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洛特號巡洋巡防艦
概況 | |
---|---|
前級 | 俾斯麥級 |
次級 | 無 |
歷史 | |
德意志帝國 | |
船名 | 夏洛特號 |
艦名出處 | 普魯士公主夏洛特 |
建造方 | 威廉港帝國船廠 |
鋪設龍骨 | 1883年4月2日 |
下水日期 | 1885年9月5日 |
入役日期 | 1886年11月1日 |
退役日期 | 1909年5月26日 |
結局 | 1921年出售 |
技術數據 | |
船型 | 巡洋巡防艦 |
排水量 |
|
船長 | 83.85米 |
型寬 | 14.6米 |
吃水 | 6.04-6.86米 |
動力輸出 | 3,119匹公制馬力(2,294千瓦特) |
動力來源 | 單軸,兩台船用蒸汽機 |
帆索方案 | 2,360 ㎡ 全帆裝 |
船速 | 13.5節 |
續航力 | 2,300海里以11節 |
乘員 | 20名軍官、486名水兵 |
武器裝備 |
|
夏洛特號(德語:SMS Charlotte[註 1])是德意志帝國海軍於19世紀80年代建造的一艘獨級巡洋巡防艦[註 2]。它自1883年4月開始鋪設龍骨、1885年9月下水,至1886年11月交付使用。作為德國海軍的最後一艘風帆軍艦,它裝備有十八門150毫米口徑箍炮。
夏洛特號是以訓練艦身份度過了其服役生涯,主要負責訓練海軍學員和實習水兵。這項任務經常使該艦進行海外巡航,其中在1897年的一次類似巡航中,它曾與另一艘巡洋巡防艦施泰因號參與「呂德斯事件」,這是海地因逮捕和囚禁一位德國公民而遭受的外交羞辱。夏洛特號還參與過其他外交活動,包括在1899年成為自普法戰爭以來首次訪問法國港口的德國軍艦。該艦一直服役至1909年5月才從海軍名錄中除籍,此後被改裝為宿營船和供應船。它從事這些工作,直到1914年7月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8月,夏洛特號又獲臨時重新啟用,這是德國海軍史上僅有的一次除籍艦隻重新入役。10月,它再次除役並返回宿營船職責。戰後,該艦於1921年被售予漢堡的一家公司並拆成廢船;其最終結局已不可考。
設計
[編輯]1870-1871年普法戰爭後,德意志帝國海軍為加強艦隊實力而開始了擴張計劃,以滿足德國在海外日益增長的經濟活動所帶來的需求,並為未來與法國的潛在衝突做好準備。在19世紀70年代中後期,德國艦隊訂購了十二艘俾斯麥級和卡羅拉級護衛艦;這些艦艇的作戰能力有限,強調遠程巡航,而非與敵對巡洋艦交鋒。該計劃是在時任帝國海軍部長、步兵上將阿爾布雷希特·馮·施托施的指導下推動的;但他於1883年被海軍中將列奧·馮·卡普里維所取代。卡普里維認為所有新的巡洋艦都應該有一個更為平衡的設計,更加強調戰鬥力。儘管如此,他還是於1883年批准建造了兩艘新的護衛艦:夏洛特號和另一艘較小的水妖號。[4][5]
夏洛特號的方案是在1881-1882年度制定的,[6]基本上是沿襲了俾斯麥級的設計,但它體積略大,攜帶有更重型的武器。[5]由於該艦的建造時間正好處於裝備慢速後膛炮的傳統風帆動力船和裝備速射炮並僅以蒸汽機為動力的現代巡洋艦之間的過渡時期,因此與其他艦隊的當代巡航艦艇相比,夏洛特號顯得不合時宜。但德國海軍仍然重視訓練水兵使用風帆,於是保留了完整的索具,使夏洛特號成為最後一艘配備船帆的德國軍艦。[7]此外,儘管卡普里維堅持新型巡洋艦應該具備作戰能力,但夏洛特號在設計之初就考慮到了訓練艦的角色,這更適合早期輕型護衛艦的特點。[1][8]
整體特徵
[編輯]夏洛特號的水線長和全長分別為76.85米和83.85米,有14.60米的舷寬以及最大6.86米的吃水深度。其標準排水量為3,288噸,滿載時則可達3,763噸。艦體採用帶有一層木板的橫向鐵框架結構,上面覆裹孟茲合金,以保護艦隻在海外長時間巡航時免受生物淤積的侵害,因為當地的船廠設施並不總能輕易使用。它在輪機艙下方設有一個雙層船底,艦體被分成十個水密隔艙。[6][9]
該艦的標準船員編制為20名軍官及486名水兵,但在運用生涯後期擔任訓練艦時,其編制變為20名軍官及475名水兵,其中50人為軍官學員、230人為實習水兵。它也可攜帶一些小型艦載艇,包括一艘哨艇、兩艘機動艇、六艘獨桅縱帆船、一艘高低桅帆船以及一艘小舢板。轉向由單舵控制。夏洛特號是一艘良好的海船,但即使是在微風條件下也容易發生偏航,且難以操縱。它在頂頭浪中會損失大量的速度,而風帆的性能有限。[6]
