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凯达格兰族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凯达格兰族
Ketagalan
鸟居龙藏所摄台北县圭武卒社的凯达格兰族人,1897年
总人口
不详
分布地区
台湾台北盆地周围)
语言
凯达格兰语
汉语中华民国国语台湾闽南语
宗教信仰
基督宗教凯达格兰语群泛灵信仰
相关族群

凯达格兰族凯达格兰语Ketagalan),为台湾原住民族的一支,分布区域东起新北市贡寮区,经基隆北海岸大屯火山群台北盆地淡水河,及于桃园市北部,可细分为巴赛族雷朗族两个支系,被认为属于萨那赛传说(Sanasai)一部分[1]:13[2]。凯达格兰族曾存在淡水国鸡笼国邦联制联合政权。

简介

[编辑]

在三百多年前,台北盆地是“凯达格兰族”人的领域,大约有三十多社,原本散居在各地以渔猎和简易农耕为生,后经西班牙人荷兰人汉人日本人入侵、开垦,生活和族群发生重大变化。这些重大的改变,逐渐让凯达格兰族人,甚至全台湾平埔族走向消失的命运。现今如果要找寻凯达格兰族人的过去生活面貌,除了透过文献外,就是依据“考古”发现。目前最大的考古发现是新北市八里区的“十三行遗址”,由这个遗址的遗物推定凯达格兰族人,可能在相当于中国历史汉朝的时间就已经进入台湾。他们的聚落和附近地区,成为后来汉人移民、开垦、建立村庄的地点。

相传凯达格兰族的祖先是从台湾岛最东境的岬角—三貂角登陆,1694年康熙大地震前,文献指出仍为台北一带最主要住民结构。如详加细分,该族分布范围约为现今台北市基隆市新北市瑞芳贡寮新店板桥及桃园北区。部分学者则以淡水河基隆河新店溪为界,分为南北两支系,再加上16世纪前迁移至宜兰的一支“社头社”(哆啰美远社/Torobiawan),可再将该族区分成巴赛族(Basay)与雷朗族(Luilang)。

传统的平埔族社会,对于信仰,其实大多还停留在祖灵崇祀以及图腾膜拜的阶段,各族的祭典不尽相同,其中北部的凯达格兰族的祭典有农历六月十八日和农历八月十六日。六月的祭典是在祈求鱼获丰收,八月的则是感谢祖灵庇祐农作收成,他们会以其神圣的植物山橄榄当作祭品。

另外,该族以及其他平埔各族一样为母系社会,从婚姻与财产制度中可显而易见:男性必须入赘,家产也由女性继承,这与汉人文化有极大的差异。17世纪-18世纪,福建泉漳一带的闽南人移民大量进入台湾,平埔各族因处平地,与汉人的接触机会较多,除了被清政府归类为“熟番”外,原有文化制度也迅速灭失。

据考证,现今台北许多地名为凯达格兰语音译而成,例如:大龙峒北投唭哩岸八里艋舺加蚋

服饰

[编辑]

19世纪末期伊能嘉矩在淡北和噶玛兰各社调查与采集,见到的一些旧有服饰装饰如下:

  • 女子发式:北投社把头发从前额分梳,在脑后束成两咎挽在头上,黑布巾包缠起来。
  • 玛瑙珠和玻璃珠串胸饰、颈饰、头饰、与耳饰:北投社以管珠形的玛瑙或玻璃珠类串成胸饰串珠;耳朵上穿八、九个洞,上面饰以汉人常用的小耳环,手腕上戴串珠。三貂社戴管状的玛瑙珠当颈饰,也戴用串珠缀成的头饰与耳饰。
  • 衣服样式:毛少翁社的衣服上衣与身高等长筒袖,合衽,用带子束于腰际。女子使用宽布缠腰为裙。塔塔悠社峰仔峙社里族社:穿长及膝盖的筒袖衣裳,男子用一条布带绑结于正面,女子则用一条宽布,在腰际围腰布。三貂社:穿开襟有袖的衣服,上面披上“方布衣”;有的衣裙上挂很多小铃铛或小珠子。
  • 北投社或里族社相关服饰词汇:手环Karuse、腰带Kwasesewu、腰裙Viteta、珠子Nanpie或Kanekun、个别管珠Kanekun,连缀串珠Raonoonoo。就服饰形式与装饰概念而言,淡北附近的凯达格兰人与宜兰平原的噶玛兰人差异似乎并不太大。

凯达格兰族与巴赛族分类争议

[编辑]

