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
34°36′S 58°23′W / 34.600°S 58.383°W
阿根廷共和國[a] República Argentina(西班牙文) | |
---|---|
格言:「在聯合和自由中」 "En unión y libertad"(西班牙語) | |
國歌:《阿根廷國歌》 Himno Nacional Argentino(西班牙文) | |
Sol de Mayo(西班牙語) 五月豔陽 | |
首都 暨最大城市 | 布宜諾斯艾利斯 |
官方語言 | 西班牙語[b] |
族群 | |
宗教 (2019年)[6] | |
政治體制 | 三權分立 聯邦制 總統制 自由民主制 共和立憲制 代議民主制 |
法律體系 | 歐陸法系[e] |
國家憲法 | 《阿根廷憲法》[7] |
政府 | 共和立憲制 |
• 總統 | 哈維爾·米萊 |
維多利亞·比利亞魯埃爾 | |
• 眾議院議長 | 塞西莉亞·莫羅 |
• 最高法院 | 卡洛斯·羅森克蘭茨 |
成立 | |
1810年5月25日 | |
• 正式成立 | 1816年7月9日 |
面積 | |
• 總計 | 2,780,400平方公里[f](第8名) |
• 水域率 | 1.57% |
人口 | |
• 2022年估計 | 47,327,407[9](第31名) |
• 密度 | 14.4/平方公里(第212名) |
GDP(PPP) | 2022年估計 |
• 總計 | 11,955.81億美元[10](第26名) |
• 人均 | 25,822美元[10](第59名) |
GDP(國際匯率) | 2022年估計 |
• 總計 | 5,642.77億美元[10](第21名) |
• 人均 | 12,187美元[10](第49名) |
貨幣 | 阿根廷披索(ARS) |
時區 | UTC-3(阿根廷時區) |
• 曆法 | 公曆 |
行駛方位 | 靠右行駛[g] |
電話區號 | +54 |
ISO 3166碼 | ARG |
主要節日 | 獨立日、國家日、聖誕節、元旦、聖周末[i]等 |
家用電源電壓 | 220 V |
家用插座標準 | C、I |
家用電源頻率 | 50 Hz |
中央銀行 | 阿根廷共和國中央銀行 |
人類發展指數 | ▲0.830[11](第48名) |
堅尼系數 | ▼0.46[12](中,2017年) |
國家象徵 | 荷西·德·聖馬丁、五月太陽、天藍色、雞冠刺桐、棕灶鳥 |
地理最高點 | 阿空加瓜山(屬安第斯山脈,海拔6,960米) |
最長河流 | 巴拉那河 |
最大湖泊 | 奇基塔湖[13] |
海岸線 | 4,989公里 |
互聯網頂級域 | .ar |
阿根廷共和國(西班牙語:República Argentina),通稱阿根廷(西班牙語:Argentina),是位於南美洲南部的主權國家。由23個省和布宜諾斯艾利斯自治市組成的聯邦共和國,佔有南錐體的大部分,北鄰玻利維亞與巴拉圭,東北與巴西接壤,東臨烏拉圭與南大西洋,西接智利,南瀕戴基海峽。領土面積達2,780,400平方公里,位居世界第八,美洲第四,拉丁美洲第二,西班牙語諸國之首,橫跨多個氣候帶。阿根廷主張對南極洲的一部分、福克蘭群島(阿根廷稱馬爾維納斯群島)、南喬治亞島和南桑威奇群島擁有主權。
在文化上阿根廷呈現深度歐化,例如首都文化幾乎是歐洲城市文化的延伸。[14]而社會素質、教育文化、市場經濟與法規上的發達,使阿根廷今日在民主和人權上有很大發展,也是南美唯一掌握人造衛星操作技術的國家。長久以來,阿根廷是一個中等強國[15][16]和拉丁美洲的地域大國,[17][18][19][20][21][22]它也是聯合國、世界銀行集團、世界貿易組織、南方共同市場、南美洲國家聯盟、拉美及加勒比國家共同體和伊比利亞美洲國家組織的創始國。作為一個傳統農業大國和新興市場國家,[23]阿根廷是20國集團成員和拉美第三大經濟體。以購買力平價來計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處於中高水平,與智利和烏拉圭同屬拉美第一集團,與東南歐相同,人類發展指數處於極高級。收入不平等程度雖高,但低於拉美國家平均水平。
這一地區已知最早的人類活動發生在舊石器時代。[24]西班牙殖民始於1512年。[25]在1810年至1825年的獨立戰爭中,阿根廷以拉布拉他聯合省的國名於1816年發表《獨立宣言》,繼承了原西班牙拉布拉他總督轄區的大部分地區,在之後與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戰爭中,聯合省政府繼而失去烏拉圭、玻利維亞和秘魯等地區。其後經過多年的內戰最終在1861年,布宜諾斯艾利斯邦擊敗了邦聯政府,與當時其它八個省重新統一為阿根廷共和國。[26]至此,大規模的歐洲移民潮架起了阿根廷與歐洲之橋,無與倫比的發展使阿根廷於20世紀早期躋身世界第七富國。然而在1930年代軍事政變以後,政局不穩和周期性經濟危機使其陷入衰退。[27]1945年後發展的貝隆主義至今仍然影響阿根廷政治。
國名
[編輯]「阿根廷」這一名稱由拉丁語中的「白銀」(argentum)加上陰性指小詞綴而成,首次書面使用可追溯至馬丁·德爾巴爾科·森特內拉1602年的詩作《阿根廷與拉布拉他河的征服》。[28]這個名稱源自拉布拉他河(西班牙文:Río de la Plata,意為銀之河)的名稱。胡安·迪亞斯·德索利斯一行踏上這片土地時,遇到了佩戴銀飾的當地查魯阿人,他們相信傳說中的銀山就在河的上游,便由此命名。西班牙王國給出的正式名稱是拉布拉他總督轄區,獨立之初的國名為拉布拉他河聯合省(西班牙語:Provincias Unidas del Río de la Plata),但阿根廷一名在18世紀就早已廣為使用。
1826年憲法首次將阿根廷共和國這一名稱應用於法律文書。[29]「阿根廷邦聯」(西班牙語:Confederación Argentina)一名也很常用,並出現在1853年阿根廷憲法中。[30]1860年,阿根廷國名由總統令確定為「阿根廷共和國」(西班牙語:República Argentina),同年憲法修正案規定,1810年以來的所有國名合法有效。[31][j]因「Argentina/-o」一詞普遍被當作形容詞使用,所以在國內,普遍使用「El País」或「El Estado」(兩者都是西班牙語的「我國」之意)來表示阿根廷,在國外則使用「La Nación Argentina」(阿根廷)或「República Argentina」(阿根廷共和國)。
歷史
[編輯]前哥倫布時代
[編輯]早在舊石器時代、中石器時代和新石器時代,阿根廷就有了已知最早的人類活動痕跡。[24]在歐洲殖民者登陸以前,這片地廣人稀的土地上有着社會形態各異的文化,[32]可分為三大類:[33]未掌握陶器製作技術的狩獵採集族群,如最南端的瑟爾科南人和亞干人。進步的獵人和食物採集者,如中東部的普埃爾切人、克蘭迪人和山地居民,以及南部的特維爾切人,他們都被由智利擴張而至的馬普切人征服了。[34]科姆人和維奇人生活在北部。懂得製陶的農民,東北部的查魯阿人、米努阿內人和瓜拉尼人以刀耕火種的半定居方式生活;[32]西北部的定居者迪亞吉塔人有着貿易文化,於1480年前後被印加帝國征服;托科諾特人和科梅欽貢人居住於中部,中西部的瓦爾佩人以大羊駝為家畜,受到印加人的強烈影響。[32]
西班牙殖民時代
[編輯]1502年,航海家亞美利哥·維斯普奇一行成為首次抵達此地的歐洲人。西班牙航海家胡安·迪亞斯·德索利斯和塞巴斯提安·卡伯特分別於1516年和1526年到訪。[25]1536年,佩德羅·德門多薩在布宜諾斯艾利斯一帶建立了小型定居點,後於1541年在土著居民的抵抗中放棄。[35]
進一步的殖民努力來自巴拉圭、秘魯和智利。[36]弗朗西斯科·德阿吉雷建立了聖地牙哥-德爾埃斯特羅。隆德雷斯建於1558年,門多薩建於1561年,聖胡安建於1562年,聖米格爾-德圖庫曼建於1565年,[37]胡安·德·加雷於1573年建立了聖達菲,同年赫羅尼莫·路易斯·德卡夫雷拉建立了哥多華。[38]1580年加雷南下,重建了布宜諾斯艾利斯。[39]1596年,聖路易斯始建。[37]
相比於玻利維亞和秘魯的真金、白銀,阿根廷境內的經濟潛力並不為西班牙帝國重視。因此,在1776年以布宜諾斯艾利斯為首府的拉布拉他總督轄區建立之前,它一直是秘魯總督區的一部分。[40]
在布宜諾斯艾利斯於1806年和1807年擊退兩次英軍入侵之時,啟蒙運動思想的傳入和資產階級革命先例已經醞釀出對君主專制統治的批判,拿破崙入侵西班牙的半島戰爭,使阿根廷乃至整個西班牙美洲的獨立運動支持者們看到了機會。[41]
獨立和內戰
[編輯]阿根廷開始了取代總督轄區的過程。[42][43][44]在1810年5月25日,第一屆國民大會取代了西斯內羅斯總督。新的布宜諾斯艾利斯政府由當地人組成。[41]在獨立戰爭期間的第一場衝突中,它粉碎了保皇派在哥多華的反革命行動,[45]但在東岸 (南美)、上秘魯和巴拉圭遭遇失敗,這些地方後來成為獨立國家。[46]
革命者分裂為敵對的集權派和聯邦派,它們的爭鬥成了阿根廷獨立初期的主題。[47]1813年議會任命格瓦西奧·安東尼奧·德·波薩達斯為阿根廷首任最高指揮。[47]1816年,圖庫曼議會通過了《獨立宣言》,拉布拉他聯合省成立。[47]一年後,馬丁·米格爾·古埃梅斯消滅了北方的保皇派。荷西·德·聖馬丁將軍跨越安第斯山脈,保衛了智利的獨立。之後他的軍隊打下了西班牙在利馬的據點,宣告了秘魯的獨立。[48]1819年布宜諾斯艾利斯制定了的中央集權制憲法很快被聯邦派廢除。[49]
1820年,集權派與聯邦派之間的西佩達之戰以最高指揮結束統治告終。1826年,布宜諾斯艾利斯制定了另一部中央集權憲法,並任命貝納迪諾·里瓦達維亞為這個國家的首任總統。內陸省份很快起兵反抗,迫使他辭職並放棄憲法。[50]兩派間內戰重燃。佔了上風的聯邦派於1831年建立了阿根廷邦聯,由胡安·曼努爾·德·羅薩斯領導。他發動討伐印第安人的荒漠遠征,強化了大土地所有制,並以鐵腕統治鎮壓集權派。他的貿易保護政策激怒了英、法等國和內陸省份,[51]使阿根廷先後遭遇了法國封鎖和英法聯合封鎖。[52]1852年,另一位強大的軍事領袖胡斯托·荷西·德·烏爾基薩推翻他成為總統,並以1853年憲法確立了自由主義和聯邦制。壟斷地位遭到破壞的布宜諾斯艾利斯脫離邦聯,直到1859年戰敗。[53]
現代國家的興起
[編輯]在1861年的帕翁戰役中擊敗烏爾基薩後,巴托洛梅·米特雷確立了其在布宜諾斯艾利斯的地位,並當選為國家重新統一後的首任總統。他同他的繼任者多明哥·福斯蒂諾·薩米恩托和尼古拉斯·阿維拉達建立了現代阿根廷國家的基礎。[54]1864年,阿根廷參加了三國同盟戰爭,獲得原巴拉圭領土的一部分。[55]第二次荒漠遠征將原住民當作發展的障礙予以清除,使阿根廷搶先征服了巴塔哥尼亞。[56]
從1880年上任的胡利奧·阿根蒂諾·羅卡開始,經濟自由政策得到連續十屆聯邦政府的加強,政策激勵下的歐洲入境移民潮重塑了阿根廷社會和經濟的面貌。1870年到1910年,移民潮和死亡率的降低使人口數量擴大到了原來的五倍,經濟規模擴大到了原來的十五倍;[57]鐵路里程從503公里陡增至31,104公里;[58]小麥年出口從10萬噸增至250萬噸,冷藏船的應用使牛肉年出口從2.5萬噸增至36.5萬噸,[59]令阿根廷躋身於世界出口五強之列;[60]歸功於世俗的免費公共義務教育系統,識字率從22%激增至65%,比大多數拉美國家五十年後的水平還高。[60]1908年,阿根廷人均收入超越德國、加拿大和荷蘭,全球排名第七。[61]布宜諾斯艾利斯也從「大農村」轉身成為國際化的「南美巴黎」。[62]
然而,自然的饋贈長久地掩蓋了問題。[63]大地主寡頭壟斷了廣袤的土地,使阿根廷的財富集中現象比美國嚴重得多,也使其在單一出口的老路上越走越遠,偏離了工業化道路,而經濟從屬於英國的局面也在持續。[64]在新興中產階層反對寡頭統治集團,要求政治民主的呼聲中,1891年,激進公民聯盟(激進黨)成立了。武裝起義的威脅促使保守派總統羅克·薩恩斯·佩尼亞於1912年制定了普通男性無記名投票法。於是激進黨領袖伊波利托·伊里戈延得以於1916年當選總統。他推行社會經濟改革,將家庭農場主和小型企業納入援助範圍。阿根廷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保持中立,然而在伊波利托·伊里戈延的第二次統治中,阿根廷未能躲過全球大蕭條帶來的農產滯銷。[65]
首次軍政府時期:1930年—1946年
[編輯]1930年,荷西·費利克斯·烏里武魯在軍事政變中推翻了對大蕭條束手無策的伊里戈延,標誌着把國家推向衰落的政治、經濟失穩的開始。[27]
兩年後,烏里武魯的法西斯體制失敗,阿古斯丁·佩德羅·胡斯托上台,過去的寡頭政治與選舉舞弊死灰復燃。他同英國簽訂了有爭議的條約,以維護英帝國特權為條件繼續向其出口牛肉。[66]迫於時局,進口替代工業開始起步。[67]阿根廷在二戰中是個親軸心國的中立國,直到二戰在歐洲結束前一個月才向軸心國宣戰。[68]由於在工人中聲望頗高,在1943年的政變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的福利部長胡安·貝隆遭到罷免和監禁,隨即,大規模群眾示威迫使他於獲釋。1945年10月17日,他組建工黨,贏得了1946年的選舉。[69]
貝隆時代和軍政府交替:1946年—1983年
[編輯]貝隆創造了被稱為「貝隆主義」的左翼政治理念,並以此為宗旨創立了正義黨。他將關鍵的工業與公共設施收歸國有,提升了工資與工作環境,還清所有外債,並幾乎實現了充分就業。他的妻子愛娃·貝隆發揮了核心的政治作用。1947年,她推動國會授予女性參政權,[70]並為弱勢群體帶去空前的社會救濟。[71]1952年,她的早逝令視她為救星和偶像的無數國民為之哭泣。1951年,貝隆順利獲得連任,然而社會褔利的超支很快耗盡了二戰帶來的巨額外匯。經濟下滑、腐敗盛行、夫人光環的褪去,加上離婚法通過造成的其與天主教會之間的矛盾,使之逐漸失去執政基礎。1955年,海軍在刺殺總統的起事中轟炸了五月廣場,幾個月後,在軍方政變中,貝隆被迫下台,流亡西班牙。[72]
