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百科讨论:动员令/存档1
本页是以往讨论的存档。请勿编辑本页。若您想发起新讨论或重启现有讨论,请在当前讨论页进行。 |
动员令战功勋章实体化
Template:User 动员令III Template:User 动员令II Template:User 动员令I 左:{{User 動員令III}} 中:{{User 動員令II}} 右:{{User 動員令I}} 动员令三、二、一等战功的勋章出来了,欢迎使用。
- 已提交到删除候选处理,个人认为使用Template:User 动员令已经很足够了。--费勒姆 费话连篇 00:40 2007年1月18日 (UTC)
动员令的散发
我不是很喜欢目前这种散发动员令的方式(在用户讨论页加入留言),好像是junk mail(垃圾邮件)。如果这种状况持续下去,维基人有一天可能需要设计用户留言“垃圾过滤器”了。-下一次登录 于2007年4月4日03:34留言
动员令的通知
我已收了3次4月份动员令的通知...大家有没有同样的情况?! 希望有心人日后宣传时注意一下。Stewart~恶龙 2007年4月20日 (五) 22:16 (UTC)
- 真的吗?至今还没有人向我发出动员令。--Sam Li 2007年4月21日 (六) 22:47 (UTC)
太不乖,第四次刚结束就在想第五次...
第五次动员令我想把大小统合在一起...没有限制领域,但要分类。另外为了增强合作性,鼓励合作编辑条目XD|||—陋室★茶话★第四次维基质量战 2007年5月1日 (二) 08:26 (UTC)
- 我想起码要到七月以后了。上次(第二次)也是差不多时间的……-费儿(费儿的留言簿) 2007年5月1日 (二) 16:03 (UTC)
- 希望今后的动员令不要给所有人(认识不认识的)的对话页发“垃圾邮件”了,至少应该找比较熟悉(比如一起讨论过问题)的用户留言。-下一次登录 2007年5月2日 (三) 10:35 (UTC)
- 不过这就和他们发起动员活动的初衷相违了 (笑)。--百楽兎 2007年5月3日 (四) 07:50 (UTC)
- 也没理由一个月发3次给我吧 >3< Stewart~恶龙 2007年5月3日 (四) 08:54 (UTC)
- 据历史经验回答:有,请见三顾茅庐 (笑)。
P.S. 由于以上恶龙的写法可能会引起他人误会,我在此郑重声明:“本人从未发过动员令给任何用户。”--百楽兎 2007年5月3日 (四) 09:02 (UTC)- 不好意思,抱歉。Stewart~恶龙 2007年5月8日 (二) 05:43 (UTC)
- 据历史经验回答:有,请见三顾茅庐 (笑)。
- 也没理由一个月发3次给我吧 >3< Stewart~恶龙 2007年5月3日 (四) 08:54 (UTC)
- 不过这就和他们发起动员活动的初衷相违了 (笑)。--百楽兎 2007年5月3日 (四) 07:50 (UTC)
- 依我的观察,很多新人的对话页除了欢迎内容就是动员令,也不去考察考察用户是否掌握了编辑维基的基本技巧。而且动员令就是一个统一的留言,没有一点个人化(Personalise),所以给人一种垃圾邮件的感觉。如果某位真的对动员令感兴趣,应该至少有耐心针对不同用户写不一样的动员令,比如针对用户的兴趣爱好等,这样的动员应该更受欢迎。-下一次登录 2007年5月4日 (五) 10:37 (UTC)
- 同感,所以我不散发动员令。想参加的人不动员也会参加,不想参加的人再动员也没有用。—木木 2007年5月4日 (五) 13:21 (UTC)
- 还有,动员令加分方法的讨论我觉得意义不大,大家不是为了分数高低来参加动员令的。毕竟,这不是比赛。还有把门槛放低一点,不会再出现有人因为5个条目太多完成不了而泄气。—木木 2007年5月4日 (五) 13:21 (UTC)
- 是没有错。或许第五次只需要指定条目就可,写完可以移去。—陋室★茶话★ 2007年5月4日 (五) 15:34 (UTC)
我认为反对散发“动员令”是没有道理的,那只是一个通知而已,之前的动员令参与者很多都是从而得知有动员令这活动,不要随便抹杀其功劳。如果不散发动员令?那要如何通知大家?尤其是完全不知道有这活动,又没有看公告栏习惯者?收到动员令,要参加者就参加,不参加就不参加,不了解为何有这么大的反感?请说明一下。
至于通知书要个人化,说来简单做来难,建议者请想一想实际上的操作。
一个月5条目已经很少了,再少动员令活动举不举办也一样,很多人一个月本来就写一,两个条目,太少活动变得没有意义,多此一举。--真实事求是(☎) 2007年5月5日 (六) 13:52 (UTC)
- (!)意见,
