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格斗游戏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對戰格鬥遊戲

格斗游戏(英语:Fighting Game)是电子游戏类型之一,玩家操纵屏幕上的自己角色和对手进行近身格斗。这些角色倾向于设计成实力均衡,并无像一般动作角色扮演游戏有等级或装备等强度差异。

在格斗游戏中,我方和敌方角色在某个舞台以单个或数个回合较劲。玩家必需精熟诸如防御、反击、进行连段等操作技巧。格斗游戏以一对一、二对二或多对多等,双方同等人数PVP对抗为主要目的设计,PVE模式为让玩家练习PVP技巧使用,并不会实质增加角色强度。

定义

[编辑]

格斗游戏属于动作游戏的一种类型,屏幕上的角色彼此互相打斗。[1][2][3]这些游戏通常拥有特殊动作,在时间限制内透过细腻地连续迅速压下按键与摇杆操作达成。传统上以侧面视点展示对战者,不论是二维(2D)或演进后的三维(3D)图形。[1]街头霸王II》虽然不是第一款格斗游戏,但其普及和标准化了格斗游戏类型,[4]早于《街头霸王II》推出的类似游戏如今已更明确地追认为本类型。[3][4]格斗游戏通常指涉肉搏战,但有些也使用近战及远战武器。[5]

格斗游戏(fighting game)有别于清版动作游戏(beat 'em up),后者玩家角色必需同时面对许多弱小敌人。[3]1980年代英语出版物的用语“fighting game”和“beat 'em up”两者可互换,其他用语还有像是“武术模拟”(或更特定的“柔道模拟”)[6][7][8]以后人角度来看,评论家认为这两种类型随着演进逐渐分歧,尽管这两个用语仍可能混为一谈

格斗游戏大多符合以下数点规则

1.格斗游戏以少数人对抗少数人(双方人数不一定同等。)

2.格斗游戏的防御或闪避等避免让自己损失生命值的技巧,部分是设计成无冷却。

3.格斗游戏的防御防御或闪避是必须有效的,无法利用无技巧的连续攻击就破坏完整的防御。

4.格斗游戏必须要有看对方攻击行动决定我方攻击行动的技巧(攻击判定高低、攻击距离、霸体、无敌等)

5.格斗游戏内的双方角色在画面上不可重叠

6.格斗游戏的个别攻击方法、跳跃能力、防御程度等设定必须要有其明确优缺点

像是轻、中、重攻击,伤害分别会依照低、中、高,范围分别会依照小、中、大,速度分别会依照快、中、慢,判定分别为弱、中、强。 霸体、无敌的攻击速度相对会比其他攻击慢 清版动作类游戏攻击大多攻击分工不细,都会有一定的攻击范围。

[3][9]格斗游戏有时被分组为拳击职业摔角[5][9]激烈的拳击游戏更常分类为体育类游戏而非动作游戏,因为它们致力于更真实的拳击技巧模型,而格斗游戏的动作则往往是高度夸张的亚洲武术技巧模型。[1]因此拳击游戏和摔角游戏通常和本类型区别开来,不与格斗游戏并论。[10][11]

一般动作游戏内置PVP功能,则不被视为格斗游戏,例如三国无双地下城与勇士等动作类游戏虽然有PVP功能,但并不归纳在格斗游戏,因其设计为有成长要素以及动作设计上比传统格斗游戏多,并不吻合格斗游戏的设计性质。

历史

[编辑]

最早以拳头格斗为特色的游戏是1976年的街机重量级拳王英语Heavyweight Champ》,但1984年的游艺街机空手道》将本类型推广为一对一武术对战游戏。1985年的《功夫》特色在于敌手会使用不同型态的打斗方式,《截拳道英语The Way of the Exploding Fist》则更进一步在家用主机普及了本游戏类型。1987年《街头霸王(日语:ストリートファイター,英语:Street Fighter引进了隐藏的特殊攻击。1991年卡普空的高度成功作品《街头霸王II》问世,改进并使格斗游戏类型的许多常规通俗化。随后格斗游戏在1990年代早期至中期成为竞技电子游戏的卓越类型,尤其是在街机平台。于1994年诞生了新概念系列作品《拳皇(日语:ザ・キング・オブ・ファイターズ,英语:The King of Fighters(英文缩写:KOF),在1991年推出《饿狼传说》的SNK在1994年推出《拳皇'94》,玩家选择3个角色组成队伍进行一对一淘汰赛,为当时格斗游戏加入新颖玩法。以车轮战形式,选择队伍以轮替队员出战的对战玩法,玩家在出场次序安排需要对策思量。这时期产生了大量的热门格斗游戏,除了《街头霸王》及《拳皇》这两个系列之外,还有长期系列的《真人快打》、《VR战士》和《铁拳》。

在1990年早期,大部分格斗游戏允许玩家透过完成特定按键组合以执行特殊攻击。其必杀技设定的代表作品有SNK于1992年推出的《龙虎之拳》。

1990年代末,格斗游戏日趋复杂以及街机流失的客群转往功能越来越强大的家用主机,造成本类型的普及停滞,尽管新的游戏系列《死或生(日语:デッド・オア・アライヴ,英语:Dead or Alive和《魂之系列(日语:ソウル,英语:Soul取得了成功。以及至今仍能达成单作千万销量的跨界作品代表《任天堂明星大乱斗系列[12]。在千禧年代初,类型仍受欢迎,但由于其他类型的普及率提升和网络多人游戏的关系,留下的热衷者比例已不如从前。

1970年代后期至1980年代

[编辑]

