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城牆
34°15′12″N 108°56′32″E / 34.2534°N 108.9423°E
西安城牆 | |
---|---|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 | |
地址 | 陝西省西安市 |
分類 | 古建築 |
時代 | 明朝 |
編號 | 1-104 |
認定時間 | 1961年 |
西安城牆是位於陝西省西安市城區的城牆。西安城牆自明朝初年在唐長安城皇城的基礎上建造起來,後來又經過多次修補,形成嚴密的防禦體系,是中國現存最完整的古城牆之一,與山西平遙城牆、湖北荊州城牆、遼寧興城城牆等並列為中國現存最完好的四座古城牆,也是規模最大的古城牆之一(最大為南京城牆),周長13.74公里,城牆周圍有護城河環繞,是中世紀後期最著名的城垣建築之一。
1961年,西安城牆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
歷史
[編輯]唐代
[編輯]今天西安城垣修築始於明初,西、南兩面以唐長安皇城城牆為基礎修建。唐末,904年,佑國軍節度使韓建對長安城進行改建。為便於防守,放棄外城郭與宮城,將皇城加以整修。[1]
宋元
[編輯]唐代以後,宋元兩朝中城市的名稱城和建制經歷數次變更,但城牆規模卻無變化。[2]
明代
[編輯]早在明王朝建立前,當朱元璋攻克徽州後,一個名叫朱升的隱士便告訴他應該「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朱元璋採納了這些建議。當全國統一後,他便命令各府縣普遍築城。明朝初年,朱元璋認為「天下山川,惟秦中號為險固」,因此將次子朱樉封為秦王,就藩西安府。並詔令西安府長興侯耿炳文和都指揮朴英修整西安城,洪武七年(1374年)起,開始興建西安城牆。[3]
城牆最底一層用石灰、土與糯米汁混合夯打而成,上層使用黃土分層夯打。城牆修建時,西、南兩面在原唐長安城皇城的基礎上增修加長而成,東牆和北牆進行了新建。[3]整個建設歷時八年,到洪武十一年(1378年)基本完工。
此後隆慶二年(1568年),陝西巡撫張祉在城牆外壁和頂部築壘青磚以改變黃土結構。[3]明末崇禎九年(1636年),陝西巡撫孫傳庭為防備李自成進攻,修建了四門的「瓮城」。[3]崇禎十六年(1643年),李自成攻克西安,從長樂門進入西安,後將長樂門焚毀。[4]次年(1644年)在此稱帝,國號大順。
清代
[編輯]清代基本沿襲明制,對西安城牆進行過十二次補修,其中規模最大的是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的工程,鋪設海墁,並增修排水道,統一城牆寬度:將牆根向外延伸,城頂向內收縮城牆剖面呈現梯形,增強了西安城的防禦能力。[3]
民國時期
[編輯]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新軍從城內攻佔西安,安遠門是當時清軍的彈藥庫,城樓中炮燃燒使清兵全線潰敗,也使安遠門毀於戰火。[5]民國初年,城牆的四座閘樓及其牆段被拆除。永寧門箭樓毀於1926年二虎守長安時期,劉鎮華的鎮嵩軍的攻擊。[6]
1936年隴海鐵路通車,修建西安站,修建中正門(後改稱解放門),後在1952年擴建火車站廣場拆除城牆[7]。直到2004年12月26日,火車站前城牆才完成合攏。[8]
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
[編輯]20世紀50年代初,蘇聯援華專家因為多家大型軍工企業建設的需要,主張「拆掉城牆,發展更多的道路,解決當時的交通問題」。而規劃專家主張保留西安老城格局,工業區放在東西郊區。而最終老幹部主張城牆內挖防空洞可以減少空襲帶來的損失,同時「城牆有利於防原子彈、防地面衝擊波」,因此西安城牆得以保留。[10]1954年,北京地安門已經被拆除,外城的拆除工作也在進展中。在此風潮下,部分陝西當地領導提出「拆除封建王朝的陳牆舊磚,矗起一個新社會新城市」,西安市民也開始拔除城牆磚。[10]時任陝西省省長趙壽山因隨楊虎城參加過「二虎守長安」時期守衛西安的戰鬥,反對拆掉城牆,他的意見受到周恩來、陳毅的重視,從而趙壽山召開會議強調「西安是我國歷代名城,也是我們陝西人的驕傲,古城牆是文物古蹟,我們一定保護好城牆,把西安建設成為一座現代化的文明城市。」[10]
1958年1月,毛澤東在第十四次最高國務會議上表示「南京、濟南、長沙的城牆拆了很好,北京、開封的舊房子最好全部變成新房子」。兩個月後在成都會議上再次指出「拆除城牆,北京應當向天津和上海看齊。」[10]1958年6月17日,西安市根據毛澤東的講話精神召開了關於城牆存廢的座談會,會議上主張拆除的意見壓倒了以時任陝西省文化局副局長武伯綸為代表的「保留派」,後武伯綸與文物界的前輩越級向國務院上書,要求保留西安城牆並得到習仲勛等人的重視。[10]在1961年,西安城牆被列入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而後,習仲勛因下令「不許拆西安城牆」等原因被革除職務,下放河南。[10]武伯綸也因此被列為「反動派」、「學術權威」和「叛徒」。[10]