关于发送通知,可以这样做,通过用户Category,给不同的用户发不同主题的动员令,比如某用户爱好体育,就只给他发关于体育的动员令,或者以此为主。这样可能更有针对性。也可以选择一批编辑次数在一定数量以上的用户来发,这样可以解决用户编辑能力的问题。再有就是动员令类型,我觉得这里可以参考百度百科,只给出一个大主题,围绕这个主题的内容都行。以往的动员令有点限制范围的嫌疑。—Woc2006 2007年5月5日 (六) 14:04 (UTC)- “动员令”是通知书,告诉大家所有小动员令类型,若他有兴趣参与任何小动员令的话,就点击入动员令页面,里面有详细介绍,个人认为方便又简单,没有什么不好。但“通知书”要个人化不是不可以,只要有人肯做这工作就好。
- 我设计动员令的理念是所有人都可以参与,新用户也欢迎参与,要通知书个人化我不反对,但没有必要去选择,限制任何人参与动员令。
- 你似乎不太了解动员令的过去,前三次动员令都是没有限制范围的“大动员令”,任何条目都可上。只有第四次尝试举办限制范围的“小动员令”,这是为了提升某个领域条目的数量与质量而设的动员令。
- 体育,寰宇这些主题已经算是大主题了,而且有六个主题,我不认为主题范围过小。--真实事求是(☎) 2007年5月6日 (日) 03:24 (UTC)
动员令计算“分数”的做法,是为了让人注重条目的质量。之前的动员令由于没有强调质量,造成小条目一大堆,动员令活动被人质疑只是制造小条目的活动而已,有“生存危机”,所以才有此设计,结果现在动员令条目的质量不错。若取消,可能又回到从前的状况,又出现“生存危机”。
动员令活动看似容易,其实并不那么简单,若办不好,随时会有被取消的可能。创办之初,就有阻力存在,动员令的支持者一起设法改良动员令,才会存活到今天。请大家提意见时不要以为动员令是很简单的活动,而掉以轻心,应多了解一点动员令才提意见,做出改革比较好,一个弄不好动员令活动被人批判,结果撤消,那可不是开玩笑的。--真实事求是(☎) 2007年5月6日 (日) 03:24 (UTC)
- 个人并不反对举办动员令,也参加了两次,但对其有效性表示保留看法。如果不想写的,发了他也不会写;想写的,不发也会写,最多是原先写3个变成多写2个写5个罢了。从Wikipedia:统计看,只有第二次动员令在条目数量的成长上相对成功,其他三次的效果都极其有限。而第四次动员令在条目质量上提升的效果则是较好的,整个4月中文维基特色条目增加7条,其中5条是动员令主题。但是四月的优良与新条目推荐的成长并不强过3月和2月。—出木杉〒 2007年5月6日 (日) 03:36 (UTC)
- 动员令才举办了四次,下结论太早些,也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发动员令只是通知而已,又没有约束力,当然是“如果不想写的,发了他也不会写;想写的,不发也会写”,不需要期望太大。“原先写3个变成多写2个写5个”已经很好了,若有30个人这样做,那就多出60条条目了,也算不错了。
- 做活动不可能一举成功。新创的活动当然是问题重重,好的活动是千锤百炼而成。我要说的是,太害怕失败者,是不可能成功的,因为做所有事情都会面临失败,尤其是新的,没做过的事情,过于惧怕失败,就等于什么事都不能去做。既然不做,又何来成功?
- 大家请不要以一时的成败,就完全否定某类事物,尝试。这在人类社会中是很常见的,尤其是惧怕失败者众的社会,结果令大家步步为营,害怕创新,整个社会死气沉沉,难以进步,失败真的有这么可怕吗?其实真正可怕的,就是这鼓阻碍社会进步的力量,由于这些人惧怕失败,结果使整个社会更加失败。近代中国就是如此,一些人惧怕失败的心理过大,一旦失败就承受不了,怪罪于老祖宗,拼命去攻击自己的老祖宗,破坏中华文化,结果使得中国更加失败,沉沦。现在想想,有这种必要吗,不觉得愚昧吗?
- 我认为动员令活动只要不断改进,其成效当会慢慢增加,现在才举办四次,就能够影响特色条目,已经很好了。希望将来动员令一发出,就有百人响应,那动员令就成功了。--真实事求是(☎) 2007年5月6日 (日) 04:54 (UTC)
(!)意见,如果要求质量与数量并重,可以以“页平均字数”为标准,而不单看条目数量。关于动员令的范围,我记得先前有人提出:专攻某个领域的动员令。我觉得这里可以综合一下,我们可以提出一个领域以及其附属的领域,引导大家针对其中的一个部分广泛而高质量的创建,比如,生物领域,参与者选择DNA作为编辑对象,就顺带把碱基对,核酸,脱氧核糖核酸等一系列相关的条目创建。以用户创建的关联度大小和页平均字数来判定其贡献大小。—Woc2006 2007年5月6日 (日) 03:51 (UTC)
- 字数多并非代表质量好,所以采取动员令与推荐条目、优良条目、特色条目挂钩的做法,这样做也省去了主持人的工作量,要一条条去查条目的质量不只枯燥,每个人的学识也有限,难以胜任。
- 你的设想不错,但维基的专才不多,现在生物动员令这样广阔的范围写的人已经不多,何况将范围缩小至DNA?我建议将来在举办小动员令时,你可以提出你的设想,若投票能够通过,就举办看看有无成效。--真实事求是(☎) 2007年5月6日 (日) 04:54 (UTC)
- (:)回应,不是缩小至DNA,而是编辑者在整个生物领域中,自己选择DNA作为编辑主题,于是整个动员令中,他都以DNA为编辑中心。字数问题,虽然多不一定就是好,但是字数不多是一定不会好的...所以宁可取前者了.
