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命大煞星
亡命大煞星 The Getaway | |
---|---|
基本資料 | |
導演 | 山姆·畢京柏 |
監製 |
|
劇本 | 華特·希爾 |
原著 | 《亡命大煞星》 吉姆·湯普森作品 |
主演 | |
配樂 | 昆西·瓊斯 |
攝影 | 盧西恩·巴拉德 |
剪輯 | 羅伯特·沃爾夫 |
片長 | 122分鐘[1] |
產地 | 美國 |
語言 | 英語 |
上映及發行 | |
上映日期 |
|
發行商 | 國家綜合影業[1] |
預算 | 330萬美元[2][3]:310 |
票房 | 3670萬美元(美國)[4] |
《亡命大煞星》(英語:The Getaway)是根據吉姆·湯普森同名小說改編的1972年美國動作驚悚片,由山姆·畢京柏執導,華特·希爾編劇,史提夫·麥昆、艾莉·麥克勞、班·約翰森、艾爾·勒提埃里、薩莉·斯特拉瑟斯主演。電影講述搶劫主謀卡特·「達克」·麥考伊鋃鐺入獄,夫人卡羅爾設法幫丈夫取得假釋,但條件是他必須搶劫德克薩斯州銀行。夫妻二人案發後遭人出賣,被迫逃往墨西哥,警方和犯罪分子緊追不捨。
麥奎因和製片人大衛·福斯特對彼得·博格丹諾維奇的《最後一場電影》非常滿意,請他導演《亡命大煞星》。湯普森加入項目負責編劇,但他和博格丹諾維奇都因同麥奎因存在創意分歧被炒,希爾與佩金帕最後分別擔任編劇和導演。本片1972年2月7日在德克薩斯州開始主體拍攝,麥奎因與佩金帕不久前剛在《小邦納》合作,該片同樣在1972年上映但票房不佳。
《亡命大煞星》1972年12月13日首映後評價不佳但觀眾買賬,超過3600萬美元票房在1972年電影排名第八,是麥奎因與佩金帕電影生涯比較上座的作品。白駒過隙,影片頂住時間考驗,許多影評人回顧電影長河時對《亡命大煞星》青眼有加。1994年,本片的同名重拍片上映,艾力·寶雲與金·貝辛格主演。
劇情
[編輯]卡特·「達克」·麥考伊因持械搶劫被判十年有期徒刑,在德克薩斯州監獄服刑四年後申請假釋遭拒。達克要求前來探監的夫人卡羅爾設法與聖安東尼奧商人傑克·貝農達成協議,這樣他才能出獄。貝農找關係安排達克假釋,條件是達克協助貝農的心腹魯迪和弗蘭克搶銀行。弗蘭克行動期間殺害保安,魯迪槍殺弗蘭克並瞄準達克,後者馬上反擊多次命中魯迪,然後帶着50萬美元現金逃走,未料魯迪穿着防彈背心受傷未死。
達克與貝農見面,沒想到對方居然安排卡羅爾殺夫,但卡羅爾只是將計就計,關鍵時刻掉轉槍口殺害貝農。達克根據貝農中槍前的嘲笑明白妻子不惜與對方上床換取他假釋,他憤怒地收起錢,兩人激烈爭吵後一起逃往埃爾帕索準備去墨西哥。
魯迪脅迫鄉村獸醫哈羅德與夫人弗蘭為他治傷,然後綁架兩人追殺達克和卡羅爾,與貝農的兄弟卡利及其爪牙不謀而合。火車站騙子從卡羅爾手中調走儲物櫃鑰匙,偷走錢袋,達克跟上火車搶回,只是騙子已將部分現金轉移。火車上的男孩玩水槍時噴到達克一身,達克嚴辭斥責,男孩與受傷的騙子都被帶到警局,兩人認出達克的照片。
夫妻二人開着卡羅爾買的車前往電器商店,達克購買便攜收音機,順手關掉店主桌上播放新聞的收音機,裡面報導的消息正是他們捲入的案件。商店電視熒屏全部出現達克的照片,他馬上離開,店主看到照片後報警。達哥用附近商店偷來的獵槍向警車開火,爭取逃跑時間。