新任國家領導人佩德羅·尤金尼奧·阿蘭布魯主張「反貝隆主義」,並通過1956年第4161號法令宣佈正義黨違法,同時禁止相關示威活動,貝隆主義支持者有組織地轉入地下。其後激進黨的阿圖羅·弗隆迪西贏得了之後的總統大選。[73]他採取部分私有化和鼓勵投資等措施,實現能源與工業自給自足,扭轉了積重難返的貿易逆差,並解除了對正義黨的黨禁。正義黨的復甦令軍方不滿,使其也因軍方壓力而被迫下台。[74]參議院臨時議長荷西·瑪利亞·基多按照憲法繼任權成為臨時總統,正義黨(貝隆主義)再度被禁止。1963年當選的阿圖羅·伊利亞引領國家實現了全方位發展,但他將貝隆主義合法化的嘗試失敗,謀求軍政府無限期統治的胡安·卡洛斯·翁加尼亞領導「阿根廷革命」,將他推翻。[75]
翁加尼亞關閉國會,取締所有政黨,解散了學生會和工會。群眾的不滿導致哥多華和羅薩里奧發生了兩場大規模抗議。城市游擊隊組織「蒙東內羅斯」綁架並謀殺了阿蘭布魯。[76]亞歷杭德羅·阿古斯丁·拉努塞將軍為緩和局勢,讓胡安·貝隆的鐵杆心腹埃克托爾·荷西·坎波拉成為總統候選人,坎波拉於1973年3月獲選後為被定罪的游擊隊員頒佈特赦,並為貝隆從西班牙回歸鋪平了道路。[77]
貝隆回國當天,右派工會領導人與蒙托內羅斯左派青年之間的貝隆黨派系矛盾導致了埃塞薩屠殺的發生。坎波拉辭職讓路後,貝隆於1973年9月再次當選總統。他將蒙托內羅斯驅逐出黨,[78]使之再度成為秘密組織。為反抗該組織和人民革命軍,荷西·羅培茲·雷加組建了阿根廷反共聯盟。1974年貝隆病逝,他的第三位夫人伊莎貝爾由副總統接替其職務。她簽署秘密法令鎮壓左翼勢力,[79]遏止人民革命軍在圖庫曼省發動農民暴動的嘗試。[80]次年,在一路惡化的治安和經濟形勢中,[81]缺乏執政經驗的她被豪爾赫·拉斐爾·魏地拉罷黜。「國家重組進程」隨之開始。[82]
在這一進程中,國會被關閉,最高法院法官被免職,政黨和工會遭禁,超過三萬名游擊隊員嫌疑人及其同情者遭受到綁架、酷刑和秘密處決。[83]至1976年底,蒙托內羅斯失去了將近兩千名成員。人民革命軍被徹底打垮。1979年,蒙托內羅斯絕地反擊,旋滅。治安恢復,但軍方導入外資的舉措重創了國內產業。[84]1982年,窮途末路的加爾鐵里軍政府孤注一擲,派兵佔領福克蘭群島,靠引燃民眾的奪島熱望以迴光返照。[85]被引燃的還有福克蘭戰爭。兩個月後,阿根廷敗給英國,軍政府權威掃地,國家就此向民主法治過渡。[86]
民主化時期:1983年至今
[編輯]1983年,激進公民聯盟候選人勞爾·阿方辛當選總統,開始懲處在骯髒戰爭時期犯有反人類罪行的軍人集團,軍事法庭給所有政變領導人下了判決書。但在軍方壓力下,他也制定了停止追究法和義務服從法,停止檢舉指揮系統下層的軍官。[87][88]阿根廷同智利和巴西的關係得到修補,通貨膨脹卻更甚以往,人均收入一跌再跌。社會動盪和遊行抗議迫使阿方辛提前辭職及舉行選舉。[89]貝隆主義的正義黨人卡洛斯·梅內姆在1989年的競選中獲勝,順利完成超過半個世紀以來,第一次和平的政黨輪替。
梅內姆上台後,一改過去正義黨及貝隆主義由政府干預市場的經濟政策,擁抱新自由主義:[90]固定匯率、放開商業管制、實行私有化,並拆除貿易壁壘,暫時重振了經濟。他赦免了阿方辛執政期間獲刑的官員。1994年憲法修正案允許總統連任。好景不長,20世紀末的外國金融危機暴露出匯率缺乏彈性、嚴重依賴外資的弊端,引發了外資撤出、出口崩潰、大量企業破產的危局。[91]費南度·德拉魯阿領導的激進黨在1999年選舉中重奪執政權。[92]
儘管危機開始惡化,德拉魯阿依舊維持梅內姆的經濟計劃,民怨滋生。凍結銀行存款以大規模的資本外逃為回應,產生新的動盪。2001年12月的暴亂迫使德拉魯阿辭職。[93]國會內部選舉並任命愛德華多·杜阿爾德為臨時代理總統,他廢除了梅內姆設立的固定匯率體系。[94]2002年底,危機開始緩解,而兩名抗議者的身亡迫使他提前交權。
在之後提前舉行的總統大選中,由左派貝隆主義正義黨-勝利陣線候選人內斯托爾·基什內爾當選。[95]
在內斯托爾·基什內爾的經濟政策下,[96]經濟危機告終,顯著的財政和貿易盈餘得以實現,在危機中膨脹的貧困階層向中產階層過渡。[97]在他的政策下,阿根廷償清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全部債務,[97]廢除了停止追究法和義務服從法,[98]並恢復對人權紀錄不良的軍官的整肅。面對天文數字的違約債務,政府主導了兩次債務重組。
基什內爾總統沒有尋求連任,轉而支持其妻,第一夫人及參議員克里斯蒂娜參選。克里斯蒂娜於2007年當選總統,[99]並於2011年連任,但經濟蕭條、外匯管制、進口限制、通貨膨脹、腐敗及濫用職權、債務違約、干預司法系統獨立性、內閣官員涉嫌走私毒品、選舉期間捏造選票及賄賂選民[100]並對抗議者暴力鎮壓[101],以及協助掩蓋1994年猶太人文化中心爆炸事件真相的嫌疑,使她及其所屬勝利陣線的支持率下滑至38.41%。
由於執政黨正義黨嚴重的貪污瀆職問題,在2015年10月25日的第一輪總統及下議院選舉中,勝利陣線失去了眾議院中的26個席位,以及6個聯邦省的省長席位。同年11月22日舉行的第二輪總統大選中,反對派領袖、共和黨領導人毛里西奧·馬克里贏得總統大選,此後勝利陣線利用在政府改屆前的時間,於眾議院爭取到法定人數後,在5分鐘內通過了超過100條法律,成為又一醜聞。2015年12月10日午夜0時,克里斯蒂娜任期結束,在其支持者的歡呼聲中,搭乘直升機離開玫瑰宮結束了12年的基什內爾時代,她的支持者組織(La Cámpora)以及她無視憲法和司法系統的作風,讓勝利陣線內部出現了裂痕,並讓她背負上了罵名。多年來備受爭議的正義黨所奉行的左派民粹貝隆主義,也被指責為是「以國家財政支付無收入者以換取選票」的獨裁行為。
毛里西奧·馬克里於2015年12月10日宣誓就職,開啟了阿根廷現代民主的新篇章。在就職前,馬克里許諾將給予司法系統完整的獨立性,因此得到了最高法院法官的一致支持。在其後上任前的準備中,改變了現有內閣設定,拆分經濟和內政部,內閣成員多畢業於國內私立或外國著名大學,並將個人財產交給信託基金並提供透明化信息,以及開始修復被克里斯蒂娜破壞的與各大發達民主國家之間的關係,並主導對貪污「零容忍」的政策,縮減公共開支,裁減在基什內爾時代大量僱傭的公務員,並提升能源及交通費的價格。2016年3月23日凌晨,美國總統巴拉克·歐巴馬抵達阿根廷,開始為期兩天的國事訪問,藉此對馬克里總統表示支持,此舉亦是自1997年之後近20年來時任美國總統對阿根廷的首次官方訪問。4月22日,在參眾兩院的通過下,開始支付給債權人,阿根廷15年來正式脫離債務違約。
2019年,正義黨的艾拔圖·費南狄斯繼任總統,並制定任務解決威脅到17%人口的飢餓加劇問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重新談判毛里西奧·馬克里執政期間雙方簽訂的外債協議、經濟增長的復甦、通過首要目標為公司和民眾債務減少的「緊急團結(solidaridad en la emergencia)」計劃等等。但由於其不信任經濟計劃,以東拼西湊的形式處理經濟問題,在政府赤字岌岌可危的情況下仍執意推出了「橋樑計劃」,加上全球經濟衰減,阿根廷經濟持續衰落,2022年11月的消費者物價指數更高達92.4%年增幅,近40%的阿根廷人生活在貧困之中。[102]
2023年4月,總統艾拔圖·費南狄斯宣佈,他不會在下一屆總統選舉中尋求連任[103]。2023年11月19日選舉的決選投票以自由意志主義局外人哈維爾·米萊以接近56%的選票戰勝執政聯盟候選人塞爾吉奧·馬薩的44%而告終[104] 。2023年12月10日,哈維爾·米萊宣誓就任阿根廷新總統[105]。
地理
[編輯]阿根廷擁有2,780,400平方公里的國土面積,[f]位於南美洲南部,西與智利以安第斯山脈為界,[106]北鄰玻利維亞與巴拉圭,東北與巴西接壤,東臨烏拉圭與南大西洋,[107] 南瀕戴基海峽。[108][109]陸地邊界全長9,376公里,拉布拉他河口與大西洋上的海上邊界全長5,117公里。[107]
阿根廷最高點為門多薩省的阿空加瓜山,海拔6959米,[110]它也是南半球和西半球最高點。[111] 最低點位於聖克魯斯省聖胡利安窪地中的炭湖,低於海平面105米,[110]也是南半球和西半球最低點,世界第七低點。[112]
國土最北端位於胡胡伊省聖胡安格蘭德河與莫西內特河交匯處,最南端是火地省的聖皮奧角;最東端位於東北部米西奧內斯省貝爾納多-德伊里戈延市區,最西端在聖克魯斯省冰川國家公園之內。[107]最大南北距離為3,694公里,緯度範圍為南緯22度至南緯54度,最大東西距離為1,423公里,經度範圍為西經73度至西經53度。[107]
最主要的河流有巴拉那河、烏拉圭河(匯入拉布拉他河)、巴拉圭河、薩拉多河、內格羅河、聖克魯斯河、皮科馬約河、貝爾梅霍河和科羅拉多河。[113]河水最終都歸向阿根廷海,這是一個淺海,處於異常寬闊的阿根廷大陸架之上。[114]影響該水域的兩個主要洋流是巴西暖流和福克蘭寒流。[115]
地區
[編輯]阿根廷分為七個地理區域:[k]
- 西北地區,安第斯高原在此區域的最西部延續,地勢高而崎嶇;[116]中西部乾旱的「前山脈」中佈滿了峽谷溝壑;[117]多山的東部覆蓋着永加斯雲霧森林的延伸部分。[117]
- 美索不達米亞,為巴拉那河與烏拉圭河之間的亞熱帶低地,向南楔入潘帕斯草原,向東北伸入巴拉那高原。[111]
- 大廈谷,屬亞熱帶和熱帶氣候,是一個低洼、平緩的沖積平原,[118]位於美索不達米亞與安第斯山之間。
- 潘佩阿納斯山脈,為中部一系列中等高度的山鏈。[119]
- 庫約,位於國家西部、安第斯山脈東麓,由盆地和山嶺組成。[118]
- 潘帕斯草原,為遼闊、肥沃的沖積平原,由東海岸延展至中部。[120][111]
- 巴塔哥尼亞,為南方一個寬廣的高原,主要由東部乾燥多岩的乾草原、[111]南部濕冷的草原和西部茂密的亞南極森林組成。[121]
氣候
[編輯]除了集中了全國大部分人口的亞熱帶和溫帶地區,阿根廷也有着北端的熱帶氣候[122]和大陸南端的副極地氣候,[120]氣候模式大致遵循地理區域區分:[k]
- 西北地區的氣候多種多樣,雨量由北到南、由東到西遞減:[114]臨近安第斯山的乾旱高原,寒冷而溫差大,夜晚氣溫常降至冰點以下。[114]東部的永加斯位於炎熱潮濕的熱帶。[123]
- 美索不達米亞大部處於亞熱帶,北部為熱帶。氣候由濕熱多雨的北部[124]向溫和而半濕潤的南部過渡。[125]
- 大廈谷具有酷熱的亞熱帶和熱帶氣候,查科省的里瓦達維亞保持着49℃的南美最高氣溫記錄。[126]潮濕的夏季伴隨大量季節性降水,[125]冬季較為乾燥。[127]
- 庫約的氣候大體溫和,山區有着高山氣候,一年中許多時候氣溫低於冰點。[128]
- 潘帕斯草原和潘佩阿納斯山脈氣候溫和,夏季炎熱,風暴多發,冬季涼爽。東部較為濕潤。[129]
- 巴塔哥尼亞的降水量自西向東劇減。[130]此地時常狂風大作。夏季較為溫和,[114]嚴寒的冬季伴隨着大雪和霜凍,[131][114]山區更是如此。丘布特省的薩米恩托鎮保持着-27.22℃的南美最低氣溫記錄。[132]
潘佩羅冷風是一種主要的地方性風,吹越巴塔哥尼亞與潘帕斯草原。在冷鋒過後,暖氣流會在冬季中後期從北方湧來,製造出溫和的天氣。[129]帶雨的東南風通常會緩和寒冷天氣,但也會帶來暴雨、狂濤和沿海的洪水,在晚秋和冬季的中部海岸與拉布拉他河口很常見。[129]佐達風是一種乾熱風,影響庫約和潘帕斯草原中部,在從安第斯山脈六公里高處下沉的過程中失去所有水分。佐達風的陣風風速可高達每小時120公里,可能助燃野火,造成災害。在刮佐達風的六月至十一月,被稱為「白風」的暴風雪常會影響海拔較高地區。[133]
生態
[編輯]阿根廷是生物多樣性大國,[134]擁有種類齊全的海陸生態系統,有記錄動植物物種數相當之大,[134][135]包括9,372種維管植物(數量居世界第24)、[l]1,038種鳥類(世界第14)、[m]375種陸生哺乳動物(世界第12)、338種爬行動物(世界第16)和162種兩棲動物(世界第19)。[135]
其中有529種脊椎動物和至少240種植物為受威脅物種。這主要是由於農業用地佔據自然土地以及森林開伐,也部分歸因於工業化、城市化和越來越多的入侵物種。[134]阿根廷森林覆蓋率呈下降趨勢,2010年為10.7%。[136]
阿根廷也是生物承載力第九大國。[137]截至2013年,該國的自然保護區網絡包括了299個陸地保護區(佔國土面積的6.3%)、[134]21個濕地保護區[138]和11個生物圈保護區,[135]涉及國內24個生態區的大部分。[139]
法律與政治
[編輯]《阿根廷憲法》是國家的最高法,其規定了阿根廷是聯邦共和制和代議民主制國家。[29]政府受憲法規定的三權分立系統約束。政府所在地為布宜諾斯艾利斯市,即憲法中規定由國會指定的首都。[140]普通選舉遵循平等、匿名和強制原則。[141][n]
聯邦政府由三個分支組成:
- 立法機構:兩院制議會由參議院和眾議院組成,負責制定聯邦法律、宣戰、批准條約,並以稅收預算審查權和對政府官員的彈劾權制衡政府。[143]
- 行政機構:總統是阿根廷共和國的國家元首、政府首腦和三軍統帥,可在法案通過兩院後的10個工作日之內將之否決,否則逾期將自動生效;如果法案在兩院皆獲得超過三分之二的贊成票,亦可被強制執行。[147]總統負責任命內閣成員(Ministro)以及其他制定或執行聯邦法律與政策的官員及駐外大使;內閣成員由總統直接任命,由其幕僚長(Jefe de Gabinete)協調工作,其餘官員的任命需經國會投票通過。[148]總統通過民主直接選舉產生,每屆任期四年,可連選連任一次。[149]