- 看看英文版的DNA,包含了研究历史、结构、功能、相关生化反应和蛋白质、重组、演化、生物技术。那绝不是一个人有办法在动员令期限内可以完成的,除非他时间真很多,否则不如去写一些范围没这么大的东西。bstlee☻talk 2007年5月6日 (日) 12:48 (UTC)
- 个人以DNA为编辑范围,这种自己设立主题范围的做法没问题,举行大动员令时你可以尝试。--真实事求是(☎) 2007年5月6日 (日) 14:00 (UTC)
- 题外话,大动员令中的小动员令?—费勒姆 费话连篇 2007年5月6日 (日) 15:06 (UTC)
- 他个人在大动员令中设写作范围,其实就是一种个人的小动员令,没有任何问题。--真实事求是(☎) 2007年5月6日 (日) 15:14 (UTC)
- 题外话,大动员令中的小动员令?—费勒姆 费话连篇 2007年5月6日 (日) 15:06 (UTC)
关于散发动员令
散发动员令似乎造成某些维基人的困扰,但动员令又不能不散发,看来有必要进行讨论,以解决此事。
我的看法是“散发动员令”只是为了通知大家有这活动而已,因为动员令欢迎所有人参与,是以向所有人发出无差别的邀请。在实际操作上,用无差别的“动员令通知书”,对散发者比较省事,也传播得比较快。
“动员令通知书”也不会太长,相信也不会占去讨论页的多大页面。是受到陌生维基人的通知感到不适?还是有其他原因?到底是造成何种困扰?请说明一下,我实在不太了解。也请说出你希望要如何解决此事的看法。--真实事求是(☎) 2007年5月6日 (日) 14:35 (UTC)
- 用软性的方法会比较好,我使用这个方法,成功游说四名维基人参与或协助该次动员令,下次动员令也不妨参考,至于新人物,只有用机械方法宣传。—费勒姆 费话连篇 2007年5月6日 (日) 15:04 (UTC)
- 游说是有成效的,我也很赞成,下次鼓励大家找熟悉的维基人游说。但这与散发动员令,广为通知大家有举行这活动并无冲突,现在有人认为广为散发有问题,所以需要讨论解决,否则下次动员令被人投诉乱分发“垃圾邮件”就不好了。--真实事求是(☎) 2007年5月6日 (日) 15:11 (UTC)
(!)意见,为什么不能做成像这个“2007年国际维基年会现已开放报名”这样的挂在页面顶端的悬浮呢,比如可以就写两行:第五次动员令以开始,领域是AAA,BBB,CC,DDD,EEE,,欢迎参加,详情->。这样一来,保证了所有动员令期间登录的维基人都能看到,且只有他们能看到,那些不登录的就不必发放了,节约了人力。似乎好处多多—Woc2006 2007年5月6日 (日) 15:28 (UTC)
- 是很好,但动员令能否挂在页面顶端的悬浮,还是一个疑问。--真实事求是(☎) 2007年5月6日 (日) 15:32 (UTC)
- 这似乎滥用了页顶告示了,页顶告示只发布特别的消息。而且,连老牌的条目提升计划也没有上那个位置,动员令就更加不可能。 -- Kevinhksouth (Talk) 2007年5月7日 (一) 10:16 (UTC)
- 我觉得可以在“最近更改”的“公告栏”置顶展示一定期间(如一个礼拜),达到宣传效果。─怀德WiDE 2007年5月7日 (一) 10:22 (UTC)
- “动员令”早已写到公告栏上,但不是每个人都有看公告栏的习惯,本人就没有这个习惯。如果不能放在页顶告示,那下次也只能以散发“动员令”的方式来广泛通知大家有这活动。认为这种做法造成困扰者请提出意见,我不希望下次举办时造成任何人的困扰。
- 不过个人认为维基成立的目的就是收集知识,编辑条目是最重要的工作,各种编辑条目的活动能否上页顶告示,还是值得商讨的。--真实事求是(☎) 2007年5月8日 (二) 01:28 (UTC)
- 我不介意收动员令的消息,但不要重复发放就好。Stewart~恶龙 2007年5月8日 (二) 05:43 (UTC)
- 下次会提醒大家不要重复发放。--真实事求是(☎) 2007年5月8日 (二) 13:59 (UTC)
- 我不介意收动员令的消息,但不要重复发放就好。Stewart~恶龙 2007年5月8日 (二) 05:43 (UTC)
- 其实给每个人留言通知,是比“页顶告示”对系统更严重的滥用,如果允许这样,我倒更倾向于把页顶告示给他们用。-下一次登录 2007年5月9日 (三) 04:46 (UTC)
- 我觉得可以在“最近更改”的“公告栏”置顶展示一定期间(如一个礼拜),达到宣传效果。─怀德WiDE 2007年5月7日 (一) 10:22 (UTC)
- 这似乎滥用了页顶告示了,页顶告示只发布特别的消息。而且,连老牌的条目提升计划也没有上那个位置,动员令就更加不可能。 -- Kevinhksouth (Talk) 2007年5月7日 (一) 10:16 (UTC)
关于扩大动员令的影响力
虽然个人不喜欢百度百科,但他的一些好的版面设计还是可以学习的。百度动员令叫做“百度任务”,百度任务每次只有一个主题,且把入口放在首页右侧,登录百度第一眼就能看到。这也是百度任务每次参与人数众多的原因之一。而wikipedia把动员令入口藏了....我似乎每次都要从“最近更改”进入动员令....我不看最近更改怎么办。靠人工发动员令不是办法,浪费人力,而且动员令极类QQ群的小广告。我觉得需要把动员令入口放到一个醒目,易查的位置,且要在内容范围上做一定修改。—Woc2006 2007年5月8日 (二) 11:24 (UTC)
- 百度的做法不错,如果有醒目,易查的位置给动员令,那就不需要散发动员令了。这是值得努力的方向,要好好研究一下。其实动员令通知书中也有动员令的入口,不一定要到“最近更改”。
- 入口不醒目是维基的一大弱点,有很大的改进空间,例如方针列表这对维基人而言非常有用的页面,入口就很不醒目。各Category也很乱,令许多条目被人探访的机会少很多。--真实事求是(☎) 2007年5月8日 (二) 14:13 (UTC)
- 从通知书进入动员令的确可以,不过也是中间多了一次链接。wikipedia的页面简洁是个优点,动员令的位置不要扰乱了这个风格才是。参考一下,放在左边的导航? 帮助?或者在两者之间增加一栏“活动”,把条目质量提升计划,动员令,几个大型活动都放进去。这个似乎对整个版面影响不大。—一叶知秋 2007年5月8日 (二) 14:27 (UTC)
- 很好的提议,可以找管理员商量一下,若能成事,动员令活动将会更上一层次。但左边这栏目有很多人也没注意,我认为还可在首页挪出一处列出各种活动,令其更为醒目。
- 从通知书进入动员令的确可以,不过也是中间多了一次链接。wikipedia的页面简洁是个优点,动员令的位置不要扰乱了这个风格才是。参考一下,放在左边的导航? 帮助?或者在两者之间增加一栏“活动”,把条目质量提升计划,动员令,几个大型活动都放进去。这个似乎对整个版面影响不大。—一叶知秋 2007年5月8日 (二) 14:27 (UTC)
