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傅種孫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傅種孫

傅種孫(1898年2月27日—1962年1月18日),字仲嘉,男,江西高安人,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數學教育家,北京師範大學一級教授。[1][2][3]

生平

[編輯]

1898年2月27日,傅種孫生於江西省高安縣珠湖村。左腿因為幼年長瘡而微殘。自幼隨父輩接受私塾教育,擅長作桐城派古文。老友夏宇眾評論「仲嘉為文,筆力透紙」。1910年父親去世,遺囑不讓傅種孫輟學。該年他是筠北高小一年級學生。當時,傅家破落至僅剩三畝半田,一目失明的寡母帶五個孩子生活,無力耕種,靠紡織糊口。傅種孫高小畢業後,先入南昌江西省立第二中學,因喜歡幾何而寫出一篇有關軌跡的論文。1916年自宜春江西省立第八中學畢業。家庭無法供他自費念大學。暑假因事赴南昌,遇一位老師告訴他提供公費的北京高等師範學校(北京師範大學的前身)在南昌招收兩名江西籍學生。傅種孫倉促應試,被錄取入該校數理部。[1][2]

傅種孫是在中國傳播現代數學思想的早期開拓者。數理邏輯非歐幾何、數學公理化思想都是由傅種孫最早介紹到中國。傅種孫還是數論近世代數的早期傳播者。[4]1917年北京高等師範學校成立數理學會,1918年春季又創辦《數理雜誌》。學會半年改選一次,傅種孫是第二屆副會長、第三屆正會長,直到1921年一直是《數理雜誌》的編輯。《數理雜誌》刊行7年共15期,發表了傅種孫的16篇文章。傅種孫對中國數學史和中國古算感興趣。其文章《大衍(求一術)》是中國採用現代數學觀點研究中國古算的第一例。傅種孫譯的O. Veblen(維布倫)的《幾何學的基礎》是在中國發表的首部幾何基礎理論著作。1920年,英國數學家B. A. W. Russell(羅素)來華訪問,1921年3月在北京大學講新出現的數理邏輯。傅種孫事先為羅素的《數學哲學引論》(Introduction to Mathematical Philosophy)寫了一篇題為《羅素算理哲學入門》的摘要,刊登在《數理雜誌》上。[3]後又在1922年和張邦銘將全書譯為中文,書名定為《羅素算理哲學》,從而最早將數理邏輯引入中國。[3][2]

1920年大學畢業後,1920年至1926年,傅種孫在北京高等師範學校(後改為國立北京師範大學)附屬中學任教。1921年調回數理部,破格以講師錄用,仍在附屬中學兼課。同時又考入北京高等師範學校數學研究科,1923年畢業並獲學士學位。[3][2]1920年,傅種孫捐出一所祖產房屋,和同族6人共同出資興辦珠湖小學,傅種孫任董事。這是珠湖村第一所小學。族人為此在傅氏家譜內著《珠湖小學校記》。[1][2]

1922年11月壬戌學制產生。同年暑後,北京高等師範學校附中已試辦三三制初級中學。當時領導數學課程改革實驗的是科主任程廷熙,傅種孫為他出謀劃策。當時擬採用混合法教授初中數學,程廷熙、傅種孫乃合編出一套《初級混合數學》共6冊。[3]

1924年11月,北京女子師範大學爆發驅逐校長楊蔭榆風潮。魯迅站在學生一邊同政府方面鬥爭一年。政府發出訓令停辦北京女子師範大學時,風潮轉為復校運動。數十位教師率學生另組北京女子師範大學。以魯迅為首的義務教師名單中,就有傅種孫。[1][2]

1926年,因北洋政府停發教育經費,國立學校教師長期欠薪,傅種孫乃回南昌江西省立第二中學任教。1928年冬,國立北平大學第一師範學院當局接納學生意見,請傅種孫返回母校。經物理系教授張貽惠推薦,以教授名義致聘,並負責代拆代行數學系事務。在傅種孫指導下,國立北平師範大學數學學會又發行了《數學季刊》。[3]

1929年,傅種孫聯合附中的教員集股籌款,創辦廠甸師大附中算學叢刻社,影印大學及高中英文數學課本,按中國書市的價格出售,以解決高中生無錢購買外文教科書的問題。他還用叢刻社的盈餘聘專家編寫初中、高中數學課本,他自任總編輯。到1935年,除了高中代數之外,其他數學課本已全部出版。他自己撰寫的《高中平面幾何》即其中一冊,1933年初版,至1937年共印四版。[3]

抗日戰爭之前,先後兼任北京女子師範大學北平女子文理學院北京大學、北平輔仁大學教授。1933年當選北平市數學會理事長秘書。1935年當選中國數學會評議委員兼《數學雜誌》編輯。[3][2]

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同年10月下旬,傅種孫隻身投奔西安臨時大學。從日本占領區到中國大後方,須穿過日偽軍封鎖線,傅種孫冒險帶着數百冊外文圖書到西安。此後在他的臥室成立了國立西北聯合大學數學系書庫。1939年至1945年,任國立西北大學數學系教授。[1][2]

傅種孫的老師、北京師範大學數學系教授蔡鍾瀛病重時,傅種孫奉侍湯藥,並請大夫會診。其後蔡鍾瀛在甘肅蘭州病逝,傅種孫在陝南為蔡鍾瀛募捐善後。他還十分愛惜人才。1935年,學生閔嗣鶴一畢業他就將閔嗣鶴推薦到國立北平師範大學附中教書。後來,他又把閔嗣鶴推薦給清華大學熊慶來教授。1948年,學生王世強大學剛畢業,因肺病住院,無經費療養,傅種孫為王世強募集了部分醫藥費。他還聘請自學成材的梁紹鴻為北師大的講師。[1][2]

