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阿米斯克蟲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阿米斯克蟲
化石時期:寒武紀第三期至烏溜期
來自伯吉斯頁岩的箭型阿米克斯蟲(Amiskwia sagittiformis)化石標本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毛顎動物門 Chaetognatha
綱: 古箭蟲綱 Archisagittoidea
科: 阿米斯克蟲科 Amiskwiidae
屬: 阿米斯克蟲 Amiskwia
Walcott, 1911
模式種
Amiskwia sagittiformis
Walcott, 1911
物種
  • 箭型阿米斯克蟲 A. sagittiformis Walcott, 1911
  • '中華阿米斯克蟲 A. sinica Luo & Hu, 2002

阿米斯克蟲學名Amiskwia)是一種動物,發現於寒武紀中期,在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的伯吉斯頁岩和中國雲南省澄江生物群都有化石出土。它目前被解釋為是毛顎動物的成員[1]

詞源學

[編輯]

具有箭型阿米斯克蟲(Amiskwia sagittiformis)和中華阿米斯克蟲(Amiskwia sinica)兩種。

屬名Amiskwia源自克里語amiskwi,意思是「河狸的尾巴」,故常常被稱為「河狸蟲」。模式種的種加詞來自於拉丁語的sagitta (「箭頭」)和formis (「形」),指的是阿米斯克蟲標本的總體外觀。另一物種A. sinica的「Sinica」是指該物種起源於中國。

描述

[編輯]
如圖,顯示口中顎齒和口板的排列 (a) 腹口板 (b) 和顎 (c) 的形態,與顎口動物的同源結構 (d,e) 進行比較,以及阿米斯克蟲的復原圖(g) 。

已知的阿米斯克蟲標本長度為7.3~31.3mm,寬度為0.5~5.5mm。身體較為扁平。頭部正中間有一對觸手向前伸出。這一對觸手的基部較為粗壯,隨着向末端延伸而不斷變細。阿米斯克蟲的軀幹兩側有一對側鰭,占體長約三分之一。軀幹末端有一個平坦的尾鰭,近乎圓形,與河狸尾巴較為相似——這也是它們屬名的來源[1]

阿米斯克蟲的消化管是直的,從嘴一直延伸到肛門,它的肛門位於身體腹側靠近尾鰭的地方。口內有一對半圓形結構,叫做「顎齒」——一對顎齒構成了顎。每個顎齒都帶有8-10個圓錐形尖刺,這些尖刺由內向外逐漸變大。口腔中還存在另外兩個結構,稱為「背口板」和「腹口板「[1]

生態學

[編輯]

阿米斯克蟲很可能是一種自游生物,它們可能是捕食者,也可能食腐[1]

研究歷史

[編輯]

阿米斯克蟲最初是由古生物學家Charles Walcott所分類的。Walcott認為他在化石的口部附近看到了三跟口刺,因此將它歸類為毛顎蟲(即箭蟲)。然而,阿米斯克蟲似乎缺乏其他伯吉斯化石箭蟲特有的抓握刺和顎齒。於是,之後的科學家提出:阿米斯克蟲可能與紐蟲有密切關係,但證據有些不足[2]

20世紀70年代,當Conway Morris重新審視伯吉斯頁岩的動物群時,他把阿米斯克蟲描述為一個未知類中,唯一已知的物種——這是因為它的口部附近具有兩個觸手,而不是現在我們熟知的紐形動物特有的單個觸手。 (事實上,紐形動物也是一對觸手而不是單個,Morris很可能是把紐形動物可外翻的「長鼻」結構當作了觸手——這個結構通常是遠洋紐形動物形成化石的部分)[2]