- 散发“动员令”通知书是动员令活动的“传统”,在通知人参与方面尚有其作用,并非定要取消不可,还是可以当成“纪念传统”散发一下。--真实事求是(☎) 2007年5月8日 (二) 14:49 (UTC)
- 非常同意。建议在首页较显著的地方增加一个栏目,定期或不定期地针对一些具有时效性或趣味性的主题发布小型动员令。—Hennessy 2007年5月8日 (二) 15:03 (UTC)
以前首页有一个栏位是发放这类资讯,包括条目提升计划的主题及每周翻译的主题等,几个月前才被“特色内容”栏位取代。 -- Kevinhksouth (Talk) 2007年5月9日 (三) 05:44 (UTC) (!)意见,我觉得放首页没有放侧栏好,第一,首页的东西没有轻重都很重要,不能轻易取代。其次,首页已经挤得很满了。添不下什么东西,说实话,历史上的今天,你知道吗这下面的都较少光顾。但不排除可以在特色条目之上加一个横放的模板。我认为最好的位置还是“搜索”工具下面那个位置,看的人多,也不占地方。—一叶知秋 2007年5月10日 (四) 10:50 (UTC)
动员令机制性质一问
请问,动员令对维基人有强制性吗?我可以用动员令发起大家消灭某个错别字情况吗?如何启动机制?—Xtctjames 2007年7月24日 (二) 15:36 (UTC)
- 动员令如同维基任何活动一样,没有强制性。自愿参与,完成固然很好,完不成也没有任何关系。不过动员令的目的是为了短期内增加有质量条目的数量,可能是消减错字的目的有所区别。—木木 2007年9月4日 (二) 07:46 (UTC)
- 太多错别字的条目不算是有质量,消灭情况后便可增加有质量条目的数量,与一般动员令有异曲同工之妙。—L1c2h3 (留言) 2009年1月21日 (三) 11:13 (UTC)
动员令分类
动员令头衔与参与动员令活动的维基人底下衔称重叠,建议取消XXX头衔等分类,调整相应模板所给予的分类至参与动员令活动的维基人底下。—RalfX(议) 2009年9月29日 (二) 18:20 (UTC)
DC
提请修订动员令的英文简称DC至另一个简称(未想好),因为DC这个词语是来自英文版维基百科由用户Danny举办的Danny's contest,而显然中文版的动员令并不是由Danny发起的。-HW (留言 - 贡献) *DC9* 2011年7月7日 (四) 13:34 (UTC)
- 何必呢。--达师 - 198 - 336 2011年7月7日 (四) 14:04 (UTC)
- (!)意见:用MO(Mobilization Order)是否可行?(取其直译的首字母缩写)
‘Webster's Online Dictionary’: Definition: Mobilization: Act of marshaling and organizing and making ready for use or action. --chehw 2011年7月7日 (四) 15:52 (UTC)
- 纪念Danny也不是什么坏事。-魔法少女馒头卡★无力(馒头卡住喉咙.......) (留言) 2011年7月8日 (五) 01:06 (UTC)
- Dongyuanling Contest. --达师 - 198 - 336 2011年7月9日 (六) 11:35 (UTC)
问:
我报名动员令无效,说是我没有贡献,我现在编辑了一个条目了,我要怎么做才能提交这个贡献啊?请说的具体一点,谢谢。--魏晗临(留言) 2012年8月22日 (三) 13:55 (UTC)
- 请直接在适当的位置提交贡献,并把页面第二行“disq=...”那行去掉即可。不过你的贡献还未足3000位元组,需要再扩充一条才能提交动员令贡献。(可以使用“检视历史”页面查阅条目长度)-HW论 献动员令 2012年8月22日 (三) 14:00 (UTC)
谢谢
动员令导航模板
我创建了 {{动员令/sitemap}},只需填上一两个参数就能组建动员令导航模板,大家觉得怎么样?-- ──★── 2013年7月1日 (一) 12:07 (UTC)
@Great_Brightstar:,(+)支持--ZLC.lclc 2014年6月17日 (二) 11:46 (UTC)
下一次动员令是何时?
唉,又错过了一次动员令了... 当时我也有上来甚至贡献的,竟然看不到有消息... 下次动员令会在何时? -- 派翠可夫 (留言按此) 2014年1月15日 (三) 09:43 (UTC)
- 最近几年的动员令都在每年的7-9月--Wolfch (留言)-欢迎扩充基础条目 2014年1月15日 (三) 16:43 (UTC)
- 现在我也想问同一个问题了,下一次动员令是何时?会在今年吗?--Wolfch (留言)-欢迎扩充基础条目 2014年5月4日 (日) 16:02 (UTC)
- 在各位主持人的努力上,还好今年还是有动员令--Wolfch (留言)-DC12, 基础条目 2014年8月20日 (三) 16:02 (UTC)
- 现在我也想问同一个问题了,下一次动员令是何时?会在今年吗?--Wolfch (留言)-欢迎扩充基础条目 2014年5月4日 (日) 16:02 (UTC)
我想问动员令的事
因为我看了一下动员令的说明页,可是我从2011年注册维基以来只有做一些条目的小修改,那交条目是要交自己创作的条目是不是?不好意思我今天是上维基以来第一次在对话页收到来自别人的动员令,但我对这没概念--阿钧(留言) 2014年8月20日 (三) 15:51 (UTC)
把这些内容列为下一次动员令的一部份
这些都是翻译不完整的 希望大家来翻译
paralympic
olympic
综合运动会
棒球
以色列棒球代表队等多国代表队
足球
沙盒
我认为体育专题条目专注度且条目数都太少了!因此借由不断建立及扩充Olympics、Paralympics、Asian Games等等相关条目来提高对于体育赛事的专注程度。
不论是本人还是看到这个讯息的人,欢迎来编辑。希望可以在2018年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前能够完成所有的代表团的“总结”部分。 Simon 1996(留言) 2017年3月21日 (二) 14:37 (UTC)
还有运动服装跟校服,还有可不可以有人来教程一下怎么办动员令
Pigppp(留言) 2017年8月1日 (二) 08:33 (UTC)
关于第十六次动员令
很多人都觉得体育条目、外交条目欠缺严重,能够在下一次有那些条目。Simon 1996(留言) 2017年10月26日 (四) 12:39 (UTC)
我可以发动动员令吗?
