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任約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任約(?—6世紀),中國南北朝時期將領,先後效力西魏侯景南朝梁北齊

生平

[編輯]

效力侯景

[編輯]

本為西魏將領。大統十三年(547年)六月,以河南降西魏的原東魏將領侯景又圖謀叛離西魏,任約以所部千餘人投降之。[1]

侯景叛西魏後投降南朝梁,受封為豫州牧、河南王,又發起侯景之亂,圍攻梁都城建康台城。皇子邵陵王蕭綸率眾大敗侯景於愛敬寺下。侯景害怕,命在石頭城準備船隻將要北上渡河。任約說:「離鄉萬里,想逃到哪裡去?戰若不捷,君臣同死。草間乞活,我任約所不為。」於是侯景親率銳卒與蕭綸相持並打敗蕭綸。[2]

太清三年(549年)二月,侯景與台城守軍都缺糧,在謀士王偉建議下假裝求和,遣將任約、於子悅到城下,拜表求和,請求復封,實為緩兵之計。梁武帝設壇於西華門外,遣僕射王克、兄孫上甲侯蕭韶、吏部郎蕭瑳與於子悅、任約、王偉登壇共盟。侯景以於子悅、任約、傅士悊皆為儀同三司。當月,侯景背盟,三月,攻破台城。侯景入太極東堂見梁武帝,以甲士五百人自衛,武帝神色不變,說:「卿在軍中日久,無乃為勞!」侯景不敢仰視,汗流滿面。武帝又問:「卿是何州人,而敢至此,妻兒還在北嗎?」侯景都不能回答。任約在旁代答:「臣景妻兒皆為高氏(指東魏權臣高澄)所屠,唯以一身歸陛下。」[2][3]

任約很禮待蕭韶的弟弟尚書殿中郎、超武將軍南安侯蕭駿。蕭駿圖謀召武帝侄鄱陽王蕭范襲擊任約,被任約殺害。[4]

侯景以任約為南道行台,鎮姑孰。六月,以任約為領軍將軍。八月,以宋子仙司徒郭元建尚書左僕射,與任約等四十人並為開府儀同三司[5]詔:「自今開府儀同不須更加將軍。」此後開府儀同多得不可勝計。[3]

任約進逼晉熙,蕭范令貞威將軍裴之橫救援,未到,蕭范去世,裴之橫就回去了。[6][7]

侯景派宋子仙、任約等頻頻徵召豫州刺史荀朗,荀朗據山立寨自守,宋子仙不能克。[8][9]