魯迪與弗蘭相互吸引,兩次當着綁在椅子上的哈羅德性交。獸醫羞憤至極,在汽車旅館浴室上吊自盡,魯迪與獸醫夫人壓根沒當回事兒,繼續我行我素。兩人住進犯罪分子充當安全屋的埃爾帕索酒店,魯迪料定麥考伊夫婦也會來,準備守株待兔。達克與卡羅爾到酒店登記時要求送餐上門,但經理勞克林稱店裡只有他上班,沒法離開前台,達克馬上想到經理肯定知道會出事才把家人送走。他催促卡羅爾趕快穿衣服一起逃跑,此時弗蘭假扮送餐女郎敲門,魯迪全副武裝埋伏在旁。達克從旁邊的門口窺視才知道魯迪沒死,他潛至兩人身後,把魯迪和弗蘭打暈。
卡利及其爪牙在麥考伊夫婦逃離前趕到,雙方在大廳、樓梯、電梯激烈交火,卡利手下僅一人生還,達克故意讓他逃走。達克開槍打斷電梯線纜,來不及逃出的卡利摔死。魯迪醒來後追蹤麥考伊夫婦進入消防通道並朝兩人開槍,達克還擊打死對手。麥考伊夫婦劫持皮卡,開車的老牛仔非常配合,帶兩人前往墨西哥。穿過邊境後達克與卡羅爾付給老牛仔三萬美元買車,後者欣喜若狂,步行返回埃爾帕索,麥考伊夫婦逃脫追捕,在墨西哥逍遙過活。
演員
[編輯]製作
[編輯]前期發展
[編輯]史提夫·麥昆多年間一直鼓勵公關大衛·福斯特投身電影業當製片人[5]:219,福斯特想在麥奎因計劃與保羅·紐曼合作主演的《虎豹小霸王》試水,但二十世紀福克斯、特別是公司總裁理查·賽納克不希望福斯特參與項目。扎努克決定讓為公司創造豐厚利潤的保羅·莫納什製作《虎豹小霸王》,導致麥奎因退出,項目一度擱淺[5]:220。福斯特取得吉姆·湯普森犯罪小說《亡命大煞星》的電影改編版權,把書寄給參演《極速狂飆》的麥奎因,推薦拍成電影。麥奎因此時正物色「亦正亦邪」的人物,覺得小說主角達克很合適。[5]:220
福斯特物色導演時看好彼得·博格丹諾維奇[5]:221。博格丹諾維奇的新作《最後一場電影》尚未發行,經紀人傑夫·伯格特意放給福斯特與麥奎因欣賞。兩人對該片非常滿意,與博格丹諾維奇面談並達成協議。[5]:221華納兄弟邀請博格丹諾維奇導演《愛的大追蹤》,芭芭拉·史翠珊主演,條件是馬上開拍。博格丹諾維奇兩部都想拍但華納兄弟不肯,麥奎因聽聞後很不高興,向博格丹諾維奇表示《亡命大煞星》準備另請高明。[5]:222
麥奎因不久前與導演山姆·畢京柏合作《小邦納》的經歷很愉快[5]:222,但該片票房不佳。麥奎因表示:「就我(出演)的電影來說,《小邦納》一分沒賺,而且虧本。」[5]:219他建議福斯特聯繫佩金帕,後者此時也像麥奎因一樣急需拍出票房大片,馬上就接受邀約。佩金帕看過早年出版的原著小說,那時他剛走上導演道路,曾向湯普森提議把書改編成電影。[5]:222
佩金帕當時想拍大蕭條背景電影《北帝王》,講述火車剎車員竭盡全力阻止無家可歸者上車[6]:154。該片製片人與派拉蒙影業製片總監羅伯特·埃文斯達成協議,只要佩金帕先導演《亡命大煞星》就同意他繼續拍攝《北帝王》。但派拉蒙很快表示不會拍攝《亡命大煞星》,佩金帕無緣《北帝王》。[6]:154
福斯特與派拉蒙對電影預算產生分歧[5]:226,需在30天內另找製片商接手,否則電影改編版權將為派拉蒙獨家保留。麥奎因同意不收預支片酬,僅收取電影一成利潤。如果影片票房大賣,如此交易能為製片商產生豐厚利潤,邀約如雪片般飛向福斯特,最後頭號藝術家中標。[5]:226
編劇
[編輯]福斯特和麥奎恩請湯普森自行改編小說,他投入四個月編寫劇本,變更原著部分橋段與情節[7],保留近乎超現實風格的結局,故事在遍地罪犯的虛構墨西哥小城國王鎮結束。麥奎因無法接受如此壓抑的結局,請編劇華特·希爾取代湯普森。[7]博格丹諾維奇此時還是項目導演,夫人波莉·普拉特對希爾編劇的《特警雙雄》非常滿意,推薦請他編劇。希爾表示,博格丹諾維奇希望把原著朝希區柯克風格驚悚片方向改編,但他還只寫完25頁麥奎因就解僱導演。希爾用六周寫完劇本,佩金帕隨後加入項目。[8]
