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江湖浪子 (電影)

這是一篇優良條目,請按此取得更多資訊。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江湖浪子
The Hustler
電影海報
基本資料
導演勞勃·羅森
監製勞勃·羅森
編劇西德尼·卡羅爾英語Sidney Carroll
勞勃·羅森(劇本)
原著根據沃爾特·特維斯的同名小說改編
主演保羅·紐曼
傑基·格黎森
派珀·勞瑞
喬治·坎貝爾·斯科特
配樂肯揚·霍普金斯(Kenyon Hopkins
攝影尤金·沙夫坦(Eugene Shuftan
剪輯戴迪·艾倫英語Dede Allen
製片商二十世紀福斯
片長134分鐘
產地美國
語言英語
上映及發行
上映日期
  • 1961年9月25日 (1961-09-25)
發行商20世紀福斯
預算212萬5000美元[1]
票房760萬美元[2]
前作與續作
續作金錢本色

江湖浪子》(英語:The Hustler)是1961年美國劇情片,由勞勃·羅森執導,根據沃爾特·特維斯1959年的同名小說改編,羅森和西德尼·卡羅爾擔任編劇。影片講述了一個生活在社會底層,但卻很有野心的撞球騙子「快槍手艾迪」·費爾森("Fast Eddie" Felson)的故事:他試圖以打敗撞球界傳奇人物「明尼蘇達胖子」(Minnesota Fats)來證明自己是全國最棒的撞球選手。起初輸給「胖子」後,他獲得了不擇手段經理人伯特·戈登(Bert Gordon)的資助,之後他打敗了胖子,但也已付出了慘重的個人代價。

影片在紐約市取景拍攝,保羅·紐曼出演艾迪·費爾森,傑基·格黎森扮演明尼蘇達胖子,派珀·勞瑞飾演莎拉(Sarah),喬治·坎貝爾·斯科特詮釋伯特·戈登。《江湖浪子》在評論和商業兩方面都獲得了較大的成功,被譽為現代經典電影。影片獲得了多個電影獎項,還讓已經沉寂的撞球運動得以重新普及。現實生活中人稱「紐約胖子」(New York Fats)和「芝加哥胖子」(Chicago Fats)的撞球手魯道夫·旺德隆英語Rudolf Wanderone聲稱,明尼蘇達胖子一角就是以他為原型創作的。

劇情

[編輯]

來自加利福尼亞州奧克蘭的撞球騙子「快槍手艾迪」·費爾森與搭檔查理(Charlie)一起橫越全國前去挑戰傳奇撞球手「明尼蘇達胖子」。到達對方的主場撞球室後,艾迪宣稱自己當晚能贏得一萬美元。「胖子」來到撞球室後同意和艾迪展開較量,每一局的財注是200美元。輸掉開頭幾局後,艾迪開始追了上來,並在贏了1000美元後提議把賭注提高到每局1000美元,「胖子」也接受了,並以到酒吧里去拿瓶威士忌為名派手下找來了職業賭徒伯特·戈登。艾迪接下來連續獲勝,贏到11000美元時查理提議時間已晚,見好就收。但艾迪堅持要讓「胖子」來決定什麼時候停賽。一旁的伯特稱艾迪只是個「失敗者」,「胖子」於是同意繼續。兩人整整打了25個小時,艾迪也喝完了一整瓶的波旁威士忌,他最高時贏到了18000美元,但最後也全部輸光,只剩下原來的200美元賭注。

到達旅館後,艾迪趁查理入睡後把所剩賭注的一半留下並離開。艾迪把自己的財物存放在當地的汽車站,並在那裡見到了一個喝多了酒,走起路來東倒西歪的「高校女生」莎拉·帕卡德(Sarah Packard),之後又在一間酒吧里見到她。兩人一起前往她的住所,但莎拉卻不讓艾迪進屋,說他看起來「太餓了」。艾迪搬進一間公寓,開始以較小的輸注打撞球贏錢。他之後又遇上莎拉,雖然這次讓他進了屋,但她還是有所保留。查理找到艾迪後試圖說服對方和自己一起回奧克蘭,但艾迪拒絕了,查理意識到艾迪是想找胖子報仇。艾迪發現查理之前私藏了部分現金並因此大怒,他認為當時要是有這些錢,自己就可以得到翻身的機會打敗胖子。憤怒的艾迪斥責查理是個膽小的老鬼,叫他自己躺下等死。