推進裝置
[編輯]夏洛特號的推進裝置由兩台臥式雙缸船用蒸汽機組成,它們被耦合在一起驅動帶有一副雙葉螺旋槳的單軸。蒸汽由八台燃煤火管鍋爐提供,它們通過管道引入兩座可伸縮的煙囪內。發動機的額定功率為3,119匹公制馬力(2,294千瓦特),設計航速13.5節(25.0公里每小時)。燃煤貯存量為528噸,這使得該艦能夠以11節(20公里每小時)的速度連續航行2,300海里(4,300公里);若將速度提升至13節,則續航里程會降至2,200海里(4,100公里)。竣工時,夏洛特號配備有一套總表面積為2360平方米的全帆裝索具作為蒸汽機在海外巡航任務中的輔助,但其後被削減為一套1580平方米的三桅帆索具。[9][10]
在1903-1905年間,夏洛特號進行現代化改造,拆除了第二台發動機和兩台鍋爐。其餘六台鍋爐則更換為較新的設備。這使得它的額定功率降低至1,473匹公制馬力(1,083千瓦特),最大航速11.4節(21.1公里每小時),但巡航里程增至4,000海里(7,400公里)。[10]
武器裝備
[編輯]夏洛特號裝備有十八門150毫米22倍徑後裝式箍炮作為主艦炮,其中六門其後於1899年移除,共配備1,868發彈藥。它們的射程為5,500米。副炮則由兩門88毫米30倍徑速射炮和六門37毫米轉膛炮組成。至1899年,艦隻的副炮系統被替換為兩門105毫米35倍徑速射炮、十六門88毫米30倍徑速射炮和四門轉膛炮。[9][10][11]
服役歷史
[編輯]建造
[編輯]夏洛特號是為替換老舊的護衛艦維多利亞號而以「維多利亞代艦」(Ersatz Victoria)作為合同代號發包予威廉港的帝國船廠承建。其龍骨自1883年4月2日開始鋪設,但由於帝國議會削減預算和轉移資金,建造被推遲,艦體直至1885年9月5日才得以下水。根據計劃,這艘得名於普魯士公主夏洛特的艦隻應由其長兄威廉王子主持命名,但後者因故未能出席,最終由時任海軍部長的卡普里維主持下水儀式。夏洛特號於1886年11月1日投運,隨即展開海試,直到1887年1月28日才結束,但它在此後一年多的時間仍然維持停役。[8][10]
1888-1898年
[編輯]夏洛特號於1888年9月22日正式入役,以頂替需要維修的巡洋巡防艦阿達爾貝特親王號。它被編入訓練分艦隊,並接收了第一支來自1887學年、由50名軍官學員和230名實習水兵組成的隊伍登艦。9月29日,該艦從威廉港啟程,隨分艦隊餘部一同前往地中海進行訓練巡航。在巡航途中上,夏洛特號曾出席10月27日至11月5日在比雷埃夫斯舉行的紀念希臘國王喬治一世登基25周年的慶祝活動。在航行過程中,分艦隊的艦隻還先後訪問了奧匈帝國、意大利和黎凡特的港口。它們於1889年4月16日返回德國基爾,之後夏洛特號被轉移回威廉港,並於4月25日在當地退役。它經歷了一次大修,然後被擱置了近十年。[8]
1897年4月22日,夏洛特號獲重新啟用,執行額外的訓練任務。它參與了在波羅的海舉行的訓練演習,然後加入主艦隊,陪同當時德皇威廉二世的皇家遊艇霍亨索倫號出訪俄國的喀琅施塔得,並於8月初在那裡會見了沙皇尼古拉二世。當月晚些時候,夏洛特號又參加了年度艦隊訓練演習。它於9月16日展開前往中美洲的巡航。9月29日,該艦在聖托馬斯島的夏洛特阿馬利亞與巡洋巡防艦施泰因號會合;兩艘艦都奉命前往海地的太子港,因一位名叫埃米爾·呂德斯(Emile Lüders)的德國公民在當地被捕並送進監獄。由於海地政府拒絕德國公使提出的放人要求,兩艘巡洋巡防艦遂被派去確保呂德斯獲釋,從而導致了「呂德斯事件」。[12][13]
夏洛特號和施泰因號於12月6日抵達,前者的時任艦長、海軍上校奧古斯特·卡爾·蒂勒發出最後通牒,要求支付20,000美元的賠償金,中止對呂德斯的定罪,並在他仍身處該國期間提供保護,且須於13小時內完成。海地政府拒絕了這些要求,於是夏洛特號和施泰因號前往戰位,準備向港口內的海地軍艦、保護港灣的要塞以及海地的政府宮殿開火。在德國艦隻鳴槍示警後,海地政府默許了,但要求延長兩個小時以安排支付賠款。為了獲得支付的籌碼,德國水兵登上了停泊在港口的三艘海地軍艦,以壓制他們。當最後通牒的條款得到履行後,德國指揮官上岸對政府進行了正式訪問,並在他們離開時向政府鳴放禮炮以示友好。美國照會德國政府,如果德國巡防艦對海地提出進一步的要求或企圖吞併海地,美國將採取行動,但此事無果而終。夏洛特號於1898年1月10日離開西印度群島,取而代之的是巡洋艦禿鷲號。[14]
