貪慾的角逐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16年11月30日) |
《貪慾的角逐》(法語:La Curée,1871-72)是埃米爾·左拉20部長篇小說系列《盧貢-馬卡爾家族》中的第二部小說。小說內容涉及在十八世紀五六十年代喬治-歐仁·奧斯曼領導巴黎城市改建的背景下產生的房地產投機買賣和法蘭西第二帝國時期極其富裕的暴發戶生活。
《貪慾的角逐》大大不同於其前傳《盧貢家族的家運》。它通常被翻譯為《獵物》是由於文章中描述了狩獵遊戲時把誘餌扔給狗。這是一部關於角色性格研究的小說。其中三個人物:第一個人物是阿里斯蒂德·盧貢(後改名為薩卡爾),無情的精於算計的皮埃爾·盧貢和資產階級分子菲麗希特最小的兒子(菲麗希特非常溺愛阿里斯蒂德),他們都是波拿巴主義並且被對財富的欲望驅使;第二個任務是阿里斯蒂德年輕的第二任妻子勒內(他的第一任妻子在他們從偏僻的普拉桑搬到巴黎不久後就去世了;第三個人物是馬克西姆,阿里斯蒂德第一段婚姻生下的紈絝的兒子。
小說情節概括
[編輯]小說開篇描繪了極盡奢華的場面,從勒內和馬克西姆在奢侈的馬車中打發時間,在19世紀巴黎街頭交通堵塞的情境下慢慢駛出巴黎人公園(布洛涅森林)。開篇就明顯傳達給讀者這些窮奢極侈的角色絲毫不向民生問題妥協。他們到達他們的府邸後並沒有先準備巴黎最富有的人會來參加的宴會,而是先由僕人為他們着裝打扮。從開頭到這裏的描寫似乎與前一部小說完全沒有連續性,直到第二章左拉揭露了這個奢華的場景是發生在14年之後。在後續篇章左拉以倒敘的方式續寫前傳《盧貢家族的家運》。
在第一部小說《盧貢家族的家運》中尤金·盧貢仕途得意,他的弟弟阿里斯蒂德是一名無能的記者,是一個無法承擔責任而後被孤立的喜劇角色。他決定去跟隨尤金,並且認為讓尤金幫助他獲得財富和權利是他與生俱來的權利。尤金承諾只要阿里斯蒂德不插手他的事情,並且改姓以避免阿里斯蒂德的越軌行為沾上自己影響仕途,就會幫阿里斯蒂德得到他想要的一切。於是阿里斯蒂德改姓為薩卡爾,尤金給了他一份表面上看單調的在城市規劃局的工作。改姓了的薩卡爾很快明白,原本他以為百無聊賴的工作竟可以提供給他巴黎城市房屋重建以開闢新的道路系統的內部資料。得知被拆遷房屋的所有者會得到可觀的賠償金後,薩卡爾設法借錢在這些房屋被政府收購之前買下,以賺取巨額收入。
薩卡爾一開始沒有投資資金。左拉描繪了一個驚人的麻木不仁的場面。 當他妻子身患絕症,在另一個房間重病臥床的時候,他已經計劃好贏取一個富有的女孩勒內。勒內未婚先孕,她的家庭為了避免流言蜚語,向任何願意娶她並且認未出世的孩子為自己的骨肉的男性提供巨額嫁妝。薩卡爾接受了這個提議,於是他的投機行為蓄勢待發。他把他的女兒送回他們普拉桑的家,並且把他的大兒子送到巴黎人的寄宿學校。讀者後來再看到有關馬克西姆的描寫是在多年以後他離開學校見到比他至少年長七歲的繼母勒內。
倒敘部分結束之後,小說剩餘部分發生時間是在薩卡爾發財後,記錄了他的揮霍無度、攻於心計以及三角的涉及性和政治關係的陰謀。勒內和馬克西姆開始了他們繼母與繼子之間的亂倫關係。薩卡爾懷疑他妻子和他兒子的亂倫關係,但或許是因為他和他妻子的有名無實的商業性婚姻他選擇不追究。薩卡爾試圖說服勒內賣給他她娘家的價值百萬的房契,但勒內拒絕了。不安的氣氛遍佈餘下的小說內容直到以令人憤怒的虛偽、不道德的暴發戶的多個場面描寫達到高潮並結束。
左拉寫《貪慾的角逐》時是一個窮困潦倒的新聞記者,他從未親身經歷過那些他描繪出來的極盡奢華的場面。為了 彌補這方面的缺失,他參觀了大量法國供公眾參觀的豪華古宅,並且記錄了許多關於建築、女性和男性的時裝樣式、珠寶、花園設計、溫室植物(小說中一個誘姦場面發生在薩卡爾的溫室中),馬車,言談舉止,僕人的裝束。這些記錄(有一大部分被保存下來)耗費了左拉大量時間,小說的現實主義廣為後人稱讚。