艾迪在酒吧里見到伯特正在參加一場撲克牌局,他也坐了下來,但輸掉了20美元。之後伯特告訴艾迪,他很有天份,但因為性格上存在缺陷而無法獲勝,他估計艾迪需要至少3000美元才能再次挑戰胖子。伯特稱艾迪天生就是個失敗者,但還是願意資助他,條件是艾迪贏的錢里他要分走75%,艾迪拒絕了這個建議。

艾迪繼續賭球,但這次碰上了麻煩,對方折斷了他的大拇指。莎拉在傷心和同情之下告訴艾迪自己愛上了他,只是艾迪卻沒有辦法悄悄告訴她出一樣的話。等到拇指痊癒後,艾迪同意了伯特的條件,因為「一大筆錢的25%總好過啥也沒有」。

伯特·艾迪和莎拉前往路易維爾觀看肯塔基打吡,伯特安排艾迪和當地一位名叫芬德利(Findley)的有錢人進行一場比賽。誰知這並不是撞球賽,而是開侖。艾迪遭到慘敗,伯特也因此拒絕再資助他。莎拉懇求艾迪與自己一起離開,稱他生活的世界和這個世界的居民都是「變態、扭曲和殘缺的」,但艾迪拒絕了。伯特看到艾迪被激怒後認為有機可乘,於是同意出資,讓兩人以每局1000美元的賭注繼續賭球。最後艾迪贏到了12000美元,他把9000美元交給伯特後,決定走路回旅館。先到達旅館的伯特試圖染指莎拉,莎拉清楚伯特的意圖,但最後還是與他上床。事後她用口紅在浴室的鏡子上寫上了「PERVERTED」(變態)、「TWISTED」(扭曲)和「CRIPPLED」(殘缺)。艾迪回到旅館後發現警察和伯特在場,原來莎拉在浴室裡自殺了。艾迪意識到伯特做了什麼,悲憤至極想毆打伯特,但被警察拉開。

艾迪回到胖子的主場再次挑戰,把全部3000美元押上作為一局的賭注。他贏了一局又一局,胖子甚至沒有擊球的機會最後不得不放棄。伯特再次要求艾迪分一大筆錢給他,還威脅如果拿不到錢,就會對艾迪不利。艾迪想起逝去的莎拉,憤怒地指責伯特滅絕人性。惱羞成怒的伯特放棄了分錢的要求,但也警告艾迪不准再踏進任何高檔撞球室一步。

演員

[編輯]

撞球冠軍威利·莫斯考尼在片中客串威利(Willie)一角,他在艾迪和胖子打球時負責保管賭注。另外拳擊冠軍傑克·拉莫塔英語Jake LaMotta也客串了一個酒保。[3]

製作

[編輯]

包括法蘭克·辛納屈在內的多位電影人都曾試圖將沃爾特·特維斯的小說《江湖浪子》搬上銀幕,但均未成功。導演勞勃·羅森的女兒卡羅爾(Carol Rossen)推測之前的改編都有些過多專注於故事中的撞球環節,對人物交流刻劃不夠。勞勃年輕時就曾賭過撞球,並且還曾試圖編寫一個撞球主題的舞台劇本「Corner Pocket」(意譯為《角袋》),但沒有成功。他最後買下了小說的電影改編版權並與西德尼·卡羅爾一起編寫劇本。[4]

巴比·達林的經濟人馬丁·鮑姆(Martin Baum)所說,保羅·紐曼的經濟人拒絕了快槍手艾迪一角[5]。紐曼起初因為已經答應在電影《怨女痴男英語Two for the Seesaw》中和伊莉莎白·泰勒演對手戲而無法出演快槍手艾迪[6],羅森在看過達林在《邁克·華萊士採訪英語The Mike Wallace Interview》上的表現後邀請他出演艾迪一角[5],但之後泰勒因拍攝《埃及豔后》時間延長而不得不退出《怨女痴男》的演出,紐曼的檔期也因此騰了出來,他只讀完一半劇本後就決定接演這個角色[6]。但是劇組中沒有任何人將這個消息正式告知達林或他的經濟人,他們是之後在一場慈善賽馬活動中從他人嘴裡聽到了這個消息[5]