如果可以,我想将外交、体育、动画、最多语言版本的待撰条目作为中小动员令的目标。
- 外交部分:美国与其他国家关系、中东国家间与其他国家关系为主要。
- 体育部分:奥林匹克运动会代表团、帕拉林匹克运动会代表团、亚洲运动会代表团、体育场为主要。
- 动画部分:以动画时段、名侦探柯南、还没有创建的动画歌曲、火影忍者、光之美少女系列、儿童动画频道、各条目中还没有创建的动画条目。
Simon 1996(留言) 2018年1月14日 (日) 16:34 (UTC)
- 支持阁下的决定,可惜我是新来的,做不了决定……在这里也建议
和宣传关注电子游戏部分。电子游戏条目有点少,且质量也不佳。 --水泷祝大家新春快乐 ☆☆来我家拜年 ☆☆ 2018年2月22日 (四) 13:19 (UTC) - 不如将“动画部分”改为“ACG”吧,这便可以容纳电子游戏、动画制作公司、动画/漫画奖项等类型的条目。--银の死神(留言板) 2018年4月2日 (一) 15:33 (UTC)
- 支持阁下的决定,可惜我是新来的,做不了决定……在这里也建议
要如何“报名”?以及为什么有些人没收到动员令通知呢?
如标题,请问动员令要如何“报名”呢? Jerry Bill Wu(留言) 2018年7月4日 (三) 14:38 (UTC)
以及为什么有些人还没收到动员令通知呢?Jerry Bill Wu(留言) 2018年7月4日 (三) 14:42 (UTC)
动员令要如何“报名”?以及为什么没收到动员令通知呢?
如标题,请问动员令要如何“报名”呢?
以及为什么有些人还没收到动员令通知呢?
Jerry Bill Wu(留言) 2018年7月5日 (四) 02:48 (UTC)
- i want to join too,how to join?
😂😂--Wiki emoji | Emojipedia 来笑一下 2019年6月20日 (四) 10:06 (UTC)
- @Yiu man ho:您好,根据以往惯例,在每次动员令开始时才可报名。届时该次动员令主页面(本次动员令的主页面如右:Wikipedia:动员令/第十七次动员令)会出现对应的报名栏位,您只要输入您的使用者名称后点击“报名”按钮,并依指示填写各项参数并发布页面即可完成报名。关于本次动员令的其他介绍,请见Wikipedia:动员令/第十七次动员令/说明书。“动员令通知”则是由维基人自己发送给其他使用者的邀请函,由于动员令筹备工作仍在进行,所以目前尚未开始发送本次动员令的邀请函。如果您想要在每次动员令开始前都收到邀请函,您可以将自己的使用者名称加入此清单:Wikipedia:动员令/邀请名单。届时会有人利用大量讯息发送功能发送邀请函给您。如有其他问题欢迎提出!--Bowleerin(留言) 2019年6月20日 (四) 11:29 (UTC)
有关动员令期间FA/FL/FP/GA/DYK评审的相关问题
这是继第16和17次动员令所看到的几个现象,(&)建议各位能的话就直接在第17次结束后对第18次动员令讨论吧(知道现在还早,不过很明显第18次动员令应该有可能在隔年暑假期间开办)。纯粹问问,至于会否考虑第18次动员令主持人再看了。第16次和17次其看到的问题有以下几个,如有更好提议可以自行提出:
- 首先我们知道,动员令期间无论FA/FL/GA也好,甚至DYK也好(高峰时期曾到达了一次100多个DYK),不过为什么任一个通过的评选却都要由报名参加动员令的自己提报贡献给动员令主持人后再等评分呢?
- 第17次动员令与16次不同的地方就是在于“新增图片/影像加分”的问题。不过要如何让每一个主持人都知道这些图片/影像确实和条目内容都有关系? 第17次动员令中有看到@Leiem提议将FP加分但时间太晚只好等第18次。那事实上可以得知,一个页面要同时是FA/FL/GA而且再加上这页面也要有FP,那么一张FP价值几分才合理? 图片/影像的加分也有看到有“一定上限”,可是FP呢? FP的规则是只要“净支持4票以上”就能通过,可以知道这门槛相当相当的低。若果要动员令FP加分,应当考虑比如“FP需净支持N票以上”的FP才可以加分而且这加分“必须加不少”这样才合理吧?
- 第三,在第一点的时候就有说过需都得自己提报贡献等主持人审查后才能确定,问题来了:在动员令模板中的参数其实都不能自己更改,尤其是移动评选的时候都知道只能改相对应的专题参数不能自己改动员令参数。如果今天是主持人,想请问主持人是否能自己移动评选+改动员令参数的问题,而不用一一都叫做出贡献的人自己申报贡献?
- 我们也得知,有的FA/FL/GA的分数却会比通过DYK的分数少,这个原因是什么? 明明第16次和17次的动员令,达标条目的上限都是28分,怎么还会有达标条目超过28分甚至超越一个FA/FL/GA的情况? 可否顺便举例几个没有过DYK评选,最后还是算达标条目的现象吗,达标条目似乎不等同就是要通过DYK条目评选的意思?--Z7504非常建议必要时多关注评选(留言) 2019年7月14日 (日) 02:40 (UTC)
- 达标条目的标准目前不等于DYK通过标准,我今年有提出将达标标准跟DYKC切齐的提议,不过没有获得采纳。—— Eric Liu(留言.留名.学生会) 2019年7月14日 (日) 05:43 (UTC)
- 有一点,当时讨论评选与动员令关系,有编辑指出,是否参与评选和参与何种评选是主编的自由,因此动员令的达标标准也不应与DYK挂钩,依托DYK来判定达标条目。虽然本来想过和评选联动,但是看到那个想法后,我是赞成的。--Kirk★ 0讨论│图书馆0 2019年7月14日 (日) 06:14 (UTC)
- 在下愚钝,有以下几个(?)疑问希望解答:(以及一些意见)
- 如果遇到有条目评审的条目参加 DC,正确应该是提交条目评审后(或之前)在个人贡献页修改参数知会主持人,条目评审通过后主持人再修改参数。为什么要在通过之后再修改个人贡献页参数呢?如果您的意思是正确的步骤,我认为这是一种防止有人乱改参数的做法。
- 为什么要把审核照片质量的责任交给动员令主持人,而不是社群呢?如果您认为 FP 票数或标准过低,为什么不提请修改相关规则呢?