1898-1903年
[編輯]回到德國後,夏洛特號進行了大修,於5月31日完成。該艦的訓練活動因軍官學員和實習水兵之間爆發麻疹而中斷,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7月初,它才開始在波羅的海巡航。8月,夏洛特號加入了臨時組建的第五支艦隊,以參加年度艦隊演習。該艦於9月8日在訓練艦施托施號的陪同下開始了另一次重大訓練巡航。它們訪問了大西洋上的幾座島嶼,然後於1899年1月前往摩洛哥的丹吉爾,因為該國的內亂威脅到了德國的利益。在那裡,它們迫使摩洛哥政府支付其同意的賠款,然後一再拖延。與此同時,法英關係惡化,導致法德關係緩和,這是自1870-1871年普法戰爭以來兩國關係首次解凍。為了表示善意,夏洛特號和施托施號被派往北非的法國港口,包括奧蘭、阿爾及爾和突尼斯,在那裡它們受到了友好的歡迎。然後,兩艦在返回德國之前還訪問了西班牙城市;夏洛特號於3月23日抵達基爾。[15]
夏洛特號隨後進入船廠接受現代化改造,其中包括對其武器裝備進行調整。隨後,它在波羅的海展開了一次短途巡航,繼而於7月份開始下一次海外訓練巡航。這次旅程去往南大西洋,最南至里約熱內盧,並於1900年3月23日回到基爾。該艦分別於5月和9月在波羅的海和挪威進行了兩次短途巡航,其後於9月18日展開前往地中海的年度重大巡航。這次旅程包括訪問摩洛哥港口和埃及的亞歷山大港。12月17日在科孚島逗留期間,夏洛特號曾奉命去往馬拉加,因另一艘訓練艦格奈森瑙號在當地海域的烈風中失事。夏洛特號於12月22日抵達,同時抵達的還有英國鐵甲艦毀滅號,它們協助轉移了在事故中遇難的官兵遺體,並打撈出有價值的設備。這項工作一直持續到1901年1月12日,之後夏洛特號離開,將德國駐摩洛哥公使從摩加多爾運送到丹吉爾。它隨後還訪問了意大利的港口,並於3月9日返回基爾。[11]
該艦於3月進行了另一次大修,至4月18日恢復服役,並迎接1901年學年的軍官學員登艦,其中包括德皇的兒子——阿達爾貝特王子。夏洛特號立即參加了對阿德勒淺灘的勘測,這是由於前無畏戰列艦德皇腓特烈三世號不久前在該海域擱淺並嚴重受損。夏洛特號隨後巡航前往喀琅施塔得,8月14日又前往地中海。在航行期間,它曾在比雷埃夫斯、君士坦丁堡和的里雅斯特停留,繼而於1902年3月16日返回基爾。經過再次大修後,該艦於5月12日至7月12日在波羅的海進行了一次訓練巡航,然後開始了另一次前往南美水域的重大巡航。夏洛特號訪問了巴西和烏拉圭,後來在1902-1903年委內瑞拉危機期間被召回委內瑞拉;它沒有在衝突中發揮積極的作用,而是被用來支援東美巡洋支艦隊中更現代化的德國軍艦。該艦於1903年1月19日脫離部隊並遣送回國,至3月23日抵達基爾。[11]
1903-1920年
[編輯]除了定期維護外,夏洛特號自1903年初還開始進行了額外的現代化工作,包括安裝新的鍋爐、拆除剩餘的150毫米炮,並減少了風帆索具。它於1905年4月1日重返現役,7月18日開始海外巡航,首先訪問蘇格蘭,然後在大西洋航行,經停摩加多爾,繼而駛入地中海。巡航於1906年3月30日在基爾結束,而1906年的巡航模式也與1905年類似。在這次旅程中,該艦參加了在馬拉加舉行的追悼會,以紀念在格奈森瑙號沉沒中遇難的官兵。夏洛特號於1907年3月23日回到基爾;這一年餘下的時間裡,它先是在波羅的海進行了一次長途巡航,然後前往西印度群島展開另一次重大航行,並一直持續到1908年3月16日。1908-1909年的巡航也去往西印度群島,在此期間,其船員還協助撲滅了發生在聖地亞哥-德古巴的一場大火。作為德意志帝國海軍的最後一艘風帆戰船,夏洛特號於1909年3月31日在基爾退役。[11]
1909年5月26日,夏洛特號正式從海軍名錄中除籍,被改裝為宿營船,並自1910年開始擔任舊式鐵甲艦、此時已用作軍官學員訓練艦的威廉國王號的供應船。隨着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和1914年的全軍總動員,夏洛特號於10月20日在海軍上校安德烈亞斯·費舍爾(Andreas Fischer)的指揮下被重新列入海軍名錄,以取代作為供應母艦重新部署至易北河的威廉國王號;這是德意志帝國海軍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重啟從海軍名錄中除籍的軍艦。事實證明這只是臨時性措施,隨着威廉國王號於11月4日回歸,海軍司令部下令再次將夏洛特號除籍。1917年,小巡洋艦美杜莎號又取代夏洛特號擔任威廉國王號的供應船。1921年,夏洛特號被售予漢堡的一家私人公司,隨後充當倉儲廢船。其最終結局已無歷史記載。[16][17]
