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分歧者 (小说)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分歧者
Divergent
第一版封面
作者薇若妮卡·罗斯
类型科幻小说反乌托邦年轻成人小说
系列分歧者三部曲[1]
语言美国英语英语
故事背景地点芝加哥 编辑维基数据
发行信息
封面设计Joel Tippie and others[1]
出版机构Katherine Tegen Books
出版时间2011年4月25日
出版地点美国
媒介印刷品,电子书
页数487页(首版)[1][2]
系列作品
续作叛乱者
规范控制
ISBN0-06-202402-7
OCLC769412945
LC分类法PZ7.R7375 Di 2011[2]

分歧者》(英语:Divergent)是美国小说家薇若妮卡·罗斯处女作,由哈珀柯林斯出版社儿童图书于2011年出版。本书是《分歧者》三部曲的第一部,全著故事发生在一个虚构的反乌托邦末日后世界内的芝加哥。书中的世界将国民根据其社会联系及性格特点被划分为五个派系,借此防止人们根据自由意志行动,重新威胁到整个社区的安全。主角碧翠丝(后改为翠丝)·普莱尔在这样的一个世界内试图找寻真实的自己。在惊险刺激的末日后主线剧情之下,还有一条恋爱副线围绕翠丝和她在无畏派内时指导她的一名教官(绰号“四”)展开。

本书和其它青年小说如《饥饿游戏》、《移动迷宫》的主题及目标读者相似,因此会被拿来进行比较。书中探讨了在青年小说中很常见的题材,如成年人的权威以及从孩童到成人的过程等等,也涉及一些更广泛的元素,如末日后社会内暴力和社会结构扮演的角色等。其主要情节设定——将社会根据性格划分——是科幻小说中的一个常见题材。除了文学内容外,作者罗思公开宣称自己为基督徒也造成基督社团对本书的评论两极化。

罗斯在写作本书的同时就读于西北大学的创意写作系。出版社很快看中本作品并连带买下了三部曲中后两本当时未完成作品(于2013年完成)的出版权[1]顶峰娱乐于2011年购买了该书的改编权并将本书改编为电影《分歧者·异类叛逃》,于2014年3月21日上映。虽然影评人士对该片褒贬不一,但是在商业上却很成功,取得2.89亿美元的票房。

背景及舞台

[编辑]
《分歧者》的初稿是罗思在西北大学就读时于寒假完成

本书是韦罗妮卡·罗思的处女作,在罗斯拿到西北大学创意写作学士学位一年多后出版。[3] 罗思在大四那一年的寒假写完本书[4] 并在毕业前已将小说改编权出售给制片公司。[3][5]

小说舞台设置在末日之后的芝加哥。罗思提到她一开始并没有想用芝加哥作为小说的舞台:

我写完草稿后觉得需要把故事地点放在更现实的城市中。于是我重读了我在书中描述的城市,列车一刻不停地运作,有湖泊沼泽以及几条河流。在那一刻我醒悟到这个地点已经是芝加哥了,因为这是我最熟悉最钟爱的城市。[6]

剧情

[编辑]

经历了战乱浩劫后的幸存人类在未来的芝加哥内将社会分成五个派系:克己派(Abnegation)、友好派(Amity)、无畏派(Dauntle­ss)、直言派(Candor)以及博学派(Erudite)。每年所有年满十六岁的少年都要通过一项倾向测试来决定他们最适合归入哪一派系。在获得测试结果后,他们可以自主决定是否要加入其父母所属的派系或转入任一其它派系。那些无法完成所加入派系的入会训练课程的个人将会被标为“无派系”,被迫流落街头,穷苦过日。

十六岁的碧翠丝·普里尔出生于一个克己派家庭,但她觉得自己并不具有天生的无私特质,因此对父母的派系并没有归属感。她的倾向测试结果显示她同时兼具三个派系-克己派、无畏派和博学派的特质。为她进行测试的考官警告她绝对不能和任何人提起自己具有多重倾向这一事实,并告知她这样的人被称为“分歧者”。碧翠丝对于该在选派日选择哪个派系一直感到头痛不已,无法决定是否要选择她父母所在的克己派,还是加入其它派系。最终在选派日当天她决定离开克己派,加入无畏派。她的弟弟迦勒在同一天选择加入博学派。