文化大革命期間,因為城牆過於宏大,紅衛兵又缺乏大型工程設備,因此城牆沒有被推倒。[10]70年代初,因與蘇聯的戰爭風險,在城牆上挖築了41千米長的坑洞,並在城牆內修建了倉庫。[10]後西安市城防工程指揮部要求拆掉城牆,效仿北京修建地鐵,陝西省委同意了該計劃,但因所需資金浩大而擱置。[10]
文化大革命結束後,房地局與交通局仍主張拆掉城牆,以解決住房用地與交通問題,但在1981年,時任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的習仲勛指示要求對西安城牆認真保護。[10]
1979年,西安城牆管理所成立,開始有計劃地對城牆進行修繕,對安定門進行了油漆彩繪,並整修了安遠門、永寧門與長樂門。[3]1983年2月,成立了西安市城牆建設委員會。環繞城牆設立了環城公園,而當時西安城牆僅存城樓和箭樓六座,以及十四處豁口。[3][6]
1992年西安市政府主要領導在訪問日本奈良市時提出了在古城牆上舉行國際馬拉松賽的構想[11]。1993年11月7日自第一屆馬拉松賽舉辦後起,西安每年都舉行西安城牆國際馬拉松賽,比賽在城牆上進行。[12]
2006年7月25日,西安城牆永寧門至文昌門段近30米長的內側城牆發生坍塌。經調查,城牆牆頂的海墁出現沉降裂縫,而城牆牆體夯土土質不密實,連日雨水灌進牆體導致牆體坍塌[13]。城牆管委會表示:「出現牆體塌陷是城牆加固過程中,工程方面對土層進行的有控制的塌陷,城牆的整體是安全的。」[14]
2014年7月,西安城牆建起電梯,引發質疑。後來西安市文物局對西安城牆文化投資發展有限公司作出「責令改正違法行為並罰款30萬元」的行政處罰決定。當日,該公司連夜拆除違建電梯,修復城垛,恢復了永寧門原貌。2014年11月罰款到位[15]。
城牆結構
[編輯]周長
[編輯]對西安城牆的長度說法不一,目前測量結果是周長13.74公里。東牆長2683米,西牆長2626米,南牆長4194米,北牆長4134米。[16]:4城內面積約12平方公里,為唐長安城的七分之一。
在雍正年間的《陝西通志》中記載西安城牆周長四十里,但對此有不同理解。[17]1963年3月,陝西省與西安市文管會合編的《西安城牆》中提到光緒19年測得西安城牆周長4390丈,折合為14088米。[17]《續陝西省通志稿》中測得城牆周長為4302丈,折合13766米。[17]
體系
[編輯]城垣高12米,底寬15-18米,頂寬12-14米。牆體最底層用石灰、土和糯米混合(三合土)夯打而成,其上用黃土分層夯築,每層厚8-12厘米,外壁包砌多層城磚。牆頂使用三層青磚鋪設海墁,每隔40-60米,就有一組磚砌的排水口。城牆外沿雉堞有垛口5894個,供射擊和瞭望,內沿女牆無垛口,防止跌落。牆的外壁築98座敵台,延伸出牆12米,寬20米,高與城齊,各自相距120米,恰在弓箭和火銃的射程範圍內。敵台上築敵樓,可駐士兵和儲存物資。城四隅各有一座角樓,除西南隅沿襲了元代建築為圓形外,其餘三座均為方形。城牆的內側有十條登城馬道,其中四座城門處各有一條。城牆的外側有護城河,寬20米,深10米,終年積水,和城牆共同構成完整的防禦體系。
西安城有東西南北四座城門,分別名長樂門、安定門、永寧門和安遠門,門外均築瓮城。每座門分為三重三樓,由外向內,分別是閘樓、箭樓和正樓。除南門箭樓外,其餘各樓下都設拱形門洞,門洞高、寬各6米,深19.5米。正樓為重樓,面闊七間,進深二間,高36米,三層檐歇山頂,周圍有迴廊。箭樓面闊十一間,進深二間,高33.4米,單檐歇山頂。箭樓的正面設四層箭窗,每層12孔,左右兩面各三層,每層3孔,利於射擊。
西安城牆的防禦能力直到近代仍有體現,如在二虎守長安之時,城牆就發揮很大的防守作用。
城門
[編輯]目前西安城牆共18座門,其築門歷史大體可分為四個階段:
18座城門分佈,南7門、北6門、西2門、東3門(明代始建:明;民國始建:民;共和國始建:共):
含光門遺址博物館
[編輯]唐皇城牆含光門遺址博物館位於西安城牆內,是為唐長安城皇城含光門遺址修建的專題性博物館。博物館與城牆相連,建築面積近四千平方米。[20]
圖片集
[編輯]-
南門永寧門外,永寧門吊橋、閘樓(攝於2014年之前,此時永寧門箭樓還未復建)
-
南門永寧門入城步道,遠處為吊橋、閘樓及2014年復建之箭樓
-
南門永寧門吊橋、閘樓及2014年復建之箭樓
-
東門長樂門瓮城上,長樂門正樓
-
北門安遠門瓮城上,正樓遺址
-
解放門前西安各大學臨時新生接待處
-
城牆根
-
城牆東北角
參看
[編輯]參考文獻
[編輯]- ^ 吳永江. 西安城墙. 文物. 1980, (8): 88–90. CNKI WENW198008022.