- 司法機構:最高法院和下級的聯邦法院負責司法解釋,並推翻經其裁決違憲的法案。[140]司法權獨立於行政權和立法權。最高法院目前由五名大法官組成,人數由國會變更。[150]大法官為終身職位,由總統經參議院批准任命。下級法院法官由地方法官委員會(由法官、律師和專家組成)提名,由總統任命,參議院批准。[151]根據1998年憲法修訂第120條,司法系統下設檢察部(Ministerio Público),將之前的公訴部(Ministerio Público Fiscal)與公設辯護部(Ministerio Público de la Defensa)合併,並保留原劃分。由檢察總長(Procurador General de la Nación)及辯護總長(Defensor General de la Nación)領導,其由總統提名,國會投票通過。因此與美國等其它三權分立國家不同,阿根廷的檢察官屬於司法系統(行政系統下仍有司法部長一職)。
法律
[編輯]阿根廷法律系統屬於歐陸法系。法律系統以阿根廷憲法為根本,分為公法和私法兩大系統;在公法判決中,已有三個聯邦省先後引入陪審制,其餘省份則由三名法官組成,由一名主審,並與其餘兩名共同判決。各個聯邦省根據各自的憲法設立各自的民事和刑事訴訟法典,以及法律執行法典(除首都特區外,其普通司法系統由聯邦司法系統執行)。
憲法
[編輯]阿根廷憲法是在阿根廷現行法律的主要來源之一。它的最初版本寫於1853年的聖達菲制憲大會,部分基礎條文借鑑於美國憲法。隨後於1860年,1866年,1898年,1949年,1957年(主要重置了在1949年進行的修訂)進行修訂,而現行版本是為1994年的修訂版。
行政區劃
[編輯]阿根廷是由23個省和和布宜諾斯艾利斯自治市組成的聯邦。各聯邦省以人口密度為準則,根據行政目的再進行劃分,布宜諾斯艾利斯省分為135縣(Partido),其餘22省則以郡(Departamento)劃分,再各自設立市長(Intendente,亦有地區稱Presidente);各省會依據情況再對地區進行不同的行政區劃。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市下設48個鄰區(Barrio)並在1996年聯邦首都憲法及第1777號修訂案下,將48個鄰區在保留各自劃分的基礎下聯合為15個城區(Comuna)並以數字命名,以此15城區作為首都的最小行政區劃加以管理;設立區委員會(Junta Comunal),由七名委員會成員(Miembro Junta Comunal或Comunero)組成,並由其中一人任主席;其產生於每四年的首都市長選舉,在選舉列表中一同列出。
各省掌握所有未委託聯邦政府行使的權力,[152]必須實行共和政體,不得違反聯邦憲法。[153]除此之外,它們完全自治:它們制訂自己的憲法,[154]自由組織當地政府,[155]且擁有並管理自己的自然資源和財政資源。[156]在阿根廷全部23省及聯邦首都中,布宜諾斯艾利斯省、卡塔馬卡省、科連特斯省、恩特雷里奧斯省、門多薩省、薩爾塔省、聖路易省以及聖達菲省八省擁有兩院制議會,其餘十五省和聯邦首都均為一院制議會。[o][158]
獨立戰爭期間,主要城市及其外圍地區成為各省,但仍受到舊有的地方政務會的干預。最初的十三個省在1920年代的無政府狀態中定型。1834年,胡胡伊脫離薩爾塔省,成為第十四個省。在退出邦聯十年後,布宜諾斯艾利斯接受了阿根廷1853年憲法,並於1880年成為聯邦領土。[159]
1862年的一項法律規定,當時歸聯邦控制但在各省邊界以外的領土為國家領土。1884年,在這些領土上成立了米西奧內斯、福爾摩沙、查科、拉潘帕、內烏肯、里奧內格羅、丘布特、聖克魯斯和火地島等省的政府。[160]1900年,阿根廷在與智利簽訂邊界協議後設立了安第斯國家領地,這片領土於1943年被分入胡胡伊、薩爾塔和卡塔馬卡三省。[159]拉潘帕和查科於1951年建省,米西奧內斯於1953年建省,福爾摩沙、內烏肯、里奧內格羅、丘布特和聖克魯斯於1955年建省。1990年,在最後的國土火地島上成立了火地島、南極與南大西洋諸島省。[159]
選舉
[編輯]普通選舉遵循平等、匿名和強制原則。所有18歲(16歲可以參與選舉,但並不強制)以上、65歲以下在阿根廷國內其歸屬居住地的公民必須參加投票,在海外的阿根廷公民可以憑其意願前往使領館進行投票。目前僅有聯邦首都以及薩爾塔省的本地投票採用電子投票方式。
總統選舉
[編輯]阿根廷總統大選每四年(自2007年起)於十月的最後一個星期天舉行一次。根據1994年憲法修正案,每個政黨的最終候選人在同年八月的全國總統初選(P.A.S.O,全稱Elecciones Primarias, Abiertas, Simultáneas y Obligatorias,意為初步公開同步義務選舉)中決定(初選得票超過1.5%才能進入選舉);如果總統選舉中,第一名候選人未獲得超過45%的有效選票,或未獲得超過40%有效選票並超過第二名候選人10%,將會在十一月的第四個星期天舉行第二輪選舉(Balotaje,源於法語),第二輪選舉僅限於第一輪的前兩名候選人之間。
聯邦地區領導人選舉
[編輯]各個聯邦地區的選舉時間大致與總統選舉時間接近,或同時進行。同樣為義務投票,但根據各聯邦地區當地憲法的不同,只有部分聯邦地區有領導人初選或第二輪投票。
議員選舉
[編輯]阿根廷眾議院的議員人數按照相應聯邦省人口佔全國人口的比例分配,由於人口密集地區每次改選人數較多,因此眾議院選舉採用漢狄法投票按比例選舉;參議員固定為每個聯邦省及聯邦特區3人,每次僅改選一人,因此參議員選舉均採用直接選舉的方式。
外交
[編輯]阿根廷外交政策由總統內閣的外交部執行,由外交部長(Canciller)負責。
作為歷來的中等強國,[15][16]阿根廷外交政策的指導原則是不干預主義、維護人權與自決權、國際主義、裁軍與和平解決衝突。[161][162]阿根廷也是15國集團與20國集團成員國,聯合國、世界銀行集團、世界貿易組織和美洲國家組織創始國之一。2012年,阿根廷再次獲選,得到為期兩年的聯合國安全理事會非常任理事國席位,並持續在海地、塞浦路斯、西撒哈拉和中東參與主要的維和行動。[163]
自2002年起,該國在拉美一體化進程中起到了關鍵作用。作為拉丁美洲[17][164][165][166][167][168]和南錐體[169][170][171]重要的地域大國,阿根廷參與創建了伊比利亞美洲國家組織、拉美及加勒比國家共同體和南美洲國家聯盟,前總統內斯托爾·基什內爾是首任南美洲國家聯盟秘書長。阿根廷是南方共同市場的核心成員,該組織有一些超國家的立法功能。[172]巴西、巴拉圭、烏拉圭和委內瑞拉是組織內的夥伴。
阿根廷主張對南極洲的965,597平方公里區域擁有主權,並擁有該地最早且延續至今的建築,自1904年起,[173]智利和英國的聲索範圍與之重疊,這些主張都不符合1961的南極條約體系,而阿根廷是該條約的簽署國和協商國。南極條約秘書處總部位於布宜諾斯艾利斯。[174]
阿根廷對福克蘭群島(阿根廷稱馬爾維納斯群島)與南喬治亞島和南桑威奇群島等英國管治的海外領土有主權爭議。[175]
軍事
[編輯]總統擁有阿根廷陸海空三軍最高統帥的頭銜,憲法將國防與內部安保系統嚴格區分:[176][177]
- 國防系統為聯邦政府獨家負責,[178]隸屬國防部調度,由陸軍、海軍和空軍組成。[179]國會通過國防委員會負責授權與監督,[180][181]正當防衛是軍隊的基本原則:擊退任何外來軍事侵略以保障人民自由、國家主權與領土完整。[181]它的次要任務是在聯合國框架內履行多國軍事行動、參與國內支援任務、協助友好國家和建立次區域防禦系統。[181]
- 阿根廷實行志願役,服役年齡限制在18歲至24歲之間,無徵兵制,但國家保留徵兵權利。[182]阿根廷軍隊的歷來是區域內裝備最精良的國家之一,管理着自己的武器研究設施、造船廠、軍械庫,以及彈藥、坦克與飛機製造廠。[183]然而1981年後軍事開支逐步下降,2011年國防預算低至國內生產總值的約0.74%,為歷史最低水平,[184]低於拉丁美洲平均水平。
- 國內安保系統由聯邦及其各省政府共同管理。[177]在聯邦一級它由內政部、阿根廷共和國安全部和司法部協調,由國會監督。[177]執行方是聯邦警察、履行海岸巡防隊職責的海岸警衛隊,執行邊境管制任務的國民警衛隊和機場安全警察。[185]各聯邦省擁有其自己的安全部門和警察部門,聯邦首都擁有首都警察,它們會在跨聯邦地區的犯罪事件中與聯邦警察合作。[177]根據憲法,阿根廷軍隊不能在國內進行軍事行動,所以國民警衛隊和海岸警衛隊負責介入國內的嚴重紛爭,如大選的安保工作、鄉間的治安維護和協助各地警察打擊走私、毒品和國內恐怖主義。
- 國家情報系統負責情報工作,主要情報部門為聯邦情報局(Agencia Federal de Inteligencia)(前身為國家情報處(SIDE)後改稱情報秘書處(SI),於2015年1月26日受27,126號法令改組為AFI),直接隸屬於總統,並由其任命的情報局長(Director General de la Agencia Federal de Inteligencia de Argentina)管理;此外,還有如公訴部(Ministerio Público Fiscal)下轄的司法監控局(Dirección de Observaciones Judiciales)、通訊攔截與監聽部(Departamento de Intercepción y Captación de las Comunicaciones),司法與人權部(Ministro de Justicia y Derechos Humanos)下轄的反腐敗辦公室(Oficina Anticorrupción),國防部(Ministerio de Defensa)的國家軍事戰略情報局(Dirección Nacional de Inteligencia Estratégica Militar),安全部(Ministerio de Seguridad)的國家犯罪情報局(Dirección Nacional de Inteligencia Criminal)、國民警衛隊情報處(Inteligencia de la Gendarmería Nacional)等。
經濟
[編輯]阿根廷是拉美第三大經濟體,得益於豐富的自然資源、高文化修養的人民、對外開放政策和多元工業體系。[186]它有着「極高」等級的人類發展指數[11]和較接近發達水平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187]具有規模相當大的國內市場和增長中的高科技產業份額。[23] 2014年阿根廷總出口額為719.35億美元,總進口額為652.49億美元,[188]出口夥伴前五位依次為巴西、歐盟、中國、美國和智利,進口夥伴前五位依次為巴西、歐盟、中國、美國和玻利維亞。[188]
作為一個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大國,[187]阿根廷加入了20國集團。然而,隨着經濟高度增長和嚴重下挫的交替,其跌宕起伏的經濟史中也有着收入分配不均和貧困加劇的問題。20世紀早期,阿根廷一度發展成為世界第七富有的國家。[61]直到20世紀中葉它仍是第十五大經濟體,[61]但不穩定的經濟政策、過低的儲蓄率和落後的國際競爭力將它拖入中高收入國家的行列中。[189]
高通貨膨脹是阿根廷經濟數十年的頑疾。[67]2013年的官方通脹率為10.2%,而民間估計值為25%,引發對於操縱統計數據的輿論熱議。[190][191]收入分配不均問題從2002年起得到改善,位列「中等」級別的堅尼系數低於多數拉美國家,但貧富差距依然明顯。[12]
雖然大部分債務已經得到解決,但在2014年7月31日美國法官判決阿根廷全額償還「禿鷲基金」於2001年阿根廷債務違約後購買的違約債券之後,該國再次遭遇債務危機。[192]而在透明國際2012年度貪污感知指數中,阿根廷在178個國家中位列第102。[193]
工農業
[編輯]2012年,製造業佔國內生產總值的20.3%,為國民經濟中第一大生產部門,[194]與阿根廷農業緊密聯繫,工業品出口的一半與農業有關聯。[194]2011年該國生產增長率為6.5%,[195]工業園區於2013年達到314個,在穩定發展工業園區網絡中,阿根廷已建立起門類較齊全的工業體系。[196][197]
2012年,該國產值領先的行業有食品、飲料與煙草產品加工;機動車及機動車零配件;紡織與製革、煉油與生物柴油;化學與製藥;煉鋼、煉鋁與冶鐵;工農業機械;家用電器與家具;塑料與輪胎;玻璃與水泥,以及記錄與印刷設備等。[194]另外,阿根廷長期以來是葡萄酒全球五大生產國之一。2000年啤酒在產量上超越了葡萄酒,如今年產量接近20億升。[194]
哥多華是阿根廷最大的工業中心,擁有重要的金屬加工業和機動車及其零配件製造業。較次要的工業中心按規模依次有大布宜諾斯艾利斯地區(食品加工、冶金、機動車及機動車零配件、化學與石油化工、耐用消費品、紡織與印刷);羅薩里奧(食品加工、冶金、農業機械、煉油、化學與製革);聖米格爾-德圖庫曼(糖精製); 聖尼古拉斯(煉鋼等冶金業)和烏斯懷亞與布蘭卡港(煉油)。[198]聖達菲省的鋅、銅冶煉與麵粉製造業,門多薩省和內烏肯省的葡萄酒釀造與水果加工業,查科省的紡織與鋸木業和聖克魯斯、薩爾塔、丘布特等省的煉油業也頗為重要。[198]2009年,阿根廷生產電力1,220億千瓦時,其中37%由工業活動消耗。[199]
阿根廷農業偏向資本密集,提供7%的就業崗位。阿根廷素有「糧倉肉庫」之稱,農產品對國內生產總值的貢獻不到一成,但每年為該國賺得外貿收入的一半以上。[200]其中以大豆、小麥和玉米為主的初級農產品佔總出口額的四分之一,加工農產品佔了另外三分之一。[201]據估計有10%至15%的農業用地為外國人所有。[202]
旅遊業