无畏派教官“四号”告知新人们他们必须经过一系列训练和测试。最后只有成绩最好的十人可以加入无畏派,其他人都会被驱逐成为无派系者。这样的做法很不寻常,大多数派系会接受所有完成训练课程的新人。在训练过程中,碧翠丝将自己改名为翠丝,并在来自其它派系的新人中结识了好友克莉丝汀娜、艾尔和威尔,但同时也和新人彼得、德鲁和莫莉发生了冲突。除此以外来自无畏派的新人尤里亚、琳和马莲也和翠丝变成了朋友。

威利斯 (或称西尔斯) 大厦是罗思在小说中提到的几座芝加哥地标建筑之一。

加入无畏派的训练由三个部分组成。首先新人要学习使用枪枝、匕首以及肉搏。翠丝的力量不如大部分新人,但成功击倒了排名较高的莫莉而获得第六名的成绩。排名宣布之后,第二的彼得嫉妒第一的爱德华,在当天晚上用一把奶油刀刺伤了爱德华的眼睛。

在父母访问日翠丝发现她的母亲原来出生于无畏派。

在市政府内博学派开始煽动反对克己派当政的情绪。他们指控克己派的领导人马可斯虐待自己的儿子。马可斯的儿子两年前加入了无畏派,再加上翠丝父母的两个子女都选择离开克己派进一步增强了这种流言的可信性。克己派私下囤积物资的流言也开始传播。

无畏派新人开始进行第二阶段的训练。这一阶段采用和倾向测试类似的模拟实景让新人在幻境中面对自身最深的恐惧。在虚拟现实中受试者会被催眠而忘记自己身处幻境。但翠丝的分歧者特质让她意识到自己是处于虚拟环境中。她利用这一优势轻松获得了第一。之后彼得、德鲁和艾尔袭击翠丝,威胁要对她性侵并试图把她推入无畏派总部中的深谷内。四号及时赶到阻止了他们。事后艾尔请求翠丝原谅他,但遭到了严厉的斥责。艾尔之后跃入深谷自杀。

无畏派训练的最后一个阶段将受试者所有的恐惧集中在一个虚拟现实中。包括分歧者在内的所有新人都知道自己是处于虚拟现实中,必须用自己在前两个阶段学到的技能克服困难。翠丝在准备这个阶段的测试过程中和四号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好。四号让翠丝进入了他自己的恐惧幻境中。他的外号正来自于他总共只有四种恐惧这一事实。恐惧数目如此之少的人非常罕见。翠丝也发现四号的真实身分其实就是被指控虐子的克己派领导人马可斯的儿子托比亚。四号也告诉翠丝他发现博学派正计划利用无畏派对克己派发动袭击。

翠丝成功在自己的幻境中克服了七种恐惧。测试之后她和其他无畏派成员被注入一种新型“跟踪”药物。表面上这是为了防止人们失踪,实际上是控制他们心智。

在正式的入派仪式之前,四号把翠丝带到了他的私人住所,在那里翠丝对四表白了自己的心意。仪式开始公布了新人的最终排名,翠丝第一。在仪式过半时翠丝突然意识到博学派将利用所谓的“跟踪”药物控制无畏派成员,让他们进攻克己派。

芝加哥地铁的一个岔口。在书中无畏派经常跳上跳下行进中的列车来展示其勇气。

在仪式结束后的当晚,被注射药物的无畏派成员精神陷入幻境中变成了一群傀儡士兵,开始向克己派居住地出发。但是该药物并没有控制住翠丝和托比亚(四号),因为他们都是分歧者。在到达克己派居住地后,翠丝和托比亚试图离开大部队潜逃,但翠丝被击中受伤。托比亚拒绝把翠丝一人丢下。最终两人被捕,并被带到这一切的幕后策划者,博学派的领导人珍妮面前。珍妮在托比亚身上注入一种实验药物,抑制了他的分歧者体质,成功控制了他。她让托比亚回到无畏派总部指挥对克己派的袭击并下令处死翠丝。翠丝醒来时发现自己身处一个不断被注入水的密封容器中(这是她其中一种恐惧),她的母亲及时赶到,打碎容器救出了翠丝并告诉她自己也是个分歧者。在随后的逃逸枪战中翠丝的母亲不幸中弹身亡。翠丝成功逃脱,但是在过程中被迫开枪射杀了受药物控制的威尔。