格斗游戏溯源于拳击游戏,但发展走向具有奇特能力角色之间的战斗,和复杂的特殊操纵。[13]世嘉1976年推出的黑白拳击街机游戏《重量级拳王英语Heavyweight Champ (1976 arcade game)》被认为是第一款拳打特色的格斗游戏。[14]另一款1979年的《Warrior (街机)英语Warrior (arcade game)》有时会被视为最早的拳打格斗游戏。[15]和《重量级拳王》及最新作品相比,《Warrior》设计为剑戟决斗并采用鸟瞰视点英语Top-down perspective[3]1983年世嘉推出另一款拳击游戏《拳击冠军英语Champion Boxing》,[16],这是铃木裕在世嘉最初的作品。[17][18]然而1984年Data East和开发商Technōs Japan的《空手道》树立并推广了一对一格斗游戏类型。[19]在游戏中的各种动作可以透过双摇杆操纵来完成,作品采用了后来格斗游戏常见的三战两胜制,并且设计了加分关卡英语Bonus stage。其更影响了科乐美(Konami)于1985年1月[20]推出的《功夫》,此作品更要求了玩家运用机智对付各种拥有独特攻击方式的敌手。[19][21]玩家可以执行多达16种不同的动作,[22]包括抛射攻击。[23]1985年6月问世的武术游戏《截拳道英语The Way of the Exploding Fist[24]取得了关键性的成功并接着为格斗游戏类型在家用系统上带来进一步的蓬勃发展。[8][25]其他众多游戏开发商尝试以类似的作品仿效《空手道》、《功夫》、《截拳道》的商业成就;Data East为了《国际空手道英语International Karate》和发行商Epyx对簿公堂英语Data East USA, Inc. v. Epyx, Inc.[26]

《空手道》和《功夫》为后来1987年卡普空的《街头霸王》提供了一个范本。[4]《街头霸王》找出在游戏世界中属于自己的利基市场[4]尤其1980年代当时许多街机游戏开发商更专注于制作清版动作游戏(beat 'em up)和清版射击游戏(Shoot 'em up)。[27]部分游戏的魅力为使用特殊动作,只能透过游戏操纵体验才能发现,这创造了一种神秘感及邀请玩家实践游戏,[28]不过类似的扭打英语grappling操控动作在《内腿英语Brian Jacks Uchi Mata(英语:Brian Jacks Uchi Mata则显得太过艰涩。[8]在《街头霸王》的引领之下,指令式隐藏动作开始在兴旺的其他格斗游戏类型作品中流行。[28]《街头霸王》还提出了一些本类型的必备要素,像是防御英语Blocking (martial arts)技巧以及另一位玩家可以在游戏进行中随时插入挑战比赛。该作品还引进了感压控制器以决定攻击的强度,由于这造成一些街机筐体毁损的情况,卡普空随即以6键控制器方案提供轻中重的拳脚攻击,这并成为格斗游戏类型的另一项不可或缺的要素。[29]1988年Home Data英语Magical Company的《霊界导士》是最早采用数字化精灵图以及动作捕捉动画的作品。[30]与此同时,家用电子游戏机大多忽略格斗游戏这一类型。Mega Drive平台的《武道馆:大和魂英语Budokan: The Martial Spirit》是少数在家用机上推出的格斗游戏之一,但受欢迎程度不如其他类型。[27]技术课题限制了早期格斗游戏的普及。程序员难以制作出能够认识高速摇杆移动的游戏,而玩家也不容易准确完成特殊动作。[4][27]

1990年代前期

[编辑]

1991年《街头霸王II》的问世一般被认为是格斗游戏类型的革命性时刻。冈本吉起的团队开发了此类型至今最精良的摇杆和按键以扫描子程序。这允许玩家能够可靠地执行过去需要些运气达成的多按键特殊动作。《街头霸王II》也是高度成功的作品,其绘图运算功能仰赖卡普空CPS街机芯片组的优势,能够细致地描绘出角色与关卡。过去的作品仅允许玩家和不同的电脑控制角色对战,该游戏则能让玩家互相较劲。《街头霸王II》的普及撼动了整个游戏产业,街机业者添购更多机器以跟上需求。[4]《街头霸王II》还推广连段技巧,熟练玩家知道若能正确测时,便能够结合多个攻击让对手没有时间恢复。[31][32][33]

SNK在《街头霸王II》后几个月推出了《饿狼传说》。[34]游戏由《街头霸王》的开发者西山隆志所设计,以期成为精神续作[35]《饿狼传说》更着重于故事性和特殊动作的时机,[35]并加入了线移动系统令角色可以在平行的远近两线之间位移。与此同时,世嘉推出实验性的《黑暗刀锋英语Dark Edge (arcade game)(日语:ダークエッジ,这是角色可以全方位移动的早期3D格斗游戏尝试作品。然而世嘉从未在日本以外地区发行该游戏,因为“无拘束的”3D格斗游戏会使人感到不愉快。[27]世嘉也在1992年的《全息竞技场英语Holosseum(日语:ホロシアム尝试引进3-D投像技术,虽然并未获得成功。[36]一些格斗游戏得到不错的成绩,包含SNK的《龙虎之拳》、《侍魂》和世嘉的《永恒斗士英语Eternal Champions》。不过《街头霸王II》仍然是最受欢迎的作品,[27]另外还推出了“加强版”改进游戏平衡及增加可选角色。[4]《街头霸王II》的普及使得其推出家用游戏机版本,并奠定格斗游戏移植模式典范。[4][27]很快地格斗游戏在1990年代街机产业成为了主流类型。[37]

许多美国开发商企图搭上《街头霸王II》热潮的顺风车[4]芝加哥公司Midway1992年推出的《真人快打》却背负了空前的臭名。这款游戏有从真实演员取形描绘成的数位角色、大量密技、[27][38]以及完成操作后可以杀害对手角色的“终结”(Fatality)系统。作品因为无端的暴力演出得到名声,[38]仍旧移植到了家用游戏机平台。[27]家用版《真人快打》于1993年9月13日发售,宣传为“致命星期一”(Mortal Monday),并造成了排队购买人潮以及紧接而来政客对游戏中暴力的抨击。[38]《真人快打》系列最终得到了和《街头霸王》相近的偶像地位,拥有多个后续作品,电影、电视剧改编,以及广泛的销售成绩。[39][40]众多其他厂商极欲以类似游戏复制《街头霸王II》和《真人快打》的商业成功;美国卡普空为了1993年的街机游戏《格斗列传英语Fighter's History》和Data East杠上,但没有胜诉。[41]Data East在法庭上最大的反论意见为,他们1984年的《空手道》才是竞技格斗游戏类型的鼻祖,远比初代《街头霸王》早了3年。[42]

