋艦計劃的VIII級銀幣系戰巡霍克號以上外,其改型:16英寸Mk II於多次更新以後,以三聯裝砲塔之姿分別將三座搭載於其修改自獅級戰艦計劃的IX級銀幣系戰列艦獅號(船體A)以上。
圖集
[編輯]-
1942年,英國皇家海軍所屬的納爾遜號戰艦在炮擊試驗當中進行主炮齊射。
-
1936年,英國皇家海軍所屬的羅德尼號戰艦的主炮齊射。
-
將16英寸的炮彈裝載到英國皇家海軍所屬的羅德尼號戰艦以上。
-
1942年,在英國皇家海軍所屬的羅德尼號戰艦以上裝上16英寸艦炮。
參見
[編輯]年代、功能、性能相近的其他火炮
[編輯]- 40.6公分SK C/34艦炮,相近的當代德國艦炮
- 三年式41公分艦炮:日本研製的410公釐大口徑艦炮,口徑稍大
- Mk 1、5、8 16英寸45倍徑艦炮:美國研製的16英寸戰列艦艦炮
註釋
[編輯]資料來源
[編輯]參考文獻
[編輯]- Brown, David K. Nelson to Vanguard: Warship Design and Development 1923-1945. London: Chatham Publishing. 2006. ISBN 1-59114-602-X.
- Campbell, John. Naval Weapons of World War II. Annapolis, Maryland: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85. ISBN 0-87021-459-4.
外部連結
[編輯]- (英文)—Tony DiGiulian, British 16"/45 (40.6 cm) Mark I(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英文)—Terry Duncan, British 16" Mark I Gun and Moun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