梁簡文帝大寶元年(550年)二月,侯景遣任約、於慶等帥眾二萬攻打梁朝各地守將。時蕭范未發喪,世子蕭嗣仍守晉熙,與任約戰於三章,任約敗走,蕭嗣於是徙治所於三章,謂之安樂柵。七月,東魏遣儀同牒雲洛等迎蕭嗣,使之鎮守皖城。蕭嗣未及啟程,任約、盧暉等軍到,牒雲洛等引兵退去,蕭嗣遂失援,任約勢大,眾人勸阻蕭嗣出戰,蕭嗣按劍表示是自己效命死節之際,誓死不退,戰敗,中流矢而死,[10]妻兒被任約所擒。[11]任約於是略地到湓城,皇子江州刺史尋陽王蕭大心遣司馬韋質出戰戰敗,帳下仍有戰士千餘人,都勸蕭大心走保建州;蕭大心不能採納,又因其母陳淑容不願遠行,終以江州降任約。[12][13]蕭綸聞任約將至,派司馬蔣思安率精兵五千襲之,任約眾潰;蔣思安不設備,被任約收兵襲擊而敗走。蕭綸大修鎧仗,將討侯景。其弟湘東王蕭繹厭惡之,八月,遣左衛將軍王僧辯信州刺史鮑泉等率舟師一萬東趨江、郢,聲言抵抗任約,說要迎蕭綸回江陵,授以湘州,其實是攻打蕭綸。蕭綸軍潰,本人逃到武昌。當時東魏已被北齊取代,蕭綸投降北齊。九月,任約進犯西陽、武昌。先前寧州刺史徐文盛募兵數萬人討侯景,蕭繹以為秦州刺史,派他率兵東下,正好在武昌遇到任約。蕭繹以亡兄廬陵王蕭續之子廬陵王蕭應為江州刺史,以時任左衛將軍徐文盛為長史行府州事,督右衛將軍陰子春、太子右衛率蕭慧正巂州刺史席文獻等諸將拒之。[14]蕭綸長史韋質、司馬姜律先前在外,聞蕭綸敗,騎馬去迎接,復收散卒,屯於齊昌郡,將要引西魏軍共攻南陽。蕭綸引齊兵前來,移營馬柵,距西陽八十里,任約聞之,遣儀同叱羅子通等率鐵騎二百襲之,蕭綸不為備,兵敗,策馬逃走。[15][16]因蕭繹也聯齊,齊軍觀望,不助蕭綸。蕭綸敗走後,任約得以占據西陽、武昌。蕭綸以堂侄衡陽王蕭獻齊州刺史,鎮守齊昌;十一月,任約分兵攻破齊昌,蕭獻被擒送建康殺死。[17][18]徐文盛屯貝磯,任約率水軍迎戰,占據樊山,徐文盛與高州刺史周炅及蕭繹派來增援的平東將軍杜幼安、護軍將軍尹悅、巴州刺史王珣等大破之,斬殺叱羅子通、趙威方(趙迦婁)等,任約退保西陽。[19]徐文盛乘勝追擊,連戰連勝,進軍大舉口,[5]任約軍幾乎被全殲。[8]侯景遣宋子仙等率兵二萬助任約,並因為任約守西陽久不能進軍而親自出屯晉熙。[20]

大寶二年(551年)二月,侯景以任約為佐命元勛,以為司空,位列三公[2]三月,徐文盛等克武昌,進軍蘆洲。任約見梁軍增兵而告急,侯景親自率眾二萬西上救援。閏三月,任約分兵在齊安襲破定州刺史田龍祖。徐文盛擊破侯景援軍。四月,侯景得知江夏空虛,派宋子仙、任約率精騎四百,由淮內襲郢州,宋子仙生擒蕭繹子郢州刺史蕭方諸、行事鮑泉、司馬虞豫,送到侯景處;[12][13][21][22]侯景又趁順風越過徐文盛等軍殺入江夏,徐文盛、陰子春等軍因懼怕而崩潰,杜幼安、王珣投降。侯景派丁和率兵五千守夏首,宋子仙率兵一萬為前驅直趨巴陵,分遣任約直指蕭繹治所江陵,侯景親率大軍水陸繼進。五月,蕭繹拜胡僧祐為武猛將軍,令率千餘弱兵援巴陵,告誡:「賊若水戰,只要用大艦迎戰,必克。若欲步戰,自可鼓棹直奔巴丘,不須交鋒。」胡僧祐到湘浦,侯景遣任約率銳卒五千據白塉以待。胡僧祐由其他道路西上,任約認為他害怕自己,急追之,到芊口,對胡僧祐喊道:「吳兒,何不早降!逃到哪裡去!」胡僧祐不應,秘密引兵至赤沙亭,正好先前向蕭繹請求攻打任約獲準的信州刺史陸法和也到了,於是合軍。先前,陸法和召諸蠻弟子八百人在江津。任約到赤亭。六月,胡僧祐、陸法和及陸法和麾下水軍統領徐世譜縱兵擊之。巴州刺史淳于量亦參戰,王僧辯也派周鐵虎參戰。陸法和乘輕船,不穿甲冑,沿流而下,距離任約軍一里而回,對將士說:「我觀對方的龍睡着不動,吾軍的龍很踴躍,即攻之。若等到明天,可不損一人而破賊,但有惡處。」於是放出火船,火船因逆風不便前行,陸法和執白羽扇扇風,風勢就轉了。任約軍見梁軍都在水上步行,大潰,被殺和溺死者甚眾,任約不知去向。陸法和說:「明日午時當得。」到了時間卻不見擒獲任約。人們問他,他說:「我之前於此洲水干時建一標誌,對檀越們說過,此雖為標誌,實是賊標,今何不向標下求賊?」人們果然見任約在水中抱着這個標誌,仰頭才露出鼻子,於是擒之。[2][9][23][24]任約請死。陸法和說:「檀越有相,必不會被兵器所殺,且於王(指蕭繹)有緣,決無他慮,王后來當得檀越之力。」[25][26][27][28][29]任約被解送江陵。[14][17][19][30][31]