翠丝在隐蔽所找到了她的父亲安德鲁和马可斯。他们一起动身前往博学派总部,试图找到药物幻境的源头。在闯入总部的过程中,翠丝的父亲牺牲自己让翠丝成功进入控制室。在那里翠丝和精神被控制的托比亚交手。翠丝意识到自己无法做到杀死托比亚,于是放弃抵抗并不停呼唤托比亚的名字。这一举动让托比亚成功摆脱了幻境的控制。获得自由后,托比亚关闭了博学派的虚拟幻境,把无畏派从洗脑状态下解放出来。他们之后和卡莱波、马科斯以及之前为了自保把翠丝带到控制室的彼得会合。一行人登上火车前往友好派的居住地寻找剩馀的克己派幸存者。

风格

[编辑]

很多评论家注意到本书利用独特快速的叙述给读者提供了快节奏的阅读体验。苏珊·多米纳斯在《纽约时报》中将该书风格描述为“节奏如行云流水,想像如天马行空,偶尔点出的小细节令人惊艳”。[3] 《美国展望》的撰稿人艾比·诺兰觉得《分歧者》在结构和风格上接近《饥饿游戏》以及《血红路》。[7]

主题

[编辑]

个性

[编辑]

和很多儿童或青年小说一样,本书探讨了权威以及个性在青少年和父母及社会的关系中所处的位置。评论家安特罗·加西亚将这些末日后小说之间的这一相似主题描述为“青少年和成人权威之间的权力斗争”,并把本书和尼尔·舒斯特曼的《放松》相比。[8] 苏珊多米纳斯在《纽约时报》中谈到《分歧者》“探索了一个很常见的青少年烦恼-痛苦地意识到成长有时意味著要在意识和身体上远离自己的家庭”。[3]《青年拥护者之声》对此表示同意,指出《分歧者》叙述了“必须在追随父母的脚步及创造新的生活之间二选一”带来的压力。[9] 评论家安特罗·加西亚将书中人物“被迫接受个性及职业选择上的限制条件”这一主题和艾莉·康迪所著的《配对》以及詹姆斯·达士纳所著的《移动迷宫》这些末日后青少年小说中类似的主题进行了比较。[8]

社会结构及知识

[编辑]

政府将国民划分为不同社区,这在青年小说和儿童小说中是一个常见题材。一些经典青年小说如洛伊丝·洛利授者、莫妮卡·休斯的《捕梦网》和泽尔法·斯奈德的《绿色天空三部曲》都利用这一题材创造出了不同的效果。[10] 艾舍莉·安·黑尼斯在她的硕士论文中将《分歧者》内的派系划分和《饥饿游戏》进行了比较。[10] 在《分歧者》内的派系社会中派系系统被外部力量控制,让当事人产生一种虚幻的民主感,从而将这一题材进一步复杂化。[10]

有的评论则批评小说里的社会结构缺乏深度和真实感。《科库斯书评》称该结构是一个“不合理的前提”。[11] 《书单》则认为该结构是一个“过度简化、色彩编码的世界,有时让人觉得无法信服”。[12] 在为威斯康星大学白水分校的学生刊物《贵族紫色新闻》撰写的书评中,阿勃利尔·拜克豪斯认为书中“整个社会系统似乎非常脆弱”并反问道:“一个人有那么多无穷无尽的感情和经历,怎么可能被浓缩到一个特质下,并容忍就这样度过一生,而且还必须在16岁这么早时就决定?”[13] 在访谈中罗思提到书中的社会结构已经比她最早构想的更为丰富了,其中直言派就是她后来才加入的,以“填补书中世界背后的理论架构上的空洞”。[6]

该社会结构对小说主题最大的影响体现在人们可以获取的知识也被根据派系划分。爱丽丝·克里在她的书中有一章讨论了不同类型知识的多寡如何影响分歧者三部曲的故事发展。她认为书中的派系以及这些派系的教条特性故意在不同派系的新人中创造出知识断层。[14]由于新人训练课程,书中的人物缺乏其它派系所珍视的知识。[14] 翠丝的“分歧者”特质使她可以获取更广泛的知识和信息种类,也因此让读者对她产生好感。[14] 克里认为珍妮对博学派的领导代表了藐视其它知识的“象牙塔”,因此本书是批判学术知识而倾向于翠丝代表的更广义的知识。[14] 克里将这部小说和茱莉·伯塔纳2002年所著的《出走》相比,认为两部小说都利用习得知识的领域和情境来批判那些只著眼于“传播”知识,而不注重更深层、创造“理解”的整体知识获取的“腐朽知识制度”,如学术领域。[14]