- 您说的“专题参数”指{{DC17/art}}还是{{DC17/talk}}?
- FA 比 DYK 分数少,我想是因为那个 FA 字数比那个 DYK 少,且 DYK 为改善工程或参加小动员令而 FA 是大动员令等原因,希望您举出相关例子。至于达标条目超过28分的情况也请您举出例子。
- DC 的达标条目和 DYK 通过条目,哪个标准高一直没有定论,讨论这个也没啥意义。另外,DC 条目通常只有一名主持人审核,而DYK 则要接受社群 4 人以上的审核。
- 最后,WP:IAR,谢谢。--Rowingbohe♬欢迎参加第十七次动员令台州专题 2019年7月14日 (日) 06:25 (UTC)
- 先(:)回应第2和第3点的问题:
- 第2点的部份,Leiem提议动员令希望将FP加分,是否FP本身需要该页面同时符合FA/FL/GA,又或者单一张FP即可得分? 这点想必是第18次动员令可以讨论的部分之一
- {{DC17/talk}}的模板是否应在任一个评选完之后,主持人可以立即更正而且应规定只能请主持人更改这个模板的问题?
- 而达标条目超过28分的例子,还是希望以前当过动员令主持人的用户可以举例看看--Z7504非常建议必要时多关注评选(留言) 2019年7月14日 (日) 06:36 (UTC)
- 图片跟文本本身就没有关系,故可想而知 FP 的加分和 FA/GA/FL 不挂钩。第二点请自行 IAR--Rowingbohe♬欢迎参加第十七次动员令台州专题 2019年7月14日 (日) 06:58 (UTC)
- 另外,{{DC17/art}}模板的部分也应当在任一评选完之后就归咎分数是谁的。这种模板计分方式还有一个疑虑是,动员令的贡献计分页面通常是“Wikipedia:动员令/第[次数]次动员令/个人贡献/[用户名]”,记得以前好像有提过如果是多位用户来写同一页面那计分怎么计,似乎“平分分数”也有争议。建议的话还是尽量以个人去写一个页面为佳,而且动员令的贡献页面,也不会有页面是写“Wikipedia:动员令/第[次数]次动员令/团体贡献/[用户名1]、[用户名2]、...”这种的吧? 也有一个部分没有提到阿,图片是图片,FP也是图片。假如第18次动员令要用FP额外加分究竟计算方式是什么,实在有待讨论。如果今日要计算FP或者图片的分数,那是否也应当和该页面有关? FP评选的提名方式也有提到:“候选图片必须上传至维基共享资源,并在中文维基百科最少一个条目中被使用”,表示这个被使用的条目是否也应当有FA/FL/GA才可以另外加分的问题?--Z7504非常建议必要时多关注评选(留言) 2019年7月14日 (日) 07:08 (UTC)
- 1.孙中山是男性不用来源,这个道理在这里也是一样的,图片是图片,FP 也是图片,当然是按照 FP 来计分了,难道 FA 还要按照达标条目来计分吗?至于 FP 怎么计分,是 DC18 筹备讨论的事情、2.我不明白“并在中文维基百科最少一个条目中被使用”和“被使用的条目也应当有FA/FL/GA才可以另外加分”之间的关系。协作方面的内容筹备讨论时已有过,但未获通过,希望您在明年 DC18 筹备讨论时提出,而不是现在在这里分散主持人及社群精力。--Rowingbohe♬欢迎参加第十七次动员令台州专题 2019年7月14日 (日) 10:26 (UTC)
- 另外,{{DC17/art}}模板的部分也应当在任一评选完之后就归咎分数是谁的。这种模板计分方式还有一个疑虑是,动员令的贡献计分页面通常是“Wikipedia:动员令/第[次数]次动员令/个人贡献/[用户名]”,记得以前好像有提过如果是多位用户来写同一页面那计分怎么计,似乎“平分分数”也有争议。建议的话还是尽量以个人去写一个页面为佳,而且动员令的贡献页面,也不会有页面是写“Wikipedia:动员令/第[次数]次动员令/团体贡献/[用户名1]、[用户名2]、...”这种的吧? 也有一个部分没有提到阿,图片是图片,FP也是图片。假如第18次动员令要用FP额外加分究竟计算方式是什么,实在有待讨论。如果今日要计算FP或者图片的分数,那是否也应当和该页面有关? FP评选的提名方式也有提到:“候选图片必须上传至维基共享资源,并在中文维基百科最少一个条目中被使用”,表示这个被使用的条目是否也应当有FA/FL/GA才可以另外加分的问题?--Z7504非常建议必要时多关注评选(留言) 2019年7月14日 (日) 07:08 (UTC)
- 图片跟文本本身就没有关系,故可想而知 FP 的加分和 FA/GA/FL 不挂钩。第二点请自行 IAR--Rowingbohe♬欢迎参加第十七次动员令台州专题 2019年7月14日 (日) 06:58 (UTC)
- 在下愚钝,有以下几个(?)疑问希望解答:(以及一些意见)
- 对了,达标条目分数超过28分那是计算公式得出来的结果吧,我们也无法控制啊。还有为什么最多28分?—— Eric Liu(留言.留名.学生会) 2019年7月14日 (日) 07:09 (UTC)
- (&)建议:要嘛就不要在动员令页面写著“限制动员令达标条目分数最高分28分”的问题。像是在第16次动员令整体贡献表很明显可以看出一些达标条目不符合在计分标准最高28分,而且超过的达标条目分数还不只一个。那么28分究竟怎么来的,不好意思,看了过往动员令存档也都没人提到。--Z7504非常建议必要时多关注评选(留言) 2019年7月14日 (日) 07:15 (UTC)
- 上限为28分适用于长度超过100KB的条目。--Rowingbohe♬欢迎参加第十七次动员令台州专题 2019年7月14日 (日) 10:26 (UTC)