時徐文盛因聚斂貪污心懷怨望獲罪下獄,與任約囚禁一處。徐文盛說:「何不早降,令我至此。」任約說:「門外不見卿馬跡,使我何處得降。」徐文盛無以答,遂死獄中。[19]

蕭繹赦免任約。陸法和去巴陵見王僧辯,說:「貧道已斷侯景一臂,其更何能為,檀越宜即遂取。」[28][29]王僧辯隨即率周鐵虎等敗擒宋子仙、丁和,侯景燒營夜遁回師夏首。[2][5][18][32]

顏之推《觀我生賦》提及任約作戰之事。[33]

侯景稱帝,改國號為漢。太清六年(552年)二月,蕭繹馳檄告四方言侯景敗狀時稱「任約泥首於安南」。[14][34]三月,侯景下詔欲親自到姑孰,又遣人告誡部將南兗州刺史侯子鑒:「西人善水戰,勿與爭鋒;往年任約之敗,正是為此。」[31]但侯景、侯子鑒仍然被王僧辯所敗,同年,侯景敗亡,[5]蕭繹稱帝,史稱梁元帝

侯景之亂期間,任約還殺死司徒從事中郎江從簡。江從簡子江兼叩頭流血乞求代父而死,以身蔽刃,也被殺。天下莫不痛之。[35][36]

效力南朝梁

[編輯]

先前蕭繹弟武陵王蕭紀已稱帝。承聖二年(553年)五月,蕭繹從獄中釋放任約,以為皇子晉安王蕭方智司馬,派他助陸法和抵抗蕭紀,說:「汝罪不容誅,我不殺汝,本為今日!」分出禁兵給他統領,答應把蕭續之女嫁給他,使宣猛將軍劉棻與他同行。七月,王琳宋簉、步兵校尉謝答仁、任約進攻蕭紀將侯睿,破之,攻拔其三個營壘,蕭紀兩岸十餘城都投降,蕭紀兵敗被殺。[16][37][38]

承聖三年(554年),西魏圍攻江陵。十一月,信州刺史徐世譜、任約等築壘於馬頭,遙為聲援。[28][29]當月,江陵失守,衡陽太守謝答仁、武昌太守朱買臣諫元帝:「城中兵眾猶強,如果乘暗突圍而出,賊必驚,因而突圍,可以渡江投靠任約。」元帝素來不善騎馬,沒有採納,降魏。十二月,徐世譜、任約退戍巴陵。當月,元帝被殺。[14][18][38]

承聖四年(555年)正月,王僧辯遣江州刺史侯瑱攻打北齊儀同三司慕容儼戍守的郢州,任約、徐世譜、蕭范弟宜豐侯蕭循皆引兵會之。[39]同月,齊立梁武帝兄子(蕭韶叔父)貞陽侯蕭淵明為梁帝。五月,王僧辯亦接納蕭淵明。侯瑱、任約攻城期間,於上流鸚鵡洲造荻葓(用荻做成的置於水中以阻塞航道的障礙物)數里,堵塞船路,眾人懼怕,慕容儼安然,於城中神祠向城隍神祈禱,荻葓被風浪吹走。任約又連接鐵鎖,防禦更嚴。慕容儼又祈禱,夜間起風浪,荻葓又斷絕,如此再三,守軍大喜,以為神助。慕容儼出城奮擊,大破攻城軍。侯瑱、任約又併力圍城。慕容儼守軍雖然缺糧甚至吃人,也不投降。六月,蕭淵明令侯瑱等撤軍。[40]梁軍未能攻克郢州,但齊也因郢州難守而將其割還梁朝。[41]侍中陳霸先不滿王僧辯擁立蕭淵明,九月襲殺王僧辯,逼蕭淵明退位,十月,擁立蕭方智為帝,史稱梁敬帝。任約以征南將軍、南豫州刺史進號征南大將軍。[42]