世嘉-AM2日语SEGA-AM2最初踏入本类型的作品是1993年的街机游戏《燃烧格斗英语Burning Rival》,[43]但同年一样在街机推出的《VR战士》才开始引起人们注意。这是第一款3D polygon贴图、并能够随着角色行动缩放及旋转视点的格斗游戏。在其他格斗游戏,角色会被推回且仅止于前后移动。《VR战士》只使用到3个按键,比具有5、6个不同按键的《街头霸王》和《真人快打》更容易学习。当时在日本游戏发布到Sega Saturn平台上,游戏和主机几乎是一比一的数字销售出去。[27]同时,1993年的《真人快打II》虏获了西方玩家的心,2008年的回顾评论更认为是《真人快打》系列的颠峰作品。[44]

1994年SNK推出街机的《拳皇'94》,玩家选择3个角色组成队伍进行一对一淘汰赛。[45]为格斗游戏首次推出作为车轮战形式,选择拥有各式不同人物组合的队伍,以轮替队员出战的对战玩法,令玩家在人物出场次序安排上加入对策思量。这方面受到大量同好玩家注目及欢迎,及后作品发展以此系统为基础。卡普空也推出《街头霸王II》的进阶版《超级街头霸王II》和《超级街头霸王II加速版》,带来更多角色和新的动作,部分是应厌倦了初版《街头霸王II》玩家的希望而加入。然而玩家的批评声浪成长为要求正统的续作。

到1995年在PlayStation发售的《斗神传英语Battle Arena Toshinden》被认为是将格斗游戏类型带向“真3D”的作品,因为其引进了“侧移动”(sidestep)操作,IGN描述为“一小步移动”“改变了战士一生”。[46]同年推出街机《拳皇'95》在日本大受欢迎,在玩家选取人物后,在储气及可发挥连技运用系统,加入选项造出更多变化,同时将前作的整队选择追加自由选择队员,以不同队伍人物组合轮替队员,往后系列作品沿用至今。在1995年同类型作品的发展,在美国的主流作品是《真人快打》系列,日本则是《VR战士》系列,《快打旋风ZERO》已无法和《街头霸王II》时的人气相提并论。[4]在此期间,格斗游戏是竞技类电子游戏的主流类型,热衷者频繁进入游艺场以寻找人类对手。[39]

1990年代后期

[编辑]

在1990年代后期,格斗游戏类型开始走下坡,部分系列陷入困境。《电子游戏月刊》额外授予格斗游戏1995年“最糟趋势”奖。[47]虽然《快打旋风EX英语Street Fighter EX》引进3D图形并承接了《街头霸王II》和《快打旋风ZERO》的成功,[48][49][50]但街机游戏《快打旋风电影版英语Street Fighter: The Movie (arcade game)》是个失败作品。其使用了取自《快打旋风》真人电影的数位影像,[4]PlayStationSega Saturn的家用主机版取了同样的标题《快打旋风真人版英语Street Fighter: The Movie (arcade game)》(北美版街机与家用版皆为Street Fighter: The Movie),虽然都使用了真人电影的影像不过后者并非移植作品,游戏内容大相径庭。[51]卡普空接着在1997年推出了《快打旋风III》,改善了画面效果和角色深度,但依然不及《街头霸王II》的影响力。[4]尽管《VR战士3》在日本街机市场热络,Sega Saturn的硬件容量限制造成世嘉在家用版发售延宕。[27]世嘉最终将作品在Dreamcast平台上推出,[52]但公司无法获利并被迫不再开发家用主机。[53]在此期间,SNK推出了数款格斗游戏在自家的NEOGEO平台,包括1994年《真侍魂 霸王丸地狱变》(俗称侍魂2)、1995年《REAL BOUT 饿狼传说日语リアルバウト餓狼伝説》、1997年《月华剑士》、以及历年更新版本的《拳皇》系列。[54] 1999年的《饿狼-群狼之证》被认为是SNK最后一款优异作品,[55]该公司并于2001年宣告破产。[56]

回头来看,许多开发商把格斗游戏类型的衰微归因于日益复杂和特化的游戏系统。把休闲玩家拒之门外,格斗游戏市场更加萎缩及专业化。[57][58]此外在整个1990年代街机利润逐年下滑,因为家用主机的技术力和普及程度不断攀升。[41][54]纵使人气减少,格斗游戏类型仍然继续发展;几款强大的3D格斗游戏也在1990年代后期崭露头角。南梦宫(Namco)的《铁拳》(街机1994年、PlayStation版1995年)实证了PlayStation早期成功的关键,续作更成为家用主机重要的作品。[59]兵器格斗游戏的《魂之系列》也取得相当大的成功,系列自1995年的《刀魂》至2018年的《灵魂能力VI》。[60][61]特库摩(Tecmo)在1996年于日本推出街机版《死或生》,1998年移植到PlayStation。其促成了长红系列作品,以快节奏操控系统和创新的反制攻击为人著知。系列中最重要的成功作品莫过于Xbox 360平台的《死或生4》。[62][63][64]1998年史克威尔发行的《武士道之刃英语Bushido Blade (video game)》采用了逼真的的格斗引擎提供三度空间环境,并舍弃时间限制和血量表以利于创新的身体伤害系统,每当剑砍到特定身体部位时可以造成截肢或斩首。[65]