1945年,傅種孫赴英國考察,先後在牛津大學劍橋大學訪問兩年。1947年11月回國後,應國立北平師範學院院長袁敦禮邀請,任該校數學系主任兼教授,數學系主任一職任至1956年。1948年,傅種孫提拔王世強為講師,1949年他又留下3名畢業生取代2個舊助教和1名講師,並邀來湯璪真教授。後來他又勸退一位老教授。[3][1][2]1948年4月9日凌晨,北平市憲警毆打10名國立北平師範學院學生,並將其中8人押到東直門內第三區警署。當日傅種孫和學生們來到國民政府主席北平行轅門前請願,直到晚上。夜間傅種孫回國立北平師範學院後,又代國立北平師範學院教授會擬成《師院全體教授罷教宣言》。當時他是國立北平師範學院教授會主席。還有幾篇類似的文章如《師院教授為四一一暴行聲明》等也都由他起草。[1][2]

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後,毛澤東親到北京師範大學教授湯璪真家,由毛澤東設宴宴請湯璪真、黎錦熙、傅種孫、黃國璋等人。1949年春,傅種孫任北京師範大學教務長及北京市政協委員。1952年,傅種孫卸任北京師範大學教務長職務,被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任命為北京師範大學第二副校長。同年兼北京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主編。1954年,兼任北京市人民委員會委員。1951年,中國數學會及該會北京市分會同時復會,傅種孫任兩會常務理事。1951年創辦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中國數學會第一個數學教育刊物《中國數學雜誌》(後改為《數學通報》),傅種孫任總編輯,請毛澤東題寫了刊名。傅種孫對北京師範大學副校長的工作十分負責,1956年在一次會議上突發腦溢血,獲搶救而活下來。1956年,傅種孫當選為全國先進生產者。傅種孫是當時北京師範大學僅有的六名一級教授之一(6位一級教授是陳垣、黎錦熙、傅種孫、鍾敬文黃藥眠武兆發)。在副校長任內,傅種孫多次婉拒動員其申請加入中國共產黨的勸告,最後一次他說:「我不能像黨要求的那樣做到絕對服從。」此後再無人勸他入黨。[3][1][2]

1957年整風運動開始後,1957年6月末,《人民日報》社記者來傅種孫家採訪,傅種孫對知識分子問題口述了若干意見,別人筆錄寫成《中共失策之一》。記者將該文帶回報社,尚未發表,有人又從《人民日報》社把該文要回來還給傅種孫。僅僅一兩天後,「七一」社論出台,運動轉為反右運動。因這篇文章,傅種孫被劃為極右分子,免去一切行政及學術職務,下派到數學系資料室工作。[3][1][2]傅種孫被打成右派分子的罪狀,還有整風初期處理中文系學生江某某和嚴某某打架事件。當時嚴某某在飯廳吃飯時提出「還是業務第一」,江某某當即反駁稱「應該政治第一」,爭吵中嚴打了江兩個嘴巴,江哭着找學校行政領導告狀,當值的副校長傅種孫乃安撫江並讓嚴道歉,雙方隨後和解。不料該消息很快被《北京日報》記者報道稱:「北京師大某學生,因堅持『政治第一』被挨揍了,學校領導竟然敷衍了事處理之」等等。於是不久,傅種孫的罪狀之一便成了包庇打人的右派學生。嚴某某先被學校開大會公開逮捕,後押送到黑龍江省興凱湖畔某農場勞動改造,直到1979年平反冤假錯案才被召回工作。[5]

1961年,傅種孫被摘去右派帽子。1962年1月14日,傅種孫的學生趙慈庚、閔嗣鶴登門拜望傅種孫。師生談到共同關心的1958年教學改革中的問題時,傅種孫因為激動而突發腦溢血。1962年1月15日凌晨,傅種孫被轉到專治心血管病的阜外醫院,但搶救無效,於1962年1月18日病逝。[1][2]

1979年,傅種孫被錯劃為右派的問題獲徹底改正。1981年5月,北京師範大學召開紀念傅種孫座談會。[2]

著作

[編輯]
  • C. S. Fu. On Frobenius theorem. The Quartely Journal of Mathematics (Oxford Series), 1946,68(17): 253-256.
  • C. S. Fu. A problem on nonsensed circular permutation. 武漢大學理科季刊, 1942,8.
  • 程廷熙,傅種孫.初級混合數學(6冊).上海:中華書局,1923,3; 1925.8.
  • 傅種孫.高中平面幾何教科書.算學叢刻社,1933.(白話文本:平面幾何教本.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82).
  • B. 羅素著,傅種孫,張邦銘譯.羅素算理哲學.北京:商務印書館,1922.
  • F. C. 伍德著,傅種孫譯.非歐幾里得幾何學.數理雜誌,1921,2: 21-40; 1922,3: 1-32.
  • O. 維布倫著,傅種孫譯.幾何學之基礎.數理雜誌,1922,3(4): 1-22; 1922,4(1): 1-23.
  • D. 希爾伯特著,傅種孫,韓桂叢譯.幾何原理.北京:商務印書館,1924.

參考文獻

[編輯]
  1.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著名数学家傅种孙. 北京師範大學附屬中學. [2016-10-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0-10). 
  2.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傅种孙. 宜春傳媒網. 2011-11-15 [2016-10-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0-09). 
  3. ^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毕生从教桃李天下的数学教育家――傅种孙. 光明網. [2005-09-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06). 
  4. ^ 杜瑞芝,數學史辭典,山東教育出版社,2000年
  5. ^ 李受山,我所經歷的北師大「反右運動」,載 俞安國、雷一寧,不肯沉睡的記憶,中國文史出版社,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