[編輯]阿根廷旅遊業以其文化產品和豐富多樣的自然資源著稱。2010年,該國接待外國遊客528萬人次,為南美洲頭號國際旅遊目的地國,在拉丁美洲僅次於墨西哥。2010年年來自外國遊客的收入達49.3億美元,高於2009年的39.6億美元。[203]阿根廷共有九項世界遺產,其中文化遺產五項,自然遺產四項。[204]
主要旅遊目的地:
- 布宜諾斯艾利斯市,南美洲遊客最多的城市。[205]
- 伊瓜蘇國家公園,世界自然遺產,有壯觀的瀑布群和熱帶叢林景觀。
- 門多薩省,安第斯山脈與主要葡萄酒產區。[206]
- 巴里洛切與拉安戈斯圖拉鎮,拉丁美洲最大的滑雪中心。[207]
- 盧斯阿萊爾塞斯國家公園,位於巴塔哥尼亞中部。
- 冰川國家公園,世界自然遺產。
- 烏斯懷亞,世界上最南端的城市。[208][209]
- 馬德普拉塔,海濱度假勝地。
- 烏瑪瓦卡、卡爾查基山谷、伊魯亞、蒂爾卡拉等地的印加人與殖民地遺蹟。
交通
[編輯]阿根廷建有拉丁美洲最大的鐵路系統,運營線路長達36,966公里,全長約48,000公里。[210]該系統連結了全部23個省和布宜諾斯艾利斯市,以及所有鄰國。[211]四種不兼容的軌距迫使所有的區域間鐵路貨物運輸不得不通過布宜諾斯艾利斯。[211]由於虧損嚴重,該系統從1940年代開始衰退。[211]公路網全長230,604公里,69,412公里的鋪面化公路將布宜諾斯艾利斯與除烏斯懷亞外的所有省會和中等城市聯結在一起。[212]越來越多的高速公路聯通了大部分重要城市,但由於鐵路系統不力,公路運力仍然不足。[211]
水路長約11,000公里,發揮了重要的貨運作用。[213]主要的通航河流為拉布拉他河、巴拉那河、巴拉圭河和烏拉圭河。主要的海港有拉布拉他–恩塞納達、布蘭卡港、馬德普拉塔、克肯–內科切阿、里瓦達維亞海軍準將城、德塞阿多港、馬德林港、烏斯懷亞和西聖安東尼奧。1990年代,位於聖達菲省的新河港區取代布宜諾斯艾利斯港,成為阿根廷最重要的航運樞紐,它沿巴拉那河延展67公里,包括17個港口,擔負總出口量的五成。
2013年,阿根廷有超過一千座機場,[211]其中159座有鋪面化跑道。[214]距離布宜諾斯艾利斯市中心35公里的埃塞薩國際機場為全國最大機場,[215]其次是米西奧內斯省伊瓜蘇瀑布國際機場和門多薩州長弗朗西斯科·加布里埃利國際機場。[211]布宜諾斯艾利斯市的喬治·紐伯里機場是最大的國內機場。[216]
媒體與通訊
[編輯]阿根廷印刷媒體業高度發達,有超過200種報紙。最大報紙是中立的《號角報》,它是拉丁美洲銷量最大的報紙。其次是創辦於1870年的中右翼報紙《民族報》、創辦於1987年的左翼報紙《12頁報》、創辦於1876年的英文報紙《布宜諾斯艾利斯先驅報》和創刊於1904年的中間派報紙《內陸之聲報》。[217]
世界上最早的定期電台廣播始於1920年8月27日的阿根廷,播送的是理查德·瓦格納的歌劇《帕西法爾》。[218][219]2002年該國共有260個調幅電台和1150個調頻電台登記在冊。[220]阿根廷電視產業龐大,節目類型豐富,在全拉丁美洲廣受歡迎。許多節目產品與模式出口到國外。1999年起,阿根廷享有拉美最高的電視光纜和衛星利用率,[221]到2014年已覆蓋87.4%的家庭,比率與歐美發達國家相當。[222]
阿根廷擁有拉丁美洲最高的網絡電信覆蓋率:約67%的人口使用互聯網,手機用戶數為總人口的137.2%。[223]
科學技術
[編輯]有三名阿根廷人得過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貝爾納多·奧賽發現了腦垂體激素調節動物體內葡萄糖的作用。色薩·米爾斯坦對抗體做了廣泛研究。路易斯·勒洛伊爾發現了生物體儲存能量並將葡萄糖轉化為糖原的方式,以及糖類代謝中關鍵化合物的作用。阿根廷研究出了心血管疾病和幾種癌症的療法。多明哥·利奧塔設計研發了第一個成功植入人體的人工心臟。勒內·法瓦洛羅以其開發的技術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例冠狀動脈搭橋手術。
阿根廷核計劃取得了巨大成功。1957年阿根廷自主開發設計並建造了拉美第一座研究用反應堆。這有賴於本國核相關技術的發展,而非購買外國技術。長期核計劃由阿根廷國家原子能委員會負責。以阿根廷技術興建的核設施出現在了秘魯、阿爾及利亞、澳大利亞和埃及。1983年,該國承認有能力生產武器級鈾,這是製造核武器的重要步驟,然而此後阿根廷承諾和平利用核能。[224]作為國際原子能機構成員國,阿根廷一貫支持核不擴散,[225]並致力於維護全球核安全。[226]1974年阿根廷成為第一個利用核能發電的拉美國家。在2011年建成的阿圖查二號核電站反應堆中,40%的組件為自主研發。[227]
儘管預算不高,挫折很多,在路易斯·阿戈特制定出第一個安全有效的輸血手段之時,阿根廷學術界獲得了國際尊重。如今阿根廷科學家依然在納米技術、物理學、計算機科學、分子生物學、腫瘤學、生態學和心臟病學等諸多領域上處於業界前沿。胡安·馬爾達西那是弦理論研究的領軍人物。阿根廷的空間研究也日益活躍,有着自己的衛星計劃。阿根廷製造的衛星有LUSAT一號、維克多一號、PEHUENSAT一號[228]和國家太空活動委員會研發的SAC系列衛星。[229]門多薩省馬拉圭的皮埃爾·奧格天文台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宇宙線觀測點。[230]
人口
[編輯]2010年人口普查顯示, 阿根廷人口總數由2001年的36,260,130人增至40,091,359人。[231][232]據估計,2013年有41,660,417人,[9]排名南美洲第三,全球第32。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國土15人,遠低於50人的世界平均水平。2010年,人口年增長率為1.03%,每千名居民中有17.7個活產嬰兒出生,每千名居民中有7.4人死亡。淨遷移率幾乎為零。[233]
15歲以下人口比例為25.6%,略低於28%的世界平均水平,65歲及以上人口佔比則較高,達10.8%,在拉丁美洲僅次於烏拉圭,遠高於7%的世界平均水平。阿根廷有着拉丁美洲最低水平的人口自然增長率,每年僅約1%,嬰兒死亡率也比較低。每名女性平均生育2.3個孩子,接近西班牙與意大利女性的兩倍,如此比較是由於這三國有相似的宗教狀況。[234][235]人口平均年齡約為30歲。2014年預期壽命為77.51歲,其中男性為74.28歲,女性為80.91歲。[233]
2010年,阿根廷成為拉丁美洲第一個、美洲第二個及全球第十個在全國範圍內承認同性婚姻的國家,並且聯邦首都以及哥多華省已經開始為外來遊客登記結婚。[236][237]
民族
[編輯]阿根廷是一個移民國家,[238][239][240]也是一個民族大熔爐。在18世紀和19世紀,這個國家迎來了世界第二大入境移民潮,660萬人的移民規模僅次於美國的2千7百萬人。[241][242]
在那個移民時代,國家人口每二十年即翻一番。正如諺語所言:「阿根廷人的祖先來自船上」(los argentinos descienden de los barcos),大部分阿根廷人都是1850年至1955年的移民的後裔。[243][244]這些移民中的絕大多數來自歐洲各國,而歐洲移民主要來自意大利(36,7%)、西班牙(25,7%.。[245]也有相當數量的阿拉伯人在此定居,主要來自敘利亞和黎巴嫩,如卡洛斯·梅內姆總統的父母來自敘利亞。亞裔阿根廷人約有18萬人,主要為華裔、[246]日裔和韓裔。[247]
阿根廷遺傳學家達尼埃爾·科拉奇於2010年以218個阿根廷人為基因來源構建的遺傳圖譜顯示,基因的79%源自不同的歐洲國家,主要源自意大利和西班牙,18%源自不同的美洲原住民,4.3%源自非洲族群,63.6%的居民至少有一位印第安人先祖。[248][249]
非法移民大多來自玻利維亞、巴拉圭和秘魯,也有少數來自多明尼加共和國、厄瓜多爾和羅馬尼亞。[250]阿根廷政府估計,未登記的阿根廷居民約有75萬人。根據第25,871號移民法,非法入境者會被判處1至6年監禁;[251]根據第26,165號法令,符合條件者可向當局申請難民資格,獲得批准後可獲得臨時居留權。[252]
1995年,根據24,515號法令,成立了INADI(Instituto Nacional contra la Discriminación, la Xenofobia y el Racismo,國家反歧視,排外及種族主義研究院),致力於對抗各種種族問題。
城市
[編輯]阿根廷是高度城市化的國家,92%的民眾居住於城市,[253]十個最大的城市容納了全國半數人口。 約三百萬人居住在布宜諾斯艾利斯市,整個大布宜諾斯艾利斯都會區約有1,300萬居民,規模之大,位列世界前二十。[254]哥多華和羅薩里奧的都市區各有約130萬居民。[254]門多薩、圖庫曼、拉布拉他、馬德普拉塔、薩爾塔和聖達菲的人口也超過了五十萬。[254]
阿根廷人口分佈非常不均,60%的居民居住於佔國土面積21%的潘帕斯地區,包括1,500多萬布宜諾斯艾利斯省居民。哥多華省、聖達菲省和布宜諾斯艾利斯市各有300萬人以上。門多薩、圖庫曼、恩特雷里奧斯、薩爾塔、查科、科連特斯和米西奧內斯等七個省的人口超過一百萬。人口最密集的圖庫曼省每平方公里平均約有60人,是阿根廷唯一一個人口密度大於世界平均水平的省份,而南方的聖克魯斯省每平方公里平均僅有約1人。[255]
排名 | 名稱 | 省份 | 人口 | 排名 | 名稱 | 省份 | 人口 | ||
---|---|---|---|---|---|---|---|---|---|
布宜諾斯艾利斯 科爾多瓦 |
1 | 布宜諾斯艾利斯 | 自治市 | 3,050,728 | 11 | 雷西斯滕西亞 | 查科省 | 377,000 | 羅薩里奧 門多薩 |
2 | 科爾多瓦 | 科爾多瓦省 | 1,372,000 | 12 | 科連特斯 | 科連特斯省 | 345,000 | ||
3 | 羅薩里奧 | 聖大非省 | 1,242,000 | 13 | 布蘭卡港 | 布宜諾斯艾利斯省 | 304,000 | ||
4 | 門多薩 | 門多薩省 | 885,434 | 14 | 聖薩爾瓦多-德胡胡伊 | 胡胡伊省 | 298,000 | ||
5 | 圖庫曼 | 圖庫曼省 | 789,000 | 15 | 波薩達斯 | 米西奧內斯省 | 287,000 | ||
6 | 拉布拉他 | 布宜諾斯艾利斯省 | 732,503 | 16 | 巴拉那 | 恩特雷里奧斯省 | 268,000 | ||
7 | 馬德普拉塔 | 布宜諾斯艾利斯省 | 604,563 | 17 | 內烏肯 | 內烏肯省 | 255,000 | ||
8 | 薩爾塔 | 薩爾塔省 | 516,000 | 18 | 聖地牙哥-德爾埃斯特羅 | 聖地牙哥-德爾埃斯特羅省 | 244,733 | ||
9 | 聖大非 | 聖大非省 | 493,000 | 19 | 梅洛 | 布宜諾斯艾利斯省 | 244,168 | ||
10 | 聖胡安 | 聖胡安省 | 453,229 | 20 | 基爾梅斯 | 布宜諾斯艾利斯省 | 230,810 |
社會
[編輯]語言
[編輯]西班牙語是阿根廷事實上的官方語言,為幾乎所有阿根廷人使用。[257]阿根廷是最廣泛使用「voseo」的西班牙語國家,以「vos」而不是「tú」作為第二人稱單數代名詞,並有其相應的動詞變位形式;且不使用「vosotros」及其動詞變位而僅使用「ustedes」及其動詞變位來表示第二人稱複數[258];以及將「ll」和位於元音前的「y」讀作「/sh/」。由於阿根廷土地遼闊,西班牙語存在明顯的地域差異。影響最大的拉布拉他河方言帶有近似於拿坡里語的口音。[259]在大量的歐洲移民的影響下,形成的阿根廷俚語也加入了意大利語、英語、法語等語言的常用詞彙,如在告別時使用「Chau」[260]。
以下是阿根廷人口中較多使用的幾種第二語言:
- 英語[p],從小學開始教授。42.3%的阿根廷人表示自己會說,其中15.4%的人自稱擁有高水平的英語理解能力。[261]
- 意大利語,有150萬人使用,[257]許多年長者也講意西混合語。
- 阿拉伯語,主要是北黎凡特方言,有約100萬人使用。[257]
- 標準德語,有至少40萬人使用。[257],貝爾格拉諾德語是西班牙語同德語的混合語。
- 意第緒語,約20萬人使用,[257]是阿根廷猶太人主要的民族語言。[262]
- 瓜拉尼語,約20萬人使用,[257]主要使用於科連特斯,是該省官方語言之一。[263]
- 加泰羅尼亞語,約17.4萬人使用。[257]
- 法語,少量法國南部移民也使用奧克語。
- 克丘亞語,約6.5萬人使用,主要使用於西北部。[257]
- 維奇語,約5.37萬人使用,主要使用於查科省,[257]在該省,該語言與科姆語和莫科維語同為官方語言。[264]
- 漢語,在超過6萬的華裔人口中有超過半數人使用,主要集中在首都地區。[265]
- 艾馬拉語,約3萬人使用,主要使用於西北部安第斯山區。[257]
- 威爾斯語,包括其巴塔哥尼亞方言,大約2.5萬名威爾斯阿根廷人能流利運用。[257]一些地區已將它作為教學語言。[266]
在中學時期,所有學生須選擇一門第二外語進行學習,普遍選項為英文和法文。此外,在通識課程的選修課中,也有拉丁文課程。
宗教
[編輯]阿根廷憲法保障宗教自由,[267]但不保障官方認定的邪教。[268][269]
阿根廷憲法規定聯邦政府信奉羅馬天主教,並給予天主教會特殊待遇。[270][q]阿根廷國家科研委員會的數據顯示,76.5%的阿根廷人為天主教徒,11.3%為不可知論者和無神論者,9%為福音派基督徒,1.2%為耶和華見證人,0.9%為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成員,1.2%信仰其它宗教,包括伊斯蘭教、猶太教和佛教。[272]阿根廷兼有拉丁美洲最大的穆斯林團體[271]和猶太人團體,阿根廷是猶太人人口第七多的國家,[262]因此也是國際紀念大屠殺聯盟成員國。[271]阿根廷人的宗教信仰高度個性化和非制度化。[273]23.8%的人表示其總是參加宗教活動,很少參加的佔49.1%,從不參加的佔26.8%。[274]
