寮保護國
1893年-1945年 1946年-1953年 | |||||||||||||
地位 | 法國保護國 (1893年-1899年) 法屬印支構成國 (1899年-1953年) | ||||||||||||
首都 | 永珍(正式) 琅勃拉邦(王室) | ||||||||||||
常用語言 | 法語、寮語 | ||||||||||||
宗教 | 上座部佛教 羅馬天主教 | ||||||||||||
政府 | 殖民統治下的君主專制 (1893年-1947年) 君主立憲制政體 (1947年-1953年) | ||||||||||||
鑾佛邦國王 | |||||||||||||
• 1868-1895 | 溫坎 | ||||||||||||
• 1805-1904 | 扎卡林 | ||||||||||||
• 1904-1954 | 西薩旺·馮 | ||||||||||||
法國高級專員 | |||||||||||||
• 1887-1895 | 奧古斯特·帕維(首) | ||||||||||||
• 1954 | 米歇爾·布里爾(末) | ||||||||||||
寮國首相 | |||||||||||||
• 1941-1945 | 佩差拉·拉達納馮(首) | ||||||||||||
• 1951-1953 | 梭發那·富馬(末) | ||||||||||||
歷史時期 | 新帝國主義 | ||||||||||||
• 法暹戰爭 | 1893年10月3日 | ||||||||||||
• 加入印度支那聯盟 | 1899年4月19日 | ||||||||||||
• 吞併占巴塞 | 1904年11月22日 | ||||||||||||
• 日軍占領 | 1945年4月8日 | ||||||||||||
• 伊薩拉運動 | 1945年10月12日 | ||||||||||||
• 復歸為法國殖民地 | 1946年4月24日 | ||||||||||||
• 寮王國成立 | 1947年5月11日 | ||||||||||||
• 獲得獨立 | 1953年10月22日 | ||||||||||||
ISO 3166碼 | LA | ||||||||||||
|
法屬寮保護國(法語:Protectorat français du Laos),或稱法屬寮國,是法國印度支那殖民地的一部分。其建立標誌著寮國歷史上的分裂時期和暹羅、越南統治時期的結束。1946年,寮保護國被法蘭西第四共和國授予自治權,1954年,通過日內瓦會議正式獨立,建立寮王國。
建立
[編輯]18世紀,瀾滄王國分裂,寮國地區成為暹羅和越南的勢力範圍。1863年,柬埔寨同意成為法蘭西第二帝國保護國,法國正式在柬埔寨實施殖民統治,此前他們已經占領了交趾支那。此後法國開始向寮國地區滲透,派德拉格雷領導探險隊沿湄公河北上探索。暹羅國王朱拉隆功擔心法國侵入其位於寮國的屬地,因此在1886年5月7日和法國簽署條約,承認暹羅對湄公河東岸寮族列國的宗主權。[1]
1885年末,奧古斯特·帕維出任駐琅勃拉邦副領事,負責討伐寮國地區,為建立新殖民地做準備。1888年,刁文持的泰族武裝和黑旗軍聯手攻占琅勃拉邦,殺害琅國王子,琅國王室在法國保護下出逃。法軍自河內出發,抵達琅勃拉邦擊退入侵者,迎琅勃拉邦國王溫坎歸來,後者請求法國保護琅勃拉邦。1889年,法蘭西第三共和國不顧暹羅抗議同琅勃拉邦國王簽署協議,後者同意成為法國保護國。[2]
法暹戰爭後,暹羅簽署《法暹條約》,被迫承認法國對湄公河東岸領土的控制權,寮保護國正式成立並遷都永珍。琅勃拉邦王室留在琅勃拉邦城內,但已被法國控制,並無實權。[3]1896年1月,法國和英國簽署協議,後者承認寮國為法國保護國。
1898年,寮保護國併入法屬印度支那。[4]爾後殖民政府開始任命總督,常駐於永珍。法國將寮國劃分為10省,琅勃拉邦王室在名義上統治琅勃拉邦省。其它9省由位於永珍的法國殖民政府直接統治,各省設省長和軍營。為支持政府財政,法國殖民者主要在寮國徵收捐稅,強占土地。[5][6][7]
殖民統治
