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俄土战争 (1735年—1739年)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第五次俄土战争

第五次俄土战争(1735—1739年)起因于俄罗斯帝国土耳其之间在1733年—1735年波兰王位继承战争后不断激化的矛盾以及克里米亚鞑靼人对俄国国土无休止的袭击。这场战争同时展现了俄罗斯帝国持续向黑海地区扩张的决心。

战前的俄国外交政策

[编辑]

1735年战争爆发前,俄罗斯帝国与波斯在1732年—1735年间签订了一系列有利的条约,并退还了所有在俄国—波斯战争中所征服的土地;同年俄奥联军赶走了法国人支持的斯坦尼斯瓦夫一世,扶持萨克森选帝侯奥古斯特三世继承其父的波兰王位。自1726年起,奥地利就成为了俄国的盟友。

战争进程

[编辑]

1735年底克里米亚鞑靼人袭击乌克兰高加索成为了战争的借口。在1736年,俄国的指挥官们期望能夺取亚速克里米亚半岛。5月20日,由陆军元帅伯克哈德克·里斯托夫·冯·马尼克率领的第聂伯河军团六万两千人迅速攻占了彼列科普,并在6月17日占领克里米亚汗国首都巴赫奇萨赖。但是,由于缺乏补给以及流行病的爆发,使得马尼克不得不率军撤回乌克兰。6月19日,由彼得·拉西指挥的俄国顿河军团(两万八千人)在海军中将彼得·布烈达(Peter Bredahl)指挥的同区舰队支援下俄军攻占了亚速要塞。1737年7月,马尼克的军队占领奥恰科夫拉西将军的军团(将近四万人)在同月进入克里米亚半岛,多次击败克里米亚汗国的军队并进占别卡拉萨巴沙(Karasubazar)。尽管如此,拉西和他的军团依然如上次战局一样因缺乏补给而不得不撤退。

1737年7月,奥地利加入战争并攻打土耳其,然而却在诸如巴尼亚卢卡等等战役中多次败北。8月,俄国、奥地利与土耳其在涅米罗夫开始了没有成果的和谈。1738年中并无重要的军事行动,为了避免瘟疫爆发俄军只得撤出奥恰科夫和金布恩。

最后阶段

[编辑]

1739年,马尼克元帅的军队穿越第聂伯河,在Stavuchany击败土军并占领Khotin(8月19日)和雅西。然而,神圣罗马帝国的军队却在格罗茨卡被土耳其击败并于8月21日同土耳其单独签订了贝尔格莱德合约。这件事以及即将到来的瑞典入侵,迫使俄国在9月18日与土耳其签订尼什合约结束战争。

注释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