电子游戏热衷者对将几个系列游戏的角色融合在一起的游戏跨界作品表现出兴趣。[66]早期例子像是1998年街机游戏《MARVEL VS. CAPCOM英语Marvel vs. Capcom: Clash of Super Heroes》,结合漫画书超级英雄和《街头霸王》的角色。[4]1999年任天堂推出任天堂明星大乱斗系列第一款游戏,实现皮卡丘马力欧的捉对厮杀。[66]

2000年代前期

[编辑]

本世纪初可以看到主要国际格斗游戏比赛如斗剧进化冠军系列赛(EVO),以及著名选手梅原大吾日语梅原大吾[67][68]更多了一些格斗游戏跨界作品在新的千禧年发售。最富产的2D格斗游戏厂商卡普空和SNK,结合两家的知识产权制作出《SNK VS. CAPCOM日语SNK VS. CAPCOM》。由SNK率先于1999年在自家掌上主机Neo Geo Pocket Color上推出《顶上决战最强战士 SNK VS. CAPCOMGameSpot评为“大概是古往今来最先发制人的作品”并赞扬为掌机最棒的格斗游戏。[69][70]卡普空2000年在街机和Dreamcast推出《CAPCOM VS. SNK MILLENNIUM FIGHT 2000英语Capcom vs. SNK: Millennium Fight 2000》,隔年又紧接着发售续作。虽然不若SNK掌机版般成功,《CAPCOM VS. SNK 2 EO》被记录为第一款成功利用网络对战的格斗游戏。[70][71]2008年的跨界作品还有《龙之子 VS. CAPCOM英语Tatsunoko vs. Capcom: Ultimate All-Stars》和《真人快打 vs DC漫画英雄英语Mortal Kombat vs. DC Universe》。[72][73]然而最成功的跨界作品是同样2008年的《任天堂明星大乱斗X》,发售在Wii主机上。角色来自任天堂各个系列作品,游戏获得巨大商业成功,且众评论家不吝给予赞赏。[74][75][76]

在新的千禧年,格斗游戏变得比1990年代中期更式微且少产,多人竞技游戏陆续转往其他类型。[39][77]而SNK在2003年以SNK Playmore之姿重出江湖并继续推出新作。[54]Arc System Works于2000年推出的《罪恶装备X英语Guilty Gear X》和续作《罪恶装备XX英语Guilty Gear XX》获得热烈好评,两款作品都是2D格斗游戏,特征为醒目的动画风格美术。[78]格斗游戏目前在日本是业余和同人创作者的热门类型。2002年的《Melty Blood》由同人游戏社团法国面包日语フランスパン (同人サークル)所开发,并得到一些个人电脑玩家的推崇。真正流行是在2005年街机版推出后,翌年随即移植到PlayStation 2主机上。[79]

纵使格斗游戏类型风光不再,[39]这段期间街机市场和格斗游戏在日本仍然有一定的支持率,并维持到今日。《VR战士5》缺少了联机模式但依然是在家用主机和街机保有不错的成绩;玩家在家里练习后到游艺场和对手面对面较劲。[80]除了《VR战士》和《铁拳》之外,《魂之系列》及《死或生》系列也持续发表新作。[62][61]经典的《街头霸王》和《真人快打》作品重新在PlayStation NetworkXbox Live Arcade上发布,允许网络对战,部分更有HD英语High-definition video高分辨率图形。[39][81][82]

2000年代后期至今

[编辑]
E3 2011展场上试玩《快打旋风 X 铁拳》的参观者

2009上半年发售的《街头霸王IV》纳入了多人联机模式,获得一致好评,[83]其自2008年在日本推出街机版以来便佳评如潮。[84]家用版和《超级街头霸王IV英语Super Street Fighter IV[85]总共卖出了6百万套。[86]《街头霸王IV》的成功鼓舞了格斗游戏类型的复兴,[85][87][88]引领新玩家踏入而增加的受众亦成就了其他格斗游戏系列的中兴。[89]铁拳6》首当其冲,至2010年8月6日全球共销售出超过3百万套。[90]其他成功的作品还有《苍翼默示录》、《MARVEL VS. CAPCOM 3英语Marvel vs. Capcom 3: Fate of Two Worlds》、[85][88]真人快打2011年版英语Mortal Kombat (2011 video game)》、[85][91]快打旋风 X 铁拳》、[87]以及令系列再度回归成焦点的《拳皇XIII》。[91]

尽管广受好评的《VR战士5》在2007年推出时相当低调,[89]2012年的更新版《VR战士5 最终对决》获得众所瞩目,其为格斗游戏界带来了新的乐趣。[89][91]死或生5》最为人所知的是它大量使用了可破坏造景英语destructible environment[91]格斗游戏复兴后的作品还有《女神异闻录4 终极深夜斗技场》、《铁拳Tag Tournament 2》、[91]灵魂能力V英语Soulcalibur V》、[92]以及跨界作品的《PlayStation明星大乱斗[91]和《铁拳 X 快打旋风英语Tekken X Street Fighter》。[87]以及系列作品热度没有退潮在进化冠军系列赛(EVO)的长期亮相常客任天堂明星大乱斗系列的《任天堂明星大乱斗Wii U》及《任天堂明星大乱斗 特别版》。

游戏设计

[编辑]

在格斗游戏中,角色之间使用高度夸张的武打动作交手。[1]游戏类型一般主要以人物纷争或技击运动英语Combat sport为话题,[2][5]有些以武器对战为特色。[5]通常以侧面视点显示出屏幕上的角色,即使3D格斗游戏大部分也以2D平面动作进行。[1]游戏通常局限角色左右移动及跳跃,某些游戏如《饿狼传说》允许角色进行水平移动(换线)。[1][34]2000年育碧推出的3D械斗游戏《汤姆和杰瑞之毛绒之拳》(Tom & Jerry in Fists of Furry)允许玩家向四个方向自由移动,还允许玩家拾取和更换武器[93],但限制了武器的使用次数,也没有格斗招数的设定。新的游戏倾向于渲染三维效果并允许“短跳跃ステップ,side-stepping)”,但其他方面的游戏进行则像是二维渲染。[5]