2013年3月13日,阿根廷樞機豪爾赫·馬里奧·貝戈利奧被選為教宗,尊號「方濟各(Francis)」,成為1,272年來第一位出身於歐洲以外的教宗,也是第一位耶穌會士教宗。[275]
教育
[編輯]阿根廷教育體系包含四個等級。[276]學前教育屬於45天至5歲大的兒童,該階段最後一年為強制入學。初級義務教育為6年制或7年制。[r]中等義務教育有5個或6個學年。[r]高等教育分為大學和研究生兩級,寬進嚴出,大部分大學免試入學(但非西班牙語系國家公民需參加語言能力考試)。以憲法第十四條為根據基礎,所有公立教育系統對任何在阿根廷境內的合法滯留者免費(包括不具有國籍的永久居民甚至包括持短期簽證的外籍遊客),私立大學按月按課程學期課程數量收費,每6個月為一周期。截至2015年阿根廷有83所聯邦級或省級公立大學及分校、82所私立大學及分校及15所國家級研究中心。[277]公立大學以布宜諾斯艾利斯大學、國立哥多華大學、國立拉布拉他大學、國立羅薩里奧大學和國家科技大學,私立大學以阿根廷天主教大學、巴勒莫大學、阿根廷商業大學、南方大學、布宜諾斯艾利斯科技學院、貝爾格拉諾大學和約翰·F·甘迺迪大學最享負盛名。2010年,阿根廷的識字率為98.07%,[278]15歲以上人口中的18.3%為中學畢業者,20歲以上人口中的6.3%為大學畢業者。[279]
世俗、免費的各級公共教育由國家保障。[s]教學督導由聯邦各省教育部組織。私立學校教學素質及效率高,課程更豐富,但由於學費高昂,公立學校入學率會在通貨膨脹加劇時增加。為改善公共教育,2005年後政府加大了教育投入,《教育投資法》規定教育投資須高於國內生產總值的6%。[280]
醫療保健
[編輯]醫療保健通過用人單位與工會贊助計劃、政府保險計劃、公立醫院和診所與私人醫療保險計劃提供。有超過300所醫療合作社,其中三分之二與工會關聯,為半數人口提供衛生服務。國家全民醫保計劃涵蓋全部人口,包括所有非公民,因此在邊境地區的城市醫療系統亦常為來自周邊國家的貧困人口服務。[282]
全國有超過15.3萬張醫院普通病床、12.1萬張內科病床和3.7萬張牙科病床,人均數量媲美發達國家。[283][284]水準較高的醫療水平帶來了與發達國家類似的死因構成變化趨勢:1953年至2005年,心血管疾病占死因的比例從20%升至23%,癌症從14%升至20%,呼吸系統疾病從7%升至14%,非感染性消化系統疾病從7%升至11%,中風穩定在7%、傷殘佔6%、感染性疾病佔4%。失智症相關原因也是一大死因。嬰兒死亡占死因的比例從1953年的19%下降到2005的3%。[283][285]
新生兒死亡比由1948年時的每千名活產嬰兒比70名死嬰[286]下降到2009年的一千比12.1,[283]將預期壽命由60歲提升至76歲,[286]預期壽命處於全球平均水平,略遜於發達國家,排名拉美第四。[284]
文化
[編輯]阿根廷文化植根於歐洲,來自諸多歐洲國家的移民對各自文化自覺地繼承、模仿與融合,造就了阿根廷文化的多元特徵。[14]對此,豪爾赫·路易斯·波赫士詼諧地描述道:「阿根廷人是說西班牙語的意大利人,並自以為是住在巴黎的英國人。」另外,高喬人自力更生的傳統鄉村生活方式也影響了阿根廷文化。[287]
文學
[編輯]阿根廷多彩的文學史上可追溯至1550年左右,[288]但直到「1837年一代」浪漫主義作家湧現,它的獨立才告開始。自由主義者埃斯特萬·埃切維里亞於1840年發表的《屠場》暗諷了羅薩斯壓迫統治下的阿根廷社會,是文學本土化的里程碑。[289]薩米恩托以一篇《法昆多》探討了文明與野蠻這一主題,將高喬人視為近代化的障礙。[290]與之相對的是高喬文學,荷西·赫南德茲在1872年發表的英雄史詩《馬丁·菲耶羅》講述了主人公一生不幸的遭遇和頑強的鬥爭,將高喬人描繪為阿根廷精神的象徵。里卡多·圭拉爾德斯的《堂塞貢多·松勃拉》也是高喬文學的出色作品。[291]
進入20世紀,現代派文學開始興起,該流派以筆觸細膩為特徵,受到象徵主義的強烈影響,萊奧波爾多·盧貢內斯和阿方西娜·斯托爾尼是其代表人物。[292]隨之而來的是先鋒派文學。艾內士多·薩巴多的心理小說《隧道》由阿爾貝·加繆譯為法文後走向了世界。[293]
豪爾赫·路易斯·波赫士是文學史上的一面旗幟,[294]他開闢了以隱喻和哲學思辨來觀察現代世界的新道路,《虛構集》和《阿萊夫》中的短篇小說將情節的簡單和結構的複雜結合在一起,在幻想文學上影響深遠。[294]他的朋友和合作者阿道夫·比奧伊·卡薩雷斯是廣受讚譽的科幻小說《莫雷爾的發明》的作者。[295]胡利奧·科塔薩爾是拉丁美洲文學爆炸的一名主將,人稱「短篇故事大師」。[296]
表演藝術
[編輯]探戈,作為一種歐非混血的音樂和雙人舞蹈體裁,[297]是阿根廷一個國際性的文化象徵。[298]1930年至1950年代中期的探戈黃金時代將這種頓挫感強烈的草根藝術推向了全球舞台。在這一時期,奧斯瓦爾多·普格列斯、弗朗西斯科·卡納羅和胡安·達里恩佐等許多大家將大管弦樂隊引入了探戈樂。[299]阿斯托爾·皮亞佐拉發揚了新探戈。[299]此後,戈探計劃、巴揚方度和小探戈等樂隊使探戈在流行音樂界享有地位。
從1930年代開始,從各種地方音樂形式中脫胎而來的阿根廷民謠廣泛地影響了拉丁美洲音樂,在此基礎上出現了政治性很強的新民歌運動。阿塔瓦爾帕·尤潘基和梅賽德斯·索薩等樂手贏得了世界的歡迎。[300]
1960年代中後期,洛斯加托斯樂隊、馬納爾樂隊和杏仁樂隊引領阿根廷搖滾發展出了獨特的風格。福克蘭戰爭讓政府意識到搖滾樂激發民族主義的作用,一時間阿根廷湧現出不少高唱反英愛國歌曲的樂隊,而他們的音樂風格受到了披頭四的強烈影響。[302]
作為一個世界戲劇中心,[303][304][301]阿根廷擁有以哥倫布劇院為代表的眾多表演場所,為國內外大量著名的劇作家、芭蕾舞演員和古典音樂家提供了舞台。這片土地孕育了作曲家阿爾伯托·希納斯特拉、小提琴家艾拔圖·里希、鋼琴家瑪爾塔·阿赫里奇、愛德華多·德爾加多和鋼琴家兼指揮家丹尼爾·巴倫博伊姆。[299]
阿根廷是拉美領先的電影製作國。[305]世界第一部動畫電影由基里諾·克里斯蒂亞尼製作並發佈於阿根廷。[306]該國已獲得14個戈雅獎最佳西班牙語外國片獎,是迄今獲該獎最多的國家,[307]憑藉《烽火人間》和《謎情追兇》,它也是唯一獲得過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的拉美國家。阿根廷作曲家路易斯·恩里克·巴卡洛夫和古斯塔沃·桑塔歐拉拉是奧斯卡最佳原創音樂獎得主。[308]
視覺藝術
[編輯]19世紀初期,因為吸收歐洲各種繪畫流派的經驗,阿根廷的繪畫藝術得到了迅速的發展,風俗畫家卡洛斯·莫雷爾及長於描繪在地民眾生活及肖像畫的普里利迪亞諾·普埃雷東為當時繪畫藝術的代表人物;而愛德華多·西沃里及愛德華多·斯科亞菲諾則是該國早期現實主義繪畫的代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是阿根廷現代視覺藝術發展的重要時期,現實主義、後印象派、立體主義、具體主義、超現實主義、構成派、衍生藝術、現代主義、抽象藝術、概念藝術與奇幻藝術等新的審美準則從歐美接踵而至[309]。
1946年馬迪運動出現,並傳播到歐美。描繪窮人和工業化的社會現實主義畫家安東尼奧·貝爾尼是其創建者之一。[309][310]托馬斯·馬爾多納多是烏爾姆造型學院一名主要的設計理論家,至今在世界上仍很有影響。擁有國際榮譽的雕塑家艾爾米尼奧·布羅塔、洛拉·莫拉和羅赫里奧·伊魯爾蒂亞創作的古典雕塑為阿根廷的城市風光增色不少。
殖民時代的西班牙巴洛克建築衍生出了簡化版的拉布拉他河風格。[311]19世紀開始,意大利與法國的文化為當地建築賦予了獨特的折衷風格,[312]其中著名者有哥倫布劇院和巴羅洛宮等,布宜諾斯艾利斯主教座堂也是多種風格的混合體。而巴黎美院派的太平洋拱廊、新藝術運動風格的莫利諾咖啡館、理性主義風格的卡瓦納大廈和粗野主義風格的阿根廷國家圖書館新館,也是阿根廷建築史上的代表作。[313]
體育
[編輯]阿根廷的官方國家運動是鴨球,[314]這是一種爭奪六柄皮球的馬背運動,而阿根廷的第一運動是足球。[315]阿根廷國家足球隊贏得過25個主要世界冠軍,[316]其中包括三屆國際足協世界盃冠軍、兩枚奧運會金牌和十五次美洲杯冠軍。[317]共有331,811名註冊足球運動員,[318]超過一千名阿根廷球員效力於國外,其中絕大多數效力於歐洲聯賽。[319]這個國家培養了阿法度·迪史提芬奴、迪亞高·馬勒當拿、加比奧·巴迪斯圖達、里奧·梅西等眾多足球史上的世界級球員。[320]
阿根廷足球協會建立於1893年,是世界上第八個國家足球協會,管理着3,377家足球俱樂部,[318]包括20家甲級聯賽球隊。在1931年阿根廷足協職業化以後,有15個球隊贏得過甲級聯賽冠軍,河床贏得過33次、小保加24次。[321]1990年代以後,五人足球和沙灘足球越來越受歡迎。
籃球是第二大運動。大量籃球員在美國國家籃球協會和歐洲聯賽效力,包括馬努·吉諾比利、安迪斯·諾西奧尼、卡洛斯·德爾菲諾、路易斯·斯科拉和法夫里西奧·奧韋爾托。阿根廷國家男子籃球隊贏得過2004年奧運會金牌和北京奧運會銅牌,在國際籃聯世界排名中名列第三。人稱「美洲豹」的阿根廷國家欖球隊也是世界強隊,2013年排名世界第十。[322]另外,布宜諾斯艾利斯是2018年青奧會舉辦城市。[323]
飲食
[編輯]除了歐洲常見的意大利麵、香腸和甜點,阿根廷人也享有各色本土菜式與克里奧爾菜式。包括南美烤餃子和阿根廷的國菜-阿薩多與洛克羅[324][325]。洛克羅是玉米、大豆、肉類、洋蔥和葫蘆的雜燴。而烏米塔以玉米碎、辣椒、洋蔥、番茄等材料製成,類似於粽子。這個國家有着世界最高的紅肉消費量[326],傳統的阿根廷烤肉使用各種肉類,特別是牛肉、羊肉、喬利佐、牛犢胸腺、粉腸和血腸。[327]維也納式的酥皮點心和用來填充蛋糕和薄烤餅的焦糖牛奶醬是常見的甜點。加入巧克力、牛奶焦糖或水果泥的西班牙夾心餅也很受歡迎。[328]阿根廷葡萄酒世界一流[329],是當地菜譜上不可或缺的佐餐酒,也是阿根廷兩種官方國飲之一[330]。馬爾貝克、托龍特、赤霞珠、西拉和莎當妮是最搶手的幾個國際品種[331]。馬黛茶是阿根廷的另一種官方國飲,在阿根廷國內可普遍見於課堂、聚會、公車等各種場合[332]。
註釋
[編輯]- ^ 阿根廷憲法第35條同等承認「拉布拉他聯合省」、「阿根廷共和國」和「阿根廷邦聯」等國名,並規定「阿根廷(La Nación Argentina)」是阿根廷政府和各省在制定和批准法律時使用的正式統一名稱。[1]
- ^ 雖然未在法律上確定,但西班牙語是聯邦政府事實上的官方語言,是其頒佈的法律、法令、決議及其它官方文件所使用的唯一語言。另外,一些省有自己的官方語言。科連特斯省的瓜拉尼語。[2]查科省的科姆語,莫科維語和維奇語。[3]
- ^ No recent Argentine census has included comprehensive questions or results on ethnicity. As such, non-government sources give varying estimates. This include the CIA Factbook[4] and a survey conducted by Latinobarómetro, answered by a handful of Argentine citizens.[5]
- ^ 哥多華省自2005年起,內烏肯省自2014年起,布宜諾斯艾利斯省自2015年起皆開始實行陪審制。
- ^ 哥多華省自2005年起,內烏肯省自2014年起,布宜諾斯艾利斯省自2015年起皆開始實行陪審制。
- ^ 6.0 6.1 面積不包括阿根廷宣稱擁有主權的阿根廷屬南極地區(965,597平方公里,包括南奧克尼群島)、福克蘭群島(11,410平方公里)、南喬治亞島(3,560平方公里)及南桑威奇群島(307平方公里)。[8]
- ^ 列車靠左行駛。
- ^ 從受難日前一天周四到周天復活節
- ^ 從受難日前一天周四到周天復活節
- ^ 在1866年、1898年、1949年、1957年、1972年和當前的1994年憲法修正案中,該表述出現於第35條。
- ^ 11.0 11.1 不包括為阿根廷聲索的阿根廷屬南極地區。
- ^ 只包括高等植物:蕨類植物、松柏門植物、蘇鐵目植物和開花植物。[135]
- ^ 只包括在阿根廷繁育的野生物種,不包括遷徙於此的鳥類。[135]
- ^ 2012年起16歲和17歲公民自願投票。[142]
- ^ 布宜諾斯艾利斯市為聯邦地區,但其地方組織與各省有相似之處:它有它自己的憲法,有民選的市長和地方參眾兩院議員。[157]
- ^ 英語是有主權爭議的福克蘭群島(阿根廷稱馬爾維納斯群島)的第一語言。
- ^ 實際操作中該特殊待遇即為給予免稅學校津貼及無線電廣播調頻優先權許可。[271]
- ^ 18.0 18.1 學制依各省教育法而不同。
- ^ 高等教育的研究生深造通常需要支付學費。
- ^ 另外四處世界最佳音樂廳是柏林音樂廳、維也納金色大廳、阿姆斯特丹音樂廳和波士頓交響樂大廳。[301]
參考文獻
[編輯]引用
[編輯]- ^ 阿根廷憲法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第三十五條
- ^ Ley No. 5598 de la Provincia de Corrientes, 22 de octubre de 2004
- ^ Ley No. 6604 de la Provincia de Chaco, 28 de julio de 2010, B.O., (9092)
- ^ Argentina. 2021-11-19 [2022-03-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7).