- (&)建议:要嘛就不要在动员令页面写著“限制动员令达标条目分数最高分28分”的问题。像是在第16次动员令整体贡献表很明显可以看出一些达标条目不符合在计分标准最高28分,而且超过的达标条目分数还不只一个。那么28分究竟怎么来的,不好意思,看了过往动员令存档也都没人提到。--Z7504非常建议必要时多关注评选(留言) 2019年7月14日 (日) 07:15 (UTC)
- (:)回应
- 用户有参与DC与否的自由。参与DC,意味著条目要接受DC组委的修改和意见,自己需要续写的可能。维基是自由的平台,用户有权利不接受DC的管理。
- 图片内容是否有闗,由主持人决定。一般建筑物条目需要实拍图片,翻译条目可同时翻译图片。FP的情况留待下年处理。
- “申报贡献”的重点,在于将条目置于DC组委的管辖权(jurisdiction)之下。本步骤不可能取消。
- DC 和DYK评选两边独立。要有例子的话,没有提交DYK的条目就是例子--中国驻法国大使馆是一个。分数方面就公式运算而得,主持人一般不会干涉。--Temp3600(留言) 2019年7月14日 (日) 10:09 (UTC)
- 那就(?)疑问:
- 首先,“1KB=1000位元组”,就光拿一个第16次动员令的“西咪替丁”来看好了,18年结束的最后一笔显示为36,651位元组,相当于这个条目大小为36.651KB,而这个条目在第16次动员令时却因为还有改善加分,总共拿了49分。想请问的是,所以如果今天某个条目超过了100,000位元组(也就是所谓的100KB),那是否会有“被扣分”的疑虑? 另外,改善工程的加分计算方式又是怎么计算,显然在第16次和17次动员令都没有对外说明。导致类似这种有含改善工程的加分之总分49分中,却不知道改善工程加分是加了几分,这点应当在之后假如还有第18次动员令时一并说明。
- 在第17次动员令中,所谓的“达标条目”是指“至少含有3500位元组”的条目吗? 可是再看DYK的标准是说“不少于3000位元组”。Ericliu1912的提议不错,可惜了。如果就拿“中国驻法国大使馆”这个来说好了,它在第16次动员令有2分。如果它在第16次动员令提DYK有通过,想问它的分数又是怎么算;又或者在DYK,DYK也不可能每个条目都一定是4个人投票,那请问DYK中的每一个支持票要算几分? 想必也是之后动员令能讨论的部分。
- 条目中或者各种动员令中的得分,每1分代表多少位元组,之后的动员令是否应当说明? 那改善工程加分的部分,是否也应该要请申请贡献的人据实说明是改善了“几位元组”才合理?
- 简单来说,动员令计分方式就像FA/FL/GA评选一样“会存在隐藏的bug”,而这些bug可能很难解决。哪怕是隔年再讨论,不如直接说了吧,反正问题都是会存在的,何时能完全解决没人知道。--Z7504非常建议必要时多关注评选(留言) 2019年7月14日 (日) 11:17 (UTC)
- 最后回应@Rowingbohe,至于“为何不要提请FP修改规则”,那只是因为过往也从来没有太多人会去在意这个问题而已(连净支持票门槛也没太多人会在意),而且暂时也有由@Sanmosa创建但尚未正式使用的“{{yesFP}}”和“{{noFP}}”模板。如果Sanmosa有想到比较好的方案,欢迎再开一个讨论串,这个动员令问题在此就不再讨论FP门槛或FP在动员令分数计算方式相关问题了。--Z7504非常建议必要时多关注评选(留言) 2019年7月14日 (日) 11:37 (UTC)
- 一、为什么要“知道改善工程加分是加了几分”?二、100 KB = 100*1024 = 102400 字节;三、“那请问DYK中的每一个支持票要算几分”?0分。这两个活动除了规则有丶相似,没有半毛钱的关系。四、“条目中或者各种动员令中的得分,每1分代表多少位元组,之后的动员令是否应当说明?”多此一举。五、关于 FP 我要复读一遍:【为什么要把审核照片质量的责任交给动员令主持人,而不是社群呢?如果您认为 FP 票数或标准过低,为什么不提请修改相关规则呢?】--Rowingbohe♬欢迎参加第十七次动员令台州专题 2019年7月14日 (日) 11:50 (UTC)
- 另外,在 DC18 筹备讨论得上结论前,请各位不要把动员令和 DYK 挂上关系。--Rowingbohe♬欢迎参加第十七次动员令台州专题 2019年7月14日 (日) 11:52 (UTC)
- 那很好,既然身为一个动员令主持人都不愿说明那些分数中占的比率或各动员令大小的kb数的话,没有关系。反正这些就是无法解决的bug,那还要多说什么? 另外第4点实在无法理解,既然每一种大中小动员令的得分中,1分代表多少位元组都无法说明的话,那为何还要搞所谓“大动员令”、“中动员令”和“小动员令”区分? 为何不干脆废除这些大中小之分? 没有关系,回应的结果可以得知没有肖想要参与动员令主持人或参与编辑动员令恐怕“刚刚好”而已,反正主持人对于这些bug提议修改方式就是认为“多此一举”,因为连怎么计算出那些分数的,恐怕就只有主持人自己知道且“不对外公开”了。--Z7504非常建议必要时多关注评选(留言) 2019年7月14日 (日) 12:00 (UTC)
- 自己看WP:DC17。所有计分方法页面上都有说明,如您有疑问您可以自行计算。主持人没有义务什么都跟您说明的。顺便复读一遍Temp下面的话:【本届组委反对将DC与DYK的审批合并。DYK方面的任何决定不影响DC的分数计算。】--Rowingbohe♬欢迎参加第十七次动员令台州专题 2019年7月14日 (日) 12:47 (UTC)