暴力和恐惧

[编辑]

和《饥饿游戏》一样,《分歧者》作为一本青年小说,书中描述了相当程度的暴力。《出版者周刊》的书评强调了作者有意选择这一“非主流”风格,并把翠丝经历的训练课程描述为“既吸引人又充满暴力,对应试者力量和勇气进行有施虐倾向的测试”。[15] 但是,正如苏珊·多米纳斯指出,小说并没有把暴力放在读者体验的前沿。她在《纽约时报》内谈到“翠丝所爱的人都遭遇巨大的不幸,但是书中的人物以一种令人不安的平静接纳了这些灾厄。在这一点上,小说远离现实的特质让读者无法具体感受的感情上的冲击,换一本更能让读者共鸣的写实(甚至幻想)小说就不会是这样”。[3]

在接受“PopSugar”网站采访时罗思提到了她是如何获得让无畏派新人接触自身恐惧来进行训练的灵感。她说虽然受到许多影响,最重要的灵感来自于“大一的心理学入门课中学到的用来治疗恐惧如焦虑症的暴露疗法。该疗法反复让病人接触他们所畏惧的食物,慢慢的你开始变得不那么畏惧,或是畏惧水平保持在一定的健康水准。当时我想到了无畏派,他们训练完全普通的人使其能超越完全合理的恐惧。“[6]丹尼尔·克劳斯在《书单》上的评论将新人所受的巨大心理压力描述为“类似于加入美国海军陆战队”,也指出这种训练提供的“内在紧张感”使得该小说令人无法释手。[12]

基督教

[编辑]

虽然小说本身并没有太明显的宗教色彩,一些读者还是把小说主题和罗思公开表示的信仰结合起来。在书后的致谢章内,罗思强调了自己的基督徒信仰,写道:“感谢主,感谢您派遣圣子,感谢您以超越理解的方式赐福于我。”[16][17] 对一些评论家来说罗思的这一生活元素对于小说的影响很重要。例如,在为基督教传教报刊《断点》写书评时,雪莉·俄利将罗斯描述为一个“基督徒”并认为小说的设定是“后女性主义,甚至可说是基督教主义”。[18] 她也指出虽然小说本身“没有明显的基督教色彩”,全书是以“基督徒视角”写成的,因为书中主角翠丝“和专制政府所施加的限制进行斗争”,并且“探索了她自身心理的裂痕及瑕疵。[18] K·B·霍伊尔在为福音书评组织“福音同盟”撰写书评时也承认小说中存在“基督教讯息”[17] 但是,霍伊尔也批评小说使用很多带有亵渎色彩的用语,而且并没有“说明这些用法的实际意义”。[17]

基督教社区之外的评论家也注意到本书的宗教色彩。大卫·艾德尔斯坦在对本书和电影的评论中注意到书中对知识分子的描述基本上和基督教文化质疑基因工程和少数服从多数的态度一致:书中重视知识的博学派基本上被描述为意欲控制一切的反面角色,与其相对的无私派则被描述为正义且仁慈。[19] 他写道“小说作者韦罗妮卡·罗思对进行学术研究的‘博学派’尤为憎恶”,她认为知性主义(不带感情的思考)的发展“会让人们变得更倾向于夺取权力,在国民身上实施类似于毛泽东思想这样的统一意识,否则格杀勿论。”[19]

改编

[编辑]

尼尔·比格导演改编成《分歧者·异类叛逃》,由露西·费雪英语Lucy Fisher、波亚·夏巴兹安和道格拉斯·威克英语Douglas Wick监制[20]。剧本则由瓦内莎·泰勒伊云·多洛堤英语Evan Daugherty撰写。演员有谢琳·伍德利费奥·占士佐伊·克拉维茨安塞尔·埃尔葛特Maggie Q莫基·菲佛英语Mekhi Phifer杰·寇特尼麦尔斯·泰勒凯特·温斯蕾[21][22]