除了围绕着有限空间移动,格斗游戏对玩家招式的限制使其采取不同的进攻和防守策略。玩家必须经过反复的试错练习,才能了解哪些攻击和防守方式能有效对抗敌手。[1]玩家可用防御ガード,blocking)招式抵御对手的攻击。[94]一些游戏设计了更高级的防御技巧,例如卡普空《快打旋风III》的“格挡ブロッキング,parrying)”能使玩家避开攻击伤害且在短时间内使攻击的一方无法采取行为应对(在SNK的《饿狼-群狼之证》中也有类似招式设定,但称其为“瞬防(just defended)”)。[95][96]在拳打脚踢不奏效时,玩家可以使用投掷英语Throw (grappling)或摔技克制对手的“防御”招式。反过来,投掷技能又受普通拳脚的克制。预测对手的动作并反击,称为“反制”,是游戏互动的一个普遍元素。[5]格斗游戏中不同高度的跳跃攻击所造成的伤害也往往有所差异。[41][97]因此及时预测对手的招式甚为重要,就像是剪刀、石头、布[1]

特殊攻击

[编辑]

格斗游戏的一项特色就是“特殊攻击”(或称“隐藏招式”或“必杀技”)的设计,[41]玩家必须按下复杂的组合按键才能将其招式发出来。[98]必杀技的设定最早源于日本游戏公司SNK的《龙虎之拳》。[99]不过多数“必杀技”在游戏中并不能真的做到“一击必杀”。自《街头霸王II》发行后,透过基本拳脚攻击达成多重连续攻击的连段方式,已经成为格斗游戏另一项不可或缺的基本特征。[100]一些格斗游戏会显示“连击数”以表示玩家连段的进展。完成连击可以获得更高分数评价,其成败通常和连招施展难度及不小心扑空的风险程度相关。练习发动连招往往超越休闲游戏玩家的能力,需要同时拥有卓越的记忆力和掌握优秀时机的反应力。[1]“嘲讽”动作是某些游戏的另一项特色,由SNK的《龙虎之拳》最早引进。[101][102]嘲讽可用来增加游戏幽默乐趣,但也有增进角色攻击强度的效果。[103]有的角色的嘲讽动作会引起玩家的特别注意,例如《快打旋风ZERO》的火引弹英语Dan Hibiki[104][105]

回合竞赛

[编辑]

格斗游戏竞赛通常由数个回合构成(一般为三战两胜);胜利回合数最多的玩家赢得比赛。[106]以醒目的血条(或称“血槽”)展示人物生命值是格斗游戏普遍特征之一,当角色遭受攻击时会变少。[34][107]每次成功的攻击都会耗损受攻击角色的生命值,直到其中一方生命值为零才宣告回合结束。[1]因此游戏的主要目的在完全削减对手的血条,达成“击倒”对方的结局。[96]Midway1992年推出的《真人快打》开始,《真人快打系列》的胜利者皆以阴森的表现方式击倒对手。[39]VR战士》之类的游戏允许角色以被推出比赛场地的方式击败,裁定“场外犯规”。[94]回合的判决也可以由时间结束时决定(若有计时),将裁定剩余血量较多的一方为胜者。格斗游戏一般含有单人玩家战役或联赛,玩家必需连续打败多名电脑控制的敌手。联赛胜利后通常会揭示一段特别故事结局的剧情画面,某些游戏会在通关后奖励玩家使用隐藏角色或特殊功能的权限。[62]

选择角色

[编辑]

在大多数格斗游戏,玩家可以从多种具有独特战斗风格和特殊招式的角色中选择。自《街头霸王II》后这成为了此类型游戏的牢固惯例,而角色的选择带来更深层次的博弈策略和重玩价值[108]格斗游戏也提供女性角色,但形象通常趋于过度强调其性别特征,并且将其刊登在游戏杂志的封面女郎作为宣传噱头。全世界第一个在格斗游戏中登场的而可以供玩家操作的女性角色是 张春丽/Chun Li《街头霸王Il》。[109][110]男性角色往往具有宽厚胸膛和肩膀、坚实肌肉和突出的下巴。[1]部分游戏允许订制角色,让玩家可以改变角色的外观或招式组合。《超级火焰职业摔角X日语スーパーファイヤープロレスリングX》是第一款拥有这项功能的游戏。[111]而在后来的《2D格斗游戏工具日语2D格闘ツクール2nd.[112]、《灵魂能力III[113]、《真人快打:末日战场英语Mortal Kombat: Armageddon[114]等游戏也都采用了这个概念。[115]某些对战游戏允许玩家创造有别于原版游戏内容的元素,例如《任天堂明星大乱斗X》能够建立自定义舞台。[74]

多人模式

[编辑]

部分格斗游戏也可提供多人模式让玩家互别苗头,有时是让第二位玩家在第一位玩家进行单人模式时随时可以插入挑战。[2]少数作品允许最多4名玩家同时竞争。[75]一些游戏具有特别的“搭档组队”模式,虽然对战仍是一对一,但角色可以从舞台中离开,由另一名队友替换。[116]部分格斗游戏还提供车轮战的挑战模式,以测试玩家的持久力。[62]较新的作品具备了网络游戏服务的优势,虽然缓慢数据传输延迟会造成对战的开始瞬间不同时。[62][117]延迟造成的影响可以通过使用GGPO英语GGPO技术得到减缓。这项技术通过快速回溯至最近精确的游戏状态、校正错误、再跳回当前帧等步骤,令游戏得以保持同步。使用该技术的作品有《骷髅少女》和《快打旋风III 3rd STRIKE英语Street Fighter III: 3rd Strike》。[118][119]