- ^ Informe Latinobarómetro 2018. latinobarometro.org. [2021-06-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14). Screenshots of results from Latinobarómetro survery: Image 1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Image 2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Mallimac, Fortunato; Giménez Béliveau, Verónica; Esquivel, Juan Cruz; Irrazábal, Gabriela. Sociedad y Religión en Movimiento. Segunda Encuesta Nacional sobre Creencias y Actitudes Religiosas en la Argentina (PDF). Centro de Estudios e Investigaciones Laborales (CEIL). CONICET. 2019 [2019-11-19]. ISSN 1515-7466.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20-11-11) (西班牙語).
- ^ 7.0 7.1 Constitución de la Nación Argentina (1994). [2015-05-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5-14).
- ^ Población total por sexo, índice de masculinidad y densidad de población, según provincia. Total del país. Año 2010. Censo Nacional de Población, Hogares y Viviendas 2010. Instituto Nacional de Estadística y Censos. [2014-06-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1-13) (西班牙語).
- ^ 9.0 9.1 Cuadro 1. Población estimada al 1 de julio de cada año calendario por sexo. Total del país. Años 2010–2040. Censo Nacional de Población, Hogares y Viviendas 2010. Buenos Aires: INDEC – Instituto Nacional de Estadística y Censos. 2010 [2015-04-14]. (原始內容 (XLS)存檔於2014-06-08).
- ^ 10.0 10.1 10.2 10.3 Argentina. World Economic Outlook Databas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IMF). 2022-04 [2022-05-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22) (英語).
- ^ 11.0 11.1 11.2 Human Development Report 2019 (PDF). 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 [2019-12-21].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9-12-09).
- ^ 12.0 12.1 12.2 Argentina – GINI index. World Bank. [2016-05-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2-09).
- ^ 13.0 13.1 El quinto mayor lago salado del mundo Mar Chiquita es el mayor lago de Argentina y el quinto salino más grande del mundo.. La Voz. [2015-05-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7-23).
- ^ 14.0 14.1 McCloskey & Burford 2006,第91頁.
- ^ 15.0 15.1 Wood 1988,第18頁.
- ^ 16.0 16.1 Solomon 1997,第3頁.
- ^ 17.0 17.1 Huntington 2000,第6頁.
- ^ Nierop 2001,第61頁: "Secondary regional powers in Huntington's view (Huntington, 2000, p. 6) include Great Britain, Ukraine, Japan, South Korea, Pakistan, Saudi Arabia and Argentina."
- ^ Lake 2009,第55頁: "The US has created a foundation upon which the regional powers, especially Argentina and Brazil, can develop their own rules for further managing regional relations."
- ^ Papadopoulos 2010,第283頁: "The driving force behind the adoption of the MERCOSUR agreement was similar to that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EU: the hope of limiting the possibilities of traditional military hostility between the major regional powers, Brazil and Argentina."
- ^ Malamud 2011,第9頁: "Though not a surprise, the position of Argentina, Brazil’s main regional partner, as the staunchest opponent of its main international ambition [to win a permanent seat on the UN Security Council] dealt a heavy blow to Brazil’s image as a regional leader."
- ^ Boughton 2012,第101頁: "When the U.S. Treasury organized the next round of finance meetings, it included several non-APEC members, including all the European members of the G7, the Latin American powers Argentina and Brazil, and such other emerging markets as India, Poland, and South Africa."
- ^ 23.0 23.1 The 2010 Legatum Prosperity Index. Legatum Institute. 2010 [2014-05-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0-26).
[The country has a] foundation for future growth due to its market size, levels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percentage of high-tech exports as share of total manufactured goods ... Argentina's economy appears stable, but confidence in financial institutions remains low.
- ^ 24.0 24.1 Abad de Santillán 1971,第17頁.
- ^ 25.0 25.1 Crow 1992,第128頁.
- ^ Levene 1948,第11頁,vol. IV: "[After the Viceroyalty became] a new period that commenced with the revolution of 1810, whose plan consisted in declaring the independence of a nation, thus turning the legal bond of vassalage into one of citizenship as a component of sovereignty and, in addition, organizing the democratic republic."
- ^ 27.0 27.1 Becoming a serious country. 經濟學人. 2004-06-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1-29).
Argentina is thus not a “developing country”. Uniquely, it achieved development and then lost it again.
- ^ Traba 1985,第15, 71頁.
- ^ 29.0 29.1 阿根廷憲法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存档副本. [2014-06-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14).,第一條
- ^ Constitution of Argentina,1853, Preamble.
- ^ Constitution of Argentina,1860 amd., art. 35.
- ^ 32.0 32.1 32.2 Edwards 2008,第12頁.
- ^ Abad de Santillán 1971,第18–19頁.
- ^ Edwards 2008,第13頁.
- ^ Crow 1992,第129–132頁.
- ^ Abad de Santillán 1971,第96–140頁.
- ^ 37.0 37.1 Crow 1992,第353頁.
- ^ Crow 1992,第134頁.
- ^ Crow 1992,第135頁.
- ^ Crow 1992,第347頁.
- ^ 41.0 41.1 Abad de Santillán 1971,第194ff頁.
- ^ Levene 1948,第11頁,vol. IV.
- ^ Sánchez Viamonte 1948,第196–197頁.
- ^ Vanossi 1964,第11頁.
- ^ Rock 1987,第81頁.
- ^ Rock 1987,第82–83頁.
- ^ 47.0 47.1 47.2 Lewis 2003,第39–40頁.
- ^ Galasso 2011,第349–353頁,vol. I.
- ^ Lewis 2003,第41頁.
- ^ Lewis 2003,第43頁.
- ^ Lewis 2003,第45頁.
- ^ Lewis 2003,第46–47頁.
- ^ Lewis 2003,第48–50頁.
- ^ Galasso 2011,第363–541頁,vol. I.
- ^ «Guerra de la Triple Alianza», artículo en la Enciclopedia Microsoft® Encarta® Online, 2008. Microsoft Corporation. Reservados todos los derechos.
- ^ 卡蘿爾·羅里. 阿根廷建国元勋被重定为[[种族灭绝]]之凶手. 衛報. 2011年1月13日 [2015年5月6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年1月15日). 網址-維基內鏈衝突 (幫助) (英文)
- ^ Lewis 1990,第18–30頁.
- ^ Díaz Alejandro 1970,第2−3頁.
- ^ Mosk 1990,第88−89頁.
- ^ 60.0 60.1 Cruz 1990,第10頁.
- ^ 61.0 61.1 61.2 Bolt & Van Zanden 2013.
- ^ Argentina: A Short History by Colin M. Lewis, Oneworld Publications, Oxford, 2002. ISBN 978-1-85168-300-0
- ^ Lewis 1990,第37–38頁.
- ^ Galasso 2011,第567–625頁,vol. I.
- ^ Galasso 2011,第7–178頁,vol. II.
- ^ David Rock, Argentina 1516-1987 ISBN 978-0-520-06178-1
- ^ 67.0 67.1 兼论20世纪阿根廷经济的兴衰. 中國社會科學院國際合作局. 2005-10-17 [2014-06-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15).
- ^ Leonard, Thomas M; John F. Bratzel. Latin America During World War II. Rowman & Littlefield. 2007. ISBN 0742537412.
- ^ Galasso 2011,第181–302頁,vol. II.
- ^ Barnes 1978,第3頁.
- ^ Barnes 1978,第113ff頁.
- ^ Galasso 2011,第303–351頁,vol. II.
- ^ Galasso 2011,第353–379頁,vol. II.
- ^ Robben 2011,第34頁.
- ^ Galasso 2011,第381–422頁,vol. II.
- ^ Robben 2011,第127頁.
- ^ Galasso 2011,第423–465頁,vol. II.
- ^ Robben 2011,第76–77頁.
- ^ Robben 2011,第145頁.
- ^ Robben 2011,第148頁.
- ^ Lewis, Paul. The Crisis of Argentine Capitalism.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 1990.
- ^ Galasso 2011,第467–504頁,vol. II.
- ^ "Orphaned in Argentina's dirty war, man is torn between two familie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The Washington Post, 11 February 2010
- ^ DellaPaolera & Taylor 2003,第289頁.
- ^ Ministerio de Educación, Ciencia y Tecnología de la Nación (PDF). [2010-02-07].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09-03-18).
- ^ Galasso 2011,第505–532頁,vol. II.
- ^ Ley No. 23492, 29 de diciembre de 1986, B.O., (26058). [2014-06-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18).
- ^ Ley No. 23521, 9 de junio de 1987, B.O., (26155). [2014-06-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18).
- ^ Galasso 2011,第533–549頁,vol. II.
- ^ Epstein & Pion-Berlin 2006,第6頁.
- ^ Epstein & Pion-Berlin 2006,第9頁.
- ^ Galasso 2011,第551–573頁,vol. II.
- ^ Galasso 2011,第575–587頁,vol. II.
- ^ Epstein & Pion-Berlin 2006,第12頁.
- ^ Galasso 2011,第587–595頁,vol. II.
- ^ Epstein & Pion-Berlin 2006,第13頁.
- ^ 97.0 97.1 Epstein & Pion-Berlin 2006,第16頁.
- ^ Sumario del Boletín Oficial Nº 30226. [2014-06-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14).
- ^ Galasso 2011,第597–626頁,vol. II.
- ^ 图库曼省:一个投票箱为空,另一个选票多于选民. [2015-08-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8-30).
- ^ 图库曼省警察镇压抗议投票造假的示威人群. [2015-08-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8-28).
- ^ 遠見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世足冠軍逃不出衰退輪迴,阿根廷該為經濟哭泣? | 廖啟宏 | 遠見雜誌. 遠見雜誌 - 前進的動力. [2023-02-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2-21) (中文(臺灣)).
- ^ Argentina's President Fernandez will not seek re-election. www.aljazeera.com. [2023-06-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9-07) (英語).
- ^ Javier Milei: Argentina's far-right outsider wins presidential election. BBC News. 2023-11-19 [2023-11-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1-24) (英國英語).
- ^ Javier Milei: New president tells Argentina 'shock treatment' looms. 2023-12-11 [2023-12-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2-11) (英國英語).
- ^ McColl 2005,p. 52: "The Andes Mountains form the "backbone" of Argentina along the western border with Chile."
- ^ 107.0 107.1 107.2 107.3 Albanese, Rubén. Información geográfica de la República Argentina [Geographic information of the Argentine Republic]. Instituto Geográfico Nacional. 2009 [2014-06-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31).
- ^ McKinney 1993,第6頁.
- ^ Fearns & Fearns 2005,第31頁.
- ^ 110.0 110.1 Albanese, Rubén. Alturas y Depresiones Máximas en la República Argentina [Maximum peaks and lows in the Argentine Republic]. Instituto Geográfico Nacional. 2009 [2014-06-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7-23).
- ^ 111.0 111.1 111.2 111.3 McColl 2005,第52頁.
- ^ Lynch, David K. Land Below Sea Level. Geology – Geoscience News and Information. [2014-06-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3-27).
- ^ McCloskey & Burford 2006,第5, 7, 8, 51, 175頁.
- ^ 114.0 114.1 114.2 114.3 114.4 McCloskey & Burford 2006,第8頁.
- ^ McCloskey & Burford 2006,第18頁.
- ^ Crooker 2009,第16頁.
- ^ 117.0 117.1 McCloskey & Burford 2006,第209頁.
- ^ 118.0 118.1 Crooker 2009,第32頁.
- ^ McCloskey & Burford 2006,第5, 157頁.
- ^ 120.0 120.1 McCloskey & Burford 2006,第5頁.
- ^ Menutti & Menutti 1980,第44頁.
- ^ Crooker 2009,第22頁.
- ^ McCloskey & Burford 2006,第11頁.
- ^ McCloskey & Burford 2006,第203頁.
- ^ 125.0 125.1 McCloskey & Burford 2006,第6頁.
- ^ Crooker 2009,第22頁: 「在查科省里瓦達維亞曾測得49℃的南美洲史上最高氣溫」
- ^ Menutti & Menutti 1980,第56–57頁.
- ^ Crooker 2009,第17頁.
- ^ 129.0 129.1 129.2 Menutti & Menutti 1980,第69頁.
- ^ McCloskey & Burford 2006,第7頁.
- ^ Crooker 2009,第25頁: "[Sarmiento, the] small town in the Chico River Canyon of Chubut holds [as of 2009] the record for the lowest temperature in South America, a bone chilling −27.22 °C(−17 °F)."
- ^ Menutti & Menutti 1980,第73頁.
- ^ Menutti & Menutti 1980,第53頁.
- ^ 134.0 134.1 134.2 134.3 Argentina – Main Details. Convention on Biological Diversity. 2013 [2014-06-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19).
- ^ 135.0 135.1 135.2 135.3 135.4 Biodiversity 2005. UNEP–WCMC – World Conservation Monitoring Centre of the 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 2005.
- ^ 森林覆盖率,百分比. 聯合國統計司. 2011 [2014年7月28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年8月9日).
- ^ Living Planet Report 2012 – Summary (PDF). WWF – World Wildlife Foundation. 2012 [2014-06-25].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3-10-30).
- ^ The Annotated Ramsar List: Argentina. The Ramsar Convention on Wetlands. 2012-08-22 [2014-06-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08).
- ^ Ecoregions. WWF – World Wildlife Foundation. 2014 [2014-06-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19).
- ^ 140.0 140.1 阿根廷憲法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存档副本. [2014-06-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14).,第三條
- ^ 阿根廷憲法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存档副本. [2014-06-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14).,第三十七條
- ^ Argentina lowers its voting age to 16. The Washington Post. 2012-11-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1-02).
- ^ 阿根廷憲法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存档副本. [2014-06-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14).,第五十三、五十九、七十五條
- ^ 根據阿根廷憲法第64條,要求啟動議事的人數需為「絕對多數」,即議員人數的一半多一人。因此眾議院需要257名議員中的129名,參議院則為72名議員中的37名。
- ^ 阿根廷憲法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存档副本. [2014-06-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14).,第四十五、四十七、五十條
- ^ 阿根廷憲法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存档副本. [2014-06-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14).,第五十四、五十六條
- ^ 国家行政机构对法律制定的参与. [2016-05-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5-23).
- ^ 阿根廷憲法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存档副本. [2014-06-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14).,第九十九條
- ^ 阿根廷憲法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存档副本. [2014-06-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14).,第九十條
- ^ 联邦最高法院法官,26,183号法令, 减少联邦大法官人数. 2014年5月21日 [2015年5月2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年5月22日).