據希爾回憶,新導演看過劇本後基本沒修改:「我們去除字裡行間體現的時代背景,稍微增加一點動作場面」[5]:224。希爾表示:
我覺得湯普森的小說沒法拍成電影,必須朝類型片方向修改。他的小說既怪異又偏執,故事在想象的墨西哥城市結束,犯罪分子在此自由生活,結局堪稱絕妙。小說非常奇特,(20世紀)50年代創作,背景也是50年代,但故事情節更像30年代。我覺得要是忠實改編原著,電影根本拍不成,就算有辦法拍,麥奎因也不可能同意。書中達克·麥考伊本質很殘忍,電影應該不可能如實表現,所以我必須儘量把劇本寫得不那麼暴力。[9]
選角
[編輯]博格丹諾維奇獲聘執導本片期間有意讓女友西比爾·謝潑德扮演卡羅爾。佩金帕曾與斯黛拉·斯蒂文斯在《牛郎血淚美人恩》合作,打算請她出演,還曾考慮安吉·迪金森與黛安·坎農。福斯特建議邀請《愛的故事》大賣後片約不斷的艾莉·麥克勞。[5]:224麥古奧的丈夫羅伯特·埃文斯希望夫人不要把戲路局限在女大學生類型人物,安排她與福斯特、麥奎因、佩金帕面談[5]:225。據福斯特回憶,麥奎因與佩金帕在外人眼中的形象總是「大碗喝酒、大塊吃肉,仿佛野蠻人般動不動用拳頭說話」,麥古奧顯然很害怕[5]:225。麥奎因與麥古奧馬上就為對方深深吸引,麥古奧回憶:「他剛分手重獲自由,我深深為之吸引,這令我很害怕」[5]:225。麥古奧最終拿到30萬美元片酬和本片德國發行權[10]。
佩金帕本想請傑克·帕蘭斯詮釋魯迪·巴特勒,但他要價太高[5]:235。希爾對出演《毒海鴛鴦》的理查德·布賴特很滿意,推薦他加入項目[5]:234。布賴特14年前曾與麥奎因合作,兩人身高相同,麥奎因覺得布賴特出演的巴特勒不可能在體格上壓倒達克,最後佩金帕讓他飾演火車站的騙子[5]:234。製片人艾伯特·拉迪推薦與他在《教父》合作的艾爾·勒提埃里扮演魯迪,後者和佩金帕一樣酒癮很大,電影拍攝期間還因酗酒後舉止無常引發問題[5]:235。
攝製
[編輯]1972年2月7日,《亡命大煞星》在德克薩斯州亨茨維爾開始主體拍攝,佩金帕在亨茨維爾監獄拍攝片頭監獄橋段,麥奎因身邊是真正的罪犯[5]:227。影片其他取景地包括聖馬科斯[5]:232、聖安東尼奧[5]:239、埃爾帕索[5]:241。
麥奎因與麥古奧拍片期間戀姦情熱[5]:228,女方最後離開埃文斯嫁給麥奎因。福斯特擔心兩人偷情會引發醜聞,對電影不利。[5]:230麥古奧是模特兒出身,片場表現明顯缺乏演出經驗[5]:240。據福斯特回憶,麥古奧與導演關係融洽,但對自身表現很不滿意:「拍完《亡命大煞星》後回顧自身演出,我很不滿意。我喜歡該片,但鄙視自己的表現。」[5]:241
佩金帕的酗酒問題在本片拍攝期間顯著加劇,宣稱「沒醉就沒法導演」[3]:444–450。他和麥奎因在電影攝製期間偶爾發生激烈爭吵。據佩金帕回憶,演職人員在聖馬科斯排練的第一天「史蒂夫與我發生分歧,他拿起香檳酒瓶就朝我扔過來,我馬上一躲,史蒂夫哈哈大笑。」[5]:237麥奎因對道具掌握很熟練,特別是他在片中採用的武器。據希爾回憶:「從史蒂夫演出的電影能看出他受過軍事訓練,對待槍支輕鬆自如,非常自信」。[5]:238片中達克用槍指着兩名警察,開槍並炸毀警車的橋段源自麥奎因建議[5]:238。
麥奎因與頭號藝術家達成協議,擁有《亡命大煞星》的終剪權,佩金帕得知後非常難受。理查德·布賴特表示,麥奎因利用終剪權確保他在片中形象上佳,佩金帕認為這純屬打安全牌:「他保留所有《花花公子》風格的個人鏡頭,確保自身形象光鮮亮麗,打安全牌」。[5]:241
