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銃
鳥銃,又稱鳥槍、鳥嘴銃,是明清時期對火繩槍和燧發槍的統稱[1][2][3]。明嘉靖年間傳入中國,與中國原有諸銃器相比具有照門、準星、銃托、銃機,大大提升了精準度和射程。
鐵砲(或鐵炮)是日本語在江戶時代之前對槍械的稱呼,但在廣義的用法中也包含了如火砲一類的大型火器。現代日本語則是以「銃」來表示槍械,很少使用鐵砲一詞。
名稱來源
[編輯]鳥銃因為可以射落飛鳥而得名,明朝人范景文撰的《師律》中提到:「後手不用棄把點火,則不搖動,故十發有八九中,即飛鳥之在林,皆可射落,因是得名。」又名鳥嘴銃,因其點火結構在點火時如鳥嘴啄水。
其對應的英語為Arquebus(即鉤銃)與Musket[4],Musket一開始為兩倍大的鉤銃。Musket名稱來自法語的mousquette,意義為雀鷹。
性能
[編輯]與中國傳統火銃相比,鳥銃身管較長,口徑較小,發射同於口徑的圓鉛彈,射程較遠,貫穿力較強;增設了準星和照門,變手點發火為槍機發火,槍柄由插在火銃尾銎內的直形木把改為托住銃管的曲形木托,持槍射擊時由兩手後握改為一手前托槍身、一手後握槍柄,可穩定持槍瞄準,射擊精度較高。它的基本結構和外形已接近近代步槍,是近代步槍的雛形。
火繩式鳥銃點火時易受風、雨影響,點燃火繩時還須保留火種,精準度和射程雖有較大提高,但作為槍械的性能仍比較原始,而且射擊過程繁瑣。射擊前準備步驟如下:倒藥(將火藥從藥罐中倒入藥管中,每管藥發射1發彈)、裝藥(將火藥從銃口倒入銃膛)、壓火(用隨槍的仗裝膛內火藥壓實壓緊)、裝彈(取出彈丸裝入銃膛,然後用仗將彈丸壓入火藥中)、裝門藥(將發藥罐中的火藥倒入藥室的火門內,把藥室填滿,使之與銃膛內的火藥相連,再將火門蓋蓋上,以防潮濕)、裝火繩(將火繩裝入扳機的龍頭式夾鉗內,準備點火)。準備完畢,射手處於待發狀態。射擊時,需打開火門蓋,點燃火繩,以蹲跪姿或立姿瞄準扣動扳機發射。緊急時也可直接向火門點火不經瞄準地發射。
發展史
[編輯]1521年歐洲出現了一種稱作Musket的大型版的鉤銃(Arquebus),16世紀後期Arquebus與Musket的涵義已經不再清楚,兩者會交換使用。[5]
嘉靖二年(1523)明廷在廣東新會茜草灣戰役,獲葡萄牙人的鳥銃,嘉靖二十七年(1548),明軍收復海盜集團王直、葡人佔據的雙嶼(今浙江省鄞縣東南海),獲鳥銃及善制鳥銃者,明廷命開始仿製。約在同時,又有嚕蜜(土耳其)鳥銃傳入中國。
明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趙士楨著成的《神器譜》中記載了鳥銃傳入中國後,中國原有的諸火器皆失其利,是因為中國原有的銃器需一手持柄一手燃藥因而較難命中目標,而形容鳥銃為:「後有照門,前有照星,機發彈出,兩手不動,對準毫釐,命中方英寸,兼之筒長氣聚,更能致遠摧堅。」[6]而同期的鳥銃在日本稱為種子島銃,是因為火器從種子島傳入日本。
趙士楨參考了鳥銃與三眼銃的特色而製出迅雷銃(多管的鳥銃),參考了鳥銃與佛郎機銃的特色製出了掣電銃(後膛定裝彈藥的鳥銃)。[7]天啟元年(1621年)刻印的《武備志》有將各國製的鳥銃相比較,認為嚕蜜鳥銃最遠最毒。崇禎3年(1630年)刻印的《兵錄》記載中國已有燧發式的鳥銃,也記載子母鳥銃配有插管式的銃刀。 明代晚期,鳥銃開始增置銃叉,可將銃叉支銃插地,射擊時增加穩定度。[8]
1630年,英國的鳥銃銃管從120公分減短到90公分。[9]16~19世紀的鳥銃準度足以在100公尺處擊中直徑50公分的目標。在此距離可以擊穿4公釐厚的鋼製胸甲與130公釐厚的木盾。最大射程約1100公尺。彈丸速度約在450-540公尺/秒,動能約3000-4000焦耳[10][11]
歐洲的火繩槍在三十年戰爭後被燧發槍替代。中國明末火器專家畢懋康在《軍器圖說》裏介紹其發明的「自生火銃」(燧發鳥銃),清康熙年間製造出了「自來火」(燧發鳥槍),並沒有大規模列裝清軍,清軍的單兵手持火器仍以火繩槍(鳥銃)為主。清中期以後戰事漸少,境內大抵安定少有強敵,而且國政腐敗生產火器偷工減料,加上宋朝以來推廣重文輕武的觀念,人才大都投入科舉考試少有加入軍隊者。又為維護統治,各省綠營使用的是陳舊劣質的火器,稍具品質的火器皆掌握在八旗兵手裡。儘管過去曾認為清朝統治者由於重視騎射輕視火器,但根據清史稿、地方縣誌和駐藏軍隊的裝備記載,清軍火器普及率實質到了50%~60%[12]。自火器在中國推廣之後,民間即多有收藏,用以捕獵、防盜,清廷雖有例禁,但並未真正查懲,實際上是默許民間持槍的。直到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十壹月,乾隆帝忽頒上諭,明令禁止民間鑄造私藏鳥槍、竹銃、鐵銃等火器。但頒布的「禁槍令」,因種種原因難以得到貫徹,導致槍支遍民間的局面。[12][13][14]鴉片戰爭之前清朝所自製的近50種的鳥銃中,幾乎全屬火繩槍,只有3種是燧發槍,且僅供皇帝御用。[2]