羅森拍攝《江湖浪子》一共花了六個星期時間,完全是在紐約市進行。大部分鏡頭都是在兩個之後均已廢棄的撞球室拍攝的[7]:117-119。其它拍攝地點包括東82街的一幢連排別墅,這裡拍攝的是片中芬德利一角位於路易維爾的家;還有曼哈頓灰狗汽車終點站。劇組在這裡建了一個小餐廳用於拍攝,但由於太過真實以致許多旅客都已經這裡真是餐館,於是坐在那裡等著點餐[8]。威利·莫斯考尼擔任電影的技術顧問[7]:117-119,並作為替身拍攝了多個技術性鏡頭,只有格黎森的這類鏡頭是親自上陣,並且還使用了廣角鏡頭,可以看到演員親自打球後球的運動軌跡[9]。羅森為了追求自己所謂的「新新現實主義」(neo-neo-realistic)風格[10]而聘請了現實生活中真正的街頭混混,招收他們進入銀幕演員工會英語Screen Actors Guild並用作臨時演員[11]。一些包含在拍攝劇本中但之後被剪去,沒有出現在上映電影裡的鏡頭包括:「明尼蘇達胖子」的主場撞球室於艾迪正在進城的路上時建成(這本是電影的第一個鏡頭),一個牧師與伯特在酒吧交談的長鏡頭,顯示這位牧師是個癮君子[12]

電影的早期拍攝更多注重於打撞球的鏡頭,但拍攝期間羅森決定要給紐曼和勞瑞角色之間的愛情故事增加更多的色彩[13]。雖然在拍攝重點上做出了調整,但羅森還是使用了多段撞球比賽鏡頭來突出表現艾迪的個性,並通過鏡頭中角色的位置來暗示他與伯特和莎拉之間關係的演變。例如當艾迪和芬德利打球時的一個雙人鏡頭英語two shot中,艾迪的位置在伯特下方,之後一個三人鏡頭裡,他處在芬德利上方,但還是低於伯特。而莎拉進來時,她的鏡頭位置低於艾迪,之後的三人鏡頭中艾迪仍然低於伯特。當艾迪跪在莎拉的屍體旁時,伯特再次出現,鏡頭位置高於艾迪,但艾迪攻擊了他,最後也處在了比伯特更高的鏡頭位置上。最後再找胖子決戰時,艾迪又一次在雙人鏡頭中出現在高於伯特的位置。[14]:43

主題

[編輯]

《江湖浪子》表面上呈現的是輸和贏,但從根本上卻是一個有關作為一個人意義所在的故事[9][14]:41。勞勃·羅森曾就這部影片表示:「我的主角快槍手艾迪希望能成為一個了不起的撞球選手,但這部電影真正講述的是他在試圖實現自己成為一個真正的人這一目標過程中所遇到的障礙。他在自己一手造成了慘重的個人悲劇後才有了這樣的自我意識,然後他才打贏了自己的撞球賽。」[14]:41羅傑·艾伯特也有著同樣的看法,稱《江湖浪子》是「為數不多的幾部英雄以放棄,以接受現實而不是追尋夢想來獲得勝利的幾部美國電影之一。」[9]

電影本身在一定程度上相當於羅森的自傳,與他和聯邦眾議院非美活動委員會打的交道有關。羅森在1930和1940年代從事劇作家工作期間曾與共產黨有過牽連,1930年代他首次受眾議院非美活動委員會傳喚時拒絕洩密,但最終改變了主意,吐露了往日朋友和同僚的姓名。電影中的費爾森也通過一個浮士德式的協議出賣了自己的靈魂,背叛了唯一一個真正了解並愛著自己的人。[15]

