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漢斯·蓋革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漢斯·蓋革
Hans Geiger
Hans Geiger (1928)
出生1882年9月30日
萊茵蘭-普法爾茨州諾伊施塔特
逝世1945年9月24日
波茨坦
國籍德國
公民權德國
知名於蓋革計數器
蓋革-馬斯登實驗
原子核
科學生涯
研究領域物理學
受影響自歐內斯特·盧瑟福
John Mitchell Nuttall

約翰尼斯·威廉·「漢斯」·蓋革Johannes Wilhelm "Hans" Geiger,1882年9月30日—1945年9月24日),德國物理學家。

生平

[編輯]

蓋革出生於德國萊茵蘭-法爾茨州諾伊施塔特,他的家庭有五個孩子,其父親是埃爾朗根-紐倫堡大學印度學教授威廉·蓋革英語Wilhelm Geiger

1902年開始在埃爾朗根-紐倫堡大學學習物理學和數學並於1906年獲得了博士學位[1]。1907年,在曼徹斯特大學,蓋革成為了恩內斯特·盧瑟福的助手。1909年他和歐內斯特·馬斯登做了著名的「蓋革-馬斯登」實驗,也就是金箔實驗。他們一起發明了蓋革計數器。1911年,蓋革和約翰·努塔爾英語John Nuttal一起發現了蓋革-努塔爾定律英語Geiger-Nuttal law,並做了一系列實驗,對盧瑟福最終建立其原子模型的起了重要作用。1928年,蓋革和他的學生沃爾特·穆勒改進了蓋革計數器,稱之為蓋革-穆勒管蓋革-穆勒計數器。蓋革還曾和詹姆斯·查德威克一起工作過。

1912年,他成為了帝國物理技術研究所的領導人。1925年,1929年和1936年分別在基爾大學蒂賓根大學柏林-夏洛騰堡做教授。

他同時還是納粹德國的原子彈研究小組--「鈾俱樂部」的成員。

他曾聲稱自己是一個「忠誠的納粹分子」並毫不猶豫的背叛了他以前的許多同事。[2].[需要較佳來源]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數月,蓋革在波茨坦逝世。

政治觀點

[編輯]

蓋革直到1945年逝世從未公開表達對納粹的支持或反對,他絕不是所謂的德意志物理學德語deutschen physik(雅利安物理學)的支持者,在1927年被菲利普•萊納德稱作「親英國人士」並且拒絕了蓋革繼承他在大學的講席的申請。[3] Wolff 寫到,蓋革與 Max Wien德語Max Wien海森堡在一份回憶錄中記錄到:"[...]反對雅利安物理學[...]"[4]

也有一些證據表明,蓋革為一些因紐倫堡法案受困的學生提供幫助。Lieselott Herforth德語Lieselott Herforth在蓋革指導下參加了畢業考試,她說道[5]:「...他也接受一位我的女同學參加畢業考試,這位女同學因為父母中其中一位是猶太人而只能作為聽眾而登記入學,這還是因為她的父親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軍醫。這位女學生得以作為走讀生與我一起在1940年參加畢業考試」。Ernst Stuhlinger德語Ernst Stuhlinger提到[6]:「蓋革教授那時通過他與盧瑟福和一些其他英國社會人士的私人朋友關係幫助他一些不幸的同事,這些人被迫移民國外,而這直到很久以後才被大家熟知。」戰爭結束後,蘇聯士兵扣押了蓋革在波茨坦的房子。Swinne [7]對這一事實寫道:「1945年6月蓋革的房子被查封,因為波茨坦會議在周邊舉行」。

蓋革但是也不是一直都為他的同事出力。漢斯•貝特的母親是猶太人,由於紐倫堡法案的限制他將不得為國家機構工作,此時他剛剛被限制獲得圖賓根大學的理論物理講席的位置,於是他轉而向蓋革求助,但是蓋革拒絕了他。貝特這樣給 Sommerfeld[8][9]寫信:「[...]無論如何我得知了之後會發生什麼,(隨信)內附的蓋革的回信是如此之短,以至於讓我覺着甚至受到了侮辱,從他的語句中我不再相信我在圖賓根還能有任何機會」。蓋革回信的詳細內容不得而知。在1967年與 Charles Weiner 的口述歷史採訪中,貝特對蓋革對此事的反應感到失望,但是沒有直接提到蓋革的名字。[10]

參考文獻

[編輯]
  1. ^ Krebs. Hans Geiger: Fiftieth Anniversary of the Publication of His Doctoral Thesis, 23 July 1906. 科學. July 1956, 124 (3213): 166. PMID 17843412. doi:10.1126/science.124.3213.166. yes 
  2. ^ Bill Bryson: A short history of nearly everything. London: Transworld Publishers. July 2003. yes 
  3. ^ Alan D. Beyerchen: Wissenschaft unter Hitler. Kiepenheuer und Witsch, 1977, S. 141.
  4. ^ Wolff, Stefan L. Vertreibung und Emigration in der Physik. Physik in unserer Zeit. 1993, 24 (6): 267–273. ISSN 0031-9252. doi:10.1002/piuz.19930240611. 
  5. ^ Lieselott Herforth: Erinnerungen an meinen „Diplom-Vater「 – Hans Geiger wäre am 30. September 100 Jahre alt geworden. In: Spectrum. 13, Heft 11, 1982, S. 29.
  6. ^ Ernst Stuhlinger: Hans Geiger zum Gedächtnis 1882–1982. In: Bausteine zur Tübinger Universitätsgeschichte, Folge 2, Tübingen 1984, S. 167.
  7. ^ Edgar Swinne: Hans Geiger – Spuren aus einem Leben für die Physik. Berliner Beiträge zur Geschichte der Naturwissenschaften und der Technik, 2. Auflage, 1991.
  8. ^ Bethe an Sommerfeld vom 11. April 1933, SOM, abgedruckt in: M. Eckert et al., Geheimrat Sommerfeld, Ausstellungskatalog Deutsches Museum, S. 141–144, München 1984; Transkription eines Interviews mit Bethe vom 28. Oktober 1966, S. 92, AIP.
  9. ^ Stefan L. Wolff: Vertreibung und Emigration in der Physik. In: Physik in unserer Zeit. 24, Nr. 6, 1993, S. 267–273, ausschnittsweise auch unter Vertreibung und Emigration in der Physik(http://www.hagalil.com/shoah/stefan1.htm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zu finden.
  10. ^ Bethe Oral History Interview, Niels Bohr Institute, (https://www.aip.org/history-programs/niels-bohr-library/oral-histories/4504-1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wörtlich sagte Bethe: Then I wrote a letter to the professor of experimental physics who had been very friendly to me and really had indicated that he liked my work and liked me to be there and so on, and I got back a very stiff letter that presumably the lectures in theoretical physics would have to be arranged differently the next term.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