参考

[编辑]
  1. ^ 1.0 1.1 1.2 1.3 网路推想小说资料库上的《Divergent Universe》页面(ISFDB). Retrieved March 24, 2014. Select a title to see its linked publication history and general information. Select a particular edition (title) for more data at that level, such as a front cover image or linked contents.
  2. ^ 2.0 2.1 "Divergent"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Library of Congress Catalog Record (LCC). Retrieved March 24, 2014.
  3. ^ 3.0 3.1 3.2 3.3 3.4 Dominus, Susan. Choose Wisely. The New York Times. 2011-05-15 [2013-05-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06). 
  4. ^ Christopher Borrelli. The next YA superstar?. Chicago Tribune. 2013-10-22 [2013-10-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3-25). 
  5. ^ Truitt, Brian. Exclusive trailer and interview: 'Insurgent' by Veronica Roth. USA Today. 2012-03-29 [2012-04-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1-21). 
  6. ^ 6.0 6.1 6.2 Kirsch, Becky. Divergent Author Veronica Roth Says "All the Pressing Questions That You Have Will Be Answered" in Allegiant. Popsugar. 2013-10-16 [2014-1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09). 
  7. ^ Nolan, Abby. The American Prospect. The American Prospect. 2012-03-15 [2013-05-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5-23). 
  8. ^ 8.0 8.1 Garcia, Antero. Chapter 3: Outsiders?. Critical Foundations in Young Adult Literature: Challenging Genres. Sense Publishers. 2013-10-11: 71–72 [2015-11-09]. ISBN 978-94-6209-396-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1-09). 
  9. ^ Burrit, Devin. Roth, Veronica. Divergent. Voice of Youth Advocates. [2013-05-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09). 
  10. ^ 10.0 10.1 10.2 Haynes, Ashley Ann. The Technology Question: Adolescent Identities of Home in Dystopic Young Adult Literature Post-Hunger Games (学位论文). Iowa State University: 24–38. 2014 [2014-1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2). 
  11. ^ Divergent. Kirkus Reviews. 2011-04-15 [2012-1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7).  参数|magazine=与模板{{cite web}}不匹配(建议改用{{cite magazine}}|website=) (帮助)
  12. ^ 12.0 12.1 Kraus, Daniel. Divergent需要付费订阅. Booklist. 2011-03-01: 56 [2014-1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5-27). 
  13. ^ Backhaus, Abrielle. Book Review: Divergent. Royal Purple News. [2014-03-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12). 
  14. ^ 14.0 14.1 14.2 14.3 14.4 Curry, Alice. Knowledge: Navigating the Visual Ecology—Information Literacy and the 'Knowledgescape' in Young Adult Fiction.. (Re) imagining the World. Springer: Berlin Heidelberg. 2013: 15–26 [2015-11-09]. ISBN 978-3-642-3676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1-10). 
  15. ^ Children's Book Review: Divergent by Veronica Roth., HarperCollins/Tegen, $17.99 (496p) ISBN 978-0-06-202402-2. Publishers Weekly. 2011-05-01 [2014-03-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9). 
  16. ^ Roth, Veronica. Divergent. Katherine Tegan Books (HarperCollins). 2011: Acknowledgements. 
  17. ^ 17.0 17.1 17.2 Hoyle, K. B. Review: Divergent Trilogy. Book Reviews. The Gospel Coalition. 2014 [2014-03-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2-06). 
  18. ^ 18.0 18.1 Early, Sherry. Review: Divergent by Veronica Roth. Break Point. 2011-07-07 [2014-03-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3-27). 
  19. ^ 19.0 19.1 Edelstein, David. Edelstein on Divergent: Entertaining, If You Ignore the Subtext. 2014-03-21 [2014-04-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5). 
  20. ^ Neil Burger's DIVERGENT Starring Shailene Woodley, Theo James, and Kate Winslet to Be Released in IMAX. [2013年7月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年3月23日) (英语). 
  21. ^ 'Divergent': Shailene Woodley Braves Initiation in New Film Still (Photo). [2013年6月6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年7月22日) (英语). 
  22. ^ 'Divergent': The movie's most highly anticipated scenes -- and a few we're worried about. [2013年6月6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年6月5日) (英语).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