至19世紀中葉,清軍的輕火器主要仍是鳥銃,清道光時後裝擊針槍傳入中國後,鳥銃即被淘汰。[15]
製造方法
[編輯]宋應星的《天工開物》中說:「凡錘鳥銃,先以鐵挺一條大如箸者為冷骨,裹紅鐵錘成。先為三接,介面熾紅,竭力撞合。合以後以四棱鋼錐如箸大者,透轉其中,使極光凈,則發藥無阻滯。」雖然在中國火銃的點火技術經過了多次改良,但是傳統銃體的製造工藝一直到晚清洋務運動興起時才被徹底拋棄。明代早期採用鉚接,因製造不便,後期採用兩段銅箍固定,雖然清洗不便,卻縮短了鳥銃的製作時間,清代改進了方法,固定銃管用細繩子扎,在一支銃上分成幾段紮上一種牢固的細棉繩,在清洗銃管時只要解開繩子就能取下銃管,只是繩子容易被射擊後熾熱的銃管烙斷。
類型
[編輯]- 手槍:長度小於50公分,無固定槍托的小型火銃,射程短。
- 短管鳥銃(Musketoon):長度介於50至70公分,為槍管減短的火銃。
- 多管銃:如明朝的五雷神機(五管轉輪)、迅雷銃(五管轉輪)、震疊銃(上下兩管)、奇勝銃(左右兩管)、翼虎銃(左右三管)[16]。西洋的鴨掌(四管)手槍...等。
- 後裝銃:如掣電銃、子母鳥銃,擁有稱作子銃的定裝彈藥,由銃管後部裝彈。
- 九頭鳥:絕大的鳥銃,重20餘斤。[17]
-
《軍器圖說》中的鳥銃隊。
-
掣電銃:後裝而使用定裝彈藥的鳥銃。
-
放掣電銃圖。
-
迅雷銃:五管轉輪的鳥銃,放畢可當短槍使用。
-
放迅雷銃圖。
-
震疊銃:上下兩管的鳥銃。
-
翼虎銃:左右三管的鳥銃。
-
奇勝銃:左右兩管的鳥銃。
-
雲峴宮展示的大砲與鳥銃。
軼聞
[編輯]清朝第六位皇帝道光帝曾經用他的"威烈"(鳥銃的名字)連續擊殺兩名刺客,被他父親嘉慶帝封爲智親王。
參見
[編輯]參考資料
[編輯]- ^ 明《兵錄·卷十三·西洋火攻神器說》:「用火索者,有披水撥珠;用火石者,有鋼機相擊。」
- ^ 2.0 2.1 中國科技史發展之淺見 網際網路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16-03-13.,第7頁。
- ^ 鐘少異. 中國古代火藥火器史研究. 北京: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95: 162頁 [2014-11-12]. ISBN 750041800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1-12) (中文(簡體)).
如明代後期從西方傳來的火繩槍(matchlock)和燧發槍(flintlock,或譯燧發槍),明人統稱之為「鳥銃」。
- ^ 存档副本. [2021-0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20).
- ^ Chase 2003,第61頁.
- ^ 《神器譜˙原銃》
- ^ 《神器譜˙原銃、圖式樣》
- ^ 《中國古代兵器圖集》,第235頁。
- ^ C.H.Firth 1972 4th ed. Cromwell's Army p. 80
- ^ 存档副本. [2021-04-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7).
- ^ Benjamin Robins, New Principles of Gunnery: Containing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Force of Gun-Powder
- ^ 12.0 12.1 “禁槍”的大清,為何卻會槍支泛濫?. 網易. 2016-08-13 [2017-12-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1).
- ^ 乾隆禁枪(上). 騰訊. 2014年7月23日 [2017年12月24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年12月25日).
- ^ 《中國古代兵器圖集》,第257頁。
- ^ 《中國古代兵器圖集》,第259頁。
- ^ 《神器譜˙卷二》
- ^ 明《車銃圖》,趙士楨 著
- Chase, Kenneth, Firearms: A Global History to 1700,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3, ISBN 0-521-822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