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列格·洛西克
奧列格·洛西克 | |||||||||||||||||||||||||||||||||||||||||||
---|---|---|---|---|---|---|---|---|---|---|---|---|---|---|---|---|---|---|---|---|---|---|---|---|---|---|---|---|---|---|---|---|---|---|---|---|---|---|---|---|---|---|---|
出生 | 1915年12月4日[儒略曆11月21日] 俄羅斯帝國斯摩棱斯克省亞爾采沃 | ||||||||||||||||||||||||||||||||||||||||||
逝世 | 2012年8月20日 俄羅斯莫斯科 | (96歲)||||||||||||||||||||||||||||||||||||||||||
效命 | 蘇聯 | ||||||||||||||||||||||||||||||||||||||||||
服役年份 | 1935年-1992年 | ||||||||||||||||||||||||||||||||||||||||||
軍階 | 裝甲兵元帥(1975年) | ||||||||||||||||||||||||||||||||||||||||||
統率 | 近衛步兵第24軍(1954年-1956年) 合成第6集團軍(1958年-1964年) 遠東軍區(1967年-1969年) | ||||||||||||||||||||||||||||||||||||||||||
參與戰爭 | 蘇芬戰爭 第二次世界大戰 | ||||||||||||||||||||||||||||||||||||||||||
獲得勳章 |
|
奧列格·亞歷山德羅維奇·洛西克(俄語:Олег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 Лосик,1915年12月4日—2012年8月20日),蘇聯軍事領導人,蘇聯英雄(1944年)。裝甲兵元帥(1975年)。1969年至1987年擔任馬利諾夫斯基裝甲兵學院院長。
早年
[編輯]1915年冬生於俄羅斯帝國斯摩棱斯克省亞爾采沃(現俄羅斯聯邦斯摩棱斯克州亞爾采沃)。他的父母原為維爾納省一所鄉村學校的教師,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撤至斯摩棱斯克省。十月革命後不久,奧列格的父親參加紅軍,1919年在內戰期間不幸陣亡,當時奧列格年僅4歲,後隨母親生活,經常搬家[1]。1931年畢業於斯拉維揚斯克中學。1933年入機械廠車間工作,任共青團支部書記。
1935年加入蘇聯紅軍,進入薩拉托夫坦克學校,接受T-26和BT坦克訓練[2]。1938年10月後,歷任列寧格勒軍區獨立輕型坦克第11旅訓練排排長、副連長。1939年10月,任獨立輕型坦克第35旅第112營副參謀長,參加蘇芬戰爭,獲紅星勳章1枚[1]。1940年9月,任某坦克訓練連連長。1941年1月,任獨立輕型坦克第35旅司令部作戰科副科長。同年4月,任基輔特別軍區坦克第43師司令部作戰科副科長。同年加入聯共(布)。
戰時
[編輯]1941年6月蘇德戰爭爆發後赴前線,先後在西南方面軍、史達林格勒方面軍、頓河方面軍、西部方面軍和白俄羅斯第三方面軍作戰。
1941年9月,任西南方面軍坦克第10旅司令部助理偵察參謀。1942年4月,任副偵察參謀。1942年8月轉至史達林格勒方面軍,任旅參謀長。在烏克蘭的杜布諾、盧茨克和布羅迪與敵軍展開大規模坦克會戰。同時參加基輔和蘇梅-哈爾科夫保衛戰以及史達林格勒戰役[2]。
1942年12月轉至頓河方面軍,任副旅長。因戰役損失,坦克第10旅在坦波夫進行修整改組。1943年3月,任獨立坦克第119團團長[1]。參加斯摩棱斯克戰役,同年8月解放葉利尼亞(葉利尼亞-多羅戈布日戰役)。同年12月,任近衛坦克第4旅旅長,參加白俄羅斯戰役。1944年6月,轉至白俄羅斯第三方面軍。1944年7月2日率領近衛坦克第4旅攻破敵軍在戈羅季謝的防線,3日凌晨3時成功攻入並解放明斯克。1944年7月4日獲蘇聯英雄榮譽稱號[3]。隨後率旅成功強渡別列津納河和尼曼河,與其他兵團共同解放考那斯。突破了敵在東普魯士的堅固防禦。1944年下半年至1945年初,參加貢賓嫩-戈烏達普和東普魯士的軍事進攻行動[1]。
1945年2月,任白俄羅斯第三方面軍近衛裝甲第2旅旅長。1945年3月進入紅軍裝甲坦克和機械化兵軍事學院學習,1945年5月轉入伏羅希洛夫高等軍事學院,同年12月畢業。
戰後