音樂
[編輯]長期與佩金帕合作的作曲家傑里·菲爾丁為本片配樂,兩人曾在《午間酒》(1966年)、《日落黃沙》(1969年)、《稻草狗》(1971年)、《小邦納》合作。麥奎因看過《亡命大煞星》第二次預映後對配樂不滿,發揮影響聘請昆西·瓊斯為本片作曲[5]:241。瓊斯的音樂有爵士樂特點,包含圖茨·蒂勒曼斯的口琴獨奏、唐·艾略特的聲樂作品,兩人都曾與瓊斯一起混飯吃[11]。佩金帕對此很不高興,在1972年11月17日的《每日綜藝》刊登全版廣告,以書信口吻向菲爾丁致謝。菲爾丁此後還與佩金帕兩度合作,分別是《驚天動地搶人頭》(1974年)和《殺手精英》(1975年)[6]:165–167。瓊斯因本片配樂入圍金球獎最佳原創配樂獎[12]。
發行
[編輯]院線上映與票房
[編輯]《亡命大煞星》有兩輪預映,舊金山的預映乏人問津,聖何塞反響熱烈[5]:245。電影1973年一月第二周在美國39個地點收入87.4萬美元,登頂《綜藝》雜誌票房榜[3]:310。1973年影片共進賬1894萬3592美元[13],在1972年電影排第八,其中北美院線租金1750萬美元[14]。電影攝製成本共335萬2254美元[2][3]:310,單在美國的毛收入達3673萬4619美元[4]。
沃爾特·希爾多年後表示:
我編劇的電影以這部遙遙領先,拍攝過程非常順利,山姆基本沒幹什麼……影片評價一般但非常賣座,是山姆最賣座的電影……他一直覺得我們是為錢拍攝本片,這話半真半假吧……他拿到很高的報酬,票房相當火爆,大概只有這部電影給予他公平待遇,也只有這部電影製作時的確考慮他的意見。以前拍過那麼多電影,帶給他一次次失望與心碎,他從未拿到獎勵,也從未獲得豐厚報酬,相信本片大賣對他意義重大。[9]
家用媒體
[編輯]華納家庭娛樂1997年11月19日發布《亡命大煞星》雙碟DVD,提供寬屏與裁剪模式。2005年5月31日,華納發布《史蒂夫·麥奎因精選收藏》七碟DVD套裝,其中包括本片,2007年2月27日又推出HD DVD與藍光版。[15]收錄的特別花絮包括導演傳記作家、紀錄片電影人尼克·雷德曼、加納·西蒙斯、戴維·韋德爾、保羅·塞多爾的評論音軌,佩金帕、麥奎因、麥古奧的12分鐘「虛擬」評論,採訪傑里·菲爾丁的夫人和兩個女兒,以及佩金帕助理的特輯《主題音樂:傑里·菲爾丁、山姆·佩金帕與亡命大煞星》」[16]。
專業評價
[編輯]《亡命大煞星》上映之初迴響不佳[5]:246。《紐約時報》的文森特·坎比批評電影「漫無目標」[17]。羅傑·埃伯特在《芝加哥太陽報》為影片評分兩星(最高四星),批評劇情矯揉造作,大而無物、虛有其表、情節機械[18]。《紐約客》刊登寶琳·凱爾的文章,稱麥奎因與麥古奧的銀幕戀情還有許多不足,麥古奧的演技比坎娣絲·伯根都差得遠[5]:246。傑伊·考克斯在《時代雜誌》發文,認為佩金帕有些「自我感覺太好」,但電影「製作精良」。《紐約每日新聞》的凱薩琳·卡羅爾譴責本片「過於暴力與粗俗」[5]:246。約翰·西蒙批評影片「令人失望、醜陋到難以置信」[19]。不過,吉恩·西斯克在《芝加哥論壇報》發文給予《亡命大煞星》三星半好評(最高四星),將影片與《我倆沒有明天》相提並論[20]。《新共和》刊登斯坦利·考夫曼的文章,稱「麥古奧只能拿零分,大家時刻都在質疑她。除選角存在如此巨大的缺陷外,電影倒還挺好」。[21]