叛投北齊

[編輯]

譙、秦二州刺史徐嗣徽的從弟徐嗣先是王僧辯的外甥,逃奔徐嗣徽,徐嗣徽以州降齊。王僧辯弟王僧智也投奔任約。陳霸先東討據守義興反抗他的震州刺史杜龕、義興太守韋載,徐嗣徽秘密結連任約及王僧辯舊部,舉兵響應杜、韋,率精兵五千乘虛襲建康,入據石頭城,[23]游騎至闕下。二人都以本州依附北齊;[43]北齊為他們提供兵糧。[44]尚書吏部郎掌詔誥徐陵感念王僧辯舊恩,也投奔任約。[22]留守台城的高州刺史侯安都閉門藏旗幟,示弱,令城中不許登陴窺敵。陳霸先擔心距離台城較遠的市郊居民為叛軍所乘,命領宿衛知留府事徐度率兵鎮守冶城寺,築營壘斷叛軍來路,叛軍全力來攻,不能攻克。晚上,徐嗣徽等收兵回石頭城。侯安都連夜做戰鬥準備,次早大破徐嗣徽等,徐嗣徽等奔還石頭城,不敢復逼台城。台城另一守將杜棱也晝夜巡警,撫慰士卒,與侯安都都衣不解帶。[9]十一月,齊遣安州刺史翟子崇楚州刺史劉仕榮淮州刺史柳達摩率兵五千渡江據姑孰,以響應徐嗣徽、任約。[45]十二月,徐嗣徽、任約到採石迎接齊援軍。[24]當時韋載已歸順陳霸先,陳霸先向他問計,他說:「齊軍若分兵先據三吳之路,略地東境,則大事去矣。今可急於淮南用侯景故壘築城,以打通東道轉輸,再另外命輕兵絕敵軍運糧道路,使敵軍進無擄獲,退無供給,則十多天就能取得齊將首級。」陳霸先從其計,[7][46]後大敗齊軍,徐嗣徽與任約引齊兵水步萬餘人還據石頭城,陳霸先遣兵詣江寧,據險要。徐嗣徽等水步軍不敢進,被陳霸先遣侯安都率水軍襲破於江寧,徐嗣徽、任約等單舸脫走奔江西,軍資器械都被繳獲。[47]陳霸先陳兵石頭城南門,送翟子崇等被俘齊人北歸,徐嗣徽、任約也都奔齊。[18][48][49]齊趁求和之機索取陳霸先子侄為質,陳霸先派侄子陳曇朗為質。[50]紹泰二年(556年)正月,梁大赦,與任約、徐嗣徽同謀者如徐陵皆不問。[39][42][51]

效力北齊

[編輯]

北齊天保七年(556年)二月,徐嗣徽、任約襲採石,執戍主明州刺史張懷鈞送於齊。[42]三月,齊遣儀同三司蕭軌庫狄伏連堯難宗東方老、侍中裴英起、東廣州刺史獨孤辟惡洛州刺史李希光等與任約、徐嗣徽、席臯合兵十萬攻梁,出柵口,向梁山。陳霸先帳內蕩主黃叢迎戰,破之,齊軍退保蕪湖。陳霸先遣定州刺史沈泰、吳郡太守裴忌等聯合侯安都共據梁山以御之。侯安都部將蕭摩訶亦參戰。[9]六月,陳霸先率徐度等在玄武湖西北大敗齊軍,[47][52]生擒徐嗣徽及其弟徐嗣宗,斬之,追奔到臨沂;江乘、攝山、鍾山等諸軍也相繼取勝,俘虜蕭軌、東方老、王敬寶、李希光、裴英起、王僧智等將帥四十六人,只有任約和王僧辯弟王僧愔得免。[39]北齊請求割地及以牛馬贖回俘虜,陳霸先不肯,殺了蕭軌等;[23][44]北齊也殺了陳曇朗。[50]