Butterfield從化石的外觀暗示:阿米斯克蟲的體表可能缺乏角質層[3]:雖然紐蟲也是如此,但紐形動物沒有體腔,因此形成化石基本上不太可能。隨後,他指出:毛顎動物沒有角質層結構。並且,他預計阿米斯克蟲會有牙齒,但是當時並沒有發現。不過,鑑於與之類似的諸如威瓦亞蟲的化石僅在10%的情況下類似結構,而奇蝦類的口錐經常與軀體分離。因此,阿米斯克蟲化石中牙齒結構缺失很可能是因為後天埋藏導致的,而不能說明它們在生活的時候就是這樣。沒有刺可能僅僅意味着這些化石代表了年輕的生物體,抑或許意味着毛顎動物的演化有幼態延續的因素[4]

2019年發表的兩項研究對於阿米斯克蟲進行了重新描述Vinther 和 Parry再次將它置於毛顎動物門中,並認為它們屬於毛顎動物干群[5],而 Caron 和 Cheung認為:它們僅僅屬於有顎動物(Gnathifera),因為該生物的嘴中存在頜狀的顎和口板。而它在這個類群中的精準譜系則很難確定。他們認為,如果要強行將阿米斯克蟲放在現生門類中,那麼顎口動物門是最為合適的[1]。2022年的一項研究,支持了毛顎動物干群的解釋,這說明頜狀顎的結構毛顎動物的祖先中,就已經丟失了[6]。2024年的一項研究再次支持了阿米斯克蟲位於毛顎動物門的假說[7]

參考文獻

[編輯]
  1. ^ 1.0 1.1 1.2 1.3 1.4 Caron, Jean-Bernard; Cheung, Brittany. Amiskwia is a large Cambrian gnathiferan with complex gnathostomulid-like jaws. Communications Biology. 2019, 2: 164. PMC 6499802可免費查閱. PMID 31069273. doi:10.1038/s42003-019-0388-4. 
  2. ^ 2.0 2.1 Conway Morris, S. A redescription of the Middle Cambrian worm Amiskwia sagittiformis Walcott from the Burgess Shale of British Columbia. Paläontologische Zeitschrift. 1977, 51 (3–4): 271–287. ISSN 0031-0220. S2CID 84554285. doi:10.1007/BF02986576. 
  3. ^ Butterfield, N. J. Organic Preservation of Non-Mineralizing Organisms and the Taphonomy of the Burgess Shale. Paleobiology. 1 July 1990, 16 (3): 247–399. Bibcode:1990Pbio...16..272B. ISSN 0094-8373. JSTOR 2400788. S2CID 133486523. doi:10.1017/s0094837300009994. 
  4. ^ Kasatkina, A. P. 1982. Ŝetinkočelustnyje morej SSSR i sopredel'nyh vod. 136 pp. Nauka, Leningrad.
  5. ^ Vinther, Jakob; Parry, Luke A. Bilateral Jaw Elements in Amiskwia sagittiformis Bridge the Morphological Gap between Gnathiferans and Chaetognaths. Current Biology. March 2019, 29 (5): 881–888.e1. PMID 30799238. S2CID 72332845. doi:10.1016/j.cub.2019.01.052可免費查閱. hdl:1983/51b1b6c1-0220-4469-977f-480e847a9101可免費查閱 (英語). 
  6. ^ Bekkouche, Nicolas; Gąsiorowski, Ludwik. Careful amendment of morphological data sets improves phylogenetic frameworks: re-evaluating placement of the fossil Amiskwia sagittiformis. Journal of Systematic Palaeontology. 2022-12-31, 20 (1): 2109217 [2024-01-05]. ISSN 1477-2019. S2CID 252747552. doi:10.1080/14772019.2022.21092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1-05) (英語). 
  7. ^ Park, Tae-Yoon S.; Nielsen, Morten Lunde; Parry, Luke A.; Sørensen, Martin Vinther; Lee, Mirinae; Kihm, Ji-Hoon; Ahn, Inhye; Park, Changkun; de Vivo, Giacinto; Smith, M. Paul; Harper, David A. T. A giant stem-group chaetognath. Science Advances. 2024-01-05, 10 (1) [2024-01-05]. ISSN 2375-2548. doi:10.1126/sciadv.adi667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3-29) (英語).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