隨着時間的推移,影評人對本片看法逐漸好轉。丹尼斯·施瓦茨在《奧祖世界電影評論》為電影評級「B」,主要稱讚片中動作場面,認為影片盡顯佩金帕個人風格,大量動作與暴力場面結合道德存疑的立場,營造扣人心弦的驚悚片。[22]「CHUD.com」網站的紐厄爾·托德為影片打出七分(最高十分),認為電影娛樂效果好,麥奎因的動作場面令電影更上一層樓[23]。凱西·布羅德沃特在「Blu-ray.com」網站發文,認為電影結構合理,是情侶逃亡風格搶劫片佳作,驚悚效果很好,與佩金帕的標誌風格既相融又對立[24]。費利克斯·瓦斯克斯在《電影狂熱》發文讚揚電影動作場面,稱「《亡命大煞星》是一流犯罪驚悚片,擁有麥奎因帶來的神奇轉折,至今仍是我眼中的最佳動作片」[25]。
爛番茄共收集本片21篇評論,綜合認可度八成六,網站共識評述寫道:「《亡命大煞星》是暴力與冷酷之王薩姆·佩金帕與史蒂夫·麥奎因全力合作的產物」。[26]。該網站還把影片選為「影史78部最佳搶劫片」第47名[27]。2010年,《播放清單》把《亡命大煞星》選入「史上搶劫片25強」,稱讚影片表現堅實、直截了當,如果深夜在電視上看到總是值得欣賞[28]。
重拍
[編輯]1994年2月11日,羅傑·唐納森執導並與沃爾特·希爾編劇的同名重拍片上映,艾力·寶雲與金·貝辛格分飾男女主角,邁克爾·馬德森、占士·活士、大衛·摩斯、珍妮佛·提莉出演配角[29]。影評人反響不佳,認為片中充斥過時套路,與佩金帕的原作相比毫無靈感[30][31][32]。2008年,鮑德溫自承該片很爛[33]。
參考資料
[編輯]- ^ 1.0 1.1 1.2 The Getaway (1972). AFI Catalog. American Film Institute. [2021-08-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24).
- ^ 2.0 2.1 Eliot, Marc. Steve McQueen: A Biography. New York: Crown Publishing Group. 2011: 222. ISBN 978-1-84513-744-1.
- ^ 3.0 3.1 3.2 3.3 Weddle, David. If They Move...Kill 'Em! The Life and Times of Sam Peckinpah. New York: Grove Press. 1994. ISBN 978-0-8021-3776-0.
- ^ 4.0 4.1 The Getaway (1972). The Numbers. Nash Information Services, LLC. [2021-08-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16).
- ^ 5.00 5.01 5.02 5.03 5.04 5.05 5.06 5.07 5.08 5.09 5.10 5.11 5.12 5.13 5.14 5.15 5.16 5.17 5.18 5.19 5.20 5.21 5.22 5.23 5.24 5.25 5.26 5.27 5.28 5.29 5.30 5.31 5.32 5.33 5.34 5.35 5.36 Terrill, Marshall. Steve McQueen: Portrait of an American Rebel. Plexus. 1993. ISBN 978-1-55611-414-4.