[編輯]1904年,法國與暹羅簽訂條約迫使其割讓領土,其中沙耶武里併入寮國。[8]1905年,暹羅再度割讓柏威夏予法國,該地被劃入柬埔寨,寮國和柬埔寨當時的新邊界也一直沿襲至今。法國本計劃進一步往西擴張領土,但英國忌憚法國擴張而與暹羅合作,使得法國難以繼續西進。[9]琅勃拉邦國王西薩旺·馮於1904年登基。法理上,琅勃拉邦王國仍是一個擁有自治權的保護國,但其權力實際上仍在法國手中,而寮國的其餘部分已經完全等同殖民地。
經濟方面,由於擴張計劃流產,加上寮國經濟落後、地處內陸,法國人並不著重投資建設寮國,甚至有許多越南人被派往寮國任職。在此後的50年間,寮國一直是法屬印度支那最欠發達的地區,以糯米種植和米酒釀造為主要產業,商業被完全交予當地人經營。不過寮國也因此相對較少受法國文化影響,根據法屬印度支那1937年的人口普查,只有574名法國人在寮國居住,同越柬差距明顯。[10]
法國建立統治後,展開多項社會改革和行動,如取締土匪組織、廢除奴隸制,以及在法律上結束對老聽族和老松族的歧視等。後為振興商業,法國人鼓勵越南和華族商人移民寮國,一些老龍族人也獲許從政。儘管如此,許多少數民族,尤其是山區中的老松族部落,並沒有在這些改革中受益。[11]
1901年,翁喬率老聽部族在南寮國的布拉萬高原起事,他自稱「普米汶」,意為聖人。法國殖民者疲於應付,即使是在1910年,翁喬被殺後也未能完全平息,殘餘勢力堅持鬥爭了20年之久[5]。翁喬副手翁·貢曼丹後來成為了寮國民族主義運動的早期領袖。[12][13]
1899年至1910年間,北方山地的部落不滿法國統治,衝突頻繁,豐沙里省持續動盪,衝突全盛時甚至蔓延到越南北圻。其起事最初僅是為了抵抗法國苛政,不過隨後的主要目的為反對法國管制鴉片貿易。[14]1911年,法國進一步廢除各地土王酋長,將寮國劃為省、縣、區、鄉和村五級行政單位,統治機構趨於健全[5]。
1919年,苗族部落不滿法國的稅收政策和民族上的差別對待,發動起事,1921年3月被平息。此後法國政府在川壙省授予了苗族人部分自治權。[15]
雖然北部處於持續動盪,但是永珍和沙灣拿吉等湄公河沿岸城市由於法國的人口遷移政策,發展較快。法國在寮國投資建設了13號公路,縱貫寮國南北,至今仍為寮國陸路交通幹線。法國亦曾計劃在河內與永珍間鋪設鐵路,以便利其與暹羅的貿易競爭,不過未能實現。1923年,為了鼓勵寮國人參政,法國在永珍建起法學院,但是大部分學生都來自越南。[16]
1920年代,錫礦開採業和咖啡種植業開始發展。但由於地理位置不佳以及地形崎嶇,寮國的傳統經濟仍然難以轉型,90%的寮國人仍從事農業。和越南、柬埔寨相同,法國人在寮國同樣實行文化同化,但力度相對較小,只有主要城市建有現代學校。直到1920年代,農村地區才開始接受極其有限的西式教育。1930年代,老龍族和低地居民的識字率有所增長,一些寮國學生前往河內和巴黎接受高等教育。然而,山區的發展仍然緩慢,那裡的部落過於孤立,大部分人拒絕接受基於法語的教育系統。
法國遠東學院在寮國進行了大量的考古工作,如研究古籍、修復古蹟等,並將寮文規範化。1931年寮國佛學院在永珍建立,開設巴利語學科,給予寮國人更多學習歷史和宗教等知識的機會。
第二次世界大戰
[編輯]1932年,暹羅總理鑾披汶·頌堪發動政變,建立獨裁政權。後來他將暹羅更名為泰國,並計劃收復暹羅於19世紀放棄的領土,包括寮國。1940年,法國淪陷,法屬印度支那由維琪法國和日本共管。1940年8月,泰國軍隊越過邊界進攻法屬印度支那,挑起泰法戰爭,最終由日本調停,法屬印度支那將原屬寮國的占巴塞省、沙耶武里省以及原柬埔寨西部省份割讓給泰國。[17]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泰國歸還了這些領土。
為驅逐日本和泰國在寮國的勢力,總督讓德句支持寮國民族主義運動,民族主義思潮在寮國開始傳播。一些組織亦出版宣傳報紙,例如《大寮國》,發表了許多針對泰國、日本土地政策的批評。[17]1944年,寮-塞里組織建立,主要在寮國南部活動。該組織主張寮國獨立,而不是與法國合作。[18]
