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英僑
上海英僑是上海1843年開埠後最早進入的一批外僑,在此後一個世紀中,他們在上海的各國僑民中始終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是在商界占據主導地位。作為上海公共租界的開闢國僑民,英籍董事一直占有工部局董事會的多數席位,居於主導地位。
上海英僑們自稱「Shanghailander」。他們大致可以包括四類:商人、傳教士、官員和居留者,其中最後一類人數最多,包括洋行、工部局職員、巡捕等,多數來自英國中下階層,在中國可以得到比在英國更理想的職位,例如寬敞的住房和僕人[1]。
在上海開業的英國大公司,貿易包括怡和洋行、太古洋行、寶順洋行,金融業包括滙豐銀行、麥加利銀行、有利銀行,建築事務所包括公和洋行(Palmer and Turner)、德和洋行(Lester,Johnson&Morriss)、通和洋行(Atkinson&Dallas),房地產業包括業廣地產公司(Shanghai Land Investment Company),報業包括《字林西報》、《上海泰晤士報》,零售商業方面也有惠羅公司(Whiteaway laidlaw)、福利公司(Messrs.Hall and Holtz)、匯司洋行(Weeks and Company)和泰興洋行(Lane Crawford),它們都匯集在東段四川路口附近,稱為早期四大公司。這些機構大多集中於公共租界中區東到外灘,西到河南路的區域。
上海英僑保持了印度時期的傳統,始終保持與其他國籍,尤其是亞洲人的距離,沒有社交往來。除了傳教士以外,其他英僑均不學習漢語,堅持只使用英語,只吃英國食品。上海英僑極其注重衣著的整潔,男士們隨時注意「從喉結到膝蓋都不應裸露在外」[2]。上海英僑普遍極為重視不與外族通婚,尤其是中國人、日本人和俄國人,對下層男性略為寬鬆,對女性的禁忌則極為嚴格[3]。
上海英僑曾是上海人數最多的一批僑民。上海開埠初期,外國僑民共有約300人,其中絕大部分是英國人。1865年,住在上海公共租界的英國僑民達到1372人,占各國僑民總數的60%。太平天國戰爭結束以後,上海的房地產業降溫,英僑人數下降到1870年的894人。不久又逐漸恢復,1935年,住在上海公共租界的英國僑民達到6221人。
上海英僑的業餘生活,常在上海總會(位於外灘3號)、鄉下總會(位於靜安寺路)和跑馬總會度過。其中上海總會檔次最高。
上海英僑中,多數信奉英國國教聖公會,他們在中區江西路九江路口建有上海聖三一堂,而不奉國教的其他教派則在南蘇州路圓明園路口建造了新天安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