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其驤
譚其驤 | |
---|---|
出生 | 1911年2月25日 大清奉天省奉天府 |
逝世 | 1992年8月28日 中國上海 | (81歲)
知名於 | 《中國歷史地圖集》 |
配偶 | 李永藩 |
學術背景 | |
母校 | 暨南大學 燕京大學 |
學術導師 | 顧頡剛[1] |
學術工作 | |
研究機構 | 復旦大學 浙江大學 |
著名學生 | 王仲殊 葛劍雄 周振鶴 |
譚其
生平
[編輯]1911年,譚其驤出生於奉天皇姑屯。譚氏自明中葉從山陰遷至嘉興,祖父譚日森系光緒年間舉人,短暫做過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大臣許景澄的秘書,但是好賭,祖輩家財被其揮霍殆盡,晚年曾任嘉興府學監。父親譚新潤曾留學日本,畢業於東亞鐵道學校,1911年回國後任京奉鐵路皇姑屯站站長。意外的是第二年父親突發腦血栓,只能攜眷歸鄉,後來在嘉興縣公署工作。
五歲時,由於家中姐妹八人難以照料被送到姑父母海鹽馮家發蒙。回到嘉興後入讀縣立第一高小,1923年畢業後考入嘉興秀州中學。1925年,五卅慘案引起全國學校的反彈,譚其驤為此組織同學退學。退學後他沒有繼續讀中學,而是到上海投考了剛剛初建的上海大學,並加入了校內的共青團。1927年春,學校遷至江灣,譚其驤支持北伐和同學天天到閘北宣傳。這年清明到杭州掃墓,因而躲過了四一二政變,等到他回到上海已經面目全非,還被短暫逮捕了。
經歷了這些之後譚其驤決定重新報考大學,考上了也是新組建的國立暨南大學中文系,1928年秋,先轉至外交系,後轉至新成立的歷史社會系。主要受到潘光旦還有程仰之的影響,建立了他對史學的興趣。1930年9月,被推薦進入燕京大學研究生院學習,師從顧頡剛和鄧之誠,並且借住鄧之誠家中。同學中結識周一良、鄧嗣禹、侯仁之、俞大綱和葉國慶等人。燕大研究院是兩年制,譚其驤用了一年時間修滿學分並完成了繼承潘光旦的中國移民史的論文,由於不能提前畢業便通過在國立北平圖書館的伯父介紹被錄用,負責彙編館藏方志目錄。同時輔仁大學有了職缺,受鄧之誠推薦,到輔大代課。1932年,從燕大畢業後留校做講師代課。
1934年2月,顧頡剛創辦《禹貢》半月刊,譚其驤也參與籌辦。1935年5月,受廣州學海書院之聘離開《禹貢》編務。1936年暑假,返回北平休假,因陳濟棠動亂,沒有再回廣州。1937年3月,受潘光旦邀請在清華做助理研究員,結識吳晗和夏鼐。
1940年春,到湄潭縣青岩的浙江大學任史地系副教授。1942年,調回遵義本部,升任史地系教授。1946年,復員隨浙大回到杭州,並受牟潤孫請託在上海暨南大學兼課。
1949年,解放軍接管杭州後浙江大學被迫停辦歷史系。1951年秋,他接到周予同的邀請到上海復旦大學任教,參與土改工作隊,積極參與土地改革,隨後參與三反和思想改造運動。1955年2月,被借調到北京中國科學院第二歷史研究所負責重編改繪《歷代輿地圖》,與惲逸群共事。1957年,返回復旦任歷史系主任,繼續地圖編繪工作,因此受到保護。他還被選為復旦工會副主席,一直連任到文革開始。1959年7月,復旦建立歷史地理研究室,任主任。
1966年5月30日,參加文化大革命,周予同首先成為批判對象,7月30日,譚其驤被揭發「八大罪狀」,接受批鬥。次年6月,下鄉參加勞動。8月,工宣隊掌權,下鄉參加勞動,11月,被迫參加全封閉的政策學習班,結束後被「一批二用」繼續地圖編繪工作,也負責接待外賓,如費正清、劉子健和陳省身等人。後成為上海「羅思鼎」寫作組成員。
1980年,成為中國科學院院士。1982年至1986年,歷史地理研究室成為歷史地理研究所,譚其驤出任所長。
成就
[編輯]譚其驤主編的《中國歷史地圖集》,從1950年代初開始編撰,直到1980年代初才開始正式出版,是當代中國歷史、歷史地理研究的重要參考資料。
此外,譚其驤還主編了《簡明中國歷史地圖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歷史地圖集》並有《長水集》、《長水集續編》等歷史論文集。
譚其驤在其著作《歷史上的中國和中國歷代疆域》提出了版圖中國論的概念,他認為現代的中國人不能拿古人心目中的"中國"作為中國的範圍。也不能拿今天的中國範圍來限定我們歷史上的中國範圍,而是清朝鼎盛版圖的範圍為中國歷史上的範圍,在這個範圍之內活動的民族,都是中國史上的民族;在這個範圍之內所建立的政權,都是中國史上的政權。對於高句麗,當其定都現中國境內時,就是中國歷史上的政權。但是等到公元427年遷都朝鮮半島時,就不是中國歷史上的政權了,不管其在朝鮮半島還是中國東北的領土都不是中國歷史上的範圍。從而成為大陸歷史觀的標準之一。
但主編《中國歷史地圖集》是政治任務,受到政治上的左右,上面的指示說得都不明確,但真正等到事情來了,就要強調政治上的問題,上面一旦決定,你就不能改變。譬如說,為了反對「修正主義」,地圖上一條界線劃在這裏,如果有年輕人提出應該畫大一點,你如果反對那就是賣國,這是最麻煩的。比如說歷史上和越南(安南)之間的界線,方國瑜先生主張畫到最南邊,譚先生主張畫到最北邊,方先生手下的年輕人主張畫在中間,外交部最後裁定畫在中間,這沒有辦法。政治上的,有些事情不講道理,上面定了就定了。[2]
譚其驤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不合理,表示:「中國現行的沿襲元明清舊制的一級行政區劃極不合理,一是許多省區不符合自然、經濟和人文區域,二是多數省區太大。這種區劃狀況不僅阻礙經濟發展,並且也不利於社會和諧、政治穩定,有必要予以改變。也就是說,通盤制定適應中國當前和今後國境治理、經濟發展的新的行政區劃,應該就在近期內列入國家大事類的議事項目之內。」[3]
「大躍進」時期,在大批樹木被砍去煉鋼時,譚其驤撰寫了論黃河安流的文章,指出黃河決徙病源在於植被遭到破壞,從而導致嚴重水土流失[4]。
參考文獻
[編輯]- 譚其驤 譚其驤日記 廣州人民出版社 2013年
- 葛劍雄 譚其驤傳
- ^ 1.0 1.1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編; 劉東生主編; 吳傳鈞副主編. 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 • 理学编 地学卷 二. 北京: 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1: 188–198 [2021-10-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24).
- ^ 葛劍雄談譚其驤:為老師立傳,也要實事求是
- ^ 葛劍雄. 谭其骧先生的分省建议及其现实意义. 中國方域:行政區劃與地名. 1998, (4).
- ^ 王元化. 人和书. 蘭州市天水路308號: 蘭州大學出版社. 2003年10月: 112–114. ISBN 7-311-02256-8 (中文).
學術機關職務 | ||
---|---|---|
新頭銜 | 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中心所長 1982年-1986年 |
繼任: 鄒逸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