電影和戲劇歷史學家伊桑·莫登英語Ethan Mordden曾指出,《江湖浪子》是1960年代初屈指可數的幾部重新界定了電影與觀眾間關聯的作品。他寫道,這是種「挑戰而非阿諛,懷疑而非確信」的新關係[16]。莫登斷言,沒有任何一部1950年代的電影「對一對一比賽的自我肯定有一個如此殘酷和清晰的認識,無論是贏家非人性的一面,還是輸家被閹割般的脆弱」[16]。雖然有些人認為本片和經典黑色電影存在類似之處,但莫頓基於羅森的超現實主義風格而駁斥了這樣的比較,還指出本片與黑色電影相比,缺少了「奸詐的女人,對發現資產階級犯罪行為的津津樂道,貪婪的銀行櫃號和永遠都精力充沛感到不滿足的夫人們」[16]。莫頓並不覺得快槍手艾迪有什麼「快50歲的精神面貌 」[16],這個角色與反叛時期那些感覺非凡的硬漢相比有著決定性的突破……他最終還是直面了自己的喜怒哀樂[16],並告訴伯特,自己的確是個失敗者,因為他的內心已經死了[16]

反響

[編輯]

《江湖浪子》於1961年9月25日在哥倫比亞特區舉行了全球首映典禮。李察·波頓在此以前先以午夜場將電影向該季百老匯演出的演員們放映,給影片帶來了非常正面的聲譽[17]。起初對本片宣傳漫不經心的20世紀福斯公司於是加緊進行了促銷活動[14]:40

電影上映後深受影評人好評,但也偶有指出些許不足。《綜藝》稱讚了所有主要演員的表演,但也認為故事中「骯髒的一面」讓影片沒有達成其「純粹娛樂性的目標」,並且電影也實在是有些太長了[18]。《新共和》的斯坦利·考夫曼(Stanley Kauffmann)也有與《綜藝》類似的看法。他同樣對影片的主要演員給予高度評價,稱讚紐曼是「一流」演員,史考特也給出了「他至今最可信的表演」。考夫曼認為派珀·勞瑞的表演有感人的一面,但也批評她過分依賴方法演技。他認為劇本給撞球室抹上了一層威脅感和犯罪活動並存的色彩,但也稱其中充滿了虛偽的意境。考夫曼稱讚了羅森「穩健、經濟」的執導技巧,特別是對格黎森角色的處理,演員的動作鏡頭很少,仿佛只是用了幾張照片,但在羅森的安排下卻有著良好的效果。考夫曼認為,這是繼卡贊拍攝伯爾·艾弗斯扮演的大老爸(Big Daddy)一角後「將假人用得最好的一次」[19]。《紐約時報》雖然認為電影有點「偏離」其主題,並且紐曼和勞瑞角色之間的浪漫感情也有些牽強,但還是稱讚《江湖浪子》用普世通行的語言強而有力地揭示了苦澀的真理[20]

第34屆奧斯卡金像獎角逐中,《江湖浪子》獲得了最佳影片導演(羅森)、男主角(紐曼)、女主角(勞瑞)、原著改編藝術指導(黑白片)攝影(黑白片)和兩項男配角獎(史考特和格黎森)共計九項奧斯卡金像獎提名,最終成功拿下了攝影和藝術指導兩項獎。[21][22]紐曼獲得了金球獎最佳戲劇類電影男主角獎提名,格黎森和史考特均獲得了最佳電影男配角獎提名,史考特還獲得了年度最佳新人獎提名[23]。在1962英國電影學院獎角逐中,《江湖浪子》與蘇聯電影《士兵之歌》一起並列獲任何來源類最佳影片獎。紐曼獲得了最佳外國男演員獎,勞瑞獲最佳外國女演員獎提名[24]國家評論協會將本片評為年度十大佳片之列,格黎森則當選最佳男配角[25]紐約影評人協會提名羅森為最佳導演[26]。羅森和卡羅爾一起獲得了美國編劇工會獎最佳劇情電影編劇獎[27]

美國電影學會百年電影系列評選:

影響

[編輯]