- ^ 明前的城墙. 西安城牆景區. [2014-05-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5-03) (中文(簡體)).
- ^ 3.0 3.1 3.2 3.3 3.4 3.5 3.6 曹靜. 西安城墙. 文博. 1986, (2): 84–86. CNKI WEBO198602017.
- ^ 长乐门. 西安城牆景區. [2014-05-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5-04) (中文(簡體)).
- ^ 千年城百年情 西安城墙的传奇故事【2】. 陝西傳媒網. 2014-04-30 [2014-05-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5-03) (中文(簡體)).
- ^ 6.0 6.1 民国时期的城墙. 西安城牆景區. [2014-05-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5-03) (中文(簡體)).
- ^ 解放门. 西安城牆景區. [2014-05-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5-04) (中文(簡體)).
- ^ 馬戎戎. 西安,只有城墙的古城. 三聯生活周刊. 2005-01-19 [2014-05-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20) (中文(簡體)).
- ^ 楊邵武. 西安城墙. 陝西檔案. 2009, (2): 48.
- ^ 10.00 10.01 10.02 10.03 10.04 10.05 10.06 10.07 10.08 10.09 10.10 劉暢. 幸运儿西安城墙. 中國周刊. 2012-05-01 [2014-05-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5-21) (中文(簡體)).
- ^ 黃群. 我见证西安城墙国际马拉松赛. 西安晚報. 2015-11-26 [2015-12-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5) –透過光明網 (中文(簡體)).
- ^ 西安城墙国际马拉松赛昨开赛 2600余名选手角逐. 西安日報. 2013-11-03 [2014-05-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20) –透過搜狐體育 (中文(簡體)).
- ^ 30米城墙昨日突然坍塌 事发南门至文昌门段(图). 華商網. 2006-07-26 [2014-03-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24) (中文(簡體)).
- ^ 西安古城墙倒塌管委会解释是维修措施. 東方早報. 2006-07-27 [2014-03-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20) –透過新浪網 (中文(簡體)).
- ^ 开国上将刘亚楼故居被拆后,谁栽了?. 觀察者網. 2017-04-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4-10).
- ^ 俞茂宏,王源,俞濤,Daniel Giebener. 西安古城墙和钟鼓楼:历史、艺术和科学.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 2009年12月. ISBN 9787560530604 (中文(簡體)).
- ^ 17.0 17.1 17.2 吳永江. 关于西安城墙某些数据的考释. 文博. 1986, (6): 88–89,33. CNKI WEBO198606020.
- ^ 西安市地方志辦公室. 明清西安词典. 西安: 陝西人民出版社. 2012年11月第2版: 50-55 [2019-02-01]. ISBN 978-7-224-10398-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2-01).
- ^ 西安市地方志辦公室. 民国西安词典. 西安: 陝西人民出版社. 2012年11月第1版 [2019-02-01]. ISBN 978-7-224-1040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31).
- ^ 唐皇城墙含光门遗址博物馆. 西安市文物局. 2013-05-24 [2014-05-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5-05) (中文(簡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