主題
[編輯]- 投機(以阿里斯蒂德為代表)
- 放蕩(以勒內為象徵)
- 性偏離(以馬克西姆作為表現)
- 新的資產階級的發展(對比投機行為)
- 舊的資產階級的告終(以貝勞德酒店為象徵)
- 嘗試壓抑本性或過分滿足天性(溫室)
- 貪婪(左拉小說中的常見主題)
- 不道德(左拉小說中的常見主題)
主要人物
[編輯]- 阿里斯蒂德·(盧貢)薩卡爾,投機商
- 勒內·薩卡爾,阿里斯蒂德·薩卡爾的妻子
- 馬克西姆·薩卡爾,阿里斯蒂德的兒子;花花公子
- 茜東妮 ·盧貢,阿里斯蒂德的姐姐; 老鴇
- 尤金 ·盧貢, 阿里斯蒂德的哥哥; 政治家
- 勞文倫斯夫人,老鴇
- 露易絲,馬克西姆的未婚妻;駝背的人
- 蘇珊·哈弗娜和阿德琳娜·德斯班納,勒內最好的朋友,一對同性戀情人
英文譯本
[編輯]這部小說的首個譯本(譯者不詳)翻譯效果不佳,並且多處被刪節,後來在19世紀八九十年代亨利·維澤特利將其重新翻譯,並且改名為《獵物的爭奪》,由喬治·摩爾撰寫引言。
1895年詩人及小說家亞歷山大·特謝拉·德·馬托斯翻譯的未刪減譯本以限定版出版,印有法語標題並在括號中寫出英文翻譯標題。此譯作後來在1954年重印並改名為《貪慾的角逐》,是在100多年來各個譯本中的標準英語的版本。評論家格雷厄姆·金說到這驚人的永恆的表述方法無疑阻止了更加現代的翻譯版本的出現。[1]
2004年由亞瑟·戈德哈默(由《現代圖書館》出版)和布萊恩·納爾遜(由《牛津世界經典》出版)翻譯的兩個英文譯本廣受讚譽。
改編作品
[編輯]1917年《貪慾的角逐》被改編成意大利默劇《幸福生活》,由巴達沙利·尼格羅尼導演。 導演羅傑·瓦迪姆在1966年的電影《貪慾的角逐》中將故事背景重新設定到現代社會的巴黎,在英語國家以《遊戲結束》的名字上映,由簡·方達,米歇爾·皮科利和皮特·麥克內里主演。
參考文獻
[編輯]- ^ Merkle, Denise (2003).
3. Émile Zola : fiction and modernity by Mitter Henri, Monica Lebron, and David Baguley (London: Émile Zola Society; 2000) ISBN 0952558327
4. Émile Zola : a selective analytical bibliography by Brian Nelson (London: Grant & Cutler; 1982) ISBN 8449959101
評論性文章
[編輯]- Charle, Christophe. A Social History of France in the 19th Century. Trans. Miriam Kochan. Oxford: Berg, 1994.
- Nelson, Brian. 「Speculation and Dissipation: A Reading of Zola’s La Curée」.
- Petrey, Sandy. "Stylistics and Society in La Curée." MLN, October, 1974. pp. 626–640.
- Sedgwick, Eve Kosofsky. Between Men: English Literature and Male Homosocial Desire.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