1944年,法國解放,戴高樂成為法國的臨時領袖。與此同時,日本在太平洋接連受挫,為作最後反撲,於1945年3月發動三九政變,解散法屬印度支那政府,完全控制越南、寮國和柬埔寨。大量官員和王室成員被日本囚禁,包括國王西薩旺·馮,他早前宣布寮國獨立並同意加入大東亞共榮圈。亦有法國人逃往山區,加入抗日組織,並於1945年3月占領永珍,王儲西薩旺·瓦達納領導寮國抗爭者向日本軍隊和官員發動了多次襲擊。[19][20]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撤出寮國,次日泰國宣佈停戰,二戰結束。
自由寮國運動和法國重建統治
[編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日本撤出寮國,法國忙於戰後重建,無暇關注印度支那,寮國陷入無主的混亂局面,越南人趁機介入,越南獨立同盟會招募了許多寮國人來抵抗法國統治。[21]琅勃拉邦首相佩差拉親王通過河內的印度支那財政部建立了寮國皇家財政部,他傾向於獨立,因而將之作為資金準備。[22]1945年,法國突擊隊空降寮國,組織游擊隊力量。在11月前,他們已經組建了4個輕步兵營。[23]這支新成立的軍隊從軍官到士兵,都是法國人。[24]
1945年10月,琅勃拉邦王族和寮國民族主義者建立自由寮國組織,其重要成員是三個受過歐洲教育的親王:佩差拉親王、梭發那·富馬親王和蘇發努·馮親王。他們組成新政府,於12日宣布寮國獨立,奉西薩旺·馮為寮國國王,以佩差拉親王為首相,蘇發努·馮親王為外交大臣兼軍隊總司令[25],梭發那·富馬親王為公共工程部長。[24]然而,自由寮國未能統一全國,越南獨立同盟會控制了寮國的東北地區,且拒絕同自由寮國聯合。法國成立的游擊隊控制了南部沙灣拿吉和甘蒙兩省,支持法國的文翁親王則占領了南方的其他區域。[22]
自由寮國無法帶領國家抵抗法國殖民政府和軍隊。1946年4月,法軍傘兵占領永珍,5月開始進攻琅勃拉邦[24],法國陸軍也從永珍向北進攻琅勃拉邦。自由寮國政權垮台,9月流亡曼谷。琅勃拉邦國王西薩旺·馮重建寮保護國,法國人封其為「寮國國王」。占巴塞王國被廢除,其國王改稱占巴塞親王。[22]
獨立
[編輯]為避免衝突,法國同意寮國自治,建立起新的立憲議會、國民警衛隊和警隊。1947年5月11日,寮國國會通過新憲法,將寮國定義為一個隸屬於法蘭西聯盟的君主立憲制「自治國家」。[22]7月19日,法國和寮國代表於巴黎簽署協定,規定寮國為法蘭西聯邦之下的獨立國家。1949年10月,流亡的自由寮國解散。1954年,寮國通過日內瓦會議獲得正式獨立。[26][27]
參見
[編輯]來源
[編輯]腳註
[編輯]寮國歷史系列條目 | ||||||||||||
---|---|---|---|---|---|---|---|---|---|---|---|---|
早期歷史 | ||||||||||||
瀾滄 1354–1707 | ||||||||||||
萬象 1707–1828 |
琅勃拉邦 1707–1949 |
川壙 1707–1949 |
占巴塞 1713–1946 | |||||||||
暹羅、越南屬國 | ||||||||||||
寮保護國 1893-1953 日軍占領 1940-1945 寮國依薩拉 1945-1946 | ||||||||||||
寮王國 1953-1975 寮國內戰 | ||||||||||||
巴特寮 寮人民民主共和國 1975至今 | ||||||||||||
- ^ Carine Hahn, Le Laos, Karthala, 1999, pages 60-64
- ^ Carine Hahn, Le Laos, Karthala, 1999, pages 66-67
- ^ Carine Hahn, Le Laos, Karthala, 1999, pages 67-68
- ^ Chronologie du Lao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Clio.
