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教學設計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教學設計 (英語:Instructional design,縮寫作ID),或稱教學系統設計 (英語:instructional systems design,縮寫作 ISD),是一種以一致和可靠的方式系統地設計、開發和提供教學材料和體驗的實踐,以實現有效率的、有效能的、吸引人且引人入勝而鼓舞人心的知識獲取。[1][2] 該過程大致包括確定學習者的狀態和需求,確定教學的最終目標,並創建一些「干預」以幫助過渡。 該指令的結果可能是直接可觀察和科學測量的,也可能是完全隱藏和假設的。[3] 有許多教學設計模型,但許多都是基於 ADDIE 模型,分為五個階段:分析、設計、開發、實施和評估。

教學設計闡釋了學習環境和學習材料的系統規劃、過程和評估。 目的是創造適合提升技能的環境條件。 在設計說明時,結合了各種課程概念和培訓的模型。 與一般意義上的教學等不同,這裡的教學是指任何系統的環境條件安排,甚至使用多種媒體,適合提升能力。[4] 該程序基於認知心理學原理,其證據以有針對性的方式進行經驗驗證,並在必要時進行調整。

羅伯特·加涅(Robert M. Gagné)被認為是 ISD 的創始人之一,因為他的著作《學習的條件》對該學科產生了巨大影響。[5]

歷史

[編輯]

教學設計的誕生歸功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當時美國需要快速培訓大批人員完成複雜的技術任務,徵召了大批教育心理學家(其中包括加涅,Leslie Briggs,Robert Merril)去培訓軍人。戰後,這些教育心理學家完成了包括一系列創新的分析、設計和評估程序在內的比較正式的教學系統。在商業和工業訓練中首先採納了戰爭期間成功的訓練模式,後來又被引入中小學課堂。



有影響的研究者和理論家

[編輯]


教學設計模型

[編輯]

最流行的教學模式可能是ADDIE 模型,該模型包括:

  • 分析(Analysis) - 分析學習者特徵和學習任務;
  • 設計(Design) - 確定學習目標,選擇教學途徑
  • 開發(Development) - 準備教學或訓練材料
  • 執行(Implementation) - 講授或分配教學材料
  • 評估(Evaluation)- 確信達到預定目標


教學理論在教學材料設計中扮演重要角色。行為主義結構主義社會學習理論認知主義 (心理學)等理論幫助形成和解釋教學結果。

參見

[編輯]

教學設計與許多領域相關。

參考資料

[編輯]
  1. ^ Merrill, M. D.; Drake, L.; Lacy, M. J.; Pratt, J. Reclaiming instructional design (PD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1996, 36 (5): 5–7 [2011-11-23].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2-04-26). 
  2. ^ Wagner, Ellen. Essay: In Search of the Secret Handshakes of ID (PDF). The Journal of Applied Instructional Design. 2011, 1 (1): 33–37 [2021-12-22].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8-11-13). 
  3. ^ Ed Forest: Instructional Design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6-12-20., Educational Technology
  4. ^ vgl. Niegemann u. a. 2004, S. 19.
  5. ^ Dick, Walter; Carey, Lou; Carey, James O. The Systematic Design of Instruction 8. Pearson. 17 March 2014: 3–4.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