- ^ 6.0 6.1 6.2 Simmons, Garner. Peckinpah, A Portrait in Montage. 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 1982. ISBN 978-0-87910-273-9.
- ^ 7.0 7.1 Geffner, David. Jim Thompson's Lost Hollywood Years. MovieMaker (MovieMaker Media, LLC). 1996-12-02 [2018-07-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28).
- ^ McGilligan, Patrick. Walter Hill: Last Man Standing (PDF). Film International (Intellect Ltd.). 2004-06: 14 [2021-08-21].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0-12-31).
- ^ 9.0 9.1 Markowitz, Robert. Visual History with Walter Hill (Chapter 3). Directors Guild of America. [2021-08-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17).
- ^ Murphy, A.D. Hoffman Tie With First Artists Prod. Unveils Four Stars' Internal Setup; Ali McGraw Got 300G For 'Getaway'. Variety. 1972-10-11: 3.
- ^ Burlingame, Jon. Q's cues, and all that jazz. Variety. 2013-03-01 [2021-08-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3-02).
- ^ Winners & Nominees 1973. Hollywood Foreign Press Association. [2021-08-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6).
- ^ Sandford, Christopher. McQueen: The Biography. New York: Taylor Trade Publishing. 2003: 301. ISBN 978-0-87833-307-3.
- ^ Big Rental Films of 1973. Variety. 1974-01-09: 19.
- ^ The Getaway (1972): Releases. AllMovie. All Media Network. [2021-08-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7-31).
- ^ Bracke, Peter. The Getaway (1972). High Def Digest (Internet Brands, Inc.). 2007-02-27 [2021-08-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01).
- ^ Canby, Vincent. Thief and Wife in Getaway. The New York Times. 1972-12-20 [2021-08-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10).
- ^ Ebert, Roger. The Getaway Movie Review & Film Summary (1972). Chicago Sun-Times. 1972-01-01 [2021-08-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8-08).
- ^ Simon, John. Reverse Angle: A Decade of American Film. Crown Publishers Inc. 1982: 100 [2021-08-21].
- ^ Siskel, Gene. Escapism is in season over on State Street. Chicago Tribune. 1972-12-22: 21.
- ^ Kauffmann, Stanley. Living Images Film Comment and Criticism. Harper & Row Publishers. 1974: 167.
- ^ Schwartz, Dennis. A gripping thriller.. Ozus' World Movie Reviews. 2013-04-04 [2019-04-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30).
- ^ Todd, Newell. DVD Review: The Getaway (DE). CHUD.com (Nick Nunziata). 2005-06-19 [2021-08-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06).
- ^ Broadwater, Casey. The Getaway Blu-ray – Review. Blu-ray.com (Internet Brands, Inc). 2009-07-23 [2021-08-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1-03).
- ^ Vasquez, Felix. The Getaway (1972). Cinema Crazed. 2013-08-22 [2021-08-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28).
- ^ The Getaway (1972). Rotten Tomatoes. Fandango Media. [2021-08-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20).
- ^ Best Heist Movies of All Time. Rotten Tomatoes. Fandango Media. [2021-08-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07).
- ^ The Playlist Staff. 25 All-Time Favorite Heist Movies. IndieWire (Penske Media Corporation). 2010-09-17 [2021-08-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03).
- ^ McCarthy, Todd. Review: The Getaway. Variety. 1994-02-09 [2021-08-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5-19).
- ^ Ebert, Roger. The Getaway Movie Review and Film Summary (1994). Chicago Sun-Times. 1994-02-11 [2021-08-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29).
- ^ James, Caryn. Reviews/Film; In the Tire Tracks Of Another Sultry Pair. The New York Times. 1994-02-11: C12 [2021-08-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27).
- ^ Gleiberman, Owen. The Getaway (Movie - 1994). Entertainment Weekly. 1994-02-11 [2021-08-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28).
- ^ Parker, Ian. Why me?. The New Yorker. 2008-09-08 [2021-08-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07).
In '93, I did the remake of The Getaway, with my wife [Basinger]. That was a bomb.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