- (:)回应:没有关系阿,反正不参加动员令的用户是没差。但对于有参与动员令的用户,主持人仍然不想对每一个参与动员令的人分数怎么算却说叫人“可以自行计算”,说这种话到底哪一个用户可以接受主持人叫人“分数自行计算”的说法? 所以主持人意思就是说叫人看DC17的分数计算说明每一个用户都能看得懂啰?--Z7504非常建议必要时多关注评选(留言) 2019年7月14日 (日) 13:24 (UTC)
- 那很好,既然身为一个动员令主持人都不愿说明那些分数中占的比率或各动员令大小的kb数的话,没有关系。反正这些就是无法解决的bug,那还要多说什么? 另外第4点实在无法理解,既然每一种大中小动员令的得分中,1分代表多少位元组都无法说明的话,那为何还要搞所谓“大动员令”、“中动员令”和“小动员令”区分? 为何不干脆废除这些大中小之分? 没有关系,回应的结果可以得知没有肖想要参与动员令主持人或参与编辑动员令恐怕“刚刚好”而已,反正主持人对于这些bug提议修改方式就是认为“多此一举”,因为连怎么计算出那些分数的,恐怕就只有主持人自己知道且“不对外公开”了。--Z7504非常建议必要时多关注评选(留言) 2019年7月14日 (日) 12:00 (UTC)
- (:)回应
- 如果今天某个条目超过了100,000位元组,而又不是GA/FA,很可能条目支节太多,结构不佳,因而不应该单纯因为长度增长而继续加分。编辑应集中改善条目结构,去芜存菁。100KB的条目本质上已到达拆分标准。
- 改善工程于达标条目为加分5%,GA10%、FA15%。您可在WP:DC17查阅有关分数计算的资讯。
- 本届组委反对将DC与DYK的审批合并。
- “达标条目”的其中一项最低要求是“至少含有3500位元组”。
- DYK方面的任何决定不影响DC的分数计算。
- 在不同条目中,每一分代表的位元组数有所不同。我们鼓励参与者写出小动员令范畴的GA/FA,其分数一定是最高的。
- 改善工程的加分字节数,由主审按实际情况考虑,并无统一原则。您可直接向有关主审查阅该条目的批核理据。
- 以上。--Temp3600(留言) 2019年7月14日 (日) 12:13 (UTC)
- (~)补充题外话:在条目TW的“更多”功能选项中有一个“提交动员令”选项,这选项很好,不过希望只能出现在动员令期间。之后动员令结束、且如有下一次动员令开始前,最好隐藏这个选项,以免混淆动员令。--Z7504非常建议必要时多关注评选(留言) 2019年7月14日 (日) 13:24 (UTC)
- 这个小工具会在本次动员令结束后撤下。 --砜中嘌呤的白磷萃取 打谱 2019年7月14日 (日) 13:39 (UTC)
- (?)疑问@Temp3600:所以一个页面假如同时符合达标条目又通过DYK时,又是何者为优先?--Z7504非常建议必要时多关注评选(留言) 2019年7月14日 (日) 13:29 (UTC)
- 单就动员令的考虑范围内,以DC主持的达标条目判断为优先。我们不承认DYK的投票结果。--Temp3600(留言) 2019年7月14日 (日) 13:42 (UTC)
有关DC18
建议DC18的大动员令可打破限制建立或充实一定数量的条目的习惯,也可建立或充实一定数量的模板和模组,此外,不应限制只有自动确认用户和确认用户可加入。
也可加入偏将头衔(动员令单个主题积分排名前十,又没有在这次动员令中有健将的,可获得此头衔),以鼓励在单一主题内有一定贡献的用户。--Wiki emoji | 🅔🅜🅞🅙🅘🅦🅘🅚🅘 来笑一下 𝔑𝔬𝔳𝔦𝔠𝔢 ℭ𝔩𝔲𝔟 Main User 2019年9月1日 (日) 07:53 (UTC)
- @Emojiwiki:欢迎您发表对DC18的看法,不过建议同时考虑COVID-19的情况后再做出意见。--Z7504非常建议必要时多关注评选(留言) 2020年2月24日 (一) 01:50 (UTC)
提议利用脚本实现半自动化提报内容评选
想问下大家,能不能像这次动员令一样制作一个脚本实现半自动化提报内容评选,省去手动填报模板参数的功夫?--百战天虫(留言) 2020年8月5日 (三) 05:06 (UTC)
- 如果技术上办的到连主持人都能省下填写模板参数的时间,那当然(+)支持。不过前提得真的办的到,讨论页在使用过{{Article history}}后可以一并正确显示二哈,要不然还是手动填写比较妥当。--Z7504非常建议必要时多关注评选(留言) 2020年8月5日 (三) 05:47 (UTC)
- 当然(+)支持,不过技术上的问题可不少。--👻Cryberghost 2020年8月6日 (四) 11:23 (UTC)
- @Cryberghost:比如说?--百战天虫(留言) 2020年8月7日 (五) 16:53 (UTC)
- @百战天虫:9天都过去了,显然只是卡在具体如何实行的问题,不然基本上没有人有异议。--Z7504非常建议必要时多关注评选(留言) 2020年8月16日 (日) 12:53 (UTC)
- 具体就是写一个js脚本来实施啊,但是上面的人说存在技术问题,又不说明白。--百战天虫(留言) 2020年8月17日 (一) 15:03 (UTC)
- @百战天虫:9天都过去了,显然只是卡在具体如何实行的问题,不然基本上没有人有异议。--Z7504非常建议必要时多关注评选(留言) 2020年8月16日 (日) 12:53 (UTC)
- @Cryberghost:比如说?--百战天虫(留言) 2020年8月7日 (五) 16:53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