日治时学者伊能嘉矩在1898年提出北台湾的平埔族属于凯达格兰族,1900年伊能嘉矩、粟野传之丞出版《台湾蕃人事情》分出了北部的凯达格兰族和宜兰的噶玛兰族,并被后来的台湾史学界所沿用。但今日许多学者提出异议,台湾史学者翁佳音指出,伊能嘉矩并没有提出证据显示当地哪些平埔族自称凯达格兰,且同时期的另一语言学学者浅井惠伦却说当地平埔族自称巴赛族,未闻有“凯达格兰”,相反地巴赛一词一方面是北部平埔族的自称,并且不断出现在西班牙荷兰清代文献中。翁佳音更指出当时伊能嘉矩用凯达格兰一名来猜测“鸡笼”一名来源的推想,今日却被许多书籍认为定论。 陆传杰推想清、日期间是以台语“大嘉腊”、“大佳蜡”、“大加蚋”译称台北盆地中的凯达格兰(Ketagalan 依当时北部平埔语普遍惯例,Ke-音节省略不译)[3]:54-59,84-93

1935年,小川尚义以采集到的单语,沿用伊能嘉矩的分类,在凯达格兰族追加了16世纪以前即迁移到宜兰海岸的哆啰美远族(Trobiawan)。同年移川子之藏以噶玛兰族为中心,认为凯达格兰、马赛和哆啰美远,都是噶玛兰的亚族系。经过1930–33年全岛大调查后,1936年移川子之藏和马渊东一开始描述哆啰美远、里脑、猴猴、马赛等族的关联。1944年,小川尚义把凯达格兰族,限定在台北、基隆的平地、宜兰海岸;另提出“雷朗”为新的分类,指台北平原到桃园方面分布的族群。此前马赛族的分类尚未正式出现。1952年,马渊东一以马赛族描述三貂、基隆方面的凯达格兰族,亦认为花莲 Takili(塔次基里溪)河口靠北的狭小海岸地带,为哆啰美远族的原居地,其与北部的族群是相当近似的。1954年,马渊东一沿用小川的凯达格兰、雷朗大分类,在凯达格兰又分出台北、基隆沿海、宜兰海岸的哆啰美远、里脑和系统不明的猴猴等族群。同年,马渊东一开始反复论述改以“Vasai(Basai)”为北海岸族群名称:他依据中村孝志的《荷兰户口表》、伊能嘉矩的北投社口碑、1936–37年语言学者浅井惠伦的调查,认为“Basai(马赛)”不但是地域名、村名,甚且是种族名,因为这是该等区域当地人普遍的自称。马渊定义的凯达格兰,即小川尚义所定义的雷朗,而马赛才是北海岸的凯达格兰。同时,马渊东一依17世纪西班牙、荷兰文献,联结北海岸马赛人和东海岸Takili地带哆啰美远人的语言、风俗,认为哆啰美远人已于16世纪离开故地北上宜兰,马赛族“断续的分布于从Takili方面到宜兰平原的海岸、基隆方面的台湾东北海岸……”,其分布并具有边缘(marginal)的特性。到了1956年,马渊东一提出取消雷朗、恢复凯达格兰;提出马赛,包含北海岸狭义的马赛,及广义的宜兰平原哆啰美远、里脑、猴猴等马赛在内。1985年,土田滋以马渊东一的分类架构,再透过浅井惠伦采集的20世纪初期语料整理,发现“马赛语”可以扩展到淡水河域的基隆河以北各社,基隆河域平埔诸社的语言属于马赛语,故土田滋将马渊东一的马赛族分类地域,由北海岸往南扩展到基隆河域北岸。[4]

考古证据与西班牙荷兰文献显示,和台湾北部、东北部主要定居在村社中从事农耕、农闲时在自己村社附近渔猎的其他原住民族群不同,巴赛族主要以操舟在沿海、沿河迁移从事以工艺、贸易与交换的生活方式,不事农耕(或短期从事小型农耕),主要以工艺器物和其他族群交换粮食,贸易对象扩及整个台湾北部、东北部沿海及河岸地区,而巴赛语随其贸易的足迹成为当时北台湾不同族群间的通用语言,巴赛族亦成为后来前来此地区的外人与其他当地原住民的中介角色。记载中Quimaurri(金包里社)、Taparri(淡水社)等社群习俗相同,不像其他原住民那样耕种、农闲时猎鹿、交易鹿皮,他们以手工和其他原住民交换稻米,他们也轻视其他农耕的原住民。可以推测其他农耕、渔猎的原住民也许与马赛人为不同族群,而说马赛语者不见得是马赛族人。记录中西班牙、荷兰人拜访基隆河、新店溪、大汉溪等流域的村社,当地平原肥沃的农田有丰富的农产、家禽、家畜、稻米,与马赛族不事农耕的特征不符。[5]:287-295[6]