- ^ 阿根廷憲法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存档副本. [2014-06-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14).,第九十九條、一百一十四條
- ^ 阿根廷憲法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存档副本. [2014-06-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14).,第一百二十一條
- ^ 阿根廷憲法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存档副本. [2014-06-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14).,第五、六條
- ^ 阿根廷憲法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存档副本. [2014-06-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14).,第一百二十三條
- ^ 阿根廷憲法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存档副本. [2014-06-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14).,第一百二十二條
- ^ 阿根廷憲法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存档副本. [2014-06-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14).,第一百二十四、一百二十五條
- ^ 阿根廷憲法 互聯網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14-07-14.,第一百二十九條
- ^ 部分联邦省废除参议院.. 2009-04-13 [2015-04-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西班牙語).
- ^ 159.0 159.1 159.2 Rey Balmaceda 1995,第19頁.
- ^ Rock 1987,第155頁.
- ^ Margheritis 2010,第15, 92頁.
- ^ Argentina in Brief – Foreign Policy. Embassy of Argentina in Australia. 2012 [2014-06-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4-26).
- ^ Secretary-General Says Joint Peacekeeping Training Centre in Campo de Mayo ‘Symbol of Argentina’s Commitment to Peace’. United Nations – Secretary General. 2011-06-14 [2014-06-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6-05).
- ^ Nierop 2001,第61頁.
- ^ Lake 2009,第55頁.
- ^ Papadopoulos 2010,第283頁.
- ^ Malamud 2011,第9頁.
- ^ Boughton 2012,第101頁.
- ^ Morris 1988,第63頁.
- ^ Adler & Greve 2009,第78頁.
- ^ Ruiz-Dana et al. 2009,第18頁.
- ^ Galasso 2011,第600頁,vol. II.
- ^ Destacamento Naval Orcadas [Orcadas Naval Base]. Buenos Aires: Fundación Marambio. 1999 [2014-06-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02).
- ^ ATS – Secretariat of the Antarctic Treaty. Antarctic Treaty Secretariat. 2013 [2014-06-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02-07).
- ^ Constitution of Argentina,T. R. 1.
- ^ Sumario del Boletín Oficial Nº 26375. [2014-06-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7-24).
- ^ 177.0 177.1 177.2 177.3 Sumario del Boletín Oficial Nº 27307. [2014-06-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7-24).
- ^ 阿根廷憲法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存档副本. [2014-06-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14).,第一百二十五、一百二十六條
- ^ Argentina – Military branches. Index Mundi – CIA World Factbook. 2011 [2014-06-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1-03).
- ^ 阿根廷憲法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存档副本. [2014-06-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14).,第二十一、五十五、九十九條
- ^ 181.0 181.1 181.2 A Comparative Atlas of Defence in Latin America and Caribbean – Argentina (PDF). RESDAL – Red de Seguridad y Defensa de América Latina. 2012 [2014-06-25].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4-05-08).
- ^ Argentina – Military service age and obligation. Index Mundi – CIA World Factbook. 2001 [2014-06-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1-03).
- ^ Maldifassi & Abetti 1994,第65–86頁.
- ^ Argentina – Military expenditure. Index Mundi – SIPRI – Stockholm International Peace Research Institute, Yearbook: Armaments, Disarmament and International Security. 2011 [2014-06-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9-06).
- ^ Sumario del Boletín Oficial Nº 21955. [2014-06-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5-18).
- ^ Exchanges in Argentina Move Toward Greater Integration.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2013-04-03 [2014-06-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3-07).
- ^ 187.0 187.1 Human Development Report 2013 (PDF). UNDP – 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 2013 [2014-06-25].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3-08-13).
- ^ 188.0 188.1 Intercambio Comercial Argentino (PDF). INDEC. [2015-04-27].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5-01-23) (西班牙語).
- ^ Data–Argentina. World Bank. 2013 [2014-06-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04).
- ^ Winter, Brian. Argentina minister ducks inflation question, causes stir. Reuters. 2013-04-25 [2014-06-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3-05).
- ^ Official statistics: Don't lie to me, Argentina. The Economist. 2012-02-25 [2018-03-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07).
- ^ Hectic efforts on by Argentina to avoid second default. Argentina News.Net. [2014-07-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8-08).
- ^ Corruption Perceptions Index 2012 (PDF). 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 2012 [2014-06-25].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4-03-19).
- ^ 194.0 194.1 194.2 194.3 Información Económica al Día – Nivel de Actividad. Buenos Aires: Dirección Nacional de Política Macroeconómica – Ministerio de Economía y Finanzas Públicas. 2013 [2015-05-02]. (原始內容 (XLS)存檔於2014-04-10) (西班牙語).
- ^ Argentina – Industrial production growth rate. Index Mundi – CIA World Factbook. 2011 [2015-05-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3-10).
- ^ Argentina – Economy Overview. Index Mundi – CIA World Factbook. 2013 [2015-05-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2-03).
- ^ Argentina at TIC 2013: Country pushing CNG, food processing. Port of Spain: Digital Guardian. 2013 [2015-05-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1-09).
- ^ 198.0 198.1 Argentina – Industry. Encyclopedia of the Nations. 2002 [2015-05-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9-27).
- ^ Electricity/Heat in Argentina in 2009. Paris: IEA –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2009 [2014-06-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8-03).
- ^ Ministerio de Economía y Producción – República Argentina. [2012-02-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19).
- ^ INDEC, Foreign Trade, Export Complexe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Voss, Peer. farmland as inflation hedge. [2011-07-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7-07).
- ^ UNWTO Tourism Highlights – 2011 Edition (PDF). 世界旅遊組織. 2011-06 [2012-01-26].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2-01-05). See table in pp. 8.
- ^ World Heritage List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聯合國教育科學文化組織官方網站(英文)
- ^ México DF, Buenos Aires y San Pablo, los destinos turísticos favoritos. Infobae América. 2011-06 [2012-12-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2-01)..
- ^ 存档副本. [2008-07-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4-10).
- ^ Top 25 Destinations — South America. TripAdvisor. [2015-05-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3-19).
- ^ Introduction to Ushuaia. The New York Times. 2006-11-20 [2010-11-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12-20).
- ^ Ushuaia. Britannica. [2010-11-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12-25).
- ^ Argentina – Railways. Index Mundi – CIA World Factbook. 2013 [2014-06-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07).
- ^ 211.0 211.1 211.2 211.3 211.4 211.5 Argentina – Transportation. Encyclopedia of the Nations. 2002 [2014-06-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9-27).
- ^ Argentina – Roadways. Index Mundi – CIA World Factbook. 2013 [2014-06-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14).
- ^ Argentina – Waterways. Index Mundi – CIA World Factbook. 2012 [2014-06-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1-01).
- ^ Argentina – Airports with paved runways. Index Mundi – CIA World Factbook. 2013 [2014-06-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1-01).
- ^ Aeberhard, Benson & Phillips 2000,第76頁.
- ^ Aeberhard, Benson & Phillips 2000,第24–25頁.
- ^ Aeberhard, Benson & Phillips 2000,第45頁.
- ^ Moore, Don. Radio with a past in Argentina. 1995 [2014-06-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5-23).
- ^ Moore 1995.
- ^ Argentina–Infraestructura. Mi Buenos Aires Querido. 2002 [2014-06-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7-23).
- ^ Homes with Cable TV in Latin America. 1999 [2014-06-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1-13).
- ^ Penetración TV paga en hogares 2014 – Argentina. LAMAC – Latin American Multichannel Advertising Council. 2014 [2014-06-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5-02).
- ^ South America. IWS–ITU – Internet World Stats. 2011 [2014-06-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02).
- ^ Argüello, Irma. Brazil and Argentina's Nuclear Cooperation. 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 2009-01-08 [2014-06-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24).
- ^ Background Note: Argentina. State.gov. [2014-06-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3-28).
- ^ Hillary Clinton: Argentina is on the forefront of the fight for nuclear security. State.gov. 2010-04-13 [2014-06-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4-16).
- ^ Reneau, Leandro. Atucha III se construirá con un 60% de componentes nacionales. Tiempo Argentino. 2012-09-29 [2014-06-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8-05) (西班牙語).
- ^ PEHUENSAT-1. Asociación Argentina de Tecnología Espacial. [2014-06-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1-17) (西班牙語).
- ^ 'Argentine satellite SAC-D' will be presented in Bariloche. Momento 24. [2014-06-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3-23).
- ^ Scientists celebrate inauguration of Pierre Auger Observatory. Pierre Auger Observatory. [2014-06-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1-07).
- ^ Proyecciones provinciales de población por sexo y grupos de edad 2001–2015 (PDF). Gustavo Pérez. 阿根廷國家統計與人口普查研究所: 16. [2014-06-25].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05-11-09) (西班牙語).
- ^ Censo 2010: Censo Nacional de Población, Hogares y Viviendas. Censo2010.indec.gov.ar. [2012-06-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6-15).
- ^ 233.0 233.1 COUNTRY COMPARISON :: NET MIGRATION RATE. The World Factbook. 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 [2012-05-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5-22).
- ^ PRB (PDF). [2014-06-25].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0-04-22).
- ^ UN Demographic Yearbook, 2007.
- ^ Forero, Juan. Argentina becomes second nation in Americas to legalize gay marriage. seattletimes.nwsource.com. 2010-07-15 [2010-07-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5-10).
- ^ Fastenberg, Dan. International Gay Marriage. Time. 2010-07-22 [2011-11-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1-02).
- ^ Encuesta Complementaria de Pueblos Indígenas 2004–2005. 阿根廷國家統計與人口普查研究所. [2014-06-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2-26). (西班牙文)
- ^ R. Cruz-Coke, R. S. Moreno. Genetic epidemiology of single gene defects in Chile. Journal of Medical Genetics. 1994-09, 31 (9): 702–706 [2019-02-13]. ISSN 0022-2593. PMC 1050080 . PMID 781543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2-12).
- ^ About Argentina. Government of Argentina. [2014-06-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9-19).
- ^ Capítulo VII. Inmigrantes (PDF). [2007-06-10].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07-06-10).
- ^ EUROPEAN IMMIGRATION INTO LATIN AMERICA, 1870-1930* (PDF). [2011-08-14].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1-08-14).
- ^ Fernández, Francisco Lizcano. Composición Étnica de las Tres Áreas Culturales del Continente Americano al Comienzo del Siglo XXI. 2007. ISBN 978-970-757-052-8.
- ^ Cahoon, Ben. Argentina. World Statesmen.org. [2014-06-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0-12).
- ^ Capítulo VII. Inmigrantes. CELS – Informe 1998
- ^ Sánchez, Gonzalo. La comunidad china en el país se duplicó en los últimos 5 años. Clarin.com. 2010-09-27 [2014-06-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07).
- ^ 재외동포현황/Current Status of Overseas Compatriots, South Korea: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and Trade, 2009 [2009-05-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10-23)
- ^ Inferring Continental Ancestry of Argentineans from Autosomal, Y-Chromosomal and Mitochondrial DNA. [2014-06-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03).
- ^ Medicina (Buenos Aires). [2014-06-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7-19).
- ^ "El varieté de la calle Florida"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Editorial) – Clarín (西班牙文)
- ^ LEY DE MIGRACIONES de ARGENTINA - Ley 25.871, Ministro del Interior, 2004 [2015-07-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7-06)
- ^ Guía para refugiados y solicitantes de asilo en Argentina (PDF), Ministro del Interior, 1999 [2015年7月23日],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4年8月15日)
- ^ Argentina – Urbanization. Index Mundi – CIA World Factbook. 2012-07-26 [2014-06-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1-02).
- ^ 254.0 254.1 254.2 About Argentina – Major Cities. Government of Argentina. [2014-06-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9-19).
- ^ República Argentina por provincia. Densidad de población. Año 2010. INDEC. [2015-03-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9-01) (西班牙語).
- ^ 3218.0 - Instituto Nacional de Estadistica y Censos, Argentina, 2006-07 (PDF). INDEC. 2008-03-31 [2008-06-06].
- ^ 257.00 257.01 257.02 257.03 257.04 257.05 257.06 257.07 257.08 257.09 257.10 Ethnologue 2013.
- ^ Lecea 1958,第40頁.
- ^ Colantoni & Gurlekian 2004,第107–119頁.
- ^ Lecea 1958,第47頁.
- ^ Página/12, 27 December 2006. Los idiomas de los argentino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262.0 262.1 DellaPergola 2012.
- ^ Ley No. 5598 de la Provincia de Corrientes, 22 de octubre de 2004
- ^ Ley No. 6604 de la Provincia de Chaco, 28 de julio de 2010, B.O., (9092)
- ^ Jóvenes Argenchino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Clarin.com 22 September 2006
- ^ Aeberhard, Benson & Phillips 2000,第602頁.
- ^ 阿根廷憲法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存档副本. [2014-06-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14).,第十四條
- ^ C.S.J.N., "Sejean", Fallos 308:2268
- ^ C.S.J.N., "Villacampa", Fallos 312:122
- ^ 阿根廷憲法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存档副本. [2014-06-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14).,第二條
- ^ 271.0 271.1 271.2 International Religious Freedom Report 2012 – Argentina. US Department of State. 2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12).
- ^ Mallimaci, Esquivel & Irrazábal 2008,第9頁.
- ^ Mallimaci, Esquivel & Irrazábal 2008,第21頁.
- ^ Mallimaci, Esquivel & Irrazábal 2008,第24頁.
- ^ Donadio, Rachel. Cardinals Pick Bergoglio, Who Will Be Pope Francis. The New York Times. 2013-03-13 [2014-06-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3-26).
- ^ El Sistema Educativo – Acerca del Sistema Educativo Argentino. Ministerio de Educación – Presidencia de la Nación. [2014-05-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2-26).
- ^ Universidades Privadas y Públicas Estatales / Nacionales de Argentina ordenadas por Provincia. altillo.com. [2015-07-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7-08).
- ^ Población de 10 años y más por condición de alfabetismo y sexo, según provincia. Año 2010. Censo Nacional de Población, Hogares y Viviendas 2010. INDEC – Instituto Nacional de Estadística y Censos. 2010 [2014-06-25]. (原始內容 (XLS)存檔於2014-02-26) (西班牙語).
- ^ Total del país. Población de 5 años y más que asistió a un establecimiento educativo por nivel de educación alcanzado y completud del nivel, según sexo y grupo de edad. Año 2010. Censo Nacional de Población, Hogares y Viviendas 2010. INDEC – Instituto Nacional de Estadística y Censos. 2010 [2014-06-25]. (原始內容 (XLS)存檔於2014-02-26) (西班牙語).
- ^ Sobre la ley de financiamiento educativo. Argentina Indymedia. [2014年6月25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年8月6日).
- ^ AMA. Ama-med.org.ar. [2014-06-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4-13).
- ^ IADB (PDF). IADB. [2014-06-25].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08-09-02).
- ^ 283.0 283.1 283.2 ESTADISTICAS VITALES – INFORMACION BASICA AÑO 2008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Ministry of Health (December 2009)
- ^ 284.0 284.1 UNData[永久失效連結][失效連結]
- ^ UN Demographic Yearbook. 1957.