[編輯]1946年5月,任列寧格勒軍區近衛坦克第2師參謀長。1947年9月,任蘇軍駐德集群近衛坦克第12師參謀長。1948年12月進入伏羅希洛夫高等軍事學院深造。1951年畢業後,任蘇軍北方集群近衛機械化步兵第26師師長(駐波蘭)。1954年5月,任白俄羅斯軍區機械化第7集團軍裝甲坦克兵副主任。同年8月,任敖德薩軍區近衛步兵第24軍軍長。
1956年11月至1958年5月,在伏羅希洛夫高等軍事學院作戰系任教。1958年6月,任北部軍區合成第6集團軍司令。1964年6月,任遠東軍區第一副司令,1967年5月升任司令。
1960年代末的中蘇交惡時期,洛西克指揮蘇軍在遠東海岸進行實戰演習[4],1969年3月參與珍寶島武裝衝突。
1969年5月,調任馬利諾夫斯基裝甲兵學院院長,1972年晉升教授,1975年4月29日晉升裝甲兵元帥。在他的領導下,該學院成立指揮與控制系,並將計算機以及其他新型技術應用至作戰訓練。他力所能及的幫助學員和幹部消除理論與實踐之間的鴻溝[1]。
1987年1月轉入蘇聯國防部總監察組,任監察員兼軍事顧問。1992年5月退役。
榮譽
[編輯]獲列寧勳章2枚,紅旗勳章4枚,3級蘇沃洛夫勳章1枚,紅星勳章2枚,一級衛國戰爭勳章2枚,二級在蘇聯武裝力量中為祖國服務勳章1枚,獎章多枚[6]。
軍階
[編輯]家庭
[編輯]妻子:加林娜·達維多夫娜·洛西克(1917年6月26日-1993年1月21日),育有2兒(尤里、亞歷山大)1女(塔季揚娜)。
參考資料
[編輯]- ^ 1.0 1.1 1.2 1.3 1.4 Лариса Кучерова. Свет звезды маршала Лосика. Красная Звезда. 2010-05-08 [2020-07-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3-20) (俄語).
- ^ 2.0 2.1 Александр Бондаренко. Маршал бронетанковых войск Олег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 Лосик: «На Т-34 мы побеждали и «Пантер», и «Тигров». Красная звезда. 2005-12-03 [2020-07-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俄語).
- ^ Новые улицы назвали в честь героев войны, хутора и деревни. Комсомольская правда. 2014-08-08 [2020-07-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03) (俄語).
- ^ 警告苏修叛徒集团. 人民日報. 1969-01-23: 5.
- ^ 洛西克之墓. 莫斯科墓葬. [2020-07-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04).
- ^ Олег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 Лосик. Биография. РИА Новости. 2012-08-20 [2020-07-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04) (俄語).
外部連結
[編輯]- 蘇聯英雄
- 四級祖國功勳勳章獲得者
- 朱可夫勳章獲得者
- 軍功勳章獲得者 (俄羅斯聯邦)
- 榮譽勳章獲得者 (俄羅斯聯邦)
- 列寧勳章獲得者
- 十月革命勳章獲得者
- 紅旗勳章獲得者
- 三級蘇沃洛夫勳章獲得者
- 一級衛國戰爭勳章獲得者
- 紅星勳章獲得者
- 二級在蘇聯武裝力量中為祖國服務勳章獲得者
- 三級在蘇聯武裝力量中為祖國服務勳章獲得者
- 戰功獎章獲得者
- 守衛蘇聯國界有功獎章獲得者
- 保衛史達林格勒獎章獲得者
- 保衛基輔獎章獲得者
- 1941-1945年偉大衛國戰爭戰勝德國獎章獲得者
- 攻克柯尼斯堡獎章獲得者
- 蘇聯武裝力量老兵獎章獲得者
- 開墾處女地獎章獲得者
- 蘇維埃陸軍海軍三十周年獎章獲得者
- 蘇聯武裝力量四十周年獎章獲得者
- 蘇聯武裝力量七十周年獎章獲得者
- 指揮官十字級波蘭復興勳章獲得者
- 1915年出生
- 2012年逝世
- 斯摩棱斯克省人
- 蘇聯元帥
- 蘇聯共產黨黨員
- 遠東軍區司令員
- 冬季戰爭人物
- 蘇聯第二次世界大戰軍事人物
- 蘇聯總參軍事學院校友
- 蘇共二十二大代表
- 蘇共二十四大代表
- 安葬於特羅耶庫羅夫公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