聚落(汉字/假名平埔拟音对照)

[编辑]

巴赛族

[编辑]

台北市

[编辑]

新北市

[编辑]
  • 老梅社
  • 小鸡笼:ヴァヴィ社
  • 大屯社
  • 圭柔:カ、ギラッ社
  • 外北投社
  • 沪尾:ホベ社

基隆市

[编辑]
  • 玛陵坑:キ、マゥリ社
  • 暖暖:ベーラノァン社
  • 大鸡笼社:タ(ン)ガラン

雷朗族

[编辑]

台北市

[编辑]
  • 沙麻厨:セマラン社
  • 雷里:ルィリッ社
  • 了阿八里:リュウワェロァ社(龙匣口社)

新北市

[编辑]
  • 龟仑兰:クーロン社
  • 秀朗:ショエロン社
  • 挖仔社(瓦烈社):クィワレ

遗迹

[编辑]
凯达格兰北投社(保德宫、番仔厝、番仔沟及长老教会北投教堂)
位置台北市北投区大业路517巷58号
台北市北投区中央南路一段77号
官方名称凯达格兰北投社(保德宫、番仔厝、番仔沟及长老教会北投教堂)
类型登录等级:文化景观
评定时间2008年7月8日
详细登录资料
番仔厝保德宫入口告示牌

台北市北投保德宫、番仔厝、番仔沟及长老教会北投教堂一同以“凯达格兰北投社”之名列为台北市文化景观资产。[7]

七星山遗迹传说

[编辑]

于北台湾的七星山山顶附近有类似金字塔形状一样的小山丘,以及附近散落的一些奇岩怪石,曾被文史工作者林胜义误认为是文明的遗迹,可能是凯达格兰族的祭坛,被台北市政府原住民族事务委员会列入凯达格兰遗址的传说[8]但在2004年,阳明山国家公园管理处委托中华民国国家公园学会进行研究,结果认为该“遗迹”并非过去人类行为的遗留,相关考古发掘亦未发现早期人类遗留。[9]

参见

[编辑]

参考资料

[编辑]
  1. ^ 1.0 1.1 吴佰禄. 《采田福地-臺博館藏平埔傳奇》. 国立台湾博物馆. 2009. ISBN 9789860215038. 
  2. ^ Sanasai傳奇-臺灣大百科全書. [2021-06-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7). 
  3. ^ 陆传杰. 雞籠山、雞籠嶼、雞籠、基隆; 如果台北改名凱達格蘭. 被誤解的台灣老地名:從古地圖洞悉台灣地名的前世今生. 远足台湾24 二版. 新北市: 远足文化. 2015-01: 54–59、84–93、176–183 [初版2014-08]. ISBN 978-986-5787-48-6. 
  4. ^ 詹素娟. 刘益昌; 潘英海 , 编. Sanasai傳說圈的族群歷史圖像. 平埔族群的区域研究论文集. 南投: 台湾省文献委员会: 29–59. 199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1-03) –通过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数位典藏 原刊于平埔文化资讯网. 
  5. ^ 艾斯奇维. 由李慧珍·吴孟真·周佑芷·许壬馨·李毓中翻译. 哈辛托·艾斯奇維(Jacinto Esquivel)神父1632年所寫「福爾摩莎島情況相關事務的報告」. 台湾文献 (国史馆台湾文献馆). 2003-12, 54 (4): 284–305. 
  6. ^ 翁佳音. 第二章·基隆河流域; 第三章·20. Pinnonouan. 大台北古地圖考釋. 台北县立文化中心. 1998-06 [原荷文报告1654年]. ISBN 957-02-2084-8 –通过扫描版国家图书馆·台湾记忆·台湾乡土文献影像;数位版抄本中研院台湾研究网路化. 
  7. ^ 凱達格蘭北投社(保德宮、番仔厝、番仔溝及長老教會北投教堂). 文化部文化资产局. [2019-05-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5). 
  8. ^ 凱達格蘭王朝遺址. 台湾原住民族文化知识网. [2017-07-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1-10). 
  9. ^ 陽明山國家公園七星山天坪及竹子湖考古學研究,詹素娟、劉益昌,內政部營建署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委託之調查報告,2004. [失效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