注釋
[編輯]- 腳註
- 引用
- ^ 1.0 1.1 Sondhaus,第166頁.
- ^ Gebauer & Krenz,第73–74頁.
- ^ 日本海人社,第128頁.
- ^ Sondhaus,第116–117, 136–137, 166頁.
- ^ 5.0 5.1 Lyon,第251–252頁.
- ^ 6.0 6.1 6.2 Gröner,第44頁.
- ^ 日本海人社,第17頁.
- ^ 8.0 8.1 8.2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第175頁.
- ^ 9.0 9.1 9.2 Lyon,第252頁.
- ^ 10.0 10.1 10.2 10.3 Gröner,第45頁.
- ^ 11.0 11.1 11.2 11.3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第177頁.
-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第175–176頁.
- ^ Sondhaus,第220–221頁.
-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第176頁.
-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第176–177頁.
- ^ Gröner,第45, 102頁.
-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第178頁.
參考資料
[編輯]- 日本海人社 (編). 《德国巡洋舰史》. 由章騫審校. 青島: 青島出版社. 2010. ISBN 978-7-5436-6431-9.
- Gebauer, Jürgen; Krenz, Egon. KM Admiral Graf Spee. Maritimes Wörterbuch. Berlin: Militärverlag der Deutschen Demokratischen Republik. 1989. ISBN 3-327-00679-2.
- Gröner, Erich. German Warships: 1815–1945. I: Major Surface Vessels. Annapolis: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90. ISBN 978-0-87021-790-6.
- Hildebrand, Hans H.; Röhr, Albert & Steinmetz, Hans-Otto. Die Deutschen Kriegsschiffe: Biographien: ein Spiegel der Marinegeschichte von 1815 bis zur Gegenwart Band 2. Ratingen: Mundus Verlag. 1993. ISBN 978-3-8364-9743-5.
- Lyon, David. Germany. Gardiner, Robert; Chesneau, Roger & Kolesnik, Eugene M. (編). Conway's All the World's Fighting Ships: 1860–1905. Greenwich: Conway Maritime Press. 1979: 240–265. ISBN 978-0-85177-133-5.
- Sondhaus, Lawrence. Preparing for Weltpolitik: German Sea Power Before the Tirpitz Era. Annapolis: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97. ISBN 978-1-55750-7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