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加拉河”号驱逐舰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历史
联合王国
船名 HMS Gala
下订日 《1903–1904年度海军评估报告》
建造方 伦敦波普勒亚罗船厂英语Yarrow Shipbuilders
铺设龙骨 1904年2月1日
下水日期 1905年1月7日
入役日期 1905年4月
结局 1908年4月27日,与巡洋舰“细心”号相撞沉没
技术数据
船级 亚罗型江河级英语River-class destroyer驱逐舰[1][2]
排水量
  • 590长吨(599公吨)标准
  • 660长吨(671公吨)满载
船长 231英尺4英寸(70.51米)(o/a
型宽 23英尺6英寸(7.16米)
吃水 7英尺2.5英寸(2.197米)
动力输出 7,000匹轴马力(5,200千瓦特)
动力来源
船速 25.5节(47.2千米每小时)
续航力
  • 130吨燃煤
  • 11节(20千米每小时)航速下,续航可达到1,620海里(3,000千米)
乘员 70名军官和水手
武器装备

陛下之舰“加拉河”号(英语:HMS Gala[a]英国皇家海军根据1903-1904年海军计划订购的一艘亚罗型江河级驱逐舰英语River-class destroyer。本舰以加拉河命名,也是第一艘以此命名的英国皇家海军舰只。该舰于1905年1月7日下水,同年6月正式服役。1908年4月28日在与“细心”号巡洋舰的碰撞事故中,该舰意外沉没。

设计与建造

[编辑]

“加拉河”号是英国皇家海军1903-1904年度造舰计划中的15艘江河级驱逐舰之一[5]。该舰于1904年2月1日在亚罗造船厂铺设龙骨,并于1905年1月7日下水[6][7]。1905年6月完工后,该舰被拖到查塔姆海军造船厂英语Chatham Dockyard,并在6月30日正式服役[8][9][10]。该舰是首艘使用“加拉河”这个名字的英国皇家海军舰艇[11]

“加拉河”号的设计基于1901年至1902年间从亚罗船厂订购的江河级驱逐舰[12]。因此,“加拉河”号全长在231英尺3英寸(70.49米)[13]至231英尺4英寸(70.51米)[14]之间,舷宽23英尺6英寸(7.16米),吃水深度为7英尺212英寸(2.20米)[14]。轻载排水量为590长吨(600公吨),满载排水量为660长吨(670公吨)[13]

舰载四台亚罗式水管锅炉向两组四缸三胀式蒸汽发动机提供蒸汽[15]。引擎额定输出功率为7,500匹指示马力(5,600千瓦特),合同设计要求航速达到25.5节(29.3英里每小时;47.2千米每小时),在海试期间达到25.9节(29.8英里每小时;48.0千米每小时)[16]。四个烟囱分成两组,间距紧密的安装在上层建筑[13]

包括“加拉河”号在内的江河级驱逐舰最初的武器装备与之前的30节型驱逐舰英语B-class destroyer (1913)相同,包括一门QF 12磅12𠵆舰炮和五门6磅(57毫米)炮以及两具18英寸(450毫米)鱼雷发射管[13][17]。尽管该舰级的早期舰船有两门6磅炮安装在炮塔上,但在包括“加拉河”号在内的1903年至1904年建造的舰船上,这些炮被移动到舰艏,使其工作环境更为干燥[5][18]。1906年,参照日俄战争期间的经验教训,6磅炮的作用十分有限,因此海军部决定拆除5门6磅舰炮,并升级为3门12磅8𠵆速射炮。其中2门新炮安装在舰艏,第三门安装在舰尾中线上。该舰级各舰在1907年至1908年间进行了新装备的改造工程[19]

服役

[编辑]

战前

[编辑]

服役后,“加拉河”号加入了驻扎在希尔内斯的预备驱逐舰分队[10]。 1905年10月,该舰奉命转调到波特兰港英语Portland Harbour,担任第二驱逐舰分队的高级军官用舰[20]。1906年12月,“加拉河”号配属到朴次茅斯,并被分配了一个由骨干舰员组成的团队[21]

沉没

[编辑]

1908年4月27日下午,由包括侦察巡洋舰“冒险”号英语HMS Adventure (1904)和“细心”号在内的15艘舰艇组成的东方驱逐舰纵队离开哈里奇进行射击演习和夜间演习。午夜过后不久,因所有参演舰只的灯光都处于管制之下,“加拉河”号的引擎室的后部被“细心”号的撞角撞击,舰身断为两截并造成一人死亡。由此“加拉河”号不得不进入希尔内斯进行修理。但在向浅水区拖拽的过程中,“加拉河”号舰体的前后两段都不幸沉没。[22][23]

脚注

[编辑]

注释

[编辑]
  1. ^ 译名参考自《英国驱逐舰全史 1893~1918》[3]。“HMS”是“Her or His Majesty's Ship”的缩写,意为“陛下之舰”,常用于部分君主制国家海军舰船名称的前缀[4]

引文

[编辑]
  1. ^ Jane (1969),第75页.
  2. ^ Jane (1990),第76页.
  3. ^ 刘杨(2014年),第89页
  4. ^ 于百九(2022年),第85页
  5. ^ 5.0 5.1 Friedman (2009),第91页.
  6. ^ Friedman (2009),第304页.
  7. ^ Naval & Military Intelligence. The Times (37599). 1905-01-09: 5. 
  8. ^ Naval & Military Intelligence. The Times (37741). 1905-06-23: 7. 
  9. ^ Naval & Military Intelligence. The Times (37746). 1905-06-29: 11. 
  10. ^ 10.0 10.1 Naval & Military Intelligence. The Times (37749). 1905-07-03: 12. 
  11. ^ Colledge & Warlow (2006),第137页.
  12. ^ Chesneau & Kolesnik (1979),第100页.
  13. ^ 13.0 13.1 13.2 13.3 Chesneau & Kolesnik (1979),第99页.
  14. ^ 14.0 14.1 Friedman (2009),第292页.
  15. ^ Fock (1981),第80页.
  16. ^ Leyland & Brassey (1906),第6页.
  17. ^ Friedman (2009),第89, 91页.
  18. ^ Manning (1961),第48页.
  19. ^ Friedman (2009),第97页.
  20. ^ Naval and Military Intelligence. The Times (37840). 1905-10-17: 11. 
  21. ^ Fleets and Squadrons in Commission at Home and Abroad: Destroyer Flotillas in Home Waters. The Navy List. 1913-01: 270a [2023-07-13]. 
  22. ^ Destroyer Cut In Half. Poverty Bay Herald. 1908-06-12: 5 [2024-05-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15). 
  23. ^ A Naval Collision: British Destroyer Sunk. The Gympie Times. 1908-04-30: 3 [2024-05-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5-06). 

参考书目

[编辑]

扩展阅读

[编辑]
  • March, Edgar J. British Destroyers: A History of Development, 1892–1953; Drawn by Admiralty Permission From Official Records & Returns, Ships' Covers & Building Plans. London: Seeley Service. 1966. OCLC 164893555 (英语).