游戏技巧

[编辑]

格斗游戏对打击回馈有一定要求,通常不会有被敌方成功攻击后无反应或成功攻击敌方,敌方却无反应的情况发生(技能无敌、霸体效果除外),进而考验双方先后手、格档、闪避、使用招式的技巧。

格斗游戏对于双方动作的对应和判断比起大多数的动作游戏还来的高,像是招式相杀、攻击判定高低、坝体、防御、投技、格反等技巧判定,因此格斗游戏对防御或闪避等避免让自己损失生命值的技巧,都是设计成无冷却但有防御条或其他限制方式,来保持格斗游戏的流畅感并维持其高技术性需求。

攻击方式也是同理,攻击动作通常不会有冷却时间的条件,而是用能量条来做限制,但也是有例外。 而有加入冷却时间的动作,该动作进入冷却时间后使用,但会有使用“失败动作”的动作做为惩罚(例如枪会显示开枪动作,但却没有子弹射出),来保持格斗游戏的流畅感并维持其高技术性需求。

参考文献

[编辑]
  1.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Rollings, Andrew; Ernest Adams. Fundamentals of Game Design. Prentice Hall. 2006 [2015-03-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31). 
  2. ^ 2.0 2.1 2.2 Ashcraft, Brian. Arcade Mania! The Turbo-Charged World of Japan's Game Centers. Kodansha International. 2008: 90. 
  3. ^ 3.0 3.1 3.2 3.3 3.4 Spencer, Spanner. The Tao of Beat-'em-ups. Eurogamer. [2009-04-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5-11). 
  4. ^ 4.00 4.01 4.02 4.03 4.04 4.05 4.06 4.07 4.08 4.09 4.10 4.11 4.12 The History of Street Fighter. GameSpot. [2008-1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2-04). 
  5. ^ 5.0 5.1 5.2 5.3 5.4 5.5 Treit, Ryan. Novice Guides: Fighting. Xbox.com. [2009-0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5-15). 
  6. ^ Way of the Tiger (28). Crash. 1986-05-28. 
  7. ^ Bielby, Matt. Oriental Games (53). Your Sinclair: 31. May 1990. 
  8. ^ 8.0 8.1 8.2 Candy, Robin & Eddy, Ricky. Run it Again! (45). Crash. October 1987. 
  9. ^ 9.0 9.1 Staff. E3 Feature: Fighting Games Focus. Edge Online. 2006-05-03 [2009-0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5-05). 
  10. ^ Bramwell, Tom. Fighting in the Backyard. Eurogamer. 2003-02-13 [2009-0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2-27). 
  11. ^ Walters, Stefan. Let's play: Mike Tyson Heavyweight Boxing. BBC Sport. 2004-04-26 [2009-0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0-31). 
  12. ^ 畅销任天堂Switch游戏列表
  13. ^ Olli Leino, Hanna Wirman, Amyris Fernandez. Extending Experiences. Lapland University Press. 2008: 53. 
  14. ^ Arcade Mania!, p. 94.
  15. ^ "The Making of... Warrior". (December 2006) Edge Magazine 169, pp. 101–103
  16. ^ Killer List of Videogames英语Killer List of Videogames上的《格斗游戏
  17. ^ GameCenter CX – 2nd Season, Episode 13. Retrieved on 2009-04-04
  18. ^ IGN Presents the History of 世嘉: Coming Home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IGN
  19. ^ 19.0 19.1 Ryan Geddes & Daemon Hatfield. IGN's Top 10 Most Influential Games. IGN. 2007-12-10 [2009-04-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2-13). 
  20. ^ yie ar kung-fu, arcade video game, konami industry co., ltd. (1985). [2015-03-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7-21). 
  21. ^ Hjul, Alison. Yie Ar Kung Fu (3). Your Sinclair: 19. March 1986. 
  22. ^ Game of The Week: Yie Ar Kung-Fu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GameSpy, accessed 2011-02-27
  23. ^ Ste Curran. Game Plan: Great Designs That Changed the Face of Computer Gaming. Rotovision. 2004: 40 [2011-04-10]. ISBN 2-88046-696-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1-14). 
  24. ^ First Fist, Then ... In: Your Computer. August 1985, p. 40.
  25. ^ Davies, Jonathan. Karate Ace (34). Your Sinclair: 46. October 1988. 
  26. ^ Data East USA, Inc. v. Epyx, Inc., 862 F. 2d 204, 9 U.S.P.Q.2d (BNA) 1322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10-05-16. (9th Cir. 1988).
  27. ^ 27.00 27.01 27.02 27.03 27.04 27.05 27.06 27.07 27.08 27.09 History of Sega Fighting Games. GameSpot. [2008-1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2-04). 
  28. ^ 28.0 28.1 Game Design Essentials: 20 Mysterious Games. Gamasutra. [2008-1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0-05). 
  29. ^ Nadia Oxford, 20 Years of Street Fighter Archive.is存档,存档日期2012-12-06, 1UP.com, 12/11/2007
  30. ^ Hardcore Gaming 101: Pre-Street Fighter II Fighting Games. [2015-03-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11). 
  31. ^ 1up.com – The Essential 50, Part 32: Street Fighter II. [2015-03-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20). 
  32. ^ IGN staff. The Top 100 Games of All Time!. IGN.com. 2007 [2011-06-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8-30). 
  33. ^ 20 Things You Didn't Know About Street Fighter II. 1UP.com. 2011-03-30 [2011-06-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4-01). 
  34. ^ 34.0 34.1 34.2 Provo, Frank. Fatal Fury: King of Fighters Review. GameSpot. 2007-10-11 [2009-0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07). 
  35. ^ 35.0 35.1 Leone, Matt. The Man Who Created Street Fighter. 1UP.com. [2011-1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1-03). 
  36. ^ Blagdon, Jeff. Sega's 'Time Traveler' might have changed arcade games, if it wasn't for Street Fighter II. The Verge. 2012-05-02 [2012-05-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6-04). 
  37. ^ Jay Carter, Insert Coin Here: Getting a Fighting Chance, Electronic Games, no. 10, July 1993 [2014-12-16] 
  38. ^ 38.0 38.1 38.2 Monday Bloody Monday. 1up. [2009-04-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6-12). 
  39. ^ 39.0 39.1 39.2 39.3 39.4 39.5 Gertsmann, Jeff. Ultimate Mortal Kombat 3 Review. GameSpot. 2008-10-24 [2009-0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7-11). 
  40. ^ O'Neill, Cliff & Greeson, Jeff. History of Mortal Kombat. GameSpot. 1999-11-01 [2009-0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07). 