影響

[編輯]

南朝梁太平二年(557年)九月,敬帝下策文加陳霸先九錫稱讚陳霸先之功時,將擊敗任約也列在其中。[44][48][53]徐陵代陳霸先給嶺南酋豪寫信時,也說「叛臣任約、徐嗣徽等屢引齊虜」。[54]

唐朝董侹《荊南節度使江陵尹裴公重修玉泉關廟記》舉「陸法和假神以虞任約」的例子認為神仙有靈。皮光業《吳越國武肅王廟碑銘》亦有「任約之龍果睡」語。

注釋及參考文獻

[編輯]
  1. ^ 《資治通鑑》卷一百六十
  2. ^ 2.0 2.1 2.2 2.3 2.4 《南史》卷八十
  3. ^ 3.0 3.1 《資治通鑑》卷一百六十二
  4. ^ 《南史》卷五十一
  5. ^ 5.0 5.1 5.2 5.3 《梁書》卷五十六
  6. ^ 《梁書》卷二十八
  7. ^ 7.0 7.1 《南史》卷五十八
  8. ^ 8.0 8.1 《陳書》卷一十三
  9. ^ 9.0 9.1 9.2 9.3 《南史》卷六十七
  10. ^ 《梁書》卷二十二
  11. ^ 《南史》卷五十二
  12. ^ 12.0 12.1 《梁書》卷四十四
  13. ^ 13.0 13.1 《南史》卷五十四
  14. ^ 14.0 14.1 14.2 14.3 《梁書》卷五
  15. ^ 《梁書》卷二十九
  16. ^ 16.0 16.1 《南史》卷五十三
  17. ^ 17.0 17.1 《梁書》卷四
  18. ^ 18.0 18.1 18.2 18.3 《南史》卷八
  19. ^ 19.0 19.1 19.2 《南史》卷六十四
  20. ^ 《資治通鑑》卷一百六十三
  21. ^ 《梁書》卷三十
  22. ^ 22.0 22.1 《南史》卷六十二
  23. ^ 23.0 23.1 23.2 《南史》卷六十三
  24. ^ 24.0 24.1 《南史》卷六十六
  25. ^ 《陳書》卷十
  26. ^ 《陳書》卷一十一
  27. ^ 《陳書》卷一十三
  28. ^ 28.0 28.1 28.2 《北齊書》卷三十二
  29. ^ 29.0 29.1 29.2 《北史》卷八十九
  30. ^ 《陳書》卷九
  31. ^ 31.0 31.1 《資治通鑑》卷一百六十四
  32. ^ 《梁書》卷四十五
  33. ^ 《北齊書》卷四十五
  34. ^ 《馳檄告四方》
  35. ^ 《梁書》卷三十六
  36. ^ 《南史》卷六十
  37. ^ 《梁書》卷五十五
  38. ^ 38.0 38.1 《資治通鑑》卷一百六十五
  39. ^ 39.0 39.1 39.2 《資治通鑑》卷一百六十六
  40. ^ 《北齊書》卷二十
  41. ^ 《北史》卷五十三
  42. ^ 42.0 42.1 42.2 《梁書》卷六
  43. ^ 《北史》卷七
  44. ^ 44.0 44.1 44.2 《南史》卷九
  45. ^ 《北齊書》卷四
  46. ^ 《陳書》卷一十八
  47. ^ 47.0 47.1 《陳書》卷一十二
  48. ^ 48.0 48.1 《陳書》卷一
  49. ^ 《陳書》卷八
  50. ^ 50.0 50.1 《陳書》卷一十四
  51. ^ 《陳書》卷二十六
  52. ^ 《陳書》卷三十一
  53. ^ 徐陵《冊陳公九錫文》
  54. ^ 徐陵《武皇帝作相時與嶺南酋豪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