- ^ 286.0 286.1 UN Demographic Yearbook. Historical Statistics. 1997.
- ^ McCloskey & Burford 2006,第123頁.
- ^ Rivas 1989,第11頁.
- ^ Foster, Lockhart & Lockhart 1998,第99頁.
- ^ Foster, Lockhart & Lockhart 1998,第13, 101頁; Young & Cisneros 2010,第51頁.
- ^ Foster, Lockhart & Lockhart 1998,第104, 107–109頁; Young & Cisneros 2010,第223頁.
- ^ Young & Cisneros 2010,第51–52頁.
- ^ Biographies – Ernesto Sabato. sobreargentina. [2009-10-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4-18).
- ^ 294.0 294.1 Bloom 1994,第2頁.
- ^ Young & Cisneros 2010,第52, 80頁.
- ^ Young & Cisneros 2010,第3, 144頁.
- ^ Miller 2004,第86頁.
- ^ Foster, Lockhart & Lockhart 1998,第121頁.
- ^ 299.0 299.1 299.2 McCloskey & Burford 2006,第43頁.
- ^ Francia, Tito. Manifiesto Fundacional de Nueva Canción. [2013-03-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1-27).
- ^ 301.0 301.1 301.2 Long 2009,第21–25頁.
- ^ 阿根廷的音乐. 中國人民大學. [2014-04-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29).
- ^ Eclectic dramatic mix to grace Shanghai stages. China Daily. 2005-10-17 [2014-06-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19).
- ^ Buenos Aires – A Passionate City. Radar Magazine. 2013-02-10 [2014-06-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5-03).
- ^ King 2000,第36頁.
- ^ Bendazzi, Giannalberto. Quirino Cristiani, The Untold Story of Argentina's Pioneer Animator. Animation World Network. 1996 [2014-06-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9-28).
- ^ Top 5 Argentine Film Stars. argentinaindependent. [2015-04-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6-09).
- ^ Argentina awarded the Oscar for the best foreign language film. MercoPress. [2015-04-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2-02).
- ^ 309.0 309.1 張榮生. 阿根廷绘画. 《外國文學》. 1985, (5). CNKI GHJK198505016.
- ^ Stewart, Jennifer. Lively, playful geometric works of art for fun. St. Petersburg Times (St. Petersburg, FL). 2006-07-16.
- ^ Culture of Argentina. Anthem Culture. [2015-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01).
- ^ Martínez-Carter, Karina. Preserving history in Buenos Aires. BBC Travel. 2013-03-14 [2014-06-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23).
- ^ Buenos Aires Architecture. GIORGIO'S HOUSE. [2015-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3-26).
- ^ Pato, Argentina's national sport. Argentina.ar. [2009-09-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2-01).
- ^ Argentine sport. Argentina.ar. [2009-09-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10-23).
- ^ Argentina. Fédération Internationale de Football Association. [2009-09-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1-06).
- ^ Nauright & Parrish 2012,第14–23頁.
- ^ 318.0 318.1 Argentina: country information. Fédération Internationale de Football Association. [2009-09-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3-28).
- ^ Argentine soccer players exported abroad. Argentina.ar. [2009-09-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3-25).
- ^ Friedman 2007,第56, 127頁.
- ^ Primera División – Campeones. Argentine Football Association. [2009-09-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9-11).
- ^ World Rankings. irb.com. [2010-08-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8-10).
- ^ Buenos Aires elected as Host City for 2018 Youth Olympic Games. [2014-06-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2-05).
- ^ El asado. Via Restó. 2010-04-28 [2014-06-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03).
- ^ Argentina–Gastronomia. Argentina – Portal oficial de promoción de la República Argentina. 2008-06-06 [2014-06-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7-27).
- ^ Steiger, Carlos. Modern Beef Production in Brazil and Argentina. Choices Magazine. 2006 [2014-06-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02).
- ^ McCloskey & Burford 2006,第79頁.
- ^ Aeberhard, Benson & Phillips 2000,第31頁; McCloskey & Burford 2006,第80, 143頁.
- ^ Cannavan, Tom. About Argentine wine. Wine Pages. [2014-06-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2-11).
- ^ Ley No. 26870 – Declárase al Vino Argentino como bebida nacional, 2 de agosto de 2013, B.O., (32693), 1. [2013-08-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4-12-16).
- ^ McCloskey & Burford 2006,第230, 252, 261–262, 265頁.
- ^ Ley No. 26871 – Declárase al Mate como infusión nacional, 2 de agosto de 2013, B.O., (32693), 1. [2013-08-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4-12-16).
來源
[編輯]- 法律文件
- 文章
- Bolt, Jutta; Van Zanden, Jan Luiten, The First Update of the Maddison Project; Re-estimating Growth Before 1820 (XLS), Maddison Project Working Paper 4 (The Maddison Project), 2013
- Colantoni, Laura; Gurlekian, Jorge, Convergence and intonation. Historical evidence from Buenos Aires Spanish, Bilingualism: Language and Cognition (7), 2004
- Cruz, Jr., Arturo, Glory Past but Not Forgotten, Insight, 1990-08-06
- DellaPergola, Sergio, Dashefsky, Arnold; Sheskin, Ira , 編, World Jewish Population, 2012 (PDF), Current Jewish Population Reports (Storrs, CT: North American Jewish Data Bank), 2012-11-02,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3-04-22)
- Lecea, Maria. 由王懷祖翻譯. 美洲西班牙语的某些特征. 《西方語文》 (北京市: 北京外國語學院). 1958, (01): 34–48. CNKI WJYY195801007 (中文).
- Long, Marshall, What is So Special About Shoebox Halls? Envelopment, Envelopment, Envelopment (PDF), Acoustics Today, 2009-04
- Mallimaci, Fortunato; Esquivel, Juan Cruz; Irrazábal, Gabriela. Primera Encuesta Sobre Creencias y Actitudes Religiosas En Argentina (PDF). Buenos Aires: CONICET – Consejo Nacional de Investigaciones Científicas y Técnicas. 2008-08-26.
- Moore, Don, Argentina: Radio with a Past, Monitoring Times, 1995-01
- Solomon, Hussein, South African Foreign Policy, Middle Power Leadership and Preventive Diplomacy (PDF), Centre for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Studies, 1997,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4-04-19)
- Paul, Lewis M.; Simons, Gary F.; Fennig, Charles D. (編), Ethnologue: Languages of the world – Argentina 17, Dallas, TX: Summer Institute of Linguistics International, 2013
- 書籍
- Abad de Santillán, Diego. Historia Argentina. Buenos Aires: Tipográfica Editora Argentina. 1971.
- Aeberhard, Danny; Benson, Andrew; Phillips, Lucy. The rough guide to Argentina. London: Rough Guides. 2000. ISBN 1-85828-569-0.
- Adler, Emanuel; Greve, Patricia. Overlapping Regional Mechanisms of Security Governance. Fawn, Rick (編). Globalising the Regional, Regionalising the Global.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35. Cambridge, Eng.: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9. ISBN 978-0-521-75988-5.
- Barnes, John. Evita, First Lady: A Biography of Eva Perón. New York: Grove Press. 1978.
- Bloom, Harold. The Western Canon: The Books and School of the Ages. Harcourt Brace & Company. 1994. ISBN 978-1573225144.
- Boughton, James M. Tearing Down Walls. 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1990–1999. Washington, D.C.: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2012.
- Cabrera, Ángel Lulio. Regiones fitogeográficas argentinas. Enciclopedia Argentina de Agricultura y Jardinería 2. Buenos Aires: Editorial Acme. 1976.
- Calvo, Carlos. Anales históricos de la revolucion de la América latina, acompañados de los documentos en su apoyo. Desde el año 1808 hasta el reconocimiento de la independencia de ese extenso continente 2. Paris: A. Durand. 1864.
- Crooker, Richard A. Argentina. Infobase Publishing. 2009. ISBN 978-1438104812.
- Crow, John A. The Epic of Latin America 4th. Berkeley, Calif.: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2. ISBN 978-0-520-07723-2.
- Díaz Alejandro, Carlos F. Essays on the Economic History of the Argentine Republic.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70. ISBN 978-0300011937.
- Edwards, Todd L. Argentina: A Global Studies Handbook. ABC-CLIO. 2008. ISBN 978-1851099863.
- Epstein, Edward; Pion-Berlin, David. The Crisis of 2001 and Argentine Democracy. Epstein, Edward; Pion-Berlin, David (編). Broken Promises?: The Argentine Crisis and Argentine Democracy. Lexington Books. 2006. ISBN 978-0739109281.
- Fearns, Les; Fearns, Daisy. Argentina. London: Evans Brothers. 2005. ISBN 978-0237527594.
- Ferro, Carlos A. Historia de la Bandera Argentina. Buenos Aires: Ediciones Depalma. 1991.
- Foster, David W.; Lockhart, Melissa F.; Lockhart, Darrell B. Culture and Customs of Argentina. Greenwood Publishing Group. 1998. ISBN 978-0313303197.
- Galasso, Norberto. Historia de la Argentina, vol. I&II. Buenos Aires: Colihue. 2011. ISBN 978-9505634781.
- Huntington, Samuel P. Culture, Power, and Democracy. Plattner, Marc; Smolar, Aleksander (編). Globalization, Power, and Democracy. Baltimore, Md.: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2000. ISBN 978-0-8018-6568-8.
- King, John. Magical Reels: A History of Cinema in Latin America, New Edition. Verso. 2000. ISBN 978-1859842331.
- Lake, David. Regional Hierarchies: Authority and Local International Order. Fawn, Rick (編). Globalising the Regional, Regionalising the Global.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35. Cambridge, Eng.: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9. ISBN 978-0-521-75988-5.
- Levene, Ricardo. Volume 4 (Desde la Revolución de Mayo a la Asamblea de 1813–15). Historia del Derecho Argentino 4. Buenos Aires: Editorial G. Kraf. 1948.
- Lewis, Daniel K. The History of Argentina. Palgrave Macmillan. 2003. ISBN 978-1403962546.
- Lewis, Paul. The Crisis of Argentine Capitalism.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 1990. ISBN 978-0807843567.
- Malamud, Andrés. A Leader Without Followers? The Growing Divergence Between the Regional and Global Performance of Brazilian Foreign Policy. Latin American Politics and Society 53. Lisbon: Institute of Social Sciences of the University of Lisbon. 2011.
|issue=
被忽略 (幫助) - Maldifassi, José O.; Abetti, Pier A. Defense industries in Latin American countries: Argentina, Brazil, and Chile. Praeger. 1994. ISBN 978-0275947293.
- Margheritis, Ana. Argentina's foreign policy: domestic politics and democracy promotion in the Americas. Boulder, CO: FirstForumPress. 2010. ISBN 978-1935049197.
- McCloskey, Erin; Burford, Tim. Argentina. Bradt Travel Guides. 2006. ISBN 978-1841621388.
- McColl, Robert W. Robbers, Gerhard , 編. Argentina – Encyclopedia of World Geography 1. Golson Books. 2005. ISBN 978-0816072293.
- McKinney, Kevin. Everyday geography. New York: GuildAmerica Books. 1993. ISBN 978-1568650326.
- Menutti, Adela; Menutti, María Mercedes. Geografía Argentina y Universal. Buenos Aires: Edil. 1980.
- Miller, Marilyn Grace. Rise and Fall of the Cosmic Race: The Cult of Mestizaje in Latin America. 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 2004. ISBN 978-0292705968.
- Moore, David Moresby. Flora of Tierra del Fuego. A. Nelson. 1983. ISBN 978-0904614053.
- Morris, Michael. Mangone, Gerard , 編. The Strait of Magellan. International Straits of the World 11. Dordrecht, The Netherlands: Martinus Nijhoff Publishes. 1988. ISBN 0-7923-0181-1.
- Mosk, Sanford A. Latin America and the World Economy, 1850–1914. Hanke, Lewis; Rausch, Jane M. (編). People and Issues in Latin American History, Vol. II: From Independence to the Present. New York: Markus Wiener Publishing. 1990. ISBN 978-1558760189.
- Nauright, John; Parrish, Charles (編). Sports around the World: History, Culture, and Practice 3. Santa Barbara, CA: ABC-CLIO. 2012. ISBN 978-1-59884-301-9.
- Nierop, Tom. The Clash of Civilisations. Dijkink, Gertjan; Knippenberg, Hans (編). The Territorial Factor. Amsterdam: Vossiuspers UvA – Amsterdam University Press. 2001.
- Papadopoulos, Anestis. The International Dimension of EU Competition Law and Policy.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0.
- Rey Balmaceda, Raúl. Mi país, la Argentina. Buenos Aires: Arte Gráfico Editorial Argentino. 1995. ISBN 84-599-3442-X.
- Rivas, José Andrés. Santiago en sus letras: antología críticotemática de las letras santiagueñas. Universidad Nacional de Santiago del Estero. 1989.
- Robben, Antonius C. G. M. Political Violence and Trauma in Argentina.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2011. ISBN 978-0812203318.
- Roca, Roberto Luis. Wings from Afar: An Ecoregional Approach to Conservation of Neotropical Migratory Birds in South America. Nature Conservancy, Latin America and Caribbean Division. 1996. ISBN 978-1886765030.
- Rock, David. Argentina, 1516-1987: From Spanish Colonization to the Falklands War.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7. ISBN 978-0520061781.
- Rosenblat, Ángel. El nombre de la Argentina. Buenos Aires: EUDEBA – Editorial Universitaria de Buenos Aires. 1964.
- Ruiz-Dana, Alejandra; Goldschag, Peter; Claro, Edmundo; Blanco, Hernán. Regional Integration, Trade and Conflicts in Latin America. Khan, Shaheen Rafi (編). Regional Trade Integration and Conflict Resolution. New York: Routledge. 2009. ISBN 978-0-415-47673-7.
- Sánchez Viamonte, Carlos. Historia Institucional Argentina 2nd. Mexico: Fondo de Cultura Económica. 1948.
- Tortorelli, Lucas A. Maderas y bosques argentinos. Editorial Acme. 1956.
- Traba, Juan. Origen de la palabra "¿¡Argentina!?". Rosario: Escuela de Artes Gráficas del Colegio San José. 1985.
- Vanossi, Jorge R. Situación actual del federalismo: aspectos institucionales y económicos, en particular sobre la realidad argentina. Cuadernos de ciencia política de la Asociación Argentina de Ciencia Política 2. Buenos Aires: Ediciones Depalma. 1964.
- Wood, Bernard. The middle powers and the general nterest. North-South Institute. 1988. ISBN 978-0920494813.
- Young, Richard; Cisneros, Odile. Historical Dictionary of Latin American Literature and Theater. Lanham, MD: Scarecrow Press. 2010. ISBN 978-0-8108-7498-5.
外部連結
[編輯]- 政府
- 旅遊
- 概況
- 《世界概況》上有關阿根廷的條目 (英文)
- 開放目錄專案中的「阿根廷」 (英文)
- 拉丁美洲網絡信息中心中的阿根廷相關內容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圖書館中的阿根廷相關內容
- 國際期貨交易阿根廷重點發展預測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其他
- OpenStreetMap上有關阿根廷的地理資訊
- 維基媒體的阿根廷地圖集 (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