- ^ 5.0 5.1 5.2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彙編. 中国大百科全书. 外國歷史(一) 第一版. 北京: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1998.,第536頁。
- ^ Carine Hahn, Le Laos, Karthala, 1999, pages 69-72
- ^ Martin Stuart-Fox, A History of Lao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7, ISBN 05215972356, p. 30
- ^ Pierre Montagnon, La France coloniale, tome 1, Pygmalion-Gérard Watelet, 1988, page 180
- ^ Laos under the French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U.S. Library of congress
- ^ Carine Hahn, Le Laos, Karthala, 1999, pages 72-76
- ^ Paul Lévy, Histoire du Laos, PUF, 1974, p. 83
- ^ Stuart-Fox p. 34-36
- ^ Paul Lévy, Histoire du Laos, PUF, collection Que sais-je ? 1974, p. 83-85
- ^ Stuart-Fox, p. 37-38
- ^ Carine Hahn, Le Laos, Karthala, 1999, pages 76-77
- ^ Carine Hahn, Le Laos, Karthala, 1999, page 77
- ^ 17.0 17.1 Levy, p.89-90
- ^ Pinnith, p.87
- ^ Carine Hahn, Le Laos, Karthala, 1999, pages 77-78
- ^ Carine Hahn, Le Laos, Karthala, 1999, pages 82-86
- ^ Philippe Franchini, Les Guerres d'Indochine, tome 1, Pygmalion-Gérard Watelet, 1988, p. 250
- ^ 22.0 22.1 22.2 22.3 Library of Congress Country Studies - Laos, Events in 1945. [2020-09-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4-02).
- ^ War in Laos, 1954–1975. Kenneth J. Conboy. Squadron/Signal Publications, 1994. ISBN 978-0-89747-315-6, ISBN 978-0-89747-315-6. P.5.
- ^ 24.0 24.1 24.2 Shadow War: The CIA's Secret War in Laos. : 2.
- ^ At War in the Shadow of Vietnam: U.S. Military Aid to the Royal Lao Government, 1955 – 1975. : 7.
- ^ Jean Deuve, Guérilla au Laos, L'Harmattan, 1997 (1ere édtion en 1966, sous le nom de Michel Caply), p.226
- ^ Carine Hahn, Le Laos, Karthala, 1999, pages 88-89
其它資料
[編輯]- Kenneth Conboy, War in Laos 1954-1975, Squadron/Signal publications 1994
- Marini, G.F. de. (1998). A New and Interesting Description of the Lao Kingdom (1642–1648). Translated by Walter E. J. Tips and Claudio Bertuccio. Bangkok, Thailand: White Lotus Press.
- Martin Stuart-Fox, A History of Lao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7
- Moppert, François. 1981. Le révolte des Bolovens (1901–1936). In Histoire de l'Asie du Sud-est: Révoltes, Réformes, Révolutions, Pierre Brocheux (ed.), 47-62. Lille: Presses Universitaires de Lille.
- Murdoch, John. 1974. The 1901-1902 "Holy Man's" Rebellion. Journal of the Siam Society 62(1) 47-66.
- Ngaosrivathana, Mayoury & Breazeale, Kenon (ed). (2002). Breaking New Ground in Lao History: Essays on the Seventh to Twentieth Centuries. Chiangmai, Thailand: Silkworm Books.
- Phothisane, Souneth. (1996). The Nidan Khun Borom: Annotated Translation and Analysis,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This is a full and literal translation of a Lān Xāng chronicle]
- Kingsbury, Damien. South-East Asia: a Political Profile. South Melbourne, Australia: Oxford UP, 2001. 176-177.
- Laos - Under the French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U.S. Library of Congress. 14 July 2008
- Laos – The French Protectorat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U.S. Library of Congress. 14 July 2008
- History of Laos The Official Website for Visit Laos Years 1999-2000. 14 July 2008
- Laos Under the French Laos Cultural Profile. Ministry of Culture and Information of Laos. 14 July 2008
外部連結
[編輯]- Jon Fernquest (2005) "The Flight of Lao War Captives From Burma Back to Laos in 1596: A Comparison of Historical Sources," SOAS Bulletin of Burma Research, Vol. 3, No. 1, Spring 2005, ISSN 1479-8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