  41. ^ 41.0 41.1 41.2 41.3 The Essential 50: 32. Street Fighter II. 1UP. [2009-0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20). 
  42. ^ GAMEST Magazine. 1994-12-30, 134.  参数|magazine=与模板{{cite journal}}不匹配(建议改用{{cite magazine}}|journal=) (帮助); 缺少或|title=为空 (帮助)
  43. ^ 世嘉-AM2 home page (Internet Archive). Retrieved on 09-21-2009
  44. ^ Mortal Kombat II Review. IGN. [2008-1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9-27). 
  45. ^ IGN: King of Fighters '94. IGN. [2008-1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0-05). 
  46. ^ Battle Arena Toshinden takes the fighter into true 3-D, but is it enough?. IGN. 1996-11-21 [2011-08-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8-22).  "one little move" that "changed the fighter forever."
  47. ^ Electronic Gaming Monthly's Buyer's Guide. 1995. 
  48. ^ Street Fighter EX Plus Alpha for PlayStation. GameRankings. 1997-09-30 [2011-06-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7-19). 
  49. ^ Street Fighter EX Plus Alpha – PlayStation Review at IGN. Uk.psx.ign.com. 1997-10-26 [2011-06-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8-31). 
  50. ^ Imagine Media's PSM Names Top 25 PlayStation Games of All Time. Imagine Media. August 3, 2011 [May 19,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6-10). 
  51. ^ All About Capcom Head-to-Head Fighting Game 1987–2000, pg. 288
  52. ^ Dreamcast Virtua Fighter 3 Ships. GameSpot. [2008-1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2-04). 
  53. ^ Sega Scraps the Dreamcast. BBC. 2001-01-31 [2008-08-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24). 
  54. ^ 54.0 54.1 54.2 The History of SNK. GameSpot. [2009-0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2-16). 
  55. ^ Andrew Seyoon Park. Fatal Fury: Mark of the Wolves Review. GameSpot. 11-05-2001 [2008-1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6-25). 
  56. ^ The Best and Worst of 2001 – BEST FIGHTING GAME. GameSpot. 2001 [2008-1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2-05). 
  57. ^ Johnny Minkley. Rare "may do" new Killer Instinct. Eurogamer. 2008-11-26 [2008-11-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2-03). 
  58. ^ Saving Street Fighter: Yoshi Ono on Building Street Fighter IV. GamaSutra. [2008-1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0-13). 
  59. ^ Gerstmann, Jeff. Tekken 3 Review. GameSpot. 1998-03-30 [2009-0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16). 
  60. ^ Robertson, Ed. Soul Blade Review. GameSpot. 1997-04-03 [2009-0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16). 
  61. ^ 61.0 61.1 Calvert, Justin. Soulcalibur IV Review. GameSpot. 2008-07-31 [2009-0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10). 
  62. ^ 62.0 62.1 62.2 62.3 62.4 Kasavin, Greg. Dead or Alive 4 Review. GameSpot. 2006-01-01 [2009-0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1-30). 
  63. ^ Staff. Dead or Alive (PS). IGN. 1998-03-27 [2009-0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7-13). 
  64. ^ Rorie, Matthew. Two Men Enter, One Man Leaves.... GameSpot. 2006-01-09 [2009-0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07). 
  65. ^ Top 25 Beat-'Em-Ups: Part 1. Retro Gamer. 2009-10-02 [2011-03-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7-14). 
  66. ^ 66.0 66.1 Nintendo designs fighting game for its Wii console. The Financial Express. [2008-1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6-22). 
  67. ^ Kevin Gifford. Being The Very Best at Fighting Games. 1UP. 2010-06-23 [2010-06-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6-29). 
  68. ^ Daigo Umehara: The King of Fighters. Eurogamer. [2010-05-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5-16). 
  69. ^ Mielke, James. SNK vs. Capcom: Match of the Millennium Review. GameSpot. 2000-01-28 [2009-0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15). 
  70. ^ 70.0 70.1 Lopez, Miguel. Capcom vs. SNK Review. GameSpot. 2000-09-14 [2009-0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07). 
  71. ^ Kasavin, Greg. Capcom vs. SNK 2 EO Review. GameSpot. 2003-02-14 [2009-0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23). 
  72. ^ Miller, Greg. Mortal Kombat vs. DC Universe Review. IGN. 2008-11-15 [2009-04-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3-31). 
  73. ^ Tanaka, John. Tatsunoko VS Capcom Playtest. IGN. 2008-12-11 [2009-0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1-21). 
  74. ^ 74.0 74.1 Casamassina, Matt. Super Smash Bros. Brawl Review. IGN. 2008-03-04 [2009-01-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2-07). 
  75. ^ 75.0 75.1 Anderson, Lark. Super Smash Bros. Brawl Review. GameSpot. 2008-03-08 [2009-0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2-10). 
  76. ^ Super Smash Bros. Brawl Smashes Nintendo Sales Records. Nintendo.com. 2008-03-17 [2009-0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2-01). 
  77. ^ GameSpot's Best of 2007: Best Fighting Game Genre Awards. GameSpot. [2008-1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2-13). 
  78. ^ Kasavin, Greg. Guilty Gear X2 Review. GameSpot. 2003-02-01 [2009-0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16). 
  79. ^ Arcade Mania!, pp. 109–112.
  80. ^ Arcade Mania!, pp. 108–109.
  81. ^ Xbox Live: Street Fighter II Hyper Fighting. Xbox.com. [2009-0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4-30). 