上映數十年來,《江湖浪子》作為一部銀幕經典的地位已經得到鞏固。羅傑·埃伯特於2002年重新對本片進行了評價,他再度稱讚了電影的導演和攝影,並表揚了剪輯師戴迪·艾倫,稱讚這是一部精神上很有深度,能夠伴隨觀眾的記憶共同成長的電影[9]。他還進一步稱讚快槍手艾迪·費爾森是「屈指可數的幾個真實到觀眾會用來作為檢驗標準的電影角色之一」[9]。《電視指南》雜誌稱本片是「黑暗的尤物」[34],展現出「一個其唯一的亮點就是撞球桌面的嚴酷世界,其中的角色又保持著一種簡陋的貴族氣息和風範」[34]。雜誌對四位主要演員的表演給予高度評價,稱讚這是一部「不容錯過」的電影[34]

保羅·紐曼在1986年的電影《金錢本色》中再次出演了快槍手艾迪·費爾森一角,並因此拿下第59屆奧斯卡男主角獎[35]。一些觀察家和影評人認為,這座小金人是對他在《江湖浪子》中精彩表演的一份遲來的承認[9][36]。1997年,《江湖浪子》因其在「文化、歷史和審美方面的顯著成就」,被美國國會圖書館列入國家電影登記部下屬的國家電影保存委員會保護電影名單中[37]。2006年,美國編劇工會將卡羅爾和羅森編寫的本片劇本排為電影史上所有電影劇本的第96位[38]。2008年6月,美國電影學會評選出十大類型電影的十大佳片,《江湖浪子》在其中的體育類電影中名列第六位[39][40]

《江湖浪子》給美國已經衰落數十年之久的撞球運動帶來了新的生機[7]:119。還給雖已獲得多項世界冠軍,但仍不為大眾所知的撞球手威利·莫斯考尼帶來了廣泛的認同[7]:117。不過,由電影的知名度中獲益最大的或許還是撞球手魯道夫·旺德隆。莫斯考尼在電影上映期間一次接受採訪時聲稱,「明尼蘇達胖子」一角就是根據旺德隆設計的,他當時有一個叫「紐約胖子」的綽號。旺德隆立即開始使用「明尼蘇達胖子」作為自己的名號,並成功地把自己和電影的合作經歷出版成書,並且還有包括簽約電視節目在內的其他收益。不過,原著作者沃爾特·特維斯在自己餘生中一直堅稱旺德隆與「明尼蘇達胖子」一角的創作沒有任何關係[7]:121-122。此外還有多位球員聲稱自己是快槍手艾迪的原型,包括羅尼·阿倫英語Ronnie Allen (pool player)、艾德·泰勒(Ed Taylor)、艾德·帕克(Ed Parker)和埃迪·佩爾基(Eddie Pelkey[7]:127

參考資料

[編輯]
  1. ^ Solomon, Aubrey. Twentieth Century Fox: A Corporate and Financial History (The Scarecrow Filmmakers Series). Lanham, Maryland: Scarecrow Press. 1989: 253. ISBN 978-0-8108-4244-1. 
  2. ^ The Hustler Box Office Info. The Numbers. [2013-09-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11). 
  3. ^ Full cast and crew for The Hustler (1961). IMDb. Amazon. [2013-09-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7-18). 
  4. ^ Rossen, Carol. DVD commentary, The Hustler Special Edition
  5. ^ 5.0 5.1 5.2 Starr, Michael; Seth Starr, Michael. Bobby Darin: A Life. Taylor Trade Publications. 2004: 76-77. ISBN 1-58979-121-5. 
  6. ^ 6.0 6.1 Newman, Paul. DVD commentary, The Hustler Special Edition
  7. ^ 7.0 7.1 7.2 7.3 7.4 7.5 Dyer, R. A. Hustler Days: Minnesota Fats, Wimpy Lassiter, Jersey Red, and America's Great Age of Pool. New York: Muf Books. 2003. ISBN 1-56731-807-X. 
  8. ^ 'The Hustler,' at Martini, Filmed On Location In N.Y.. The Galveston News. 1961-10-05. 
  9. ^ 9.0 9.1 9.2 9.3 9.4 9.5 Ebert, Roger. The Hustler (1961). Chicago Sun-Times. 2002-06-23 [2013-09-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7-01). 
  10. ^ Kilgallen, Dorothy. Voice of Broadway. New Castle (PA) News. 1961-05-29. 
  11. ^ Dream Street. Uniontown (PA) Morning Herald. 1961-09-08. 
  12. ^ Rossen, Robert. Three Screenplays: All the Kings Men, The Hustler, and Lilith. New York: Anchor Doubleday Books. 1972: 189–192. LCCN 70-175418. 
  13. ^ Kilgallen, Dorothy. Edith Piaf Worries Friends. Lowell Sun. 1961-04-21. 
  14. ^ 14.0 14.1 14.2 14.3 Casty, Alan. The Films of Robert Rossen. New York: The Museum of Modern Art. 1969. LCCN 68-54921. 
  15. ^ French, Karl; French, Phillip. Cult Movies. New York: Billboard Books. 2000. ISBN 0-8230-7916-3. 
  16. ^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Mordden, Ethan. Medium Cool: The Movies of the 1960s. New York: Alfred A. Knopf. 1990: 28-30. ISBN 0-394-57157-6. 
  17. ^ Naylor, David (director). The Hustler: The Inside Story (film). 2001. 
  18. ^ Variety staff. The Hustler. Variety (variety.com). 1961-01-01 [2013-09-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9-06). 
  19. ^ Kauffmann, Stanley. The Talent of Paul Newman. The New Republic. 1961-10-09: 28. 
  20. ^ Weiler, A H. Provocative Duo: 'The Hustler' and 'The Mark' Again Show Films Can Hit Social Ills. The New York Times. 1961-10-08. 
  21. ^ The 34th Academy Awards (1962) Nominees and Winners. oscars.org. [2013-09-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9-29). 
  22. ^ Awards for The Hustler (1961). IMDb. Amazon. [2013-09-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4-22). 
  23. ^ Awards Search: The Hustler. Hollywood Foreign Press Association. [2013-09-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07). 
  24. ^ Film Nominations - 1961. British Academy of Film and Television Awards. [2008-03-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2-28). 
  25. ^ Awards - 1961. National Board of Review of Motion Pictures. [2013-09-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9-18). 
  26. ^ New York Film Critics Circle: 1961 Awards. New York Film Critics Circle. [2008-03-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1-12). 
  27. ^ WGA Awards. Writers Guild of America. [2013-01-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1-17). 
  28. ^ AFI's 100 Years...100 Movies Nominees (PDF). American Film Institute. [2013-09-30].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3-09-22). 
  29. ^ AFI's 100 Years...100 Thrills Nominees (PDF). Amiercan film institute. [2013-09-30].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3-08-28). 
  30. ^ AFI's 100 Years...100 Heroes and Villains Nominees (PDF). American Film Institute. [2013-09-30].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3-08-28). 
  31. ^ AFI's 100 Years...100 Movie Quotes Nominees (PDF). American Film Intitute. [2013-09-30].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3-09-28). 
  32. ^ AFI's 100 Years...100 Movies (10th Anniversary Edition) Ballot (PDF). American Film Intitute. [2013-09-30].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3-08-28). 
  33. ^ Top 10 Sports. American Film Institute. [2013-09-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5-24). 
  34. ^ 34.0 34.1 34.2 The Hustler. TVGuide.com. [2013-09-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7-29). 
  35. ^ The 59th Academy Awards (1987) Nominees and Winners. oscars.org. [2013-09-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01). 
  36. ^ Berardinelli, James. Review: Hustler. Reelviews.net. 2002 [2013-09-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7). 25 years late, Newman won the Best Actor Oscar for playing Fast Eddie. 
  37. ^ New to the National Film Registry. The Library of Congress Information Bulletin (Library of Congress). 1997-12 [2013-09-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7). 
  38. ^ 101 Greatest Screenplays. Writers Guild of America West. [2013-09-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8-20). 
  39. ^ American Film Institute. AFI Crowns Top 10 Films in 10 Classic Genres. ComingSoon.net. 2008-06-17 [2013-09-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7-25). 
  40. ^ Top 10 Sports. American Film Institute. [2013-09-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8-10).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