  82. ^ Super Street Fighter II Turbo HD Remix, Super Street Fighter II Turbo HD Remix PS3 - GameSpot.com. Uk.gamespot.com. [2011-06-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2-09). 
  83. ^ Chiappini, Dan. Street Fighter IV Review. GameSpot. 2009-02-18 [2009-02-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2-25). 
  84. ^ Rogers, Tim. The 20 Best Games at TGS. Edge Online. 2008-10-12 [2009-0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0-15). 
  85. ^ 85.0 85.1 85.2 85.3 Marvel vs Capcom 3. Computer and Video Games. 2011-02-05 [2011-02-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2-08). 
  86. ^ Platinum Titles. Capcom. 2012-12-31 [2012-02-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10). 
  87. ^ 87.0 87.1 87.2 Top 10 Franchises Capcom Should Bring Back. 411mania.com. 2011-02-25 [2011-02-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7-07). 
  88. ^ 88.0 88.1 Marvel vs. Capcom 3: Fate of Two Worlds Review. Shacknews. [2011-02-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3-23). 
  89. ^ 89.0 89.1 89.2 Kemps, Heidi. Virtua Fighter 5 Final Showdown Review. GameSpot. 2012-06-14 [2012-06-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6-18). 
  90. ^ Tekken 6 breaks 3 million sales. Eurogamer. 2010-08-06 [2010-08-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6-25). 
  91. ^ 91.0 91.1 91.2 91.3 91.4 91.5 Guzman, Eric. Dead or Alive 5, Persona 4 Arena, Virtua Fighter 5, and more – the E3 fighters. 2D-X. 2012-06-11 [2012-06-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6-15). 
  92. ^ Basile, Sal. SoulCalibur V Review. UGO Networks. 2012-01-31 [2012-08-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2-02). 
  93. ^ Gin_Tama. Tom and Jerry in Fists of Furry. GameSpot. 2006-06-26 [2017-03-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03). 
  94. ^ 94.0 94.1 The Essential 50: Virtua Fighter. 1UP. [2009-0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19). 
  95. ^ Gerstmann, Jeff. Street Fighter III: Double Impact Review. GameSpot. 1999-12-29 [2009-0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15). 
  96. ^ 96.0 96.1 Chau, Anthony. Fatal Review: Mark of the Wolves. IGN. 2001-12-11 [2009-0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0-07). 
  97. ^ Ekberg, Brian. TGS '07: K-1 World Grand Prix Hands-On. GameSpot. 2007-09-22 [2009-0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15). 
  98. ^ Towell, Justin. The Best Special Attacks Ever. GamesRadar. [2009-0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1-26). 
  99. ^ "罗马企鹅". 盘点格斗游戏史上的必杀技TOP10. 17173.com. 2016-07-04 [2017-03-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03). 《龙虎拳》里的霸王翔吼拳是格斗史上第一个必杀,必杀技的概念就是从这款游戏中诞生的。 
  100. ^ The making of Street Fighter II. Edge presents Retro. 2003, ('The Making of...' Special). [Combos] became the base for future fighting titles 
  101. ^ Arcade Mania!, pp. 100–101.
  102. ^ Park, Andrew. Art of Fighting Anthology Review. GameSpot. 2007-06-05 [2009-0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17). 
  103. ^ Rose, Martyn. Designing Kung-Fu Chaos, Part 3. Xbox.com. [2009-0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2-05). 
  104. ^ Top 20 Street Fighter Characters of All Time. GameDaily. [2009-0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3-01). 
  105. ^ Top 25 Most Bizarre Fighting Characters. GameDaily. [2009-0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2-06). 
  106. ^ Kasavin, Greg. Capcom Fighting Jam Review. GameSpot. 2004-11-16 [2009-0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10). 
  107. ^ Staff. The Making of... Japan's First RPG. Edge Online. 2008-03-06 [2009-0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1-25). 
  108. ^ GameSpot: The History of Street Fighter – Street Fighter II: The World Warriors. GameSpot. [2009-04-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4-09-02). 
  109. ^ Katie Salen, Eric Zimmerman. Rules of Play: Game Design Fundamentals. MIT Press. 2003: 526. ISBN 0-262-24045-9. 
  110. ^ Most Attractive Female Fighters From Popular Games. [2015-03-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14). 
  111. ^ Craig Glenday (编). Record-Breaking Games. Guinness World Records Gamer's Edition 2008. Guinness World Records. Guinness. 2008-03-11: 84. ISBN 978-1-904994-21-3. 
  112. ^ Craig Harris. Fighter Maker review. IGN. 1999-06-17 [2007-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0-17). 
  113. ^ Soulcalibur III Review. PALGN. [2007-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9-09). 
  114. ^ Mortal Kombat screens and Create-A-Fighter details. Gaming Target. [2007-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9-27). 
  115. ^ Dragon Ball Z Budokai 3(PS2) preview. GameSpy. [2007-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0-16). 
  116. ^ Zdyrko, David. Tekken Tag Tournament. IGN. 2000-10-23 [2009-0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2-11). 
  117. ^ Arcade Mania!, p. 108.
  118. ^ Interview: How A Fighting Game Fan Solved Internet Latency Issues. Gamasutra. [2011-04-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4-25). 
  119. ^ Heart, Adam. Street Fighter III: 3rd Strike Online – 1st Trailer and Screens. Shoryuken. 2011-06-06 [2011-06-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6-08). Street Fighter III Third